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江东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大国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郭大国著的《清江东流》这部长篇小说立足于鄂西南当年的抗战历史,主要讲了覃清江在湖北电讯学校读书期间,与邓国强之女邓淑珍一见钟情,后来与邓淑珍结为连理,又在干铎教授的启迪下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书中对恩施老城、龙洞公馆、鄂西会战进行了全景描写,对陈诚执政湖北、蒋介石视察恩施进行了大篇幅地演义。本书塑造了聪明诚实的覃清江、一身匪气却又满怀民族大义舍身报国的川军将领邓国强、看似狡诈却又侠肝义胆的赵诚实、满腹文章与日寇同归于尽的彭秀才、爱如烈火忠贞不渝的覃戍妹儿、开明乡绅李继五、知识分子共产党员徐文斋、共产主义坚强战士叶挺、认真履职又狡黠的陈诚和委员长蒋介石等一系列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

内容推荐

郭大国著的《清江东流》融合了鄂西南地区的历史沿革、地域风情、民俗民风等独特灿烂的文明文化及神奇的山川地貌,以广阔的视野和纵深的思考书写了恩施抗战史上的一段传奇,塑造了赵药神巴儿、覃清江等一批英雄人物,让人不禁对那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向往之情,也使小说多了一股清新馥郁的乡土气息,突出表现了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底层人物的经历和命运。

目录

引子

壹 石子发芽

贰 颠沛江湖

叁 一大学问家

肆 恩施风云

伍 鄂西会战

陆 战后授勋

试读章节

恩施有个孙宝

恩施城,明、清两朝设施南府,清朝末年城里有个名叫孙宝的人,俗名“害死人”,可谓路人皆知。老恩施人都是听着他的列却(恶作剧)故事长大的,茶余饭后街谈巷议,人们都是讲着他的列却故事打发日月,给恩施的老老少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他身材矮小,动作机灵,思维敏捷,两只眼睛忽闪忽闪的,明眼人一看,就能猜出他是一个爱动歪心思的人。他时常是身穿一件长布衫,腰扎一条汗巾,头裹一条白帕子,两手缩进袖管内,双脚趿拉一双布鞋在街上晃悠。

腊月二十八是恩施一年中的最后一场,一位乡下婆婆买了个大瓦坛子搁在背篼上背着,准备回去用腊水泡年粑粑(腊水即腊月间的寒水,说是用腊水泡粑粑可以长年不馊),从街那头走过来恰好与孙宝迎面相遇。孙宝见她走近后便诡诈地急忙迎面单膝跪下,勾着头行大礼嗲声道:

“嘎嘎(外婆),年关了,外孙给您行礼拜早年了。”

这婆婆诧异着:我在城里哪有这么个外孙?不管怎样,给我磕头叫嘎嘎总得回礼把他扯起来才符合规矩。于是婆婆便勾腰伸手拉孙宝。手还没有够着,她后面背篼上搁着的坛子霎时就从她的头顶滚落到地上,“哗啦”一声摔成了几大块。孙宝立马站起,眨巴了几下上眼皮,瞧了瞧这个婆婆的面相,佯装着把自己扇了一耳刮子后,一个劲地自责不迭:

“唉,你看我这人年纪不大,一双背时的眼睛却瞎了,认错人哒。”

孙宝说完便踽踽离开,那婆婆盯着一地破瓦片可恼可气,又抬头看着那个叫她“嘎嘎”渐行渐远的浪仔,愤愤道:

“今儿赶场运气背,上街就把孙宝会,坛子摔坏都是小,腊水泡耙啥装水。”

一街人都望着这些破瓦片发笑。

施州知府太太喜欢宠物,特别是狗,给它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像孩子一样的打扮,街上的人经常看到她牵着这条狗到处溜达,一副贵妇人做派。山里人穷,人都穿不暖,看不惯她对狗的奢靡,就在背地里戳她的脊梁骨。一天在街上被孙宝碰着了,他笑嘻嘻地上前躬身对着狗爽朗地叫了声:

“姑爷,您家今天出门穿得好神气哟!”

