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如何理解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预判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脉络,将事关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唯有具备全球的视野,才能看清中国经济的大势所趋。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双创等顶层设计频频出台,正是中国顺应经济时局做出的应对。白云先生著的《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解析中国经济的历史脉络,其观点让人读来既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而历史的大规律已然清晰可见,作者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给出了“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这一命题的有力回答。翻开本书,获取展望未来的路线图,每位读者都会对中国经济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
白云先生,其人宗于道,贵于真;其文理其所以然,而解之以其然;其学无所不窥,学不师授;其志以通万物为乐,以谋道为务,以弘道为己任。要想真正理解天下万物之奥,只有从中国文化的视角,以整体的、宏观的、全局的、自上而下的通盘研判,以道御物,才能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本书综合作者微信公众号“至道学宫”精华内容,全面解析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当前现状和未来方向。
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上台,欧美政坛黑天鹅起舞,逆向全球化浪潮在欧洲和美国初现端倪,世界经济凛冬将至。自中国入世以来,世界经济“中国生产、西方消费”的模式难以为继,为防中国经济硬着陆,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双创等顶层设计频频出台。
\t白云先生著的《世界是红的(看懂中国经济格局的一本书)》详解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命经济”到“发财经济”的转变,以及对未来“老板经济”的展望,作者从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多纬度地给出了“中国经济为什么有前途”这一命题的解答。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国。在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上,炮兵方阵还用毛驴拉着大炮,工业的底子十分薄弱。中国社会混乱了几百年,终于天下太平,不用打仗可以安心搞生产了。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上有一百多年的欠账,另一方面是百废待兴却一点基础和技术积累都没有。这便是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经济状况。
这么低的起点决定了中国要发展经济,必须得向先进国家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美国和苏联,中国想给他们当学生,他们凭什么要教给中国发展工业的技术呢?除了利益交换,作为农业国的中国,并没有更好的东西能和美苏交换工业技术。
对美苏两强而言,中国继续混乱下去是最符合它们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国划江而治。一个统一的中国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尤其是国民党的失败出局,让美、苏都感到意外。它们得重新权衡统一的中国作为一支庞大的地缘力量,对美苏的冷战格局意味着什么。
斯大林的如意算盘是中国出让东北的利益来置换苏联的工业技术援建。毛泽东的原则是,先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概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意味着斯大林要拉中国人伙对抗美国,《雅尔塔协定》的既得利益,东北这一块大肥肉就要吐出来。这笔生意斯大林认为自己吃亏了。中国在东北主权问题上的寸步不让,其实已经让表面亲密的中苏关系名存实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国东北的地盘,在他的冷战全局里是一笔很大的损失,他需要在东北亚重新经营一个据点——朝鲜半岛。一个完全受其控制的朝鲜半岛,不仅是美国和日本的噩梦,也是中国的噩梦。毛泽东访苏期间就明白了一切,美国人不是好东西,苏联人也不是好东西,无论他们谁控制朝鲜半岛,都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所以毛泽东曾劝金日成不要冒险,不过金日成选择听斯大林的。美国的反应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战局。斯大林按兵不动,它和美国麻秸杆打狼——两头怕,把美国这头狼引来了,然后让中国去打狼。
中国知道这显然是一个坑,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但最后为了自身的地缘安全,不得不往里面跳,苏联不打可以,但中国不能不打,拿下朝鲜,美国人的战斗机离中国的政治心脏太近,这太危险了。朝鲜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国,也不是美国,更不是朝鲜半岛,而是斯大林。中国遭受巨大的牺牲,使苏联出了吐出东北这块肥肉的恶气。美国在朝鲜被中国狙击,也打破了美国在东北亚进一步扩张的妄想,这让斯大林在冷战全局中又往前迈了一步。
斯大林是个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找回来便宜后,真正开始对中国进行工业援建。这是中国和苏联进行的第二次利益交换,第一次是入伙帮苏联对抗美国,从苏联手里要回了东北和一些不痛不痒的援建项目。朝鲜战争置换的利益是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工业技术援建,以及一些核技术的输出。
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曾对中国进行核讹诈,一个核大国对一个无核国家说要扔核弹,跟威胁说杀人全家一个意思,理论上被人杀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国只能寄希望于苏联对中国进行核保护,跟赌命一样,把命交到了别人手上。为了能把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必须得拥有核武器。这是苏联遮遮掩掩输出过来的核技术,再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科学家的努力,中国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术。
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