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普及版书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清代曾朴、刘鹗所著的长篇章回小说《老残游记》、《孽海花》。
全书以现代白话文印刷出版,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普及这部古典小说名著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 书名 | 老残游记(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清)刘鹗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普及版书系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清代曾朴、刘鹗所著的长篇章回小说《老残游记》、《孽海花》。 全书以现代白话文印刷出版,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普及这部古典小说名著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内容推荐 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典藏版)/百部国学传世经典》,清末中篇小说,是刘鹗的代表作,备受世人赞誉。小说揭露所谓“清官”的罪行,暴露王朝吏治的黑暗,为当时中国社会之缩影,更是作者一部以文字代替哭泣的著作,亦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小说以一位走访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对清廷官场的批判切中时弊、独具慧眼。 目录 老残游记 自叙 第一回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第二回 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 第三回 金线东来寻黑虎布帆西去访苍鹰 第四回 宫保求贤爱才若渴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第五回 烈妇有心殉节乡人无意逢殃 第六回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第七回 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 第八回 桃花山月下遇虎柏树峪雪中访贤 第九回 一客吟诗负手面壁三人品茗促膝谈心 第十回 骊龙双珠光照琴瑟犀牛一角声叶箜篌 第十一回 疫鼠传殃成害马痢犬流灾化毒龙 第十二回 寒风冻塞黄河水暖气催成白雪辞 第十三回 娓娓青灯女儿酸语滔滔黄水观察嘉谟 第十四回 大县若蛙半浮水面小船如蚁分送馒头 第十五回 烈焰有声惊二翠严刑无度逼孤孀 第十六回 六千金买得凌迟罪一封书驱走丧门星 第十七回 铁炮一声公堂解索瑶琴三叠旅舍衔环 第十八回 白太守谈笑释奇冤铁先生风霜访大案 第十九回 齐东村重摇铁串铃济南府巧设金钱套 第二十回 浪子金银伐性斧道入冰雪返魂香 老残游记(续集) 自传 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素壁丹青绘马鸣 第二回 宋公子蹂躏优昙花德夫人怜惜灵芝草 第三回 阳偶阴奇参大道男欢女悦证初禅 第四回 九转成丹破壁飞七年返本归冢坐 第五回 俏逸云除欲除尽德慧生救人救彻 第六回 斗姥宫中逸云说法观音庵里环翠离尘 第七回 银汉浮槎仰瞻月姊森罗宝殿伏见阎王 第八回 血肉飞腥油锅炼骨语言积恶石磨研魂 第九回 德业积成阴世富善缘发动化身香 孽海花 第一回 一霎狂潮陆沉奴乐岛 卅年影事托写自由花 第二回 陆孝廉访艳宴金阊 金殿撰归装留沪渎 第三回 领事馆铺张赛花会 半敦生演说西林春 第四回 光明开夜馆福晋呈身 康了困名场歌郎跪月 第五回 开樽赖有长生库 插架难遮素女图 第六回 献绳技唱黑旗战史 听笛声追白傅遗踪 第七回 宝玉明珠弹章成艳史 红牙檀板画舫识花魁 第八回 避物议男状元偷娶女状元 借诰封小老母权充大老母 第九回 遣长途医生试电术 怜香伴爱妾学洋文 第十回 险语惊人新钦差胆破虚无党 清茶话旧侯夫人名噪赛工场 第十一回 潘尚书提倡公羊学 黎学士狂胪老鞑文 第十二回 影并帝天初登布士殿 学通中外重翻交界图 第十三回 误下第迁怒座中宾 考中书互争门下士 第十四回 两首新诗是谪官月老 一声小调显命妇风仪 第十五回 瓦德西将军私来大好日 斯拉夫民族死争自由天 第十六回 席上逼婚女豪使酒 镜边语影侠客窥楼 第十七回 辞鸳侣女杰赴刑台 