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树鱼很迟才起床。那时,太阳光已照在窗子上。放在往常,树鱼早在床上呆不住了。树鱼贪玩儿是出了名的。不玩儿,就等于要树鱼的命。起早贪黑地玩儿。老师说:“玩儿,也得能吃苦。”可是,现在,树鱼天天睡懒觉,不到万不得已,能在床上多埋一会儿就多埋一会儿。
大人们也赞成。这叫省力气。勤劳的大人们也不再起早贪黑了。一是觉得遇上这么一个糟糕的年头,起早贪黑也没有什么意义——忙也忙不出个粮食;二是觉得,这样可以保存力气,好挨过这个冬季。
早晨,只能喝一碗稀粥。说是稀粥,只是清寡的米汤。一碗粥,拿筷子搅动,只看见几粒米,那米粒都能一粒一粒地数清楚。
很快,树鱼就饿了。
饿得心发慌。
树鱼有点儿挺不住了,就往后山上爬去。也许,能在山上找到一些草籽或果实呀什么的。往年的山上,是有很多东西可以作为食物下肚的。
前几天一直在下雪,山已被雪厚厚地覆盖了。
树鱼找了一根棍子,当作拐杖,往山上爬着,倒也不冷,甚至还感到有点儿温暖。
树鱼仰头看着那些树:黑桃树、山楂树、野梨树……他希望能在枯枝上看到一两颗残留的果实。
没有。没有。没有……
那些树,已经被无数同样饥饿的目光扫视过了。那些目光织成密密的网子,将这山上所有的果树,都过滤过了。过滤得真干净。
树鱼只好用手扒开积雪,在草丛中寻找着。他居然找到了一颗松果。他眼前并没有松树。这松果大概是一只松鼠从远处搬来的,半道上扔了。他居然从中抠出两颗松子来。他咬碎了松子壳,小心地将里面的松仁剥了出来。他很兴奋地把它丢进嘴里,用雪白的牙齿慢慢地咀嚼。松子油性很大,浓稠的汁液缓缓地流向喉咙,使他感到湿润。
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将两颗松子吃掉。
他不能着急,尽管很饿,饿得有点儿发昏。但,他必须克制住,慢慢地享用它们。
那个时刻,两颗松子,是这世界上最金贵的东西。
他继续寻找着,可是,再也没有新的发现。这时,他已经爬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他的身体开始摇晃起来,是因为山顶的风大吗?是因为太阳光的炫目让他有点儿眩晕吗?是因为他往下看了一眼,深深的山谷让他有点儿发晕吗?还是因为他饿了,心慌,眼黑,腿软?
他竭力想让自己稳稳地站住。
但,他的身子却控制不住地摇晃着,越来越厉害。
他有点儿害怕了。他想让自己坐下来歇一会儿,然后赶紧下山回家,躺到床上去。但,还没有等到他去完成这一想法,眼前便刷地一黑,一头栽倒了,并骨碌碌地滚到山坡下。然后,顺着山坡,骨碌碌地滚向谷底。
坡上也是厚厚的雪。
树鱼在往下滚动时,并不显得惊心动魄。他的滚动,甚至卷起了积雪,看上去,他像裹了一条厚厚的松软的白色棉被。
他毫无知觉,像在被子里睡觉的婴儿。
这是一处人们很少光顾的山坡,下面的谷底也很少有人到过。
树鱼横躺在谷底。
他居然没有很快醒来,而在那里躺了很久。
从山谷那头吹来的冷风,终于冻醒了树鱼。他感到寒冷,但没有立即爬起来。他躺在松软的雪上,朝天空望去。那时,他觉得天空很高很高,山也很高很高。他搞不清楚自己怎么躺在了这里。
……
P40-42
《少年文艺》和它的优秀作品永远值得阅读,它的绵久意义既在从前的历史中也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总是经得住读者的检阅仪式。
——梅子涵
《少年文艺》因其刊载反映少年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各类文学作品而在小读者和家长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此次出版的精选合集,也必将为《少年文艺》的忠实读者朋友奉上一场阅读盛宴。
——金波
历经60余年时间长河的洗濯,《少年文艺》的文学花园里群芳争艳、姹紫嫣红,这里精选出的则是其中最夺目的朵朵奇葩。
——曹文轩
情节生动的小说、语言清丽的散文、文字隽永的诗歌、趣味盎然的童话……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将带你体验不同的情感和人生。
——张之路
说起我和儿童文学的缘分,《少年文艺》是不可回避、无法忽略的。如果没有遇见这本刊物,我的职业和人生选择,完全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殷健灵
对于青少年来说,阅读是获取知识、丰富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使青少年获得心灵的滋养、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提升文学素养、积累语文知识。为此,我们特地选编了这套《少年文艺》名家精品文丛,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提供一套适合阅读的文学读本。
