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国)巴尔扎克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猫球商店

圣丹尼街的中段,靠近小狮街的拐角,早先有一幢楼房,这类房屋现在已很稀罕,历史学家看了,大可以此类推,去追想当年巴黎的风貌。岌岌可危的墙壁,好像涂满了奇形怪状的楔形文字。原来横桁斜柱,在石灰浆涂刷的墙面上,构成许多X形和V形,斜杠之间似显平行式样。街上只要有车子轻轻走过,梁木就会在榫头卯眼里咯咯震动。这座上了年头的房子,屋顶呈三角形,这种构式在巴黎都快要绝迹了。顶部几经风雨,已经翘曲,屋檐竟临街伸出有三尺光景,大雨天连门口都飘不到雨水,平时则对顶楼的墙壁和没有护栏的窗户起到遮蔽保护作用。顶楼是一排板壁,像石板瓦片一样,一块接一块钉在一起,想必是不要给这座单薄的楼房增加负荷。

时值三月,一个春雨蒙蒙的清晨,有个紧裹披风的青年,站在对面一家店铺的房檐下,拿出不亚于考古家的热诚,正在细细打量这栋老屋。这座十六世纪中产阶级的遗物,倒确有不少值得观察的地方。每一层楼,都很别致。底层有四扇又高又窄的窗,靠得挺近,下半截装着木栅栏,店堂里半明不暗的,滑头商人尽可利用幽暗的光线,让主顾看到颜色中意的料子。整座楼数这一部分最重要,但年轻人却鄙夷不屑,连瞧都没瞧一眼。二层楼上,百叶窗已经拉起,高大的窗子嵌着波希米亚①玻璃,后面挂着绛红色的细纱窗帘,年轻人看看也没多大兴味。他属意于三楼那简陋的几扇。窗框做工之粗,简直有资格送进工艺馆,当作法国早期木器的样品。窗上的小玻璃,颜色深绿深绿的,要不是他眼力好,根本看不清后面还挂着蓝布方格窗帘,而室内的奥秘,给这窗帘一隔,外人也就无从得见。张望了半天,一无所获。整幢楼,甚至整个区,都悄没声息。年轻人不觉腻味起来,便低下眼睛往底下看。重新打量之下,这爿店铺果然不乏可笑之处,嘴角上不禁漾出一丝笑意。门楣上是一根粗大的横梁,托在四根柱子上;柱子好像经不住老屋的重量,已经压弯变形。横梁漆了又漆,像公爵老夫人脸上的脂粉,擦了一层又一层。这根大梁还经过一番雕绘,刻工不无造作的痕迹;中间是幅古画,画的是猫咪拍球的情景。这幅画倒引起年轻人的意兴。应该说,现代最风趣的画家,也未必能想出这样的笑料。画上的猫,用前爪举着一只其大无比的球拍,踮起后腿,准备去接一位穿绣衣的绅士打来的大球。构图,色彩,饰物,种种处理,都看得出画家意在取笑店主和行人。年深月久,这幅憨态可掬的画已经褪色,有些地方模糊不清,更显得滑稽突梯,细心的过路人看了会存下疑团。就说猫咪那条花斑尾巴吧,东断西缺的,看上去竞像一个站在旁边看热闹的人——因为猫尾巴当初画得又粗又大,翘得老高。画的右边,是一片天蓝的底色,也没能完全遮住底下的烂木头。只见上面写着“齐奥默商号”,左前面是“前谢家老店”字样。招牌上的字,照过去的拼法,把u和V颠倒着写;字上原先涂的一点儿金粉,日晒雨淋,也已剥蚀殆尽。一般人认为,人情世故会越来越精,招揽顾客的玩意儿,也是后来居上,要减抑这类倨傲的看法,只消看看这些招牌,其出典现在连不少巴黎商人都觉得古怪,其实当初只是把活的景象绘成死的画面而已。头脑活络的先辈们,就靠这类活招牌,把买主引进店堂来。有些牌号如“纺织母猪”“绿毛猢狲”等,原先就是养在笼里的动物,凭灵巧的动作,叫来往的行人看了极口称奇;而要把牲口训练到这一步,可以想见十五世纪时商家们耐心之好。这类珍禽异兽,比起圣丹尼街至今还看得到的《天神像》《信义图》《上帝施恩》《圣约翰受刑》等宗教画,更能使店主交运走红,发财致富。不过,我们这位陌生人站在那儿,决不是为了欣赏画上的猫咪,那只要去看上一眼,脑子里就足以留下深刻印象了。P3-4

