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文渊编著的《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从工作细节、识人细节、说话细节、办事细节、礼仪细节和生活细节等多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我们在不同场合下要注意的细节。本用通俗的语言,将人一生要注意的细节结合精彩的故事和典型案例,从人际交往、职场、面试、谈判、沟通生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细致生动地描述,内容兼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以说,这是一本指点读者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幸福指导书。同时,本书能够让读者及早了解细节的重要性,并尽快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经过岁月洗礼、大浪淘沙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注意细节成就你的一生,不注意细节会毁掉你的一生。一些人因为忽略某些细节而错失良机,导致失败;一些人因为抓住了细节,从而走向了成功,改变了命运。细节并不是小事,往往是把握复杂问题、事物真相、社会和人性规律的关键。所以,细节在人的一生中举足轻重,我们忽视不得、马虎不得。
宿文渊编著的《人一生要注意的50个细节》用通俗的语言,从人际交往、职场、识人、处世、谈判、沟通、生活等方面对人一生要注意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述,内容兼具指导性和实用性。同时,本书能够让读者及早了解细节的重要性,并尽快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败。这些经过岁月洗礼、大浪淘沙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受益一生的法宝。只要你深刻领悟其中的细节,娴熟地掌握、运用,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就自我,走出不平凡的一生。
19 不要轻易损伤别人的“自我意识”
如果你总是维护了别人的“自我意识”,他就会觉得在你那里获得了尊重,他就会乐于与你交往,顺从你的意愿。
弗雷德·薛佛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在保险业中,日常关怀是最重要的。因为在保险业里,业务人员就等于是公司本身。业务员如果业绩不佳,不久公司都将无立足之地,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多年前薛佛曾任职于一家国际保险公司麦卡比公司。在公司迁入一座新大楼后,跟以前不同的是这大楼中还有几家其他的公司。薛佛到新大楼上班的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安全人员台前。薛佛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有十来位安全人员,我请他们都围拢来,结果发现他们除了知道我们公司的名称之外,连我们从事保险业都不清楚。于是我对他们说:‘各位!我们在底特律市有几位很重要的业务代表,如果你们发现来的人是业务代表,我们一定得给予最隆重的欢迎,我是说尽量让他觉得备受重视,如此便得劳驾你们亲自送他上七楼找到他所要会见的人,请你们一定要帮忙。’后来我听到一些业务代表谈起他们来到这栋大楼所受到的礼遇,他们感到很高兴。”
这些小动作加起来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结果,那就是保护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员工只要相信公司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就会以努力工作达到公司目标作为回应。推而广之,如果你总是维护了别人的“自我意识”,他就会觉得在你那里获得了尊重,他就会乐于与你交往,顺从你的意愿。
要顾及他人的虚荣心
有人说,设计相同、质地相同的高级女服,价格越高越容易销售。一家服饰店的老板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店中刚雇用不久的店员对一位正在挑选西装的顾客劝说道:“这边是比较便宜的!”结果这位顾客突然大怒,说道:“什么比较便宜?我又不是没钱,你太没礼貌了!”后来,老板赶紧连声道歉才算了事。
在超级市场内,“便宜”是说服顾客购买的最好宣传词。但是,时间、地点不同,它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情况不限于商业中,在我们与对方的交流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虚荣心,使用了不慎重的语言而导致交流失败。尤其是和虚荣心强的人交流时,这种情况便会成为必然。因此,必须注意不伤害对方的虚荣心,而应照顾到对方的“自我意识”,使交流顺利进行。
这是因为,虚荣心有时是不能以计算得失等利益关系来衡量的。例如,美国曾经以“你常看什么杂志”为题进行过问卷调查,大多数的人都填写了高级杂志的名称,而填写有低级趣味的杂志名称的人寥寥无几。然而,事实与之完全相反。就连无须署名,丝毫不会伤害体面的问卷调查尚且不吐真言,可想而知这种人如果处于面对面的境地,会更加维护自己的面子,加厚心中的屏障。
虚荣心可以说是想让别人更高地估计自己的一种心理。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执着地追求名誉或想拥有大量物品等。但是,无论怎样表现,都是“要使自己压倒所有的人”的这种心理在作怪。
当对方心理深层中的虚荣心阻碍交流时,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首先,在你和他进行交流时,他毫无顾忌地打断你的谈话,说:“知道了,知道了。”可以说这是虚荣心的强烈表现。这也是不想让对方进一步涉及已经膨胀了的“自我意识”,而想维护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这种深层心理的表现。“知道了,知道了”这句话中含有“你不要再说了,你是不是不信任我?”“我知道了,你不必再说”的意思。另外,蔑视对方时也往往有这种心理,因此,他们会说:“你怎么竟说起我来了?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等等。
