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吕蒙甫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吕世宏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吕世宏著的《吕蒙甫传》一书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体小说,该书根据元代文豪虞集《吕蒙甫神道碑》的记载而演绎,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通过对文献的合理诠释和对历史事件的合理想象而创作完成。该书共分十二章,以吕蒙甫任职之时间和地点为线索形成全书的基本结构。吕蒙甫的故事形象生动振聋发聩,挖掘整理尚属首次,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吕世宏著的《吕蒙甫传》第一章《最美廉吏》作为引入文本,简单介绍了吕蒙甫的生平及历代学者和当朝人物对他的评价,从而先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阅读全书。第二章《家学启蒙》介绍了吕蒙甫少年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背景教育,从而揭示了一个廉吏的廉政思想是怎么形成的。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一章结束,分为《负笈游京》《监察御史》《海南海北》《濯濯桂林》《襄阳总管》《忠孝两全》《大名府尹》《宪使春秋》《行为世范》等八个章节,介绍了吕蒙甫近三十年的从政生涯,以翔实而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吕蒙甫勤政廉政的一生。第十一章《行为世范》反映了吕蒙甫廉吏形象对后代的教育示范作用,从而揭示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深远价值。

该书的第十二章《贞珉丹青》展示了关于吕蒙甫的元代史料,对元代史料进行了初步释读,帮助读者理解元代社会,也说明吕蒙甫故事的主要来源。历史小说的最主要部分必须尊重历史,凭空杜撰则有违历史研究道德。本书最后附录中收集了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吕蒙甫研究的文章,为读者提供最新史料文献。

目录

最美廉吏

 1.引言

 2.吕蒙甫生平简介

家学启蒙

 1.孝廉世家

 2.吕宣教子

 3.状元之师王天琪与君祥书馆

 4.游学平阳

负笈游京

 1.教授大名

 2.汾州天宁寺赈灾

 3.大都十年记

监察御史

 1.江南行台监察御史首倡开经筵

 2.巡按浙西一道整肃

 3.天历年间四川烽火

海北海南

 1.天涯海角

 2.声达朝廷

 3.单骑人阵叩贼巢招降万人

 4.断后被执瑶民义释吕公

 5.雷阳义冢泽幽堂

 6.文宗赐服特使颁诏雷州

濯濯桂林

 1.桂林善政

 2.情系灾民

 3.开创桂林八景文化

 4.皇储御笔赐字“恒斋”

襄阳总管

 1.奔赴襄阳

 2.新约束明宪令

 3.揭示白鹿洞规

 4.岘山的思念

 5.洗涤冤案不可胜记

 6.万人空巷留别吕公

忠孝两全

 1.修缮大明观和麻衣仙姑庙

 2.参建卜山书院,弘扬忠孝文化

 3.参编《至正条格》

 4.特赐官服“金手蟒袍”

