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友津著的这本《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忠诚革命战士冷少农,深入龙潭虎穴,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粉粹国民党三次“围剿”,避免了红军面临的挫折和灭顶之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烈故事。
| 书名 | 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薛友津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薛友津著的这本《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忠诚革命战士冷少农,深入龙潭虎穴,获取重要军事情报,粉粹国民党三次“围剿”,避免了红军面临的挫折和灭顶之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红军反“围剿”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烈故事。 内容推荐 冷少农(1898-1932),贵州瓮安人。1923年毕业于贵州法政专门学校。1925年秋赴广州参加革命,任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秘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后打入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任秘书。他曾巧妙周旋在国民党高层中间,获取了不少重要政治军事情报,为中央苏区三次反“闱剿”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1932年3月在南京被捕,5月牺牲于雨花台。薛友津著的这本《残酷的美丽(冷少农烈士传)》讲述的就是革命烈士冷少农的生平事迹。 目录 楔子 茶香味浓情悠悠,鲜花“美酒”祭战友 第一章 少有凌云志,理想高云天 第二章 远赴广东投笔从戎,献身革命报国尽忠 第三章 武汉接受新任务,特工赋予新使命 第四章 长江客轮忽闻乡音,思念亲人泪洒衣襟 第五章 临危受命去南京潜伏,隐瞒身份搞地下斗争 第六章 师生二次握手,少农走马上任 第七章 编造方案不公,蒋桂战争爆发;蒋设奠祭何公,赞逝者颂活人 第八章 军政部新官上任,胜任者封官加爵 第九章 齐聚夫子庙吃遍名小吃,夜赏秦淮景醉卧女儿红 第十章 左倾机会主义冒险真可怕,自己人牺牲在自己的枪下 第十一章 何部长定计试探冷少校,张春娴陪少农夜送情报 第十二章 栖霞山枫叶正红谈革命,明镜湖明净清澈说行动 第十三章 妙龄少女勇敢敞开心扉,月圆之夜倾诉爱慕之情 第十四章 儿行千里难写心中事,一夜无眠家书抵万金 第十五章 偷窥别人信不礼貌,喜忧参半心惊肉跳 第十六章 六朝居茶社初接头,“虞姬”传说惊断魂 第十七章 鸟语花香鱼跃湖面,革命火种播撒校园 第十八章 情投意合偶遇老乡,革命友谊地久天长 第十九章 国文课堂讲“三民”,信仰生力能救国 第二十章 贵州同乡会齐聚大沙帽,众人同仇敌忾策划兵暴 第二十一章 设法营救先烈后代,石头平安脱离火海 第二十二章 何府设宴贺双喜,夫荣妻贵小女奇 第二十三章 策动兵变三百多人倒戈,冒死起义警卫营投茅山 第二十四章 敌监狱壁垒森严,革命者气节非凡 第二十五章 生日宴诉说真情实感,上刀山下油锅不畏凶险 第二十六章 回儿信字字千斤,晨光中照耀前行 第二十七章 莫愁湖边说莫愁,舍身救人美名留 第二十八章 身负重任离战友,精忠报国杀敌寇 第二十九章 “围剿”失利蒋介石悼念亡灵,激励生者何应钦挂帅出征 第三十章 二次“围剿”计划制定,重任在肩无畏牺牲 第三十一章 求字画冷钱虎穴再次会面,送“满江红”安全传递情报 第三十二章 二次“围剿”惨败,何应钦反被嘉奖;蒋介石发下誓言,三月内消灭共党 第三十三章 冷少农偶获作战计划,张春娴冒险代送情报 第三十四章 三次“围剿”失败老蒋恼羞成怒,怀疑有内奸命何彻查内部 第三十五章 冷少农负伤“救”应钦,何部长造饭谢恩人 第三十六章 十万多人彻夜冒雪大游行,三百余范揭成团起义成功 第三十七章 国民政府迁都洛阳,蒋介石出任委员长 第三十八章 女少尉惊魂说梦有先兆,叔病危生死未卜奔长沙 第三十九章 冷少农遭逮捕刑讯逼供,敌司令巧舌簧软硬兼施 第四十章 监狱里与战友感情至深,讲身世诉衷肠革命情真 第四十一章 敌人要挟冷少农写悔过书,何大部长赴徐州行营领罪 第四十二章 