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是一部真实详尽地展现有宋一代三百余年历史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起于后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公元955年),止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作者李之亮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和锤炼,将这一王朝十八代皇帝、数百位臣僚、各阶层百姓的风云叱咤、悲欢离合再现给读者,是迄今为止篇幅最钜的历史长卷。《高宗南渡》是全书的第七部。
本书以宋朝第十代皇帝赵构为基本主线,展现了南北宋之交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一时期,一方面是金国侵略者继续扩大对南宋的攻占,另一方面是徽宗第九子赵构于大厦将倾的危难关头,经历艰苦卓绝的殊死奋争建立了南宋新王朝,确保了宋朝社稷的正统传续。历史有其必然性,但有时候也经常出现偶然的因素,看似必然亡国灭种的宋朝,就因为金人攻陷汴京时漏掉了赵佶的第九子赵构,竟令他成为了中兴宋朝的一面旗帜,使太祖赵匡胤创建的宋朝又延续了一百多年。
李之亮的长篇历史小说《高宗南渡》前后跨越三十六年,是整个宋王朝历史上最动荡起伏、最纷乱如麻、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时期。从地域上说,虽然是以南宋朝廷为主线,但又给了反复拉锯的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以足够的篇幅,描绘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画面。这个时期尤其是南宋的前期,除了朝廷内部激烈斗争、更换宰辅如走马灯之外,各地土豪、叛军的情况也极为复杂且瞬息万变,更有新崛起的金国以及被虏到金国的那些宋人的命运变迁。
上一部《徽钦二帝》中留下的一些悬念,在这一部里或早或迟都能找到线索、答案及他(她)们的最终归宿,如宗泽、何栗、张叔夜等主战人士,本部的前几回里便都有了结局;汪伯彦、黄潜善究竟是志士还是奸邪,本书也给出了最终的答案;贯穿前两部书的哲宗孟皇后在这部《高宗南渡》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故事,在整个大宋朝的历史上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看完本书,您可能会感到出乎意料地神奇与不可思议;赵佶的主要后妃郑春烟、乔玉珠、韦香菱、王月宫、王阆风、萧大翠、萧小翠以及帝姬璎珞、柔福,赵桓的皇后朱氏,还有康王赵构的王妃邢白鹭、吴竞雄、潘丽蓉;京师名妓李师师;蔡京的三位妓妾慕容姑娘、邢姑娘和武姑娘等“故人”,将在本部书中悉数亮相,以其各自独有的人事天命演绎了那个时代里妇女们截然不同的境遇和生命的历程。
“朕打算就在宫内修建一堂,命伯琮在此就读,赵爱卿以为如何?”
“索性就叫资善堂吧。”赵鼎不但没有异议,还为伯琮即将就读的处所取了名字。
赵构问道:“为什么要叫资善堂?”
“真宗末年,为其子仁宗皇帝修建的读书堂就叫资善堂。仁宗读书于此,遂成大宋朝仁爱之君,垂名青史。”
赵构点头道:“赵爱卿博学如此,朕还有何话说?就叫资善堂。爱卿能否为伯琮拣选两位师傅?”
赵鼎沉吟片刻答道:“徽猷阁待制范冲可兼资善堂诩善,教导皇子。范冲的父亲范祖禹当年最受司马光青睐,其学问堪称当今独步,无人可比。”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定下授予伯琮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待资善堂建好后便命伯琮在那里接受正规的听读。
老黄门冯益悄然进殿,禀道:“陛下,张丞相从江北回来了,已在殿外等候。”他说的“张丞相”指的是右相张浚。
赵构连忙命道:“快宣他进殿。”又朝赵鼎一笑道:“张浚来得正好,朕能与左右二相同共议事,近年来十分难得。”
赵鼎似乎对张浚的到来并不感兴趣,说道:“臣何尝不知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大道理,臣当初之所以在陛下面前极力举荐他,就因为认定此人可以与臣和衷共济,不过今天张丞相来,未必还能与臣保持一致了。”
赵构听出赵鼎的话里带着些酸涩,还带着些不满,但眼下用人之际,他不愿二人越闹越僵,所以赶在张浚进门之前对赵鼎说道:
“二相见解稍有龃龉完全正常,还望赵爱卿畅所欲言,不要意气用事的好。”
赵鼎朝赵构小揖答道:“这一点陛下尽可放心,臣会尽可能地维护大局。”
张浚进殿,给赵构行了大礼,又十分友善地朝赵鼎见礼:“战事扰攘之间,下官已经很久没见到赵丞相了。”
赵构显得急不可耐,问道:“张爱卿又为朕带来什么好消息了?”
