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陪孩子玩出学习力(玩出来的教养付小平育儿实战手册)
分类
作者 付小平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本系列图书围绕孩子的习惯、性格、自控力和学习力四大主题,全部采用问题导向的写作方法。付小平著的《陪孩子玩出学习力(玩出来的教养付小平育儿实战手册)》分别聚焦一大主题,并细化为7个不同专题,而每个专题又以常见的5个典型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再给出几条原则性的建议,但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还在每个专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即“5+1”工程,其中的“5”包括亲子活动、亲子游戏、亲子对话、亲子阅读和亲子观影5大板块,“1”是每个专题最后附加的一张成长记录表。

内容推荐

玩出学习力,“好玩”的学习才高效。

付小平著的《陪孩子玩出学习力(玩出来的教养付小平育儿实战手册)》包括7大教养专题:学会提问,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语文学习,数学学习,英语学习,学习习惯。

每个专题包括:5个常见育儿问题,lO个具体原因剖析,5条原则性建议,一揽子解决方案:“5+l”工程。

亲子活动:4个,亲子游戏:3款。

亲子对话:该说的5句+不该说的5句。

亲子阅读:10~20本(套)绘本推荐。

亲子观影:2~7部电影或视频推荐。

成长记录:3页表格。

目录

学会提问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独立思考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勇于表达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语文学习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数学学习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英语学习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学习习惯

  最头疼的那些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应该怎么做

  具体解决方案:5+1

1.亲子活动

2.亲子游戏

3.亲子对话

4.亲子阅读

5.亲子观影

试读章节

活动准备:相关科普书。

活动过程:

鼓励孩子多读科普书,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会在阅读这些科普书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找到答案。

具体买什么样的科普书,可参考本章“亲子阅读”部分的相关推荐书目,父母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自己找一些适合孩子特点的科普书。

当把这些科普书买回家后,要摆放在比较显眼的位置,让孩子随时可以关注到,就像自己的玩具一样,也让科普书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必备品。

如果孩子读到一些科普书的时候,对某个现实生活中的东西特别感兴趣,父母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观察和探寻,把科普知识跟生活相联系,引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并促使孩子提出问题。

在科普知识和科普阅读方面,爸爸比妈妈更有优势,所以爸爸要多陪孩子一起阅读科普书。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4岁以上。

(4)教孩子学会推理

活动目标:让孩子学会推理和提问;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无。活动过程:

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另一种是淘金式思维,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带着问题读书,不断地提问并思考自己的答案。这两种思维方式可以互补,大多数人都兼具两者,只是运用的程度和比重不尽相同。

海绵式思维是被动地接受,淘金式思维是主动的参与。经常运用淘金式思维的人,更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自主做出决定和取舍,选择相信什么、忽略什么和质疑什么。学会提问就是养成淘金式思维的基本前提,在此过程中,批判性的提问是收集信息和寻找答案的最好方法。

下面列举一个我女儿在提问过程中进行推理的案例:

伊伊在大班毕业的前一天,考虑到即将结束快乐的三年幼儿园生活,特别想念幼儿园的午餐。在晚餐的时候,她不停地跟我们说家里做的饭菜不如幼儿园的好吃。伊伊妈妈马上接过话茬:“幼儿园的饭菜当然好吃啦,老师曾说起过,幼儿园有五个大厨师在为大家做饭啊!”我们都以为伊伊无话可说了。

没过多久,伊伊突然大声嚷嚷:“幼儿园里那么多小朋友,也只有五个人在做饭。我们家就一个小朋友,外公外婆都在做饭,应该做得更好吃啊!”全家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伊伊妈妈一时无语。我却为此窃喜,孩子的推理居然如此缜密,反驳竟会如此铿锵有力。  活动频次:多次。

适用年龄:4岁以上。

2.亲子游戏

(1)雨水流到哪里去了

游戏目标:引导孩子学会提问和独立思考。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选择—个下雨天,父母带着孩子到户外观察雨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在观察雨水流动的过程中,父母先通过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例如,“雨下得这么大,为什么地面上却没有积水呢?”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后,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再思考一些关于雨水流到哪里去了的问题,比如,“树叶上的雨水流到哪里去了”,“车窗上的雨水流到哪里去了”等。

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父母尽可能鼓励孩子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并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

适用年龄:3岁以上。

(2)问题接龙

游戏目标:让孩子学会提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游戏准备:无。

游戏过程:

当父母与孩子一起坐车出行的时候,孩子往往容易感到无聊,此时,父母正好可以跟孩子一起玩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一方面可以打发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P14-16)