后记

这里选译的是巴尔扎克的四个中篇小说,是从一八三二年到一八三九年写作出版的,作者年龄在三十四岁到四十二岁。经过辛勤的笔耕和人事上的不断周旋,巴尔扎克已踏人上层文化的交际圈儿,结识了一些社会名流和法国文坛上的重要人士,并进而得到包括财务等多方面的支持,成为文笔纯熟的作家了。所选译的小说篇幅虽都不大,但在《人间喜剧》系列中却都分量不轻。

《夏倍上校》出版于一八三二年三月。讲的是拿破仑麾下一名上校军官,在一八零七年的埃洛战役中因受重伤而昏厥,被误认为已阵亡,埋人丛葬坑中。上校苏醒后,挣扎出土,得到好心人的救治,辗转回到巴黎,寻找自己的家园和妻子。不料其妻已带走他的财产嫁人,成了复辟王朝的一位贵妇。她本不承认上校尚在人间,不得不承认时,又设计诱使上校放弃恢复身份和得到财产的权利,终于迫使上校隐姓埋名,在一个收容所里终其余生。作品披露了当时社会生活里,人性中美和丑两个方面的各自一角:自尊忍让和自私贪婪。作者赞许前者,挞伐后者;但在两者较量中,自私贪婪获得了全胜,而自尊忍让却一败涂地。作品中,女主角为了保持新得到的尊贵地位,也为了不损失分毫的物质利益,而对恩重如山、爱她如至宝的前夫下了狠手,以致置他生死荣辱于不顾;男主角则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和成全自己曾爱过的妻子,而放弃了恢复高级荣誉军官地位和重过富裕生活的机会,并甘当冒充阵亡军官的轻罪犯人,接受刑罚,后与乞丐、残废人为伍;他的悲惨余生竟了结于贫病之中。坦荡耿直的男主角,为维护人格的尊严和言而有信,不惜牺牲一切的行为令人震撼。巴尔扎克描写夏倍上校这一帝国军官的形象:忠君爱国,正直无私,自尊诚实,同情弱者,勇于牺牲等,都是舍弃精雕细刻而采用大刀阔斧的笔触完成的。

《被遗弃的女人》出版于一八三二年九月,讲了个悲惨故事。一个巴黎青年在外省爱上了一个被情人遗弃的美貌女子,颇费周折,方得好合,并在瑞士同居了九年。后经母亲的再三催逼与现实利益的不断招引,这青年终于归顺传统、接受了门当户对的婚姻,娶妻生子;而与之长久同居的情人又遭到遗弃。青年婚后,毫无感情生活可言,终于回心转意,欲与原情人恢复旧好,但遭到断然拒绝,于是不堪悔恨的痛苦,饮弹自尽。故事中描写遭到两次遗弃的女子,容貌姣好,教养绝佳,但着重写她忠于爱情和维护女性自身的尊严。作者笔下,对这位品貌双馨的女子备加铺陈,似乎这样的女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该是无往不胜、动辄有成的,而故事以她的爱情失败始(虚写),又以她的爱情失败终(实述)。故事情节出现如此令人哀叹的起结,显示了巴尔扎克对作为弱者一方的这位女性的不幸遭遇给予了极大的同情。故事中,作者描述了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男男女女的各种心态,无意间倒启发了人们去思考:拥有爱情的人如何看待结婚、业已结婚的人如何看待爱情这一伦理性的颇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八三六年,《无神论者望弥撒》出版了,这是一篇具有励志意义的小说。写的是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青年求学时期,独自漂泊巴黎的故事。在他生活十分清苦,近乎衣食不继的时候,有个地位卑微的挑水夫资助了他,供给他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费用,视之为自己的子弟,使他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年轻的医生因医术高超,终于成了外科医学的泰斗。挑水夫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希望身后有人能为他举办圣事,使他的灵魂得以安息。外科医生为报答挑水夫的深恩大德,便资助教堂每年举办多次弥撒,以慰藉恩人的灵魂。但外科医生是个无神论者,却要到天主堂里毕恭毕敬、虔诚地望弥撒,看起来颇为怪异或滑稽。不过对外科医生的知恩图报而言,这倒是唯一可行的好办法;既能在想象中帮助恩人,又能在道义上完成自我。巴尔扎克是有神论者,他认为,挑水夫不仅让外科医生具备了进入“地上神殿(指法国的先贤祠)大门”的条件,更为他提供了“打开天国大门”的可能。作者只用简当的言辞勾勒出挑水夫朴实、良善的形象,也大力赞扬挑水夫笃信宗教、诚恳助人的品格。对外科医生的真挚祈祷,作者似乎有些肯定的倾向,至少未予否定,更不斥责他是无神论者。巴尔扎克只把无神论者却跑进教堂望弥撒这一罕有的现象写出来,不加评说,好像要把信仰的定位、行为的准则等问题都留给读者去探讨。

