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畅销升级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苏尹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你若安好,清风自来。

你就是那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

她是一个心性敏感如花蕊的诗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惊世人的建筑学家;

她是一个被诸多精英男人追捧欣赏的名门淑女,也是一个眼光卓越胸怀捭阖的传奇女子。

你准备好了吗?翻阅苏尹著的《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畅销升级版)》,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绚烂迷离的年代,走近那个美丽神秘的诗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

内容推荐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畅销升级版)》作者苏尹以林徽因从出生到去世的时间线,把林徽因的一生用委婉而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在纸页上,文字细腻,灵动,仿佛带着读者走进了民国时代,与林徽因面对面娓娓而谈一般。通过本书对林徽因一生故事的描述,希望能让大家更加了解林徽因的传奇经历,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与未来有所帮助。

目录

壹 岁月烂漫

 01 家族基因

 02 世界的启蒙

 03 青梅见竹马

 人物对标:林长民,梁思成

贰 异国初心

 01 游历与思考

 02 诗人来了

 03 康桥柔波

 04 归来

 人物对标:徐志摩

叁 才华初现

 01 病床前的陪伴

 02 岁寒三友

 03 努力的一对

 04 伤痛

 事件对标:新月社成立

肆 金玉良缘

 幸福有别

 深造

 大婚

 蜜月之旅

 事件对标:徐志摩迎娶陆小曼

伍 执教东北

 01 不扬自露的光芒

 02 学生成先生

 03 悲痛的丧失

 04 营造事务所的实践

 事件对标: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成立

陆 悲情长天

 01 生命的忧与乐

 02 暂时的安定

 03 远去的云

 事件对标:志摩逝世

柒 诗为知己

 01 白帆落入回忆

 02 不为纷争只为心

 03 徐志摩带来的朋友

 04 友情见证

 地点对标:太太的客厅

捌 情系古建

 01 京郊探古

 02 独特的发现者

 03 初访山西

 04 共同的作品

 作品对标:《清式营造法式》绪论

玖 山高水远

 01 俯身创作仰头寻古

 02 结伴考察 164

 03 六和塔与志摩的忌日

 04 女建筑师的依依别情

 事件对标:林徽因的文学创作

拾 多事之秋

 01 琐事的网

 02 灵魂之舟

 03 心之所向

 04 最高奖赏

 事件对标:与沈从文互通书信

拾壹 背井离乡

 01 逃难路上

 02 险些丧生

 03 偶有微光

 04 龙泉生活

 事件对标:金岳霖的爱慕

拾贰 生之磨难

 01 贫瘠的生活

 02 不屈的意志

 03 希望的火光

 04 暂时的安顿

拾叁 归之安然

 01 回来了

 02 离开了

尾声

附录:林徽因生平履历

试读章节

归来

旅居伦敦一年后的1921年10月,林长民带着林徽因回到了中国。林徽因继续在培华中学读书,与梁思成的交往,也更进了一步。她接受了家庭为她安排的前程,但这安排其实也是她内心所向。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求爱虽然遭到了拒绝,但他与张幼仪离婚的决心并未改变,即使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即使他父亲以断绝父子关系相威胁,他都不愿改变心意。

在给梁启超的回信里,徐志摩写下了这么一番浩荡心声: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1922年2月,张幼仪经过一场身心俱疲的折磨,终于同意了徐志摩离婚的要求。离婚时,金岳霖和吴经熊做证人,在柏林,他们姻缘断离。8月,徐志摩离英回国。

徐志摩的回国,可以说与林徽因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他浪漫的内心,始终揣着那份情思不愿放手。可是当他回到国内,却不得不接受林徽因与梁思成形影不离的现实。

林徽因回国,最喜悦的自然是梁思成,他常在周末到景山后街的雪池林寓看望林徽因,梁思成很受林徽因母亲何雪媛的喜欢,18岁的他斯文儒雅,谦和有礼。在何雪媛看来,梁思成自然是乘龙快婿的不二人选。而且她看得出,女儿也很欣赏梁思成,每每他来,林徽因心里的快乐都写在了脸上。何雪媛所要做的,便是吩咐从福建老家带来的厨师,给梁思成精心准备几道菜点,等待一对小儿女过来食用。