何应钦屈尊探监,冷少农大义凛然 第四十三章 遭酷刑冷少农忠贞不渝,为情义张春娴泪洒监狱 第四十四章 多方营救无果,张春娴舍命求何 第四十五章 为救人两名贵州老乡被抓,遇贵人虚惊一场化险为夷 第四十六章 谷司令讨好老蒋送唐画,蒋介石一诺干金承提拔 第四十七章 战友就义少农悲痛,实施营救计划落空 第四十八章 狱中思念家乡亲人,浩然之气书写遗言 第四十九章 雨花台前豪雨漫天,美丽之花永存人间 后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冷少农赞同地说:“妈说得对,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绝不会让你老人家丢脸的!” 此时,本村的刘保长也听说了冷少农考了全校第一名的消息,而自己的儿子却考得非常差,气得直吹胡子,指着儿子吼道:“你有什么出息,考得这么糟糕,真是糊不上墙的烂泥巴。你看冷家冷肇隆那娃儿,多风光体面啊!” 他儿子撒谎道:“不是娃儿不努力,而是学校暗中搞鬼,那个商校长喜欢冷肇隆,所以包庇他,故意将我的分数压了下来,以此抬高冷肇隆。” 愚昧无知又有些爱面子的刘保长听了顿时火冒三丈,他真的相信了儿子的鬼话,决定找学校为孩子讨个说法。 第二天,刘保长找到学校,一见面就质问校长商楠阶。当商校长明白是怎么回事后,让一个老师将试卷找出来当面给刘保长看。刘保长看后,自知是自己的儿子骗了自己,一声不吭地灰溜溜地走了。 从那以后,除了文化知识之外,冷少农还找一些进步的报刊来学习。时时思考怎么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大众。 高小毕业后,冷少农回家务农,开始了他的耕读生活。 由于商楠阶校长很喜爱冷少农,也一直关注这个聪明好学品学兼优的年轻人。很想将自己心爱的独生女儿娴贞许配给他。便找到了自己的老同学冷少农的恩师戎仲华帮忙提媒。 其实冷少农认识这个比自己大一岁长得十分俊俏的女孩子商娴贞,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不过过去没有面对面地说过话。商娴贞虽然没有上过学,耳濡目染,随父亲也略识几个字,能简单看一些书报。她经常到学校来,有时给父亲送饭,有时则给父亲送雨伞、衣服之类的东西,一到学校,她就会到学校的公布榜前看上面的名字。冷少农几乎每个学期都上公布榜,所以商娴贞对于冷少农的名字并不陌生,也知道住在高庄的这个小青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经常在校长父亲的面前夸冷少农。一来二去的,商楠阶就读懂了女儿的心思,而商校长呢,也十分钟爱冷少农这个学生。一次女儿娴贞来学校送午饭,那天恰巧是商楠阶的生日,家里就蒸了一笼屉白面馒头,特地让女儿商娴贞给父亲送来。商楠阶专门让冷少农一起吃午饭。这是冷少农第一次与商娴贞见面。从那以后,两人见面也就没有拘束和生疏了,也不生分了。有时遇到星期天或是节假日,两人相约一起上山玩耍,渐渐地两人接触就多了起来,彼此都有好感,商楠阶看在眼里,心里自然十高兴。看到女儿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商楠阶一下子就想到了冷少农。 当戎仲华将这个消息告诉冷少农并询问他的意见时,冷少农顿时有点儿手足无措,半天没有言语。他觉得自家条件不行,姊妹多,而商娴贞是家中独生女,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而且家境好,所以感觉配不上人家女孩子。仲华看出了冷少农的心思,说娴贞不单贤惠,而且目光长远。不嫌弃你的家庭,人家主要是觉得你聪明好学,看的是将来。冷少农还是觉得不般配,只好说,全凭母亲做主吧。冷母听说此事,当然是喜不自胜,只是家中房子破旧,风雨难遮,这该如何是好呢!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东挪西借好歹盖起了几间房子,留给冷少农结婚之用。就这样,冷少农还是觉得委屈了商娴贞,生怕女孩子日后后悔,这天放学之后,他约商娴贞出来,想最后听听她的想法。当冷少农将自家贫困的情况给商娴贞介绍的时候,商娴贞满不在乎地说道,我图的是你的人,你的家庭再穷,只要你发愤图强,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反过来讲,现在你的家庭再富裕,你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以后不会有好日子过。冷少农说,还有一点,我这人不安分,而且野心勃勃,我怕以后不能全身心地照顾你和家里。商娴贞说,只要你走正道,做大事,我绝不会拖你的后腿的,男儿有志走四方嘛!