知府太太看着这么个大男人把她的狗叫姑爷,便禁不住地笑出了眼泪。孙宝便转身又满面笑容地叫知府太太:

“婊婊(姑姑),你笑我可以,千万莫笑姑爷,笑狗子是要下雨的。”

知府太太听他这么一说,方才明白这个人是在编着套儿骂她。尽管她在家里被知府宠着,平常恣意惯了,可在这种场合见了这种却宝(恶搞)鬼,即是有气也不便发作,只是脸红一阵白一阵地牵着她的爱犬无趣地走开。她一路想着,这个人一定是“害死人”孙宝,心中犯嘀咕:

“出门不巧,碰见孙宝,不是折财,就被气恼。”

施南府有一个收税的衙役姓顾名亮,性格暴烈古怪,说话尖酸刻薄,搜刮民财心狠手毒,做事更是得理不饶人。因为他是府上的公人,一街人都恨他又拿他没办法。他与孙宝,一个是天天在街上收税,一个是天天在城里游荡,他俩几乎是天天在恩施城里相见,就算不是朋友也成老熟人了。

一日,孙宝特地请顾亮去茶馆喝茶。二人坐定,在茶酽水甜之际,孙宝卖关子对顾亮说:

“哎呀,昨儿晚上,我老婆做了件丑事,真叫我哭笑不得。”

“两口子在夜里,她除了要你温存,还会有其他么子好笑的事呀?”

“笑是肯定好笑,就是不宜讲给外人。”

“都老伙计了,还把我当外人,给我说说,有啥子值得好笑的。”

“还是不摆得好,一传十十传百,知道的人多了,虽然是老婆的事,对我也不光彩。”

“哈,你只管说,我保证不对他人讲。你说了如果好笑,今儿的茶钱我出。”

“好,只要你出茶钱那我就摆吧。”

于是孙宝就讲出了他提前就编好了的故事:

昨晚我老婆半夜起来小解,天黑,她打了个灯笼出去。屎尿才屙了一半,一条狗“嚯”的蹿进了茅厕,吓得她裤子没搂就连忙站起来,不注意灯笼掉进了茅坑。亮没了,她摸黑把身上搞得脏兮兮地进屋,满身简直是臭不可闻。我问她:

“你身上咋这么臭啊?”

“我正在蹲茅坑,阿黄突然蹿进来抢我的屎,吓得我没擦屁股就摸黑往屋里跑。”

“你不是打的灯笼吗?”

“没顾着掉进了茅坑。”

“那是个新灯笼,要管几吊钱啦!”

“你想那阿黄恶狠狠地要咬我屁股,你说我顾亮还是顾腚呢?”

我听她这么一说,“哈哈”地只差笑尿了:

“亮算个什么东西,莫顾亮,还是顾腚重要。”

顾衙役听明白了是孙宝在列却他,却是哑巴吃苦瓜,有苦说不出口。孙宝还一本正经地接着说:

“这是我两口子的丑事,当着外人说出来真是让你笑话了。”

顾衙役被涮,有气没法出,只是把眼睛对孙宝鼓着。孙宝讲完,立马要顾亮结账。顾亮知道自己中了孙宝的圈套,只得认输,便一边掏钱,一边说了句无可奈何的话:

“你个‘害死人’,也是列却得叫我一个响当当的衙役都把你没整。”P1-3

序言

灵魂的跋涉

前几年读到大国先生的长篇小说《张叉叉列却传》,那是一部以一个叫张叉叉的幽默、旷达而又有点恶作剧的人物的一生为主要线索的长篇小说。幽默风趣的故事、栩栩如生的性格和相对独立的章节深受读者欢迎。这部小说集中了很多流传在恩施的民间故事,经过加工创造和艺术提升,向读者展示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生活在清江流域的底层知识分子的艰难与悲凉,也着意刻画出一个旧社会底层知识分子恃才傲物而又落魄不堪、对命运充满期待而又无可奈何的凄凉人生。风趣而落魄,幽默而心酸,让读者在捧腹大笑之间感喟世态的炎凉。