大名府尹

 1.大名新政

 2.瑞麦嘉禾

 3.抗洪防盗保古城

 4.如尹襄阳

宪使舂秋

 1.鉴谷垂泪广海欢歌

 2.党诬之案

 3.博白冤民

 4.二豪伏法

 5.徐闻县县吏逼婚

 6.打击海盗护商旅

 7.遥念辽阔的山北辽东

 8.鞠躬尽瘁魂留海北

行为世范

 1.芳名永在府衙万古仰清吏

 2.汾州城外柏森森

 3.吕蒙甫与苏天爵、姚天福比较

 4.吕蒙甫诗传

 5.结束语

贞珉丹青

 1.关于吕蒙甫出生时间的界定

 2.《吕蒙甫神道碑》原文

 3.《吕蒙甫神道碑》版本研究

 4.《吕荣神道碑》

 5.《吕宣神道碑》

 6.《吕浃墓道碑》

 7.《吕济墓志铭》

附录1:元代时间表和官爵品位

附录2:山西籍元代著名宪使礼部尚书吕蒙甫

附录3:山西元代史学家吕思诚

附录4:河东吕氏史略

附录5:汾阳地区河东吕氏迁徙史

附录6:《文物世界》文献

附录7:汾阳河东吕氏《三和族谱》简介

附录8:汾阳河东吕氏宗祠修缮一新

附录9:简肃公酒——河东吕氏佳酿传承

附录10:吕蒙甫后裔概述

后记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1.孝廉世家

一脉吕梁山,南衔龙门,北启管涔,蜿蜒千里,山脉沿着汾河西岸北延,到晋中平原西北忽然向东伸出一巨大的高原山地支系,古称汾州北山,今称苍儿会高原。高原与平原交界处即为绵延几十里的子夏山脉,故其地以山而言称卜阳,以水而言称汾阳。汾阳西北子夏山脉西段有山日万户山,其山地接汾州城,最为突兀,相传大禹治水时期,晋中平原一片水泽,人民纷纷逃上此山,凭依此山活命的人有万户,乃名其山为万户山,传说山中有大禹治水拴船之铁桩子。此为神话,不足为证。然而山下确有一块地势高爽的阳和之地名日万户乡,万户乡间有古村洪哲里,地肥水美。那洪哲里村居住着任、郭、吕三户大姓人家,皆汾州望族,且名不虚传。任氏为西汉西河侯之后裔,郭氏为大唐郭子仪的传人,吕氏为宋代吕蒙正之J乱绪。洪哲里村西有著名的唐代大达国师舍利塔,景色秀丽,古色古香。

吕氏世居汾州城郊洪哲里,为北宋著名丞相吕蒙正的直系传人,族号河东堂。要说河东吕氏可谓源远流长。吕蒙甫家族远籍河东解州永济,为唐代浙东节度使吕延之①的后裔,吕延之的儿子吕渭为唐代名相,曾孙为道祖吕洞宾。北宋时期迁居洛阳的吕蒙正后裔因官于太原迁居汾州洪哲里,遂派衍汾阳吕氏。据《闻喜县志》和闻喜《吕氏家谱》记载,汾阳吕氏有记载的祖先为北宋某部侍郎吕灏。

吕灏,北宋丞相吕蒙正曾孙,靖康之难时期在朝为某部侍郎,与宋徽宗同时被俘,分道北上,吕灏行至汾州悲伤不已,叹大宋江山破碎、君臣受辱,于是自杀身亡。其子吕康玉随从北上,见父死,悲恸诉说:“父之从,从君也,我之从,从父也,父死我何从?”于是收父亲尸骨在汾州不去。大兵过后,金人开设新府。可怜的吕康玉人生地不熟,无从埋葬父亲。于是在汾州街头书一条幅,欲卖身葬父,一时间看客众多,有胡人安福山答应买下吕康玉这河南汉儿作家奴,消息传到洪哲里吕冰耳中,那吕冰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搭救卖身之人。于是吕冰来到大街上,推开众人,将一锭银子送给吕康玉。康玉接过银子,叩头谢恩,吕冰连忙将吕康玉扶起。吕冰低头,吕康玉抬头,二人四目一看,大惊,吕冰问道:“你不是洛阳吕康玉吗?”原来吕冰一家也来自河南,与吕灏乃不出五服的堂兄弟,吕冰年轻时候曾经多次前往洛阳寻亲问祖,也曾见过年幼的吕康玉。这几年金兵南下,天各一方,想不到在汾州如此相见,二人悲喜交加,众观客也都感叹亡国之痛,汾州街头一片伤情之声。

于是洪哲里吕氏族人收葬吕灏于洪哲里,安排吕康玉定居汾州。吕氏世代不忘吕蒙正之家训,忠孝传家,历金元二朝,到吕蒙甫时已达一百多年了。

传到金代,汾阳人吕或官居平阳(今临汾),吕或携三子南下定居闻喜县,本想返回汾阳,吕或道:“可以从河南迁居汾州,为什么不可以从汾阳迁居闻喜?”于是衍生闻喜下丁村吕氏。元人灭金后,吕或之孙吕显还是不忘根祖汾阳,于是从闻喜迁回祖籍地汾阳洪哲里定居。吕显于是成为吕蒙甫之汾阳曾祖,吕显的儿子叫吕荣,是吕蒙甫的祖父。

