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弗里茨·斯特恩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弗里茨·斯特恩著的《金与铁--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精)》通过“铁血宰相”俾斯麦与犹太银行家布莱希罗德的双重传记,探索德意志帝国的政治文化、大众心理,并藉由不同领域和主题间的联系,包括金融和政治、国内和对外政策、私人和公共顾虑、个人野心和历史潮流,深入剖析19世纪欧洲的外交、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

   《金与铁》描绘在德国犹太人崛起的背景下反犹主义的出现及普遍化,通过回顾犹太人在19世纪取得的成功及随之而来遭受的排斥压迫,解释希特勒崛起的深层因素,探索辉煌的第二帝国如何成为带来20世纪巨大灾难的第三帝国。

作者简介

弗里茨?斯特恩(Fritz Stern,1926—2016),出生于德国的布雷斯劳(弗罗茨瓦夫,现属波兰),1938年移居美国。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在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康斯坦茨大学任教,并于1993—1994 年担任美国驻德国大使理查德·霍尔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的高级顾问。专长为近现代欧洲史、德国史及犹太人史,致力于理解第三帝国如何兴起及其历史根源。着有《文化绝望的政治》《权力的责任》《非自由主义的失败——现代德国政治文化论文集》《爱因斯坦恩怨史》《我所认识的五个德国》《梦想与错觉:德国历史的戏剧》等。

内容简介

1862年在普鲁士议会上的演讲为俾斯麦赢得了“铁血宰相”的称号,但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更多依靠金钱与煤铁,而不是铁血。弗里茨·斯特恩的《金与铁》采取独特的视角,选择俾斯麦与其普鲁士犹太银行家布莱希罗德的关系为主线,描绘了德国政界与金融界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德国的两个世界:资本主义的新世界和古老封建精神的旧世界。身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成功及社会流动带来的利益冲突,不但揭示了新德意志帝国及其统治阶层的脆弱,更展现了财富的两面性——既威胁到传统,又提供了社会流动的希望。

    斯特恩通过俾斯麦、威廉一世皇帝、德国及外国的政客和银行等与布莱希罗德之间的往来,呈现权贵们如何藉由布莱希罗德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利益。例如他曾为俾斯麦筹集普奥战争的军资、管理庄园,甚至收买记者充当间谍。然而斯特恩探究的不止于此,他深入讨论当时的反犹主义。权贵们有求于布莱希罗德,背后却对他颇为鄙夷,因为布莱希罗德代表社会弱势群体憎恶的犹太人和资本家的罪恶。而通过这位银行家的回应,《金与铁》展现了德国人和犹太人的虚伪和自欺如何上升为支配体系,最终如何产生可怕的影响。

目录

导读  焦虑的联盟(许知远)

插图目录

缩写说明

 

导言

第一部分 危险的崛起,1859—1871

第一章 初逢:容克贵族与犹太人

第二章 俾斯麦的生存斗争

第三章 宝座和绞刑架间

第四章 银行家与俾斯麦的胜利

第五章 俾斯麦的钱袋和布莱希罗德的地位

第六章 第三场战争

第七章 凡尔赛宫里的狂妄

 

第二部分 帝国的银行家

第八章 新柏林的新男爵

第九章 政治和经济上的帝国风格

第十章 贪婪与阴谋导读 如何拯救世界?

 

第十一章 第四等级

第十二章 发财的亲王

第十三章 银行业与外交界

第十四章 罗马尼亚:权宜的胜利

第十五章 不情愿的殖民者

第十六章 俾斯麦的倒台

 

第三部分 融合的痛苦

第十七章 作为爱国新贵的犹太人

第十八章 新反犹主义的人质

第十九章 苦涩的结局

后记 家族的衰败

 