现在,大国先生又把一本叫《清江东流》的书稿放到了我的案头,使我吃惊。短短三年,可见大国先生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要说来,大国先生当过林业局局长、教委主任、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在宣恩县政协副主席的位置上退休,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没想到退休后他倾心于文学创作。虽然他说自己是写着好玩,但作为局内人,我深知写这样一部三十来万字的长篇小说绝不是好玩的事,不说使命担当,也不说人生追求,这本是从事这件工作的题中之意,仅仅说在这里面付出的脑力体力,就不是一件好玩儿的事。因此使我对他心怀敬意,不得不放下案头的工作来静心读这部书稿。

《清江东流》讲的是发生在清江流域的故事。大户人家闺女李卯香与覃章华私通逃离李氏庄园,生下一女覃戌妹儿,覃戌妹儿又与游方郎中赵诚实媾和生下儿子覃清江。赵诚实阴差阳错做了川军营长邓国强的军医,邓国强后来参加抗战在上海淞沪战场壮烈殉国。覃清江在湖北电讯学校读书期间,与邓国强之女邓淑珍一见钟情,后来与邓淑珍结为连理,又在干铎教授的启迪下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赵诚实经历了生死大战后回到苏马荡,与邓国强小妾结为夫妇,鬼使神差与覃清江母子擦肩而过,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劳动场所为抗战救国多方奔走出力,后来在鄂西会战取得全面胜利时才全家团圆,成为十里八乡公认的抗日英雄。书中对恩施老城、龙洞公馆、鄂西会战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对陈诚执政湖北、蒋介石视察恩施进行了大篇幅地演义。

这部长篇小说立足于鄂西南当年的抗战历史,以广阔的视野和纵深的思考书写恩施抗战史上的一段传奇,塑造了聪明诚实的覃清江、一身匪气却又满怀民族大义舍身报国的川军将领邓国强、看似狡诈却又侠肝义胆的赵诚实、满腹文章与日寇同归于尽的彭秀才、爱如烈火忠贞不渝的覃戌妹儿、开明乡绅李继五、知识分子共产党员徐文斋、共产主义坚强战士叶挺、认真履职又狡黠的陈诚和蒋介石等一系列性格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群像。一群山地民族豪迈无拘、深明大义的英雄形象从叙述流畅的字里行间呼之欲出。更具特色的是,这部长篇小说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将鄂西南恩施地域的历史沿革、民间传说、地域风情、各类物产、山川地貌、地质构造及神奇的巫傩文化、婚丧礼俗、具有撒野特性山水民歌等灿烂文化通过人物的生产生活、命运轨迹、心理活动以及一系列生动的生活细节展现出来,如数家珍,几乎囊括了整个鄂西南恩施地域的所有,使得作品中的人物生活成长具有了独特的、广阔的、历史的、地域的背景,对塑造一系列独特的人物形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这样的土地养育出来的儿女,才具有了这样的血性和智慧,也才铸造了这样的烈火一样的性格和舍生忘死的精神。

这是一部好读的小说,文字的清新练达、叙述的明快舒缓,故事的收放自如,每每于激烈紧张的情节中丢开,花开两朵,另表一枝,展开一副雄奇的山川画卷,而于故事的展开中,断续有致。我想,大国先生深得中华古典文学之妙,没有现代文学创作中流行的生涩与桀骜,这种彻底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坚守和提倡的。同时,这又是一部富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小说,弥漫在大山深处的山野民歌、神秘的狩猎习俗、烈火一样的炽热爱情,无不展示着一种原生的、原始的、美丽的色彩。它还是一部知识性深厚的小说,浩瀚的森林、古老的植物、穿山凿崖奔腾不息的清江,不仅仅是这部作品中的地理环境的描写,作者走进历史与自然的深处,追根溯源,将地质的构成、物种的丰富、风情的内涵,从地质学、植物学和民俗学的角度给予深入剖析,比如对恩施几千年的历史沿革、民间文化与山川地理的关系、丹霞地貌的形成、植物活化石水杉的前世今生等等都进行了极其详细地介绍。可以说,这又是一部了解恩施、研究恩施的教科书。可贵的是,这些内容在整个作品中与故事、人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文学作品的三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当文学更多地关注当下、关注内心、更加注重表现技巧的今天,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投向一个民族灵魂的深处,大国先生的付出是值得关注和肯定的。当然,对于长篇小说创作来说,大国先生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作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只是在退休赋闲之后,不愿意把生命被动地交给时间,对文学潮流没有来得及加以较多的关注,他的目的很实在,也很有担当,就像他在封底的那段话一样,不能“失职”。