几句话说得冷少农心中疑云顿消,也明白商娴贞绝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P8-9 序言 不朽的精神 永远的丰碑 罗志军 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最集中的殉难地。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信仰如山,信念如磐。在雨花台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有近十万人之多,其中留下姓名的就有1519位。他们当中不少人出身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牺牲时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毅然舍弃优厚的生活条件,走上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虽身陷铁窗炼狱却临危不惧、顽强不屈,不惜流尽最后一滴血,献出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今天,人们每每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悼念雨花台烈士群体,都感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雨花英烈的革命人生辉煌壮丽,雨花英烈的崇高精神高山仰止。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作家协会组织创作的这套“雨花忠魂·雨花英烈系列纪实文学”,以文学的形式集中讲述何宝珍、邓中夏、恽代英、冷少农、罗登贤、朱克靖等多位雨花英烈的革命故事,为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提供了生动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永葆本色提供了精神之“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雨花英烈精神,铭记他们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的不朽功勋,自觉做到信仰、忠诚、为民、担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两个率先”的崭新业绩告慰雨花英烈的在天之灵。 雨花英烈精神不朽,理想信念之树长青! 后记 66 冷少农牺牲那天,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的监牢里,全体狱友一天都没有吃饭,以此抗议国民党的残暴以及对烈士的哀思。 何应钦早已得知枪杀冷少农的信息,很少请假的他这天竟推脱身体不适没有去军政部上班。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向雨花台方向点燃一柱香,然后深深鞠了三个躬,长叹一声,喃喃自语:“我党要是多一个冷少农这样的英才多好啊!……” 冷少农牺牲后,秦世昌和陈纯斋及冷少农的好友梅重光在雨花台买了一口“二四”的大棺材,将冷少农安葬在附近的地方。 那天,恰逢宋月波的老婆吴其华给丈夫烧“五七”纸,她匀出一部分火纸在冷少农坟前焚烧。后又与儿子宋润生一起去山上采集两束鲜花,一束放在冷少农的坟前,还有一束放在宋月波的坟前…… 宋良诚被捕后,宋质坚作为亲兄弟受到了牵连,被卫戍司令部软禁起来。后被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人称“贵州王”的王家烈硬性“调”回了贵州。宪兵司令部司令谷正伦得知此事,电告王家烈,说宋质坚是共产党,要他把宋质坚押送到南京,接受审讯。王家烈仗着与谷正伦是贵州讲武堂的同学,回电说,我以全家性命担保宋质坚不是共产党。人在千里之外,又有权倾贵州的王家烈袒护,谷正伦也无可奈何。 张春娴失踪了,时间是在冷少农被枪杀的那天夜里。何应钦派了一个连的兵力,在南京码头、汽车站还有火车站查找,围追堵截,始终没有线索。几年后,有人在清明节这天,看见一个乡下打扮的女人出现在冷少农烈士的坟前祭奠。发现的那个人就是宋月波的妻子吴其华。吴其华说,那个女人的背影有点儿像当年的张春娴。她有印象,因为她过去曾经见过张春娴一面…… 67 舒葆初回到湖北崇阳国民党军第85师教导大队一中队后,很快就被提拔为中队长,被中共长江局委任为鄂南党总支书记,负责领导通山、通城、崇阳、汉口、白霓桥等地的地下党组织。