张浚拱手答道:“臣为陛下贺。臣这次回朝觐见,的确带来不少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鄂州岳飞大军上个月进兵鼎州围剿水贼杨太,所向克捷,如今水贼已被彻底剿灭了。”
鼎州钟相、杨太啸聚洞庭湖一带十多个县,数年来牵涉了朝廷很多精力,也一直是赵构最感头痛的一块心病,此前虽然屡屡派兵征剿,但总是死灰复燃,有时候甚至还越燃越旺。今听张浚一说,不觉喜从中来,接着又问:
“爱卿说彻底剿灭是什么意思?杨太呢?”
“回陛下,岳飞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先诱降了贼将陈瑶和黄诚,命二人伺机行事。这两个人都是杨太很信任的部将,故而杨太对他们毫无防范,直到二将在水寨里擒拿杨太,那家伙才明白了什么叫众叛亲离,慌乱之间跳水而死。二将恐其不死,从水中将他拽上岸来,割下首级,并将钟相之子钟仪、军师周伦一起押到都督府归降。岳飞很善分化瓦解之术,立即下令,除钟仪、周伦二贼之外,其余一律不问,任其归田。据说很多贼徒幡然悔悟,争相投奔岳家军,这么一来岳飞的队伍又扩充了不少兵力。”
“如此甚好,如此极好!”赵构赞不绝口。“大将在外,朕最担心的就是杀戮过多,伤了朕爱养赤子的初心。岳飞能深体朕意,挽救数万生灵,朕一定要为岳飞加官晋爵,加其检校少保。”
张浚接着道:“陛下,西北再传捷报,吴蚧派其弟吴磷、大将杨政袭击秦州(今甘肃天水),将伪齐知州胡宣生擒活捉,如今秦州又重归我大宋所有了。”
张浚所以对此捷如此看重,是因为秦州乃西北之重镇,其重要性仅次于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宋人一旦据有了秦州,那么整个西北北起镇戎(今宁夏固原),南至阶(今甘肃武都)、成(今甘肃成县)广大地区所有州郡尽为宋朝所有,这对于防备金兵和伪齐兵从西北进攻蜀地,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陛下用岳飞,实乃上天之赐。”赵鼎插话赞扬。
‘‘还有,前些日子伪齐军攻打固始县,又撞到了岳飞刀口上,岳飞只派了一个李道前往,就把齐军打得人仰马翻。刘麟派兵固守光州(今河南潢川),淮西大将郦琼攻其不备,一日破城,如今光州也握在我大宋手中了。那刘麟也是不长眼,光州原先就是郦琼当军贼时的老巢,夺回此州对郦琼来说还不是易如反掌?刘麟恼羞成怒,又亲自率兵攻打涟水军,被韩世忠一举击溃,真是形势喜人哪。臣请陛下千万不要就此止步,打过淮河,收复中原,严惩刘豫,正其时也!”
张浚这里提到的郦琼,原本也是一个军贼,后来归降了大将刘光世。本书第十五回里曾有交代。当时朝廷想利用这个亡命徒巩固淮西,所以给了他继续掌兵的大权。不过他毕竟是军贼出身,狂妄之气时不时地表露出来。与刘光世相处久了,他渐渐看出刘光世不是个胆大之人,所以越来越看不起他。后来张浚几次赞扬他守把淮西干得漂亮,他自鸣得意之余,也表示出对张浚的顺从,开口闭口都说自己是张大帅的爱将。张浚借助郦琼打了几个胜仗,对他也颇有好感,遗憾的是张浚看人的本事的确很差,就是这个郦琼,成了他后来翻船倒霉险些送命的大冤家,不过这是后话。
P44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