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辜鸿铭译论语大学中庸(英汉双语名家经典珍藏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专门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了《论语》、《大学》、《中庸》这三部经典作品,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世界经典名著,让读者自由的阅读,在此过程逐渐提升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以达到提升国学修养的目的。

《辜鸿铭译论语大学中庸(英汉双语名家经典珍藏版)》由辜鸿铭英文译注、徐昌强和欧阳瑾中文译注。

内容推荐

《论语》、《大学》、《中庸》是我国传统儒家经典,千百年来一直是儒家倡导的人们进行自身修养的规范性典籍。20世纪初,辜鸿铭认为欧美的传教士和汉学家歪曲了儒家经典的原义,糟蹋了中国文化,并导致西方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产生种种偏见,因此决定亲自为欧美人讲解《论语》、《大学》、《中庸》,这就是《辜鸿铭译论语大学中庸(英汉双语名家经典珍藏版)》的由来。

辜鸿铭翻译的《论语》、《大学》、《中庸》,不但语言精练,词意精达,而且在讲解的过程当中纵贯中西,援引歌德、卡莱尔、阿诺德、莎士比亚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话来注释某些经文,将书中出现的中国人物、中国朝代与西方历史上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物和时间段作横向比较,帮助那些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经典的内容。

较之以前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的儒经译本,辜鸿铭的翻译有质的飞跃,可以说是近代讲解《论语》、《大学》、《中庸》的一个里程碑。这个版本也成为风靡欧美、通行世界的唯一《论语》、《大学》、《中庸》读本。

目录

论语

 英译《论语》序

 学而第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大学

 英译《大学》序

 第一篇

传一章

传二章

传三章

 第二篇

传四章

传五章

传六章

传七章

传八章

传九章

中庸

 英译《中庸》序

 第一章 致中和

 第二章 时中

 第三章 民鲜能

 第四章 知味

 第五章 行道

 第六章 大知

 第七章 守中

 第八章 得一善

 第九章 中庸难为

 第十章 子路问强

 第十一章 不悔

 第十二章 上下察

 第十三章 忠恕

 第十四章 居易

 第十五章 行远必自迩

 第十六章 哀公问政

 第十七章 大孝

 第十八章 无忧者

 第十九章 孝之至

 第二十章 鬼神之为德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

 第二十二章 尽其性

 第二十三章 致曲

 第二十四章 前知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

 第二十六章 至诚无息

 第二十七章 保身

 第二十八章 王天下

 第二十九章 宪章

 第三十章 配天

 第三十一章 达天德者

 第三十二章 君子之道

试读章节

【白话译文】

1、我们说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秩序取决于治理好本国之事,道理就在这里:倘若当权者敬重老人,民众就会变成尽职尽责的孝子。倘若当权者尊重上级,并且服从上级的命令,民众就会变成好公民。倘若当权者悉心照料好那些穷苦无依之人,民众自然也不会忽视这些人。因此,绅士总是奉行着以身作则、自我约束的原则。

2、假如一个人不喜欢上级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么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倘若不喜欢下属对待自己的某种行为,那么在为上司尽职的时候,也不要表现出这种行为来。如果不喜欢自己前面的人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率先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处于自己身后的那些人。要是不喜欢自己身后之人的某种行为,那么也不要学他们的样,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处于自己前面的那些人。如果不喜欢位于自己右边的人的某种行为,那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付位于自己左边的那些人。如果不喜欢位于自己左边的人的某种行为,也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付位于自己右边的那些人。这种原则,就是所谓的以身作则。

3、《诗歌集》中说:

“如若君主可为百姓父母,

人民会多么热爱!”

要热爱人民所热爱的东西,厌恶人民所厌恶的东西:这就是“可为百姓父母”的意思。

4、《诗歌集》中说:

“有如南山之巍巍,

其上岩石累累;

令人敬畏的尹太师啊,

人民都在仰望着你。”

那些负责治理国家的人,在自己的行为上无论怎样谨慎也不过分。他们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就会给整个世界带来可怕的后果。

5、《诗歌集》中说:

“殷朝尚未丧失民心之前,

尚能受到上苍顾眷;

请将殷朝当作前车之鉴,

伟大天命并非易事一件。”

这是说,倘若君主能够获得民心,就会获得整个国家;而倘若失去了民心,也就会失去整个王国。

6、因此,君主的第一要务,就是确定自己拥有美好的德行。拥有美好品德的人,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就会拥有土地;拥有了土地,也就拥有了财富;拥有了财富,也就有了运用财富的能力。

7、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的根基。财富只是一种手段罢了。倘若君主颠倒了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与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结果就会是劫掠和搜刮民众的财富。因此,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手里,会导致整个社会解体,而将财富分配给多数人,则有助于社会的安定。