元代汾州下辖四县:西河、孝义、介休、平遥,州府城即今汾阳市区。在晋西,一道吕梁山脉将汾河与黄河分开,岭东称为东路,岭西称为西路,历史上岭东属汾州西河汾阳郡,岭西属石州昌化永宁郡。汾州襟带山河,肘腋秦晋,地势高爽,地处太原、晋西与晋南的接壤地带,自古为贸易发达地区,号称秦晋旱码头,有汾河朝着东南款款流过而没有汾河洪水之困。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夏,吕蒙甫生于山西太原路汾州城洪哲里,那年春旱,小麦不收,街头已经有那临邑之民乞讨糊口。六月过后家家户户回茬小秋作物,糜子白菜回耧黄都已经下种,可是伏天不雨,苗不得生,眼看又遇灾荒,于是吕宣召集村民去州西石室山姑姑洞祈雨,姑姑洞乃大唐麻衣仙姑②修炼成仙之所,祈雨往往灵验。果然祈雨归来的队伍还未进村,已经是一声响雷大雨滂沱,一场好雨后,小秋作物丰收已成定局。吕宣想:“吾乡如能年年雨水充沛,何愁不欣欣向荣啊。”于是,他给儿子起名为流。为了不忘先祖蒙正公,乃行字为蒙甫。

吕蒙甫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其祖父吕荣、父亲吕宣、弟弟吕浃都被推举为汾州孝廉。孝廉制度起源于汉武帝时期,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汉代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金代末年,蒙古草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无坚不摧,杀人如麻。全真道高人丘处机千里迢迢面见成吉思汗,加以规劝,成吉思汗听从丘处机规劝,有所收敛,史称“一言止杀”。然而蒙古族善于征战却不善守成,于是上天派下个白面书生文曲星耶律楚材③,辅佐圣明,一统中原,开郡县,守江山。那耶律楚材翻阅汉典,于是建议采用举孝廉之法,暂时稳定局面,才有这吕氏三代被举孝廉,成一方世家。元代早期,没有推行科举制,在一定范围内采用举孝廉的途径选送人才,根据记载,吕氏三代皆被推举为孝廉。

吕□祖父吕荣生于1231年,是一位喜爱学习的人,他牢记父亲吕显对他的教导:“我生于乱世,想学习不能学习,今天国家安定了,希望你立志读书。”吕荣读书十分专心,遇到难题不解决决不罢休。吕荣二十岁的时候,适逢蒙古帝国大汗蒙哥登基。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了著名的忽里台大会④,选举蒙哥为接班人,1251年7月蒙哥即位。蒙哥南征北战,是一位马上皇帝。蒙古帝国的首都哈拉和林城在今外蒙古,地处亚洲中心的蒙古高原上,当时的哈拉和林尽管为蒙古人的天下,但是也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当然也有来自中原的儒学大师和道学名家,特别是耶律楚材和丘处机的众多弟子更是被尊为国师。年轻的吕荣竟然千里迢迢远去国都游学,正当吕荣在京师有所作为的时候,母亲去世的消息传到和林,吕荣是一位孝子,于是立即启程回到河东,不久父亲也去世了。

P10-12

序言

君子曰:人不为公,天诛地灭。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君不见小巷胡同无人管理,不久就被你家院墙蚕食一尺、他家厕所分割一块,于是交通堵塞出入不便,成为一个死胡同了。君不见,公家企业无人吆喝不久即被私分吃尽化为乌有,于是集体贫穷,终至地区落后、殃及个人。还有那公有水塘、古来庙宇,都逐渐被人侵占,落得雨水无处存、精神无处放、美景化云烟,不就如天诛地灭一般?

