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
分类
作者 武在平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展现领袖与作家交往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信件、谈话和手书。

26位当代作家,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所有的佼佼者,毛泽东到底以怎样的人格魅力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和追随?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命运和思想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从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今夕的北京文艺座谈会。一个是72年前,一个是列席72位作家。历史的巧合中,蕴含着怎样的秘密?

作者武在平用流畅的文笔、生动的描写来表达严肃的题材。多年独家的搜集的第一手资料,既增加可读性,更增加了权威性。

内容推荐

从72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到今夕的北京文艺座谈会,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识,和很多作家倾心相交,并赢得了他们的尊敬,使得这些作家为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们的思想、作品、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作者武在平是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兼信息局局长,多年来搜集大量的第一手文献资料,用纪实文学的写法,记述了毛泽东与26位当代知名作家交往的过程,并为读者揭开很多历史谜团。

目录

难忘的延安岁月——毛泽东与艾青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毛泽东与丁玲

毛泽东和鲁迅之间的忠诚联系者——毛泽东与冯雪峰

从《甲申三百年祭》到诗词唱和——毛泽东与郭沫若

写当前的斗争也可以写得好——毛泽东与黄钢

不怕鬼的故事——毛泽东与何其芳

从友谊走向决裂——毛泽东与胡适

延安情深——毛泽东与柯仲平

读书也是重要的工作——毛泽东与刘白羽

亲切的关怀——毛泽东与罗烽

风流人物在中华——毛泽东与老舍

两位伟人之间的相知相契——毛泽东与鲁迅

《红楼梦》风波——毛泽东与李希凡

诗坛友谊传佳话——毛泽东与柳亚子

你去当这面旗帜——毛泽东与茅盾

领袖和作家之间———毛泽东与欧阳山

文学是点,社会科学是面——毛泽东与舒群

要注意调整人我关系——毛泽东与萧军

谈笑满座生风——毛泽东与徐懋庸

两位情投意合的朋友——毛泽东与萧三

长篇历史小说 《李自成》面世——毛泽东与姚雪垠

粗呢中山装——毛泽东与张恨水

努力探寻新诗发展的方向—一毛泽东与臧克家

只要群众喜欢就是好文章——毛泽东与周瘦鹃

文坛知音———毛泽东与周扬

战争年代造就伟大作品——毛泽东与臧云远

后记

试读章节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毛泽东与丁玲

从文小姐到武将军

丁玲,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在1927年年底开始发表小说,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讲所主任及《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志主编等职。她以写小说为主,也写散文。著有《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母亲》《韦护》《到前线去》《丁玲近作》《我的生平与创造》等。

早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丁玲就听说毛泽东是一位奇人。杨开慧是她的同学,曾向丁玲谈起过毛泽东。后来,丁玲在上海大学读书,从瞿秋白等人的口中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的一些情况。1930年,丁玲在上海从事“左联”工作时,又从冯雪峰的谈话中,听说了一些毛泽东的事情。但她真正与毛泽东的直接会面与接触,却是在她到达陕甘宁边区以后。

1933年,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后,随即押到南京,被囚禁了3年多。直到1936年秋天,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她才逃出南京。1936年11月1日,她从西安出发,经过11天的行程,终于抵达目的地保安。党中央领导同志和文化界、妇女界对丁玲的到来,极表欢迎。中央宣传部特地举行了欢迎宴会。宴会是在一个四五十平方米的大窑洞里举行的,由宣传部部长吴亮平主持。洞内共设4席,各界代表济济一堂,周恩来、张闻天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在各席就座。丁玲被邀坐在首席,她感到被温暖抚慰着,被幸福浸泡着,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到家了,真的到家了。她无所顾忌、欢乐满怀地讲了话,讲了自己在南京的一段生活,倾诉了自己的痛苦与向往。此时的她像一个远游归家的孩子,向父母亲昵地饶舌。会上,许多领导同志都讲了话,对丁玲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是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文艺表演,李克农、邓颖超站在土炕上清唱《武家坡》,全场气氛甚是热烈。