梁思成给林徽因讲自己在清华学习到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也分享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国学精粹,但最让林徽因眉色生动的是他广泛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天分。那时的他,不仅擅长管乐、钢琴和小提琴,还是学校歌咏队队员,并任校刊美编,体育方面也非常出色。他的谦虚与博学,以及适可而止的幽默,林徽因都很喜欢。

这是爱情吗?少女林徽因应该有一点点确定了。面对梁思成,她的确是喜悦的、憧憬的。两个人年龄虽差了几岁,但性情趣味相投,有说不完的话,谈得默契又快乐。

除了在林家相会,梁思成与林徽因最爱去的地方是北海公园。那里环境优美,湖光水色间,还有松坡图书馆的馆址之一——松雪堂矗立,馆长梁启超给两个年轻人开了方便之门,他们可以在闭馆休息日来这个僻静雅致的地方读书约会。徐志摩回国后,偏偏也在图书馆做英文秘书,看到林徽因来,也按捺不住,三番五次过来打扰。林徽因虽不说什么,但梁思成再温和有礼,也会不高兴,索性在松雪堂门外贴一张纸条,书写:“情人不愿被打扰。”

看到这张纸条,徐志摩唯有深深叹息了。在这叹息里,回忆起那一场偶然相遇: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P30-32

序言

女神,在当今世界是个随处可见的名词,也因为太常见,这个词早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含义。在那个动荡不安又蕴藏着无数可能的年代里,一些奇异美好的灵魂,用自己的生命完美诠释了这两个字。

其中之一,便是林徽因。

关于林徽因,大多数人惊叹于她的美丽、才情和爱情传奇,但是一个如此美好的生命在世间走一遭,留下的绝不止这些。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个心性敏感如花蕊的诗人,也是一个才华横溢惊世人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被诸多精英男人追捧

欣赏的名门淑女,也是一个眼光卓越胸怀捭阖的传奇女子。

林徽因的父亲,留学早稻田大学、任职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林长民曾不无骄傲地说

过这样一句话:“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分,先求做到友谊的了解。”

这句话,是林长民讲给挚友徐志摩听的。彼时,徐志摩疯狂爱上了才刚刚十六岁的林徽因,这跨越辈分的爱恋并不曾让林长民惊讶或者阻挠,在他看来,这一男一女皆为人中龙凤,除了徐志摩已有妻儿,并无不妥之处。可惜当时中学才毕业的林徽因,虽然情窦初开内心怦然,也被这份感情惊着了些,但她没有答应。她的人生和神思却自此和徐志摩有了关系,至徐离世也没有断开。

此时,林徽因已经认识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这对小儿女年龄相当,才貌匹配,且有梁启超极力撮合,并提供一起赴美留学的机会,订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声名显赫的两个家族联姻,又是情投意合的感情,于当时那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林徽因无疑是幸运的。而这份幸运并不止于此,在与梁思成谈情说爱之余,她对未来有一份坚定的憧憬,那就是——她已经认定到国外的发展方向——学习建筑。萌生这个意愿的初衷我们不得而知,然根据之后林徽因与建筑学的关系可以得知,建筑在她的眼里,是诗文之外的另一种美,这种美更加立体和茁实,美得更另类而坚定。

世人对林徽因的印象更多是四月天浸润的诗词雅秀,忽略了她对建筑学的感情和贡献。林徽因用自己无法复制的才能对中国古建筑赋以灵魂的解读。除此之外,受她影响而一同选择学习建筑的梁思成,最终成了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不得不说,这是林徽因对建筑学的另一特殊贡献。

以艺术的眼光发现建筑之美,以灵慧的睿气平衡情爱的纠葛。毕生钟情于诗的徐志摩对林徽因牵挂一生,严谨的哲学家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不娶。林徽因没有答应徐志摩,却比谁都了解徐志摩那份洁净和勇气;林徽因没有选择金岳霖,却与其保持着那样一种敬佩与默契。太太的客厅常常坐着胡适、沈从文、萧乾等叱咤一方的风云人物,然而让他们仰着头静听高谈阔论的,却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美丽女人。

林徽因的爱人——梁思成对于最终落在自己身上的幸福似乎也有些恍惚,他说:“有一个问题,我只问一次——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绚烂迷离的年代,走近那个美丽神秘的诗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4: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