这套丛书中的作品均是在《少年文艺》上发表过的文学精品。《少年文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杂志,也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原创儿童文学刊物之一。自1953年诞生以来,《少年文艺》坚守纯文学理想,用纯净的文字记录了新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轨迹和发展面貌。
在《少年文艺》走过的60多年的历程中,数以千计的儿童文学精品佳作竞相绽放。我们从中精选了165篇作品,辑成8册小书。体裁上,既有情节生动的小说(《守望麦田》《青柠时代》《行走的季节》《木桌分界线》《写给身边的你》),也有语言清丽的散文(《七色书简》),有文字隽永的诗歌(《诗与少年》),也有趣味盎然的童话(《时光邮差》)。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内容与精神面貌,既有表现祖辈童年感悟的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也有表现当下少年儿童生活的2016年刚刚发表的 新作。这些文章的作者,既包含任溶溶、葛翠琳、孙幼军、金波等前辈作家,高洪波、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梅子涵、陈丹燕、常新港等一线作家,也包含中青年实力派作家彭学军、汤素兰、王巨成、伍美珍、谢倩霓、饶雪漫、殷健灵、郁雨君等,以及小河丁丁、两色风景、廖小琴、王璐琪等儿童文学新锐。题材上则全面展现了少年儿童五彩斑斓的生活与丰富多样的情感,有与玩伴的纯真友谊,有与家人的真挚亲情,有学习生涯的趣闻,有家庭生活的琐事,有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也有青春年少时的懵懂……不同体裁、不同年代、不同作者、表现不同主题的文章均拥有着纯净的品质,可以为青少年读者提供阅读的纯粹和美好。
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成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最佳的成长伴侣,在阅读中洞察人生、汲取滋养,并能收获一份简单、纯粹的阅读的快乐。
编者
2017年6月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彩绘版)》精心选编了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诞生地”的《少年文艺》杂志,自上世纪50年代初创刊初至今60载多位老中青著名文学作家的经典作品。全套书共八册,包括小说卷1-5册、童话卷1册、散文卷1册和诗歌卷1册。
沈石溪、谢倩霓、彭柳蓉、戴中明等著的《青柠时代(彩绘版)》精选了12篇涤荡心灵的成长小说,它们有传记、有寓言、有书信,也有童话体,它们的故事婉转悱恻、一波三折但没有恐怖血腥,它们的历史波澜壮阔、起伏跌宕但没有三观不正,它们的玄幻冒险想象瑰丽、天马行空但没有越界,它们的讽刺立意深刻,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中包括沈石溪《藏獒渡魂》、曹文轩《雪柿子》、秦文君《告别裔凡》、张之路《作家来了》、谢倩霓《并非青梅竹马》、彭柳蓉《那片星海》、戴中明《酷的故事》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代表作品。
在《少年文艺》走过的60多年的历程中,数以千计的儿童文学精品佳作竞相绽放。我们从中精选了165篇作品,辑成8册小书。体裁上,既有情节生动的小说(《守望麦田》,沈石溪、谢倩霓、彭柳蓉、戴中明等著的《青柠时代(彩绘版)》《行走的季节》《木桌分界线》《写给身边的你》),也有语言清丽的散文(《七色书简》),有文字隽永的诗歌(《诗与少年》),也有趣味盎然的童话(《时光邮差》)。这些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内容与精神面貌,既有表现祖辈童年感悟的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也有表现当下少年儿童生活的2016年刚刚发表的新作。本书是其中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