人又说:官不为公,万事皆空。何以这样说呢?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官者,头也,如果官员都自私自利,各为自己打算,不再有人关心江山,那公家的事情不就都要落空了吗?万里江山不就要送人了吗?哪朝哪代不是亡于贪官之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为当官者道昌的不二法门。九牛拉坡个个出力,此为地方兴盛的精神基础。

早春时节在关帝庙里游玩,偶感风寒,烦闷郁结于胸数日不去,草药针砭不见好转,我想:“此为得罪关公了吗?”身心因此不宁,以至辗转至半夜,恍然想起《吕蒙甫神道碑》,身心顿觉清爽。展卷披文,看到吕蒙甫廉行种种,叹我乡竟然有如此贤能之辈,堪与包公、海瑞、于成龙伯仲。欣欣然风寒顿去,病痛全无。我明白了,此乃天地有心,命我弘扬乡贤廉吏,于是决定写作《吕蒙甫传》。

有人说:“你写《吕蒙甫传》没人看,不如写点养生的知识。”我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代廉吏尽管不为世人尊崇,但是忠臣孝子终归有其存在的空间。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吕蒙甫传》岂能无君子赏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人世间老实吃亏,也是常有之事,所以需要史家秉笔直书,为忠臣大德说话,所以我决定写《吕蒙甫传》,并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如果该说不说,让忠臣孝子的事迹湮灭,或者任凭逐利之人盗取其名,却装聋作哑,则不能尽到文化人的职责,只是空头文学家而已。文化研究者,最初往往有怨有悔,继而变得有怨无悔,到后来修炼成无怨无悔的时候,才算是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大元朝至正六年,元顺帝正在宫中玩乐,吃了西人敬献的大喜乐药丸,静心休养,感觉身体发热欲望蠢蠢,忽然太监来报,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吕蒙甫去世。元顺帝一惊,哀叹道:“好人不多,又去一个。”说完他又玩乐去了。玩是会上瘾的,宁肯丢掉江山也不能丢掉玩。

吕蒙甫去世的消息传到江西,已经76岁高龄的大文豪虞集正在老家江西崇仁县乡下安度晚年,三年前他刚刚替吕蒙甫父亲吕宣写了神道碑,旧文未忘,又填新词。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很少给人写神道碑了,但是吕蒙甫的神道碑必须写,作为能臣廉吏的吕蒙甫给予他的是震撼,吕蒙甫是他自己理想的化身,于是他奋笔疾书,洋洋洒洒近四千字,意犹未尽,然而身体已经十分虚弱。吕蒙甫去世给他的打击太大了,第二年虞集也辞别人间。

吕蒙甫去世的消息传到退位丞相脱脱耳朵里,脱脱感叹天妒英才,于是他积极准备再次出山。同僚冯思温、吕思诚二人连忙上表请敕封吕蒙甫谥号简肃公,追封礼部尚书。于是一座高大的神道碑伫立在山西,成为元代臣僚墓碑中最高的,与宋代狄青墓碑几乎一样高大,而碑刻字数比狄青碑多一千多字,昭示着后人不忘贤者。从元代起吕蒙甫一直被汾州府尊为乡贤,被写入府志,雷州府、襄阳府将其列入名宦祠。受其影响汾州府廉吏辈出,赵讷、严泰、霍冀等声闻于明,于成龙冠绝大清,韩克均、宋其沅闻名海疆。历经明清民国,吕蒙甫墓地保存良好,世享祭祀。民国王埔昌县长更是逐字逐句将其墓碑碑文抄录下来,留下珍贵的史料。

珠玉埋于土中,总有其发光的时候,随着经济发展,廉吏之美德逐渐又回到人们心中。我品读《汾阳金石类编》,大文豪虞集的千古文章震撼着我,吕蒙甫的勤政爱民感动着我。我期盼着家乡的发展、公益事业的繁荣,期盼着公益能杜绝村氓市侩的蚕食,期盼着能消除腐吏贪官的因私害公,我希望吕蒙甫式的廉吏清流成为时代主流。《吕蒙甫神道碑》已经八百年了,时代变了,其语言难以为常人熟知,我希望成为诸位爱心人士的翻译官,将吕蒙甫的故事介绍给大家,为国家增添正能量。

于是,我翻阅《元史》,学习典章,争取还原元代历史。涉足襄阳,南下广西,尽量获得吕蒙甫的一手遗存。联络大名县志办,传声雷州史学界,尽量取得有效信息。历经数年,手稿渐渐增厚,字数越来越多,浩浩然不能一日审阅。于是删繁就简,缀字成章,心愿似乎就要完成了,是也非也,请读者决断吧。