“我们经历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社会大变革。这样的时代,历史上不曾有过,今后也不可能重复。就这么短短的三五十年,千百年旧的事物旧的文化一眨眼就消失了,我们是最后的一代见证者。如果我们不把它记录下来讲述给后人,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就会永远地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这是人类进步的遗憾,更是我们的失职。”

这就是他的出发点,我想,读完这部书,读者也一定会感觉到,他的笔墨,就落到这点上。这是创作的过程,更是灵魂的跋涉,我们读这部作品的每一行字,都是大国先生在恩施这片土地的历史、现实的时空中跋涉的一行又一行的足迹,这种灵魂的跋涉,对于启迪后人贯通古今知晓恩施兴衰历史、对于培植我们的乡土情感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对于更好地运用文学这一艺术形式以促进我们当下的文化、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国先生的贡献就不仅仅是一次长篇小说的创作旅程了。

当然,就一部长篇小说来说,作品在故事的紧凑、结构的布局、叙述的角度转换上,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有些关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的思考还需要更深人更深刻,把目光对准历史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历史对于当下的意义。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整部作品的艺术构思和艺术思想的独创性。我相信大国先生的这部《清江东流》新作比《张叉叉列却传》会更受读者喜欢,更相信大国先生会有更好的佳作在不久的将来奉献给读者,奉献给恩施这片神奇的土地,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清江古老着它的古老,江水却永远是年轻态”(书中歌词),是这部书要告诉我们的。

斗胆成文,是以为序。

后记

朝阳观的“老道长”

我热爱清江,那是我骨子里的事:我生在清江,长在清江,又在清江河岸工作了半辈子,血液里面流的全是清江水。

我书写清江,那是近几年的事。我已进花甲之年,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有人说六十岁后是人生的第二个青春,而春天在哪里?我一直很茫然,常常令我无所适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受到了一个人的精神感染,从而增加了我要去当作家的决心。

这个人就是田德胜先生。

他与我是故交,准确地说他是我的老领导、老大哥、老朋友。2011年的春夏之交,我去建始县的朝阳观拜访了他。老田性格豪放,块头大、声音大、酒量大、气魄也大。他二十多岁就在巴东县任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可谓是少年得志。他是个工作狂,干事雷厉风行,有一次巴东县委书记在下面的一个区里检查工作,向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发问时,那个区长的工作汇报都是些大哈数。书记笑着对他说:

“你这样的工作态度小心县委田书记到时候要批评你的哟。”

区长不怕县委书记怕副书记,这说明田德胜对工作要求严厉,在下属中的威信高。这个故事最后成了一则笑话在当地传了很久。他30岁任建始县的代县长,做事说话没有太多顾忌,大大咧咧的,没有太多的城府,更没有太多的私心,往往是一根肠子通到底,不拐弯抹角,爱憎分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肚子里跑得马,心里亮堂堂的。然而往往做事多的人,人们的议论也多,嫉妒的就更多了,自古皆然,因为做事总是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再加上他这么年轻就在地方任县长坐大堂,有人嫉妒也是在所难免的了。所以说他“不成熟”“干事武断”“不尊重老同志”之类的不痛不痒不轻不重的冷言冷语也就不断地反映到了恩施州里领导的耳朵里。这样州领导就安排他去党校离岗学习,补所谓的大专文凭,以便让他离开那是非之地。那一年我也是要补大专文凭,同样的工作需要和生活历程使我们在州委党校里相识相交。

老田说话幽默,很会调侃。我们在他寝室里听他聊白时,他唱的山歌让大伙儿笑得肚子疼:

万山丛中一点红,偷人婆娘大不同,

走路如同风摆柳,眼睛就像亮火虫,

一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频一媚心事动。

老田专科文凭到手后便离开了他的故乡建始县,他在州里农业、特产几个局转了一大圈,一晃就是几十年。他虽然在州里都是做的领导工作,而他总觉得没有在基层做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有成就感,他总觉得那种呼风唤雨指挥若定更能让他痛快淋漓。

