“生活美学家”蔡澜畅销100万+系列“蔡澜生活美学系列”再添新成员,《不如任性过生活》之后,让你继续领略蔡澜的人生美学
☆金庸先生亲自撰文推荐,著名插画师苏美璐亲绘插图,附赠蔡澜亲笔题字书签。
☆《开讲啦》《鲁豫有约》《十三邀》等热门节目专访文字整理版, 独家奉送
☆ 十点读书、二更、今日头条 拼了命发自内心地不收钱地推荐;金庸、倪匡、鲁豫、沈星、林依轮、黄佟佟等不约而同掏心窝子推崇。
《没有什么了不起》是“蔡澜生活美学系列”的最新成员,在“生活美学”的基础之上,大谈人生,讲述他七十多年经历中的种种见闻,展示他关于人生的种种心得。
《不如任性过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生活观,《愿你成为最好的女子》展示了他对两性尤其是女性的观点,《今天也要好好吃饭》则展示了他对美食的见解。那么这本《没有什么了不起》则更进一步让我们近距离观看他的人生观,让我们看到一个更有所不同的他,看到一个“懂生活、懂女人、懂美食”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懂生活、懂女人、懂美食”的人的。
一切烦恼,都是由贪心开始。人生要学的太多,看你如何选择和被命运安排罢了。
《没有什么了不起》是一本关于蔡澜的“人生经验”的书,七十多年,走遍世界,看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蔡澜的“人生经验”,可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说:要多储蓄思想,还要收藏光辉的记忆:交友之道,在于原谅对方,想到他们的好处,好过记他们的缺点:让人对你有自信,做人做事都是这个道理:凡事不应太过执着。但要有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最重要的,还是要放弃以自我为中心:老是人生必经之路,等它来临时,不如做好准备,享受它的宁静……
蔡澜讲究踏踏实实做人,简简单单度日,喜怒哀乐顺其自然,万事不萦于怀——没有什么了不起。看得开,放得下,活得通透、明白,珍惜每一刻应得的感受,自然长寿、快乐。这是一个把人生充分地“活足了”的人的真实感受一一凡事往好处想,人生会变豁达,没有什么了不起。
噩梦醒来,怎么会不高兴
我每晚做梦。和倪匡兄聊起,他说:“我也一定有梦,而且连续。”
“怎么连续法?像电视剧?”我问。
“也不是,像半夜起身到洗手间,停了一下,但倒头就继续。”"
“不是长篇?”
“你知道我最没耐性的了,《大长今》大家都着迷的戏剧,我也看不下去。个性所然,梦也是短的。”倪匡兄说。
“记不记得清楚?”
“记得。”
“好呀。那么不必去想了,自然有题材写短篇小说呀。”
“这种例子不是没有发生过。”倪匡兄说,“但是要勤力才行,一醒来即刻记下,不然转头就忘记,你要我牺牲睡眠,不如等到我醒来再写。”
“梦有没有彩色?”
“有呀,”他问,“你呢?”
“我的也有彩色,而且是新艺综合体(CinemaScope)呢。”
“哈哈哈哈,这个大银幕的名称年轻人不懂吧?他们当今看的都是小戏院。喂,你怎么知道是新艺综合体呢?”
“我梦见我走进戏院,看了一套完整的电影,是新艺综合体放映的。”
“紧张、刺激、香艳、肉感?”他问。
“悬疑片。电影里的主角是我,杀了敌人,虽然痛快,也躲开了警方,但是一世人活在恶梦当中,醒来还在作恶梦。”
“我最喜欢作噩梦了。”倪匡兄大叫。
“什么?那有人喜欢作噩梦的?”
“我一直作梦,梦见给人追杀。醒来,原来是一场梦,怎会不高兴?哈哈哈哈。”
每天吃,每天笑,人生夫复何求
和倪匡兄到星马去演讲,新加坡一场、吉隆坡一场、槟城一场,各地住上两天。
主办当局问说:“演讲应该有个主题,你们的主题是什么?”
哈哈哈哈,倪匡兄和我连笑四声。我们演讲,从来没有什么主题,反正由听众发问,他们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好了。自说自话,人家不觉好奇,又会有什么效果?
不过,我向主办的大员早慧说:“倪匡兄喜欢吃鱼,要多准备几餐。”
“我早就知道了,”她说,“有很多鱼餐,但也有一次吃娘惹菜。”
“不必什么娘惹菜,还是餐餐是鱼好了。”
“但是马来西亚出名的是河鱼呀。”
“马来西亚的海鱼种类可真多,但河鱼肥起来有时比海鱼好吃,准备些大条的苏丹鱼和巴丁鱼吧,但都要野生的。”
“知道了,知道了,我还叫人找到野生的笋壳鱼呢。”早慧不应该认识我们这些麻烦朋友。
一想起掀开河鱼肚充满的油膏,就要抽纸巾擦嘴,倪匡兄一定也会高兴。
本来是从槟城直飞返港的,但时间不对,早慧安排了我们去完吉隆坡一天之后,飞去槟城,从那里陆路乘车一站站折返吉隆坡,再住一晚,然后从吉隆坡回香港。这也好,路边可吃的东西还真多呢。
我把修改过的行程告诉倪匡兄,他耸耸肩:“无所谓,你说什么就什么,我负责的,只是去吃吃喝喝。”
再打了一个电话给我弟弟蔡萱:“请你准备一枝拐杖,爸爸用过的,选一根就可以。”
“要拐杖干什么?”他问。
“拐杖带上飞机很麻烦,只好在当地买,下机后即用,放进行李中带回香港。和倪匡兄旅行,每到一处都买一根,希望今后他的客厅摆满拐杖。”
和他旅行,真是一乐,每天吃,每天笑,人生夫复何求?