是啊,近水楼台先得月,每一个地方都要有自己的乡贤,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廉吏,身边的才是最鼓舞人心的。文章甫就,我十分快乐,仿佛已经看到了故乡的土地上崛起了一座廉政教育园地,吕蒙甫高大的塑像立于正中,吕蒙甫高大的墓碑像姚天福墓碑一样筑亭于路口,许多人在参观、在流连,吕蒙甫的刚正清廉,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仿佛又看到了故乡的田园风光、鱼米池塘;仿佛看到了汾州重镇有了高铁飞机一般。我在高中拼搏多年,深知高考取胜之道不仅在于智,而更在于德。一个注重道德教育的家庭,没有理由培养出与家长老师顶着干的孩子,也没有理由培养出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所以,我完成《吕蒙甫传》,其出发点不唯建构一个理想社会,也期盼着下一代能传承中华美德,成为国家栋梁。吕蒙甫对元明清廉政教育意义重大,元明清山西廉吏辈出,吕蒙甫为其始,可以夸张一点说:吕蒙甫乃元明清廉吏之父。

《吕蒙甫传》一书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体小说,该书根据元代文豪虞集《吕蒙甫神道碑》的记载而演绎,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通过对文献的合理诠释和对历史事件的合理想象而创作完成。该书共分十二章,以吕蒙甫任职之时间和地点为线索形成全书的基本结构。吕蒙甫的故事形象生动振聋发聩,挖掘整理尚属首次,填补了我国一项空白,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

该书第一章《最美廉吏》作为引入文本,简单介绍了吕蒙甫的生平及历代学者和当朝人物对他的评价,从而先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阅读全书。第二章《家学启蒙》介绍了吕蒙甫少年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背景教育,从而揭示了一个廉吏的廉政思想是怎么形成的。从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一章结束,分为《负笈游京》《监察御史》《海南海北》《濯濯桂林》《襄阳总管》《忠孝两全》《大名府尹》《宪使春秋》《行为世范》等八个章节,介绍了吕蒙甫近三十年的从政生涯,以翔实而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吕蒙甫勤政廉政的一生。第十一章《行为世范》反映了吕蒙甫廉吏形象对后代的教育示范作用,从而揭示廉政教育的必要性和深远价值。

该书的第十二章《贞珉丹青》展示了关于吕蒙甫的元代史料,对元代史料进行了初步释读,帮助读者理解元代社会,也说明吕蒙甫故事的主要来源。历史小说的最主要部分必须尊重历史,凭空杜撰则有违历史研究道德。本书最后附录中收集了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吕蒙甫研究的文章,为读者提供最新史料文献。

小说中大部分故事是有历史记载依据的,而故事情节则需要合理想象,重新展示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就成为创造性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笔者的贡献也正在于此。本书中的人物,绝大多数是历史人物,是有文献记载依据的。而为了将故事演义完整,必须增加一些配角,该书中吕蒙甫的保镖杨汾和后期的书童郭丹即属于虚构出来的人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事业,还有许多制度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廉政建设这个新课题需要借鉴历史,创造出适合时代的新的廉政制度。这正是《吕蒙甫传》的时代意义和深远价值。该书还是普及元代历史、研究元代历史的极好资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该书对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教育也有重要作用。

合抱之树生于毫末,滔滔江海不厌涓流,但愿吕蒙甫能唤起人们的善良,让善良汇聚为一股冲天正能量,国运昌盛、地方起飞的引擎就藏在这善良之间。韩愈所谓“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愿吕蒙甫勤政爱民之精神能发扬光大,照耀千秋。

作者2017年元月书于汾州

后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发现凡是吕蒙甫到过的地方,几乎都将他列人名宦祠中,他的德政碑还被襄阳百姓刻立在岘山之巅。