《卡迪尼昂王妃的隐私))是一八三九年出版的。小说的女主人公卡迪尼昂王妃在《古物陈列室》里曾经出现过,是个风流放荡的贵族交际花。在本篇故事里,她已人近中年,在巴黎的风月场上,已是迟暮的美人,亦属财产荡然的非富裕户。但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竟然找到一个品德高尚、才智过人的成熟男子,为自己筑起一个可以放心寄托感情和妥善安顿生活的归宿。当时贵族社会的婚姻是门第婚姻,是估计过政治成败、经济得失和身家利害的婚姻。年幼的女主角在母亲的包办下,嫁给了一个亲王,成了王妃;而那亲王竟一直是自己母亲的情人。王妃成年知情后,便不顾一切,过起纵欲恣情、奢靡无度的生活,使她母家出丑,落得己身快意。她广揽男友,一旦用尽了追求者的贡献、看腻了追求者的殷勤,便把被她哄骗得百依百顺的人一脚踢开。但在她最后选到一个玩弄对象时,情况却有了重大的变化。那对象是个作家,是个有才学、有能力的老实人。他为王妃的风仪、容貌和言谈而倾倒;经过一段交往,他把王妃的谎言和半真半假的话都信以为真,总结王妃的遭遇,他已视王妃为受难的天使,并在公开场合为保卫王妃的尊严而舌战贬低王妃的人。作家的诚挚信任,唤回了王妃早已遗失的爱情;那大孩子般的作家,本将充当荡妇掌中的玩物,终竟成为王妃心头的爱侣。巴尔扎克在描写王妃的聪明过人、美丽无匹上可谓不遗余力:把王妃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写得楚楚动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巴尔扎克笔下,王妃信口诌出的故事、随意编造的谎言也都显得情理相宜,津津有味。在这个中篇里,作者也充分展示了他对繁复的故事背景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叙述社会上层人物的一次聚会,作者能够简赅地说明十数人中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和彼此间的利害关系;典型的三言两语便烘托出整个聚会现场的气氛,使读者恍如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些男女贵人的衣香鬓影。

就中译法而言,大体说来,忠实于原文就是对法语原文负责。对法语原文,包括原文的所有信息,都不可有所增减。要明确作者对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是褒是贬,褒或贬所拿捏的分寸是怎样的。换言之,就是要求译者充分领会作者在文字艺术上的意图。做到这一点,除却精通法语,还要有准确的和细腻的文学感觉,这常常表现为敏锐的文学鉴赏和感知能力。

译文要对汉语负责,要绝对尊重汉语的语法规则、汉语词汇的搭配习惯,尽量准确地重现作者在文字各个方面(包括语言的风格)的表达效果;尽量准确地重现作者文字艺术上的意图。要熟知汉语言文字上的审美习惯和原则,使中国读者阅读译文时,得到的艺术享受与法国读者读法文时的所得大致相同。

如此简化笔译的标准,只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点儿心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介绍域外的文学作品毕竟是面对公众的事,当然也希望识家和读者的首肯。

王晓峰2014年7月

目录

译本序

第一辑

 猫球商店

 高布赛克

 双重家庭

第二辑

 夏倍上校

 被遗弃的女人

 无神论者望弥撒

 卡迪尼昂王妃的隐私

译后记

序言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5年元月

内容推荐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集)》是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选集,收入《猫球商店》《高布赛克》《双重家庭》《夏倍上校》《被遗弃的女人》《无神论者望弥撒》《卡迪尼昂王妃的隐私》七部中短篇小说代表作。

编辑推荐

《夏倍上校》巴尔扎克最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合集。

三大看点:

金钱崇拜:新生的资产阶级挟持雄厚资本、金钱势力、财富观念,促使着旧社会逐步解体,建立起资本主义新秩序;

拿破仑崇拜:十九世纪初期欧洲知识界一种重要精神现象;

贵夫人崇拜:巴尔扎克的作品,对法国社会,对巴黎的上流社会,尤其对上流社会的妇女,做了出色的描绘。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