P36-39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
文/金庸
除了我妻子林乐怡之外,蔡澜兄是我一生中结伴同游、行过最长旅途的人。他和我一起去过日本许多次,每一次都去不同的地方,去不同的旅舍食肆;我们结伴同游欧洲、藩市,再到拉斯维加斯,然后又去日本。最近又一起去了杭州。我们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旅途,因为我们互相享受作伴的乐趣,一起去享受旅途中所遭遇的喜乐或不快。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我小时候读《世说新语》,对于其中所记魏晋名流的潇洒言行不由得暗暗佩服,后来才感到他们矫揉造作。几年前用功细读魏晋正史,方知何曾、王衍、王戎、潘岳等这大批风流名士、乌衣子弟,其实猥琐龌蹉得很,政治生涯和实际生活之卑鄙下流,与他们的漂亮谈吐适成对照。我现在年纪大了,世事经历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也见得多了,真的潇洒,还是硬扮漂亮一见即知。我喜欢和蔡澜交友交往,不仅仅是由于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对我友谊深厚,更由于他一贯的潇洒自若。好像令狐冲、段誉、郭靖、乔峰、四哥都是好人,然而我更喜欢和令狐冲大哥、段公子做朋友。
蔡澜见识广博,懂的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他不弹古琴、不下围棋、不作画、不嫖、不赌,但人生中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门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他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他说黄色笑话更是绝顶卓越,听来只觉其十分可笑而毫不猥亵,那也是很高明的艺术了。
过去,和他一起相对喝威士忌、抽香烟谈天,是生活中一大乐趣。自从我去年心脏病发之后,香烟不能抽了,烈酒不能饮了,然而每逢宴席,仍喜欢坐在他旁边,一来习惯了;二来可以互相悄声说些席上旁人不中听的话,共引以为乐;三则可以闻到一些他所吸的香烟余气,稍过烟瘾。
蔡澜交友虽广,不识他的人毕竟还是很多,如果读了我这篇短文心生仰慕,想享受一下听他谈话之乐,又未必有机会坐在他身旁饮酒,那么读几本他写的随笔,所得也相差无几。
跋·以“真”为生命真谛,只求心中真喜欢
文/倪匡
不拘一格降人才
要用文字素描一个人,当然要先写下他的名字:
蔡澜。
然后,当然是要表明他的身份。
对一般人来说,这很容易,大不了,十余个字,也就够了。可是对蔡澜,却很费功夫。而且还要用到标点符号之中的括号和省略号,括号内是与之相关,但又必须分开来说的身份,于是在蔡澜的名下,就有了这些:
作家,电影制片家(监制、导演、编剧、策划、影评人、电影史料家),美食家(食评家、食肆主人、食物饮料创作人),旅行家(创意旅行社主持、领队),书法家,画家,篆刻家,鉴赏家(一切艺术品民间艺术品推广人、民间艺术家发掘人),电视节目主持人,好朋友(很多人的好朋友)……还有许多,真的不能尽述。
这许多身份,都实实在在,绝非虚衔,每一个身份,都有大量事实支持,下文会择要述之。
在写下了那么多身份之后,不禁喟叹:人怎么可以有这样多方面的才能?若是先写下了那些身份,倒过来,要找一个人去配合那些身份,能找到谁’
认识的人不算少,奇才异能之士很多,但如能配得上这许多身份的,还是只有他:蔡澜!