2011年《山区经济》第二期发表《山西籍元代著名宪使礼部尚书吕蒙甫》一文,拉开了研究吕蒙甫的序幕,从此我开始关注元代历史。经过数年积累、各地奔波,2014年春,我开始创作《吕蒙甫传》,2015年9月初基本脱稿。2015年10月上旬,吕梁市纪委征集家风家训,用于拍摄电视剧,我将此资料毫无保留地交给相关部门,希望能得到指导意见。

其间又有新的进展。在研究的路上,有许多人给过我帮助。襄阳市委宣传部的刘海保同志给我提供了材料,素不相识的襄阳文史工作者拾穗者通过博客给我提供了一手材料。在襄阳史志办我有幸遇到吕全喜同志,他不求回报地送给我一本《襄阳府志》。大名县志办好几位研究地方文化的同志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广东省湛江市李龙为我提供《海康县志》,吕忠平为我提供《雷州府志》。汾阳市博物馆王仲璋同志提供了吕蒙甫神道碑拓片,临汾吕泰宏提供了闻喜吕氏族谱资料、汾阳吕效忠家藏清代族谱。

吕梁市委宣传部刘照兴副部长提供了廉政建设指导意见,吕梁《山区经济》白志全、李小明等也提出宝贵意见,师高星提供了图片,师瑞萍帮忙打字,凡此种种,皆受吕蒙甫精神所感动,皆善良之举。2016年夏,我再次认真审阅初稿,将其梳理、分章、充实、填图,吕蒙甫的故事也越发明晰。其间《吕梁晚报》大美吕梁栏目、《太原日报》文化版、太原市纪委网站三晋廉吏栏目分别刊载了吕蒙甫的故事。

2017年,在山西人民出版社武静和郭向南二位老师的协助下,大元廉吏《吕蒙甫传》终于获批正式出版。山西社科院马志超老师欣然作序。汾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云照欣然作序,严格把关。

吕蒙甫墓地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汾阳市现存最大的元代石翁仲和元代古碑,其文物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都不容置疑。如今,汾阳宋金古墓群已经被定为国家级文物,吕蒙甫墓地出土文物完全可以与之共同形成宋金元古墓文化区。编撰出版《吕蒙甫传》,对弘扬廉政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政治文明,构建中华精神,发展地方旅游,都有裨益。2013年,时任汾阳市委书记王志强曾经参观吕蒙甫祠堂并且计划将其打造为廉政文化建设园区,希望此书的出版能推动吕蒙甫廉政文化建设园区的早日建成。

李正印书记对汾阳市提出的“三个领先、一个晋位”,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三项工作走在吕梁前列,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这一指导意见是十分给力的。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廉政建设。挖掘廉吏故事,教育人民和国家干部是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新一届汾阳市委制定了继续实施三市共建、五城同创的三五战略,强力推进区域性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开放大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市。汾阳市委书记武跃飞和市长吴晓东皆年轻有为、胸怀远大,构筑了汾阳发展的新蓝图,对廉政建设十分重视,对《吕蒙甫传》的出版给予勉励。

特别鸣谢以下给予我支持的单位: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纪委、襄阳市委宣传部、湛江市委宣传部、汾酒集团、汾阳市委宣传部、雷州市委宣传部、大名县委宣传部、汾阳市文化局、柳林文联、汾阳文联等单位。

本书编写过程中,特别鸣谢下列同志义务阅稿,帮助查遗补漏:山西作家协会阎姗姗、汾酒文化主任柳静安、汾阳文化局强玉山、吕梁纪委宣传部李佃忠、汾阳纪委宣传部赵德川等同志帮助改稿。

此前,我的宣传山西历史地理的专著《汾上访古》获得了王志强、阚秉华、张琰光等同志的无私助销,得以收回成本。2016年,历经四年、投_T数万的《大唐麻衣仙姑史话》编写成册,承蒙强玉山、柳静安等同志帮助推广,韩志刚、杨景保、李世立等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在此再次感谢。

《吕蒙甫传》的出版发行,离不开读者的支持,以及在图书销售中给予帮助者,希望能留下各位的名字,在后来的《汾上集》一书中记人功德表,以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7年作者于汾上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7: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