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乾隆结缘台儿庄
分类
作者 冯克均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回 弘历即位一代盛世

乾隆报恩天后娘娘

故事发生在大清国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雍和宫雍亲王王妃生了个男孩,起名弘历。此子长得大头大耳,高鼻梁,长身子,酷似他爷皇年幼时,深得康熙的钟爱。因此,被康熙养育于宫中。他一再说弘历“福祉深厚”“富贵寿元”。

康熙临终时,曾嘱托雍正“必封”弘历为皇太子。雍正恪遵康熙遗嘱,于即位周年亲御乾清宫,郑重地举行了密立皇储的仪式,亲书立弘历为皇太子的密旨,封固于铁匣之中,敬藏“正大光明”匾额之后。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五十八岁时稀里糊涂死了。雍正驾崩,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等人一面料理丧事,一面齐集文武百官到太和殿,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拿下雍正帝立储的遗诏,向诸皇子宣读。遗诏上写着:“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于是,原为宝亲王的弘历就被拥上宝座,阶下大臣齐呼“万岁”,新皇帝传旨,大赦天下,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他就是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庙号是清高宗。

乾隆即位时二十五岁(1736年)。他深感圣祖康熙爷皇的养育,和其默定为大清第六任皇帝的盛恩,终身效仿康熙理政之策。乾隆审时度势,将当务之急的治国大事列出,然后亲自书写了“剿叛、平冤、减赋”的条幅,和他爷皇康熙一样,把条幅悬挂在宫中柱子上,以随时提醒自己。他采取软、硬两手,仅用十多年的功夫,就把雍正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好了。

乾隆即位后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逮捕曾与雍正进行公开大辩论的曾静、张熙,一刀砍了,制止了思想舆论上的混乱;同时出兵剿灭大小金川叛乱,统一了新疆,完善治理了西藏,巩固了边防,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安定了天下。二是广施仁政,平反冤案,慰抚了民怨。朝政亦颇宽大,凡宗室人等旧被圈禁,至是一律释放。因此宗室觉罗、勋戚故旧官吏皆颂乾隆仁德。三是蠲免天下钱粮,重农贵粟,禁止圈地,鼓励垦荒,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了经济发展。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发达,开启了“康乾盛世”的鼎盛时代。

此时,乾隆己近不惑之年。他想,现在是朕实现夙愿的时候了。他的夙愿就是巡游江南。

江南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是朝廷赋税主要的来源地,也是国家最美的地方,不然怎么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呢?但乾隆作为一代明君,在他看来江南也是个腐败之地,他想借南巡之机整顿江南的吏治,以加强朝廷对江南的全面控制。

这天,乾隆与和珅谈起江南的风光和繁华,说:“朕欲下江南游幸,只虑南北迢遥,要劳动官民,花费许多金银,所以久而未决。”

和坤说:“圣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并没有什么怨咨,反而颂圣祖功德。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舜典》上,也说五载一巡狩,可见巡幸是古今盛典,先圣后圣,道本回揆,难道当今万岁,反而行不得么?况且国库充盈,海内殷富,就使费些金银,亦属何妨。”

乾隆生平最喜仿效圣祖康熙,又最喜学尧舜,听了和珅一番言语正中下怀,便道:“你真是朕的知己!”

和珅忙说:“能为万岁分忧,是奴才的福分。为陛下效犬马忠心,实乃臣毕生之愿。”

和坤能讨得乾隆喜欢,靠的就是他那张会阿谀奉承的嘴。但现时的乾隆登基执政尚未很久,也不是一位庸主。他对和砷说“卿虽言极是,朕尚需三思,再定南巡之事。”

日有所思,则梦有所游。这天晚上,乾隆躺在龙床上刚一合眼,恍恍惚惚好像身在一条游船之上。

眼前是条大江,波涛涌涌,雾气茫茫。忽然从对面驶来一艘高大无比的龙舟。其船长有二十丈,宽有五丈,船上四层大殿,殿上起楼,楼外有阁。四周都是画栏曲槛,窗户玲珑,珠帘掩映,金碧辉煌,精光璀璨。画栏曲槛上,站着一排排妙龄殿女,丝弦悠悠,曲音扬扬。再看船桅风帆之上,绣有金色套红大大一个“隋”字,甚为醒目。

乾隆正看得出神,龙舟已向小船撞来,龙舟尚远,而荡起的巨浪已把小船吞没。乾隆吓得魂不附体,双腿一软倒在舱里。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顷刻间对面撞来的龙舟翻沉到大江之中。