有的人在交谈中会突然沉默下来。但他并不是想打断你的谈话,这些人一般都是在谈话中虚荣心受到了伤害,采取沉默态度是为了避免再度受到伤害的心理表现。还有一种表现,不是沉默而是挑剔你的谈话,这也是因为虚荣心在交谈中受到了你的否定,所以采取了“自卫”态度。
另外,在经过反复讨论即将得出结论时,他又会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果……你怎么办?”等令你焦急的话,或迟迟做不出结论,这一般也是因为心理深层的虚荣心在作怪。这种表现形式在公司的上司与职员之间尤为多见。这种表现形式说明对方想让你知道他的能力比你强、地位比你高、知识和信息也比你丰富,包含着“你再说也是徒劳的”这种心理,试图攻击性地进行自我防卫。
如果对方说:“虽然你这么说,但我不那么认为……”或是佯装专心听你说话,其实心不在焉,这也是担心虚荣心受到别人的伤害而为膨胀了的“自我意识”设置一条防线的表现。另外,当对方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或故意回答得模棱两可时,一般来说,也是为了避免虚荣心受到伤害而采取的拒绝态度。
在与年龄比自己大的人交流时,假如对方一再说“年轻人真好”等来强调代沟意识,多半也是因为心理深层中存在虚荣心,想在自己与你之间设置一道心理屏障。
可见,具有虚荣心的人所采取的态度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直接表现出这种深层心理的是喜欢自我宣传的人,或想利用夸张行为引起人们注意的人。
很多政治家都有对一切事情均加以夸张的习惯,因此当你与他进行交流时,他会回答说“没问题”,表示要接受你的说法。但是,事实上往往会彻底拒绝你。
那么,当你要交流的对方对你采取了以上各种态度时,你将怎样做才能在不伤害对方虚荣心的前提下取得他的信任,使他接受你呢?
P81-83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从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毕业,成绩也很一般。她到一家合资公司去应聘,外方的经理看了她的材料后,面无表情地拒绝了她。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站起来准备走。突然觉得自己的手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血珠。原来是凳子上一颗钉子露在了外面。她见桌子上有一块镇纸石,便拿过来用力把小钉子压了下去。然后,她微微一笑,说声告辞就转身离去了。几分钟后,公司经理派人在楼下追上了她。她被公司破格录用了。
决定人生命运的往往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而这些细节体现的恰恰是一个人的教养、人格和胸襟。
就算你已经成了一个大人物,也不可忽略细节的作用。正如柏拉图所说:“对于将军或政治家来说,如果他们只注意大事而忽略小节,他们的结果也不会太好;如果没有小石头,大石头也不会稳稳当当地矗立着。”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被称为成功的作品。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失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高的竞争层面。
当零售业巨子沃尔玛以2,198亿美元的年营业总额稳坐2002年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界的第一把交椅时,《财富》杂志记者不无惊叹地写道:“一个卖廉价衬衫和鱼竿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其实,沃尔玛成功没有秘密,仅仅是因为注重了细节,沃尔玛曾经以天天平价著称,但今天人们发现其实它的东西也并不便宜多少,但它的服务却是一流的。例如对于职员的微笑,沃尔玛规定,员工要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甚至还有个量化的标准:“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为提高服务水平,沃尔玛规定员工认真回答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而且哪怕再忙,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带领顾客来到他们要找的商品前面,而不是指个大致方向就了事。正是注重了这些细节,沃尔玛帝国巍然屹立。
成大业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其实,我们不缺少雄才大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国有句名言:“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在市场竞争中从来不会叱咤风云,不像疯狂的促销立竿见影地使销量飙升;但细节的竞争,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点一滴的关爱、一丝一毫的服务,都将铸就用户对品牌的信任。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头》中写道:“有人曾经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天才?’他回答说:‘天才就是注意细节的人。’”
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成为名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比普通人多注重一些细节问题而已。东汉的薛勤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