序言

最近几年,我的微博、微信和QQ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关于育儿问题的咨询,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刚开始的时候,我几乎每条必回,认真且细致,唯恐自己的回复不能对家长有所助益。

回答多了之后,我就逐渐发现,很多常见问题的具体表现虽有不同,但追根溯源,许多问题的症结殊途同归。倘要彻底解决问题,又是寥寥数语所不能实现的。因而到后来,我在简单回复的同时,常常都会发送一篇或几篇自己曾经写过的相关主题的文章链接给家长,遇到比较综合性的问题,甚至还会推荐一本或几本自己曾出版的亲子家教图书或者本人比较认可的其他育儿图书给他们。

即便如此,我觉得对他们的帮助还远远不够。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对很多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知半解,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琢磨不透,在运用一些育儿理论时,难免会囫囵吞枣,最终导致南辕北辙;在借鉴别人的育儿经验时难免会生搬硬套,最终导致南橘北枳。

当然,如今的年轻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也愿意学习。而且,移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因此,相比上一辈父母,我们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更灵活。

然而,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到的终究还是碎片化的知识和方法。所以容易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一个自认为读了很多育儿图书、看了大量育儿文章的家长,当面对一个个具体的育儿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惊慌失措。

爱学习的父母理所应当受到鼓励和肯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板子或许不应该打在他们身上,而应该落在我们这些创作育儿图书和文章的作者身上。因为坐而论道的人很多,起而行之的人很少;东拼西凑的内容很多,精雕细琢的内容很少。就拿目前在当当网上销售的亲子家教类3万多种图书而言,在我看来,认真创作并对家长真有帮助的可能还是少数。虽然很多读者都认为我写的书和文章比较实用,对他们也很有帮助和启发,但我还是认为自己已出版的这4本书的系统性依然不够,实战性有待加强。

在跟家长的长期互动和交流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他们所欠缺的,并不是多么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不是多么优秀的育儿经验,而是真正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和实践。而这正是我创作《玩出来的教养:付小平育儿实战手册》系列图书的初衷。

诚如书名所言,这套图书的主要特色就在“玩”和“实战”这两个关键词上。此话怎讲?且听我细细道来。玩是最好的学习和成长,玩中学才舍乐学

习大大去年出访英国时曾提到:“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认为:“游戏就是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主要任务其实就是玩耍和游戏。

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往往都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教育就应该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地开展;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定时、定点、定量地进行;认为教育就应该是在学校或培训机构开展,由老师负责。因为这样的认知,我们常常把学习和玩对立起来,认为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学习时不能玩,玩时无法学习。

如果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天性,我们就应该清楚,孩子天生就是爱玩的,他们的学习机会其实无处不在。这些机会就在孩子间的嬉笑打闹中,就在每一天的吃喝拉撒中,就在亲子对话的一瞬间,就在偶尔的长途跋涉中,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

……

察自己的孩子,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那些在养育之路上所遭遇过的挫败感,完全可以转化为一种成就感;那些曾令我们束手无策的“捣蛋鬼”,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天使”。

如何才能帮助家长把每一个问题都转变成一次孩子成长和父母自我成长的机会呢?这是我在写作过程中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策划、创作到正式出版历时近三年完成的这四本书,或许是目前成千上万种育儿图书中最值得您认真阅读,并收藏备用、随时翻阅的一套枕边育儿书。您在育儿之路上碰到的大多数问题,应该都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本系列图书围绕孩子的习惯、性格、自控力和学习力四大主题,全部采用问题导向的写作方法。每册图书分别聚焦一大主题,并细化为7个不同专题,而每个专题又以常见的5个典型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再给出几条原则性的建议,但最为浓墨重彩的部分还在每个专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即“5+1”工程,其中的“5”包括亲子活动、亲子游戏、亲子对话、亲子阅读和亲子观影5大板块,“1”是每个专题最后附加的一张成长记录表。

如此一来,全套图书共计140个育儿问题,112个亲子活动,84个亲子游戏,280句亲子对话,近500本(套)亲子阅读书目推荐(均附内容简介),近150部亲子动画、电影或视频节目推荐。书中的每一个育儿问题,都来自曾经向我咨询过的家长,大部分亲子活动和亲子游戏都源自我在陪伴两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亲身实践,亲子阅读的书目和亲子观影的视频,既有我亲自陪孩子读过或看过的,也有从专业角度筛选的。

这既是一套育儿实战手册,也是一套父母成长秘籍。倘若您用心阅读,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相信假以时日,您就能成长为一名好父母。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而好父母绝不是速成的,都是在不断学习、勇于改变、自我成长中磨炼出来的。只有当父母不断成长,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的成长。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的人生就会跨越一大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