凭借党组织的指引和他的人际关系,舒葆初在国民革命军中很快就发展了周廷贤、李光廷、黄克勤、莫德维、沈朴仲、宋应达等为中共党员,成立了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就在舒葆初策动85师官兵准备起义时,由于特务郭绍藩的告密,除李光廷、喻雷外,舒葆初等十多名党员被捕。连夜遭到轮番审讯,敌人采取各种卑劣手段,软硬兼施,诱逼招供。舒葆初等则横眉冷对,不为高官厚禄所动,严刑拷打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敌师长谢彬亲自审问舒葆初,舒葆初借机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和屠杀共产党员、人民群众的滔天罪行。谢彬理屈词穷之下竟残暴地割下舒葆初的舌头。舒葆初嘴里血流如注,剧烈疼痛仍大骂不止。敌人便在7月3日(农历五月三十日)晚,将舒葆初等十几名共产党员残忍杀害。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崇阳惨案”。 与冷少农失去联络的钱壮飞,早在1931年4月25日那天晚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国共两党的事情。当晚,南京国民党特务机关大本营正元实业社里,只有钱壮飞一人值夜班。他在短时间内连续收到武汉方面发给徐恩曾、陈立夫的六封特急电报,每封电报上都写着“徐恩曾亲译”字样。钱壮飞立即觉察要出什么事情。武汉方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呢,以至于连续发了这么多封的特急电报?他借助那本来之不易藏在身边的密码本,逐一破译了这些密电,惊骇万分。原来中共特务机关的负责人化名黎明的顾顺章已被捕,并已自首,近日将押解南京。扬言,三天之内,便可将中共中央全部肃清。这些电报表明,顾顺章叛变已是无情的事实,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处境已非常危险。情况万分紧急,令钱壮飞十分紧张。有着多年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他,依然非常沉着冷静,他点燃一支烟,仔细阅读电文,默默记下内容,再一一将电报封好。经过周密思考,决定先派女婿刘杞夫连夜坐火车到上海向上级中央机关报告,尽快把这个情报报送给李克农。女婿走后,钱壮飞一面继续办理应变事宜,安排南京“民智通讯社”有关同志迅速转移,一面清理自己经手的文电,随时准备转移。因为他不放心女婿刘杞夫能否将情报送到党中央,能否顺利找到李克农。他必须亲自赶到上海去。当想到带着家人不便行动时,又断然决定将他们留在南京。这么做固然十分危险,但是为了革命工作,也只有忍痛做出这种决定。他给徐恩曾留了一封“告别信”,说明两人政见不同,不要殃及子女,否则便要将其贪污特务经费、暗算同僚和生活上一些见不得人的隐私都给捅出来…… 此时,钱壮飞心潮起伏,当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历经艰险得来的岗位,竟然毁在了叛徒的手里,心里十分难过。 第二天凌晨,就在押送顾顺章的客轮从汉口起航的时候,一个头戴礼帽、身穿西服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的三十多岁的男子,已经从南京浦口坐上京沪特快列车上向上海疾驰而去,他就是钱壮飞…… 出卖冷少农的叛徒路大奎叛变后,投靠了国民党中统,成了反共的急先锋。后加入中统成立的徐海蚌特别行动区,与陈治平(原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施其芦(原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王佰奇(原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刘小平(原中共长淮特委军委书记)、张彩友(原中共长淮特委干部)、朱秋白(原中共东海特委书记)等人组成国民党中统特务机构。从蚌埠移驻到徐州,进一步对徐海地区中共党、团组织进行疯狂的破坏活动。至1933年底,徐海蚌地区中共组织有六百多名干部被捕。朱务平(中共长淮特委书记)、陈履真(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赵连轩(中共凤阳县委书记)等被捕后押解南京,被国民党杀害于南京雨花台。路大奎最终受到国人的唾弃与谩骂,他苟且偷生,生不如死,永远被历史钉在了耻辱柱上,他的灵魂也将永远得不到超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