老田五十七岁从恩施自治州农委主任的位子上退居到二线任调研员。调研员是一个非领导职务,没有任何实际职能,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权力了。有时候班子开会礼节性地请他参加,那只是个摆设,是当政的人怕你有情绪发牢骚而为之。他是个性情中人,从政大半辈子,对政界的纷纷扰扰看得清楚明白。从领导给他谈话的当天,他就把办公室的钥匙丢在桌上,把几本烂书捆起夹在腋下,给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了声招呼后,便径直走下了州农委的办公大楼,此后他再也没有走进那栋高楼了。

他却走进了道教圣地朝阳观。

朝阳观是建始县城西南凤冠山上一处小有名气的集儒、道、释三位一体的宗教道场,始建于元代。山上有吕祖阁、观音殿、大佛寺等建筑,还有天池明镜、石洞飞泉、虎头仰翠、凤尾拖青、崖悬白印、石耸乌纱、狮滩夜吼、虎榜天开、蓬莱仙境、石涧天桥等十大景点。凤冠山并不算高,因为这一片都是丘陵地带,所以站在峰岚之巅,一山独矗,四顾渺然,建始县城尽收眼底。远处的群山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不禁让人心旷神怡。山上早观日出、晚赏星辰,树欲静而风不止,兽叫鸟鸣更显山中空旷静谧。早年的朝阳观求神拜佛的香火十分鼎盛,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洗礼”,朝阳观的寺院道观成了断垣残壁,凤冠山上的各个景点更是一片狼藉。

老田去朝阳观已经有十个年头了,社会对他的传言很多,集中起来就是两点。一是说他赶潮流,到朝阳观搞开发,想发财。二是说他目前干得很苦,连恩施、建始的房子都卖完了,还欠了一屁股债,老婆孩子都不愿跟他,他困苦得连抽烟喝酒都是劣质的。对于第二点我听到后心中或多或少有几分怜悯之意。

我们十多年没有谋面,相互也没有通电话,而他这个人我心里是时常惦记着。正如世上流传的:“真正的朋友,久不联系,时常惦记。”因为他是个强者,大丈夫气十足,像个男人,我很赏识他这种有气概的人。

我是头天下午五点多钟从茨泉大厦给他去的电话,开始他的声音很细,在他听清了我的自报家门后,从手机里传过来的声音分贝马上提高了许多,声如洪钟:

“哈哈哈,是老同学啊,我在朝阳观山上,快来快来喝酒!”

听得出,他说话的场景,好像是在酒桌上。三句话不离兴头,他爱的就这一口。他向来说话直白,没有任何问候就直呼要我过去喝酒,声音刀砍斧切。从他的话音里能感觉到他的精神状态良好,说话的气息仍如当年。“真是虎死不倒威呀”。我这么想着他,并告诉他我现在不来,明天上午九点到山上去拜访“道长”,“云游”朝阳观。他听了我的允诺,非常高兴地笑道:

“来来来,上来喝酒,老同学多年不见了,要好好搞几杯酒叙叙旧才安逸。”

我一生守时守信,第二天上午九点差五分我和建始的几个朋友驱车到了朝阳观的寨门。这是个道佛合一的宗教场所,守门人一身紫红色僧袍,三十左右的年纪,我向他通报了是田老板的客人后,他给了我们一行几张门票。我要付门票钱,那道人高低不收,他说是田老板昨天就安排了的,要我们把票拿着,这是个手续问题,上面要验票。后来我了解到,整个朝阳观的经营是承包给一个湖南邵阳来的僧人,老田的客人进山,他表态他是要付钱的。

上山的石级很陡,做得很规范,外边用水泥做的仿松木栏杆非常逼真,也非常牢固。我顿时感觉到,从私人腰包里掏钱做的工程是要讲究些。

暮春时节,漫山遍野都盛开着杜鹃花——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争奇斗艳。山风从南边徐徐吹来,登山的人们喘着气,心情却有几分惬意。

三百多步石级走完,我已是大汗淋漓。到山顶一冒头,我就认出了老田端坐在大佛寺的门口,我没有任何顾忌地大声喊道:

“田道长——田道长——”……咋说他都信。其实我向来对这些个人的预卜之事连不置可否的心态都不存在,哪里还需要暂搁于心去日后应验呢?游戏而已,随说随丢,和尚也是要混口饭吃,阎王把人从黑洞里推出来,谁都不容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些事又何必太当真呢。我转身对和尚礼节性地笑了笑说道:

“谢谢大师吉言,谢谢大师吉言!”