8、因此人们说:

“对别人恶语相加,别人也会用恶语回应;用恶劣手段攫取得来的财富,最终也会被人用恶劣的手段夺走。”

9、《王弟康叔之委任令》中说:

“神圣的天命,不会永远赋予我们。”意思就是,倘若我们行善积德,就会得到天命;而倘若我们不行善道,就会失去天命。

10、《楚王国历史》一书中说:

“楚国人民并不珍视其他什么东西,他们只认为善良才弥足珍贵。”

11、当晋国的文公还在围外流亡的时候,文公的舅舅犯曾经说:

“我们这位如今流亡在外的国君,认为并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值得珍视;他只珍视自己对父母的仁爱之心。”

12、秦国的公爵在皇位上发表演说时,曾称:

“我不妨用一个朴实爽快、简单直率的人为大臣:虽说这个人完全没有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襟怀坦荡,并且拥有容人之心;在这个人看来,别人拥有才能,就像是他自己拥有这些才能一样;对于别人的绝顶聪明,他不但能够容纳,而且就像这些人的聪明才智属于他自己那样而为之感到欣慰。这样一个人,是有能力保护好我们的子孙后代、黎民百姓的,他会给我们带来各方面的益处。而另一方面,倘若一个人一看到别人有本领,他就嫉妒、忌恨;一看到别人绝顶聪明,他就表现出狭隘的心胸和不宽容的精神,百般阻挠、打压,使那些人无法出人头地,那么这样的人是没有能力保护好我们的子孙后代、黎民百姓的。对我们大家来说,这种人完完全全是一种危险。”

13、所有仁慈善良者的责任,就是将这种人流放、驱逐到尚未开化的野蛮之地去,不让这种人与我们一起生活于中国。我们说“只有真正仁善有德的人,才会爱憎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14、看到有德有才的人,非但不能提拔他们出来做官,反而让他们屈居于自己之下,这完全是一种失职。看到品行恶劣、无才无德的人,而不能将他们免职并远逐——那就是一种软弱。

15、热爱并喜欢大家都讨厌和不喜欢的那些东西,憎恶且不喜欢大家都热爱和喜欢的东西,这是对人类自然情感的一种侮辱。这样做的人,自然少不了灾祸加身。

16、因此,绅士有一大人生准则:倘若诚实守信,就定然会成功;倘若骄横草率,就必定会失败。同样,创造财富也有一大准则:假如创造财富者众多,而消耗者甚少,假如劳作者辛勤劳作,而消耗者节俭省用,那么国家的财富就总是很充盈。

17、有德之人,赚钱只是为了生活;无德之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18、我们永远都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国家:君主仁慈善良,而民众却不爱道义,不负责任。我们永远都找不到这样的一个地方:国中民众热爱道义,尽职尽责,而国家各个方面却不会蓬勃发展,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财富不属于该国的君主所有。

19、高贵的孟献勋爵曾经说过:

“拥有众多马车的人,不会再去饲养鸡、猪等家畜。房中存有祭祀所用冰块的家庭,就不会再去养牛养羊。同样,一个国家的君主,也不应当保留一心只想大肆搜刮民众钱财的大臣。与其收留这样的大臣,还不如收留一个公开偷盗君主财物的大臣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让一个国家繁荣富强起来的并非财富和物质上的繁荣,而是道义的意思。

20、倘若一个君主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兴旺、强大有力,却只关注经济与岁人的问题,那么他肯定是受到了卑劣小人的误导。如果由这样一个卑鄙而低劣的小人来管理国家事务,就算他很有能耐,祸患和灾难也会接踵而来: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有德之人再来取代他,也无能为力了。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让一个国家繁荣富强起来的并非财富和物质上的繁荣,而是漕义的意思。

P276-279

序言

出版说明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是思想文化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过程。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先贤们或在人文社科领域,或在科学技术领域创作出了无数经典名著。这些著作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早已为世人所熟知,它们无不体现了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的思想和文化。通过这些经典名著,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流畅的文笔、生动的描述和详细的刻画、深邃的思想,更可以领悟它们各自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可以说,这些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读者,也引导着当今的学人以此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头脑。有鉴于此,我们邀请了专门研究世界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代表世界历史文化不同领域的经典作品,采取英汉双语对照的形式出版,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世界经典名著,让读者自由地阅读,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这种阅读,以达到对世界历史文化的整体了解,开阔自己的视野,打开通往世界的心灵之窗,同时又获得思想文化、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提升。

我们衷心期待这套书成为大家学习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如果您在阅读中发现有疑问或错误之处,请不吝指正,以便我们更加完善这套书。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3: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