蔡澜,1941年8月18日生于新加坡(巧之极矣,执笔之日,就是8月18日,蔡澜,生日快乐),这一年,这一天,天公抖擞,真是应了诗人所求,不拘一格,降下人才。
人才易得,这许多身份不只是名衔,还有内容,这也可以说不难,难得的是,他这人,有一种罕见的气质,或气度。那些身份,都或许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但气度是与生俱来,是天生的,他的这种气质、气度,表现在他“好朋友”这身份上。
桃花潭水深千尺
好朋友不稀奇,谁都有好朋友,俗言道:曹操也有知心人。不过请留意,蔡澜的“好朋友”项下有括号:很多人的好朋友。
要成为“很多人的好朋友”,这就难了。与他相知逾四十年,从未在任何场合听任何人说过他坏话的,凭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凭的,就是他天生的气质,真诚交友的侠气。真心,能交到好朋友,那是必然的事。
以真诚待人,人未必以真诚回报,诚然,蔡澜一生之中,吃所谓“朋友”的亏不少,他从来不提,人家也知道。更妙的是,给他亏吃的人士知道占了他的便宜,自知不是,对他衷心佩服。
许多朋友,他都不是刻意结交来的,却成为意气相投的好友,友情深厚的,岂止深千尺!他本身有这样的程度,所交的朋友,自然程度也不会相去太远。 这里所谓“程度”,并不是指才能、地位,而是指“意气”,意气相投!哪怕你是贩夫走卒,一样是朋友,意气不投,哪怕你是高官富商,一样不屑一顾,这是交友的最高原则。
这种原则也不必刻意,蔡澜最可爱的气质之一,就是不刻意地君子。有顺其自然的潇洒,有不着一字的风流,所以一遇上了可交之友,自然而然友情长久,合乎君子交游的原则,从古至今,凡有这样气质者,必不会将利害得失放在交友准则上,交友必广,必然人人称道。把蔡澜朋友多这一点,列为第一值得素描点,是由于这一点是性格天生使然,怎么都学不来——当然,正是由于看到他的许多创意,成为许多人模仿的目标,所以有感而发。
蔡澜的创意无穷,值得大书特书。
千金散尽还复来
蔡澜对花钱的态度,是若用钱能买到快乐,不惜代价去买。若用钱能买到舒适,不惜代价去买……
这样的态度,自然“花钱如流水”,钱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自然要设法赚钱。
他绝对是一个文人,很有古风的文人。从他身上,可以清楚感到古人的影子,尤其像魏晋的文人,不拘小节,潇洒自在。可是他又很有经营事业的才能,更善于在生活的玩乐吃喝之中发现商机,成就一番事业,且为他人竞相模仿。
喜欢喝茶,特别是普洱,极浓,不知者以为他在喝墨水,他也笑说“肚里没墨水,所以喝墨水”,结果是出现了经他特别配方的“暴暴茶”,
……
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蔡澜绝对是大男人主义者。
此言一出,蔡澜的所有女性朋友,可能会哗然:“怎么会,他对女性那么好,那么有情有义,是典型的最佳男性朋友,怎么会是大男人主义者?”
是的,所有他的女性朋友对他的赞语,都是对的,都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才说他是大男人主义者。
唯大男人主义者,才会真正对女性好,把女性视作受保护的弱小对象,放开怀抱,任情尽心地爱之惜之,呵之护之,尽男性之天职,这才是真正的大男人。
(小男人、贱男人对女性的种种劣行,与大男人相反,不想污了笔墨,所以不提了。)
女性朋友对蔡澜的感觉,据所见,都极良好,不困于性别的差异,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一个“情”字,那是另一种境界的情,是一种浅浅淡淡的情,若有若无的情,隐隐约约的情,丝丝缕缕的情……
若大喝一声问:究竟是什么啊?
对不起,具体还真的说不上来。只好说:不为目的,也没有目的,只是因了天性如此,觉得应该如此,就如此了。 说了等于没有说?当然不是,说了,听的人一时不明,不要紧,随着阅历增长,总会有明白的一天,就算终究不明,又打什么紧?
好像扯远了,其实,是想用拙笔尽可能写出蔡澜对女性的情怀而已。不过看来好像并不成功?
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试想看云林先生的画:天高云淡,飞瀑流泉,枯树危石,如斗茅亭,有君子兮,负手远望,发思古之幽情,念天地之悠悠,时而仰天大笑,笑天下可笑之事,时而低头沉思,思人间宜思之情,虽茕茕孑立,我行我素,然相交通天下,知己数不尽。
若问君子是谁,答日:蔡澜先生也。
回顾和他相知逾四十年,自他处学到的极多。“凡事都要试,不试,绝无成功可能,试了,成功和失败,一半一半机会。”这是他一再强调的。只怪生性不合,没学会。
“既上了船,就做船上的事吧。”有一次跟人上了“贼船”,我极不耐烦,大肆唠叨时他教的,学会了,知道了“不开心不能改变不开心的事,不如开心”的道理,所以一直开开心心,受益匪浅。
他以“真”为生命真谛,行文如此,做人如此。所以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都出自真,都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欢。
世人看他,不论青眼白眼,他也浑不计较,只是我行我素:“岂能尽如他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样的做人态度,这样的人,赢得了社会上各色人等对他的尊重敬佩,是必然的结果。有一次,我在前,他在后,走进人丛,只见人群纷纷扬手笑脸招呼,一时之间以为自己大受欢迎,飘飘然焉,及至发现众人目光焦点有异,才知道是和身后人在打招呼,当场大乐:这是典型的“狐假虎威”。哈哈。
即使只是素描,也描之不尽,这里可以写一笔,那里可以补两笔,怎么也难齐全。这样的一个人,哼哼,来自哪一个星球?在地球上多久了?看来,是从魏晋开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