和尚双手合十:

“施主满腹经纶,思维敏捷,身体健硕,现在虽离红尘,不妨握笔修书,充实余年,也许终成正果,于己于人皆是善事,此又何乐而不为呢?阿弥陀佛!”

和尚的语声细微,友善而虔诚。他叫我退出江湖后去著书立说,句句嵌入我心,正合我意。心想这有菩萨的嘱托,也许能成正果,我心里高兴。我想着这些和尚真会揣度人心啦,他的话字字珠玑,令我谨记。

我没有对和尚回话,只是真诚地对他笑了笑,于是我们高兴地离开了朝阳观,一路叫着“田九戒”,说说笑笑地下到半山腰,相邀走进了老田的农家乐。

已是中午时分,餐厅的宴席已经摆好。一大盆合渣煮洋芋放在桌上,当然还有火锅炖腊猪蹄的传统菜和春笋炒肉片之类的时令菜,一大桌,非常丰盛。这是老田昨天就已经给厨房打招呼安排好了的,全是建始的乡土味。

在改革开放前,建始人是有贵客来,就煮剥皮洋芋,自家人,洋芋就不剥皮了。合渣煮洋芋是建始地道的农家主食。

“金建始”乍听起来非常美丽,其实是建始主产苞谷,苞谷煮出来的饭是黄灿灿像金子一般,所以就叫“金建始”了。旧时建始的老百姓要吃一顿白米饭很难,只有过年或者生病了才想办法去找米做一顿白米饭。  今天人们的生活恰恰与过去相反,粗茶淡饭变成了上等佳肴,贵宾才能吃到过去的那种再普通不过的合渣煮洋芋和苞谷饭了。老田自然是把我们一行当成了贵宾。

茨泉酒是建始的特产,也是老田的至爱。这酒是用建始城边上一处叫茨泉的泉水煮出来的苞谷酒,因为这里的水好,所以酒好。清香、浓烈,口味纯正,价格也便宜。也是年岁不饶人,老田虽然豪气不减当年,酒量却比当年减了许多。我不饮酒,几十年了老田都还记得,他把我们其他几位却灌了个东倒西歪。

临别时,我把我的旧作《张叉叉列却传》给他送了一本,他非常高兴:

“这本书你要签上大名啦。我们当年的同学有做大官的,有发财当老板的,你成为作家也是我们当年同学的骄傲。我要认真看后再放进朝阳观的档案馆,这是要永存后世的。哈——哈——哈!”

我一边签名一边对他说道:

“老兄,我今天非常高兴。我看到了你的事业红红火火,看到了你的身体硬硬朗朗,看到了你的精神依然不减当年。这一切与社会上传说的是两回事,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田九戒’,我祝福你了!”

我话一住口,他又把我紧紧地拥抱了一回,他有力的臂膀,箍得我的腰生疼,他真是条壮汉啦。然后我们才执手依依惜别。

乘坐的车转了几个回头线后,我从车窗探出头向朝阳观反身望去,还能看到老田那高大的身躯像一尊雕像站在那里目送着我们下山。

我已经看不清他的脸了,而我在猜测,他这个爱打“哈哈”的铁汉子此时一定没有发笑,他一定木然着脸,我非常懂得他,因为他的内心其实有着许多的苦楚,就是有天大的事,他都是不会在旁人面前表露出来的。

这年冬天县级机构换届,省委有个精神,只要在副处级位子上满三届的,都提拔一级后退居二线任正处级调研员,我当属此列。当我得到这个消息时,我没有为我官升一级高兴,却非常惊叹朝阳观的和尚测命还真准呢。正如老田所说,我不得不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了。我自嘲道:

“这也算升官么?!”

正像一位诗人所表达的: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还有更多的无奈。

于是,我受他的影响,也暗信佛的寄托,在我工作退居二线后,便信守孤独,忍耐寂寞,走向了写小说这条辛酸的路——梦想当个作家。

于是我用了四年时间,便有了这部《清江东流》。

成于2013年秋,修改于2017年9月5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6:0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