过了多时,乾隆才从昏沉中慢慢醒来,却不知所然。

恍惚中,乾隆听到空中鹤鸣九臬,又见祥云缭绕。五彩云端,硕大仙鹤背上坐着一位女神。

乾隆这才知道,今日幸免一难,多亏神灵保佑,连忙跪在船头:“感谢女神救命之恩,敢问仙姑是哪路神仙,日后我当好好酬报。”

“吾乃妈祖是也。”

乾隆双手合一祈祷说:“祈求女神赐吾平安。”

“弘历,念你心诚向善,就赠你一言:隋炀之鉴且勿忘,学做康熙明镜悬。”仙姑说完,驾起祥云隐入穹苍。

乾隆退入舱内,掌船的艄公说:“客官今天多蒙天后娘娘保佑。我们水上人家都敬奉妈祖娘娘,有妈祖保佑,行在江河湖海之上,就能逢凶化吉,确保平安。”乾隆这才发现,舱中供奉一位女神,跟那彩云上的仙姑一模一样,又连忙磕头跪拜。

乾隆经此一番折腾,己经醒来,可梦中的一切仍历历在目,妈祖赠言还在耳边回旋。

次日早朝,乾隆心念妈祖恩典,不敢食言。命户部拨银万两、黄金二百两,派太监亲自送往福建湄洲妈祖庙,为天后娘娘重塑金身,弘扬妈祖女神功德,也为自己日后南巡讨个吉祥,求得平安。P1-3

后记

笔者年逾八旬,出生在“台儿庄大战”前的古城内。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那场罪恶的战争,将这座运河古城毁于一旦。我的童年,是在残垣断壁、腥风血雨的环境中度过的。我多么盼望祖国强大,梦想古城得以重建。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祖国日益繁荣强盛,改革开放使古城重建的梦想成真。重建古城,不只是在旧址上,按原貌垒起城墙、建起街道、盖起楼台殿阁和民居,还要传承、复兴和发展古城的文化,扬我中华的伟大文明。本书的内容,是根据有关史料和父老乡亲口耳传承的民间故事传说整合而成。在此,我对大家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笔者试图以故事的形式,以较少的篇幅,能情景交融地介绍古城的历史由来和丰厚的人文景观,起到服务读者和引导游客的作用。但老朽才疏学浅,文中定有不少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

我还要特别感谢枣庄学院原党委书记胡小林教授为拙著作序,感谢枣庄学院宣传部张思奎部长为书文修订出版给予大力帮助,使其早日面世。

二〇一七年春

目录

第一回 弘历即位一代盛世

乾隆报恩天后娘娘

第二回 扮黄盖刘墉当先行

领圣命和珅造龙船

第三回 参将署剿匪穆柯寨

众百姓治河建新闸

第四回 和坤施计嫁祸刘墉

季朋借计报仇雪恨

第五回 逢奇巧鲤鱼跳龙船

遇喜事凑趣新郎官

第六回 假乾隆游城甚招摇

真皇帝古寺遇高人

第七回 步云桥畔追思先贤

煎饼铺留一字招牌

第八回 泰山行宫百庙独尊

凉亭观棋气走乾隆

第九回 城中有城似紫禁城

父丑女美天地造化

第十回 三近传说有真有假

神灵赐种确有其事

第十一回 调虎离山西门失火

门弩吓走老道刺客

第十二回 鹏虎恶斗公馆庭院

马老英雄挺身救驾

第十三回 台儿庄人才辈出地

乾隆题“天下第一庄”

第十四回 教士图说银河之谜

乾隆梦游仙境天宫

第十五回 天师解梦占星落向

朝廷发诏水城献图

第十六回 对应图宝落台儿庄

省双亲美艳妃随行

第十七回 十大景观汇于一城

古寺访旧登月览胜

第十八回 祝阿惠追情月老河

造蜃景苦了老百姓

第十九回 天坑之说神话沉塘

星坠为石碌碡变宝

第二十回 祭神坛上万岁祈天

老道作法石裂宝现

第二十一回 恶战夷贼群英护宝

庆功宴上高胜升官

第二十二回 乾隆帝圆了长寿梦

实难忘寻梦在古城

尾声 重建台儿庄古城

后记

序言

冯老先生寿越八秩,仍笔耕不辍,情系桑梓,令人敬佩。正是有很多像冯老这样热爱家乡、热爱古城文化的人士传薪续火,才有台儿庄古城文化的绵延不绝。

台儿庄古城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景观名胜众多。虽经1938年兵燹劫难,终文脉未断,历经70余年沧桑,历久弥新,终获重生,并且越来越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都取决于台儿庄古城文化的深厚与持久。我们在营造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中的文化建设时,都一致认为,台儿庄古城重建,不只是有形的建筑之重建,更是无形的文化之复兴,可谓是一次文化的涅桀与重生。建筑只是形而下的“器”,是古城的骨和肉,而文化则是古城形而上的“道”,是古城的灵与魂。骨肉可以毁灭,但灵魂却可永存。文化赓续的方式有书籍记载固化之形式,也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口口相传活化之形式等。之所以台儿庄古城文脉绵长不绝,多多少少也得益于这种活化的民间传说在民间的口口相传。