递鱼书航师尝禁脔 第十八回 游草地商量请客单 借花园开设谈瀛会 第十九回 淋漓数行墨五陵未死健儿心 的烁三明珠一笑来筋名士寿 第二十回 一纸书送却八百里 三寸舌压倒第一人 第二十一回 背履历库丁蒙廷辱 通苞苴衣匠弄神通 第二十二回 隔墙有耳都院会名花 宦海回头小侯惊异梦 第二十三回 天威不测蜚语中词臣 隐恨难平违心驱俊仆 第二十四回 愤舆论学士修文 救藩邦名流主战 第二十五回 疑梦疑真司农访鹤 七擒七纵巡抚吹牛 第二十六回 主妇索书房中飞赤凤 天家脱辐被底卧乌龙 第二十七回 秋狩记遗闻白妖转劫 春帆开协议黑眚临头 第二十八回 棣萼双绝武士道舍生 霹雳一声革命团特起 第二十九回 龙吟虎啸跳出人豪 燕语莺啼惊逢逋客 第三十回 百水滩名伶掷帽 青阳港好鸟离笼 第三十一回 抟云搓雨弄神女阴符 瞒凤栖鸾惹英雌决斗 第三十二回 艳帜重张悬牌燕庆里 义旗不振弃甲鸡隆山 第三十三回 保残疆血战台南府 谋革命举义广东城 第三十四回 双门底是烈女殉身处 万木堂作素王改制谈 第三十五回 燕市挥金豪公子无心结死士 辽天跃马老英雄仗义送孤臣 试读章节 土不制水历年成患 风能鼓浪到处可危 话说山东登州府东门外有一座大山,名叫蓬莱山。山上有个阁子,名叫蓬莱阁。 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西面看城中人户,烟雨万家;东面看海上波涛,峥嵘千里。所以城中人士往往于下午携尊挈酒,在阁中住宿,准备次日天未明时,看海中出日。习以为常,这且不表。 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 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器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当年也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其先,他的父亲原也是个三四品的官,因性情迂拙,不会要钱,所以做了二十年实缺,回家仍是卖了袍褂做的盘川。你想,可有余资给他儿子应用呢? 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地相逼来了。正在 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 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糊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 这年刚刚走到山东古千乘地方,有个大户,姓黄,名叫瑞和,害了一个奇病:浑 身溃烂,每年总要溃几个窟窿。今年治好这个,明年别处又溃几个窟窿。经历多年, 没有人能治得。这病每发都在夏天,一过秋分,就不要紧了。 那年春天,刚刚老残走到此地,黄大户家管事的,问他可有法子治这个病,他说:“法子尽有,只是你们未必依我去做。今年权且略施小技,试试我的手段。若要 此病永远不发,也没有什么难处,只须依着古人方法,那是百发百中的。别的病是神农、黄帝传下来的方法,只有此病是大禹传下来的方法。后来唐朝有个王景,得了这个传授,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此方法了。今日奇缘,在下倒也懂得些个。”于是黄大户家遂留老残住下,替他治病。却说真也奇怪,这年虽然小有溃烂,却是一个窟窿也没有出过。为此,黄大户家甚为喜欢。 看看秋分已过,病势今年是不要紧的了。大家因为黄大户不出窟窿,是十多年来 没有的事,异常快活,就叫了个戏班子,唱了三天谢神的戏;又在西花厅上,搭了一座菊花假山,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得十分畅快。 这日,老残吃过午饭,因多喝了两杯酒,觉得身子有些困倦,就跑到自己房里一 张睡榻上躺下,歇息歇息。才闭了眼睛,看外边就走进两个人来:一个叫文章伯,一个叫德慧生。这两人本是老残的至友,一齐说道:“这么长天大日的,老残,你蹲家里做甚?”老残连忙起身让坐,说:“我因为这两天困于酒食,觉得怪腻得慌。”二人道:“我们现在要往登州府去,访蓬莱阁的胜景,因此特来约你。车子已替你雇了,你赶紧收拾行李,就此动身罢。”老残行李本不甚多,不过古书数卷,仪器几件,收检也极容易,顷刻之间便上了车。无非风餐露宿,不久便到了登州,就在蓬莱阁下觅了两间客房,大家住下,也就玩赏玩赏海市的虚情,蜃楼的幻相。 次日,老残向文、德二公说道:“人人都说日出好看,我们今夜何妨不睡,看一 看日出何如?”二人说道:“老兄有此清兴,弟等一定奉陪。” 秋天虽是昼夜停匀时候,究竟日出日入,有蒙气传光,还觉得夜是短的。三人开 了两瓶酒,取出携来的肴馔,一面吃酒,一面谈心,不知不觉,那东方已渐渐发大光明了。其实离日出尚远,这就是蒙气传光的道理。