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精神分析引论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常以为“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性是不高尚的行为,不宜多谈。曾有人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著名精神病学家的学生欲使自己的老师相信歇斯底里症的症状多与性有关。于是,他们将老师带到一位患者的病床前,这位患者发病的症状显然与分娩十分相像。老师却否认说:分娩跟性无关。这当然没错,因为分娩不一定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我注意到你们在生我的气,因为我似乎不应拿这么严肃的事情说笑,但这不只是一个笑话。说实话,要概括“性”的内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性指代所有与两性区别有关的事物,或许是唯一准确的说法,却未免有些宽泛无味。如果你们重点关注性行为这一事实,那也许会说性是以获取快感为目的,关注异性的身体——尤其是性器官,并以性器官的结合和发生性行为为最终目标的过程。但这种说法与“性是不高尚的行为”其实相差不大,分娩自然不属于性。而如果你们认为性的本质是繁衍生息,那一系列与生殖无关,却显然与性有关的行为,如手淫和亲吻,又给排除在外了。我们其实很清楚,下定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不指望能给“性”一个尽善尽美的定义。不过我们能感觉到“性”的概念发展得很快,用西尔贝莱尔的话说,很难一言以蔽之。不过总体看来,我们在性问题上还是大致有方向的。

如果由性能联想到性器官、性快感、生殖功能及其秘而不宣的特征,便已经可以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但对科学来说,这远远不够。通过细致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人群的“性生活”显然易于常人。一部分“性倒错者”眼里没有性别的差异,只有同性才能唤起他们的性欲。异性(尤其是他们的性器官)根本不在性对象之列,甚至严重时还会引起他们反感。这些人自然也不想参与生殖的过程。我们称这类人为同性恋或性倒错者,他们有男有女,除了有这一缺陷,往往——但不是百分之百——有很好的教养和智力开发,在道德上别无可指摘处。他们在科学界的代言人称他们是人类的一个特殊变种,即“第三性”,认为他们应该与其余两性平等共处。以后若有机会,我们可以用批判性的眼光再去审查这一诉求。但至少这群人并不总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经过挑选的精英,其中一部分人照样本事平平,别无大用。

这群性倒错者虽然反常,但其性对象至少与常人相差不大。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性变态,他们的性行为远远超过了常人能接受的范围。这种行为的多样性和荒诞性,简直可以与勃鲁盖尔(P.Breughel)绘制的《圣安东尼斯的诱惑》和福楼拜(G.Flaubert)笔下在虔诚的悔罪者面前走过的一大群生死不明的神灵和信徒一较高下。如果我们不想被弄糊涂,就需将这类现象分为两类:一类行为与同性恋一样,性对象发生了改变;另一类行为的改变发生在性目标上。

P239-240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失误行为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失误行为 Ⅰ

 第三讲 失误行为 Ⅱ

 第四讲 失误行为 Ⅲ

第二部分 梦

 第五讲 困难及初步探讨

 第六讲 释梦前提和解析技巧

 第七讲 显性的梦境和潜藏的梦意

 第八讲 孩童的梦

 第九讲 梦的审查

 第十讲 梦的象征作用

 第十一讲 梦的工作

 第十二讲 梦的案例分析

 第十三讲 梦的远古性和幼稚特征

 第十四讲 愿望的满足

 第十五讲 疑问和批评

第三部分 一般神经病学

 第十六讲 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学

 第十七讲 症状的意义

 第十八讲 创伤的固置作用,潜意识

 第十九讲 反抗和压抑作用

 第二十讲 人类的性生活

 第二十一讲 力比多的发展和性组织

 第二十二讲 发展和退化,病源学

 第二十三讲 症状形成的途径

 第二十四讲 一般的神经质

 第二十五讲 恐惧

 第二十六讲 力比多理论和自恋

 第二十七讲 移情作用

 第二十八讲 分析治疗

序言

我新问世的这本书以《精神分析引论》为题,绝非有意挑战该领域现有的同类作品(席慈曼,Hitschmann:《弗洛伊德神经病学》,1913年第二版;普菲斯特,Pfister:《精神分析方法》,1913年;莱奥·卡普兰,Leo Kaplan:《精神分析概要》,1914年;雷吉塞特·海斯纳德 ,Régiset Hesnard:《对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症的精神分析》,巴黎,1914年 ;阿道夫·F.麦耶,Adolf F. Meijer:《精神分析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作用》,阿姆斯特丹,1915年)。1915年的第16和1916年的第17冬季学期,我为一群医生和非专业人士开设了这门讲座,本书忠实地收录了当时的讲稿。

受此前提所限,本书可能会给读者留下一些特殊的印象。作为演讲者,不可能在叙述中时刻保持学术论文的审慎和严谨;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唤起听众的注意力上,使他们不至于在接近两小时的讲座中昏昏欲睡。考虑到讲座的现场效果,我可能会重复提及某些内容,例如讲到梦的解析时我们会提出一些观点,随后探讨精神病问题时会再次阐释。讲座素材的安排顺序也决定了有些重要的话题,如潜意识问题,不可能一次就阐述透彻。它们将被一再提及或暂且搁置,直到在某个新的场合重新做更多介绍。

对精神分析研究文献了然于胸的人,将发现本书鲜有新内容。事实上,其他某些文献的论述可能更详尽。但出于论述完整和材料凝练的需要,我在某些章节(恐惧的病源学、歇斯底里式的幻想)中,引用了一些过去未曾披露的材料。

维也纳,1917年春

弗洛伊德

内容推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徐胤编译的《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除了《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之外,流传最广的一部著作,曾被译成17国文字。以1915年~1917年于维也纳大学的课程讲稿付印成书,由于是讲授的形式,故而对刚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或 从未接触过的入门者,得以循序渐进且深入浅出的一窥精神分析理论的堂奥。 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现已扩展到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领域,如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等。本书几乎涵盖了精 神分析理论所关切与探讨的各项层面,特别是精神分析的三大基本理论:潜意识论、梦论,以及性欲论。 全书分成三个部份:第一篇“失误动作”,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动作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意,这可视作是某种预兆或讯号;第二篇“梦”,则 试图由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并推演出梦的作用;第三篇“神经症通论”,结合前两篇对失误动作与梦的分析,以确证支配神经症患者的症状与其经历 相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全书共计28讲,对精神分析理论具有全面且系统的概括性论述。

编辑推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徐胤编译的《精神分析引论》是现代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主要著作之一。它比较系统并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的一般理论。全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失误行为”,针对一般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失误行为,来分析表面行为下的深层含义。第二部分“梦”,阐述作者对梦的观点以及释梦的技术。第三部分“一般神经病学”,阐述神经症心理治疗的原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