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的作品没有许多技巧,基本是采用白描手法,直白地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与她热切、坦诚、真挚的内心活动是一致的。虽然全篇都是家常话,但却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神奇力量。无需用太多的写作技巧,她的故事、她发自内心的召唤,已经具有这种力量。因此,从审美角度来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无障碍阅读青少版)》表现出别具一格的朴素美。
在文中,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来和自己作对比,使不同生理条件下的不同生活态度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对比中,作者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善意地对那些在懒怠中虚度光阴的人进行了批评,规劝人们要像明天就会变成瞎子一样充分利用眼睛和其他感官,感受生活的美好,做幸福的人、充实活着的人。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无障碍阅读青少版)》是19世纪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回忆录。虽然海伦的世界是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孤寂世界,但是她用调试浓缩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她只能靠触觉来认知的大干世界。
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哑人后的生活。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暴躁,常常发脾气、扔东西。在她父母的寻求下,海伦有了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伴下,体会到了许多不同的事物:过圣诞节、拥抱海洋、体会秋季和冬季等。
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海伦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同时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海伦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成功进入了哈佛大学。在她的大学生活中,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她在学习上非常吃力,但在老师的帮助以及她自己的努力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五种语言。
本书的最后一章是海伦·凯勒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竭力赞扬了视觉的伟大,尽情抒发了假如她能用耳目来直接接触这个世界的欣喜。第一天,她要看清身边的亲朋好友,感受大自然;第二天,她要看日出、参观博物馆、欣赏戏剧和电影;第三天,她要去纽约看繁华的街市和破落的贫民窟,晚上再去一趟戏院。三天的活动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她对精神生活的高度赞美。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康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第九章 圣诞节
莎莉文小姐来到塔斯喀姆比亚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成为我的空前盛事。家里的每个人都在为我准备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而更令人兴奋的是我和莎莉文小姐也在为其他人准备意外的礼物。我高兴得不得了,猜想着人们到底会给我什么礼物。家人们也想尽办法逗我,故意给我一星半点儿的暗示,或者一句半句不连续的话语,让我猜测。我和莎莉文小姐就玩着这种猜谜游戏,我从中学会了许多词的用法,比上课学到的还要多得多。
圣诞节前夜,镇上的学生们邀请我与他们一起欢度佳节。那是最幸福的时刻,我兴奋不已,围着圣诞树又蹦又跳。当我得知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得到一份礼物时,高兴极了。那些仁慈的人们让我分发礼物。我忙得不亦乐乎,甚至没有顾得上看看自己的礼物,我真巴不得圣诞节马上到来,我知道这些还不是家里人所暗示的东西,因为莎莉文小姐说,那些礼物比这些要好得多呢。不过她叫我耐心些,明天一早就会知道是什么东西了。
那天夜里,也就是平安夜,我把长袜挂好,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想看看圣诞老人什么时候来,他会做些什么。后来,我实在困得不行,抱着晚上新得到的洋娃娃和白熊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比谁都起得早,全家人都被我的“圣诞快乐”唤醒了。我不仅在长袜里找到了意想不到的礼物,在桌子上、椅子上,甚至门槛以及每个窗棂上,我几乎每迈出一步,都要碰到一件令我惊喜的圣诞节礼物。而当莎莉文小姐送给我一只金丝雀的时候,我更是高兴得无以言表。
我为这只金丝雀取名“蒂姆”。小蒂姆既灵巧又温顺,常常在我的手指上跳来跳去,吃我喂的红樱桃。莎莉文小姐教会我如何喂养小蒂姆。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后,我给它洗澡,把笼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它的小杯子装满新鲜的草籽和从井房打来的水,然后再把一小捆繁缕草挂在它的跳架上。
一天早上,我把鸟笼放在窗台上,然后去打水给它洗澡。回来一开门,感觉到一只大猫从我的脚底下钻了出去。起初我并没在意,可是当我把一只手伸进笼子,没有摸到小蒂姆的翅膀,也没有触到它尖尖的小嘴时,我心里便明白了,我再也见不到我那可爱的小歌手了。
名师鉴赏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家的第一个圣诞节的情景。海伦收获颇多:莎莉文老师通过让海伦猜礼物的游戏,教她学会了很多单词;海伦在镇上帮孩子们分发礼物,感受到了帮助大家的快乐;莎莉文老师送给她一只金丝雀,海伦饲养小鸟的同时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文中将海伦在圣诞来临前的兴奋心情和收到礼物时的快乐,写得真实而感人。
知识链接 圣诞节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的12月25日。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做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第十章 波士顿之行
我出生以来的第二件大事,便是1888年5月的波士顿之行。从做好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到与老师、母亲一同启程,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最后抵达波士顿的种种情形,一切都宛如昨日,历历在目。
这次旅行和两年前的巴尔的摩之行迥然不同。此时我已不再是当时那个易于激动兴奋,一会儿也闲不住地在车上跑来跑去的小淘气了。我安静地坐在莎莉文小姐身旁,专心致志地听她给我描述车窗外所见的一切:美丽的田纳西河,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远处连绵的山丘,苍翠的森林和火车进站后蜂拥而至的黑人。他们笑着向火车上的旅客招手,来到一节节车厢叫卖香甜可口的糖果和爆米花。
坐在我对面位子上的是又大又破旧的布娃娃南茜。我为她穿上一件用方格花布新做的外衣,头戴一顶弄得很皱……
P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