台儿庄古城文化的核心元素是运河文化、大战文化、民俗文化。运河的开通,为台儿庄吸纳异地文化打开了通道,形成了台儿庄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1938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则让台儿庄扬了名立了威,具有了世界性意义;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则为台儿庄定了位,具有了文化脸谱意义。而运河文化则是核心中的核心。运河的波谲云诡让运河本身具有了丰富的故事性,围绕运河演绎了多少民间故事与传奇!乾隆下江南的奇闻逸事,塑造了乾隆皇帝的传奇性,而其传奇性又为其他民间故事依附在乾隆身上找到了合理可信的依据,因而,运河与乾隆也就成为民间故事创作的箭垛之地和箭垛式人物。二者结合起来,其文本的传奇性也就为创作民间故事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台儿庄很多民间流传的故事皆是围绕乾隆与运河而展开的,这类民间故事,其情节夸张、充满想象,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如同所有优秀的作品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贴近生活,现实性强。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力也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上。信以为真毫无违和感,是民间故事的生命力之所在。冯老先生的《乾隆结缘台儿庄》大致符合上述民间故事的特点,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台儿庄古城的民间故事多,篇幅小,所涉及的面宽而杂,如散落一地的珍珠,缺一根红线穿将起来。冯老先生很智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台儿庄古城的民间故事具有了完整性、统一性。通过乾隆这一明君圣帝人物,通过乾隆下江南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台儿庄古城这一重要地点,把散落的民间故事统一起来,具有了人物、事件、地点等故事要素,通过章回体表述,前后照应,使杂而多的故事有了层次感、清晰感,增强了故事的情趣性、吸引力。虽写的是历史民间故事,但涉及的历史记载,大都有迹可循,所谓大事不虚,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给人带来了美学的享受。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化人都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情结。我想,冯老先生以耄耋之年,焚膏继晷,呕心沥血编著这本历史民间故事,绝非为了什么名利,更没有“不朽”之奢想,而是想实实在在做一件事情,以力所能及的余热,以民间故事的形式介绍推介家乡台儿庄古城,服务读者和游客,让读者和游客了解古城的前世今生,为促进古城的繁荣发展增光添彩,也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无比热忱,这应该是冯老先生的愿望,也是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吧。

冯老先生亲眼见证了台儿庄古城从繁荣到毁灭再到重建的历程,最能体会国强文盛的道理,是当下祖国的强大,才有台儿庄古城重建的梦想成真。适逢古城重建,天时地利人和,冯老先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老骥伏枥,志存高远,这本民间故事是先生的倾力之作,对建设台儿庄古城文化、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具有较高价值。冯老先生非专业人士,全凭对故乡的一片赤诚情怀而作,初稿完成后,多方征求意见,其谦恭之情,令人动容。

遵冯老先生雅嘱,先读为快,深为冯老的治学态度和精神所感动,谨写下以上感想。管窥蠡测,一孔谬见,难称序言。

枣庄学院原党委书记胡小林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八日

内容推荐

《乾隆结缘台儿庄》介绍:台儿庄古城的民间故事多,篇幅小,所涉及的面宽而杂,如散落一地的珍珠,缺一根红线穿将起来。冯克均老先生很智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台儿庄古城的民间故事具有了完整性、统一性。通过乾隆这一明君圣帝人物,通过乾隆下江南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台儿庄古城这一重要地点,把散落的民间故事统一起来,具有了人物、事件、地点等故事要素,通过章回体表述,前后照应,使杂而多的故事有了层次感、清晰感,增强了故事的情趣性、吸引力。虽写的是历史民间故事,但涉及的历史记载,大都有迹可循,所谓大事不虚,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给人带来了美学的享受。

编辑推荐

《乾隆结缘台儿庄》介绍:冯克均老先生亲眼见证了台儿庄古城从繁荣到毁灭再到重建的历程,最能体会国强文盛的道理,是当下祖国的强大,才有台儿庄古城重建的梦想成真。适逢古城重建,天时地利人和,冯老先生心情愉悦,精神振奋,老骥伏枥,志存高远,这本民间故事是先生的倾力之作,对建设台儿庄古城文化、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具有较高价值。冯老先生非专业人士,全凭对故乡的一片赤诚情怀而作,初稿完成后,多方征求意见,其谦恭之情,令人动容。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