毛泽东也参加了晚会,他披了件棉大衣,脸刮得很干净。当他走进来的时候,窑洞里已经坐满了人。见到毛泽东进来,大家都笑道:主席今天漂亮啦。毛泽东也笑了。他说,他还没理发呢。在晚会上,毛泽东没有讲话,他来只是想轻松轻松,而这种轻松的情绪,或许有益于他的诗兴。宴会后,丁玲到毛泽东的窑洞,毛泽东问她:“你现在打算做什么?”丁玲爽快地回答:“当兵,当红军。”毛泽东高兴地说:“好呀!最近可能还有一仗打,正赶得上,就跟杨尚昆他们领导的前方总政治部到前线去吧!”这样,丁玲在保安仅住了12天,便赴前线去了。

丁玲在前线认识了红军里的许多领导同志,还接触了许多红军干部、战士。她参加了前线的行军、宿营、执勤、作战和做群众工作,经受了初步锻炼,对红军有了感性上的认识。不久,毛泽东在拍给前线聂荣臻将军的电报中,附上了赠送丁玲的一首词《临江仙》。因丁玲一直在前线,所以未能及时看到。1937年元旦,她在庆阳看到了毛泽东的这首词后,高兴得忘记了行军的疲劳。丁玲说:“我收到词的几天里都沉浸在快乐之中。”这年春天,她陪同史沫特莱①从前线回到延安,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一边说话一边在一张巴掌大的白色油光纸上,用毛笔以横书格式写下了十行字,未标题目和词牌,也没有落款,这便是几个月前在电报中附上的那首《临江仙·赠丁玲》。

P11-13

序言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非常喜爱文学,终其一生,都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特别浓厚的兴趣。他极为重视和关心文学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很多作家保持密切联系。他与这些作家的友好谈话、书信往来、诗词唱和,在文坛上留下不少动人的佳话。

毛泽东是一位卓越的诗人。他在亲手推动20世纪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文学天赋和素养,不断写出一首又一首瑰丽无.比的古体诗词,这些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豪放,具有无限意蕴。毛泽东在与南社诗人柳亚子、文史专家郭沫若交往中的诗词唱和、翰墨往来,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还为人们广为传颂。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与作家交往比较集中的时期。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通过个别交谈、小型座谈会、书信往来等形式,结交了许多作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摸清了文艺队伍的现状,全面掌握了有关正反两方面的意见,从而不断深化和完善了他的文艺思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与作家无拘无束的谈话中,在字字珠玑的即席发言中,常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谈文学、谈作家、谈作品、谈文学掌故和文坛轶事,这些潇洒自如的谈论,往往生动幽默,妙语连珠,不仅表现了毛泽东广博精深的文艺知识,而且有着他对艺术创作实践、对文艺作品欣赏品评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毛泽东在与作家的交往中,从不以领袖自居,始终坚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他还善于站在革命的立场热情地帮助作家、保护作家、鼓励和引导作家走上健康的创作道路。

毛泽东凭着他政治家、理论家的威望和文学家、诗人的气质、修养,在广大作家中获得一种超常的崇敬和爱戴。

鉴于本书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华文出版社决定再版此书。再版时,版面进行了全新设计,使其更加疏朗和大气。并加入了全新的解秘史料,顺文配以几十张珍贵的照片和来往信件,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享受。

本次出版,文章按照作家姓氏拼音字母先后排序,方便读者阅读。

后记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是我利用工余时间一篇篇写出来的,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写出一本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交往的书的愿望。我从1992年年初开始查阅资料、搜集文献,并多方采访有关作家,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见了成效,深感欣慰。1995年,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据现在已经有20个年头了。尽管近几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各种关于毛泽东的著作,但这本书仍有它的历史和可读价值。本书记述了毛泽东与26位当代知名作家倾心相交、互相信任的至真、至情交往过程,读来感人,让人敬佩。

但由于水平和条件有限,书中谬误和遗漏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教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臧恩钰、陈漱渝同志的支持和帮助,王树人、刘占玉同志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再版过程中,华文出版社的杨艳丽同志在编辑和插图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