三人又略谈片刻,德慧生道:“此刻也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何妨先到阁子上头去等呢?”文章伯说:“耳边风声甚急,上头窗子太敞,恐怕寒冷,比不得这屋子里暖和,须多穿两件衣服上去。” 各人照样办了,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到了阁子中 间,靠窗一张桌子旁边坐下,朝东观看。只见海中白浪如山,一望无际。东北青烟数点,最近的是长山岛,再远便是大竹、大黑等岛了。那阁子旁边风声呼呼价响,仿佛阁子都要摇动似的。天上云气一片一片叠起,只见北边有一片大云,飞到中间,将原有的云压将下去,并将东边一片云挤得越过越紧,越紧越不能相让,情状甚为诡谲。过了些时,也就变成一片红光了。慧生道:“残兄,看此光景,今儿日出是看不着的了。”老残道:“天风海水,能移我情,即是看不着日出,此行亦不为辜负。”章伯正在用远镜凝视,说道:“你们看!东边有一丝黑影,随波出没,定是一只轮船由此经过。”于是大家皆拿出远镜对着观看。看了一刻,说道:“是的,是的。你看,有极细一丝黑线,在那天水交界的地方,那不就是船身吗?”大家看了一会儿,那轮船也就过去,看不见了。 慧生还拿远镜左右观视。正在凝神,忽然大叫:“嗳呀,嗳呀!你瞧,那边一只 帆船在那洪波巨浪之中,好不危险!”两人道:“在什么地方?”慧生道:“你望正东北瞧,那一片雪白浪花,不是长山岛吗?在长山岛的这边,渐渐来得近了。”两人用远镜一看,都道:“嗳呀,嗳呀!实在危险得极!幸而是向这边来,不过二三十里就可泊岸了。” 相隔不过一点钟之久,那船来得业已甚近。三人用远镜凝神细看,原来船身长有二十三四丈,原是只很大的船。船主坐在舵楼之上,楼下四人专管转舵的事。前后六枝桅杆,挂着六扇旧帆,又有两枝新桅,挂着一扇簇新的帆,一扇半新不旧的帆,算来这船便有八枝桅了。船身吃载很重,想那舱里一定装的各项货物。船面上坐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计其数,却无篷窗等件遮盖风日,同那天津到北京火车的三等客位一样,面上有北风吹着,身上有浪花溅着,又湿又寒,又饥又怕。看这船上的人都有民不聊生的气象。那八扇帆下,备有两人专营绳脚的事。船头及船帮上有许多的人,仿佛水手的打扮。 P3-5 序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华文化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人类的智慧宝库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财富。在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古典小说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直到元明清时期才形成了高潮,一大批白话和文言、长篇和短篇的名著相继问世,从而在世界文坛上奠定了非凡的地位。 这些作品有的以形象苍凉的笔墨,描写了农民起义的悲壮和惨烈;有的粗线勾勒,展示出朝代更迭的历史沧桑;有的则以诙谐机智,从神话故事中折射出世俗的好恶;有的尽力渲染,将时代的感慨融人民族的兴衰;有的严肃谨慎,从各个案件中体现出正义的力量……题材涉及讲史、侠义、友情、断案及灵怪、神仙等等,广泛描写了宋、元、明、清时代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技巧来看。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国古典小说是举世公认的在文学史上最有影响、最为杰出、艺术成就最高、最具欣赏价值、流传最广的传世之作,是文学艺术长河中的瑰宝。它们拥有最广泛的阅读群和最绵长的阅读量。其作品中的深刻内涵,无一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启迪。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 阅读好书由此开卷,完善人生由此开始。 书评(媒体评论) 读书百遍其义白见,国学经典浩瀚无边,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知识使人变得美好。 一一著名国学大师 南怀瑾 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国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顺乎人性又应乎潮流的事业,必然发展下去。 一一著名国学大师 季羡林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