注释

致谢

参考书目

索引

关于作者

精彩书摘

对我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比这个庸常的通奸插曲更能表现出这个犹太银行家的个人困境与它背后的时代氛围。他一定是个倍感孤独、压抑之人,才会因某次突然的冲动而与一个莫名其妙的女人发生了关系。而且据说,这个女人“ 完全不具备美貌、魅力和地位”, 根据她的言行判断,显然她颇有精神问题。可以想象,布莱希罗德一定对此既羞愧又懊恼。接着,他的犹太身份、他的金钱,更重要的是时代情绪,使这个偶然的错误演变成摧残他终生的伤口。那是个焦虑的德国,迅速扩张的工业与金融力量,既象征了这个国家的力量,也催生了不满,那些被发展抛弃的普通人心生怨恨;那也是一个新闻业爆发的德国,各种报纸、小册子需要各种能引诱公众想象力的题材,犹太银行家的阴谋最符合这一需求;它还是一个时刻处于性焦虑的时代,弗洛伊德之前的人们尚不知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这种压抑滋生丑闻、更滋生人们对丑闻之热爱……这一切也与他的保护人俾斯麦有关。这个19世纪最令人赞叹的政治强人既造就了一个统一的、咄咄逼人的德国,却也给新生的德国人带来不快乐的时光。他对自由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更没有兴趣建立一个能保护基本个人权利的制度。他对权力的绝对崇拜、他那强硬的个人作风,都让整个社会陷入持续性的紧张感。长期积郁的紧张,增加了褊狭与愤怒,而布莱希罗德将成为这种种复杂的、纠缠在一起的力量的替罪羊。

 

    在我的书架上,这本《金与铁》已经放了七年。忘记了是在查令街上的哪家二手书店,我无意中发现了它。那时,我迷恋大书,就是那种动辄上千页、体积与内容都令人望而生畏的著作。这一本无疑如此。它肃穆地插在历史区上,封面已丢失,但黑色硬皮的包装,书脊上烫金的标题“金与铁”,发出特别的诱惑。我把它端在手中,既感到重量,也看到它的副标题“俾斯麦、布莱希罗德与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尽管甚至念不出布莱希罗德的发音,更不知道他是谁,但笃信这一定是本气势恢宏的著作。我也喜欢“金与铁”这个漂亮的标题。“当前的重大问题不是靠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是靠铁与血”,我记得俾斯麦斩钉截铁式的判断。把“铁与血”替换成“金与铁”又有何种意味?

 

    这位叫布莱希罗德的犹太银行家与他的庇护人俾斯麦的交织关系,构成了这本书的双重传记,在他们背后,是德意志帝国的轰然崛起。

 

    七年来,我常鼓起勇气翻开它,但随即又放了回去。我对于犹太人话题缺乏兴趣。它或许在欧洲历史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我却缺乏这种与宗教、文化相关的敏感性。我对俾斯麦与德意志的兴起充满兴趣,却又常为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所苦恼,普鲁士与其他公国之间的关系,统一后的德国与欧洲列国的纷争,一个俾斯麦的“铁与血”的神话无法涵盖这种复杂关系。

 

   1858年,布莱希罗德结识了俾斯麦。他们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古老的容克家族,以贵族头衔、占有土地为荣;另一个则来自犹太银行家,他们被歧视的身份已持续了几百年,但他们又因为专门打理金钱而富有。

 

    罗斯柴尔德家族促成了这次会面。当俾斯麦需要一位值得信赖的私人银行家时,36岁的布莱希罗德获得了这个机会,他刚刚执掌了父亲创办的私人银行,这家银行也一直以无比恭敬的态度追随着罗斯柴尔德家族。43岁的俾斯麦是普鲁士官僚系统中的新兴一员,他即将出使圣彼得堡。像当时很多类似的案例一样,他们最初的关系再简单不过,俾斯麦需要有人打理他的金钱,后者需要这样的客户,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历史潮流很快将他们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们的合作随即演化为一个更复杂的故事。先是1866年,长期政治失意的俾斯麦陡然间成为了新帝国的缔造者,普鲁士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接着在1871年它击败了法国,跃升为欧洲大陆绝对的新强权。而作为帝国第一任首相的俾斯麦则成了神话式的人物,他的铁腕、精明、威慑力,在欧洲政治舞台中占据的中心角色,更以强烈的个人风格重塑了国内政治。

精彩书评

我对本书的赞美无论如何都不会过高。这是一部原创学术作品,精准而深刻。它让一段被掩埋的历史重见天日,并凭着洞见和理解力深入探索了令人不安的近代历史问题之一。——休·R. 特雷沃—罗珀,《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本了不起的书,对我们理解19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做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斯坦利·霍夫曼,《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这本书是过去几十年间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戈洛·曼,《19世纪到20世纪的德国历史》作者

    他的风格,他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重构和将其置于更广大背景中的做法,都体现出让所有学者艳羡的清晰、明智和深厚学养。本书在许多方面犹如19世纪的伟大小说。——《经济学人》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8: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