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通过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著的《回忆鲁迅在上海(精)》,可以了解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总过近现代史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 书名 | 回忆鲁迅在上海(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通过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著的《回忆鲁迅在上海(精)》,可以了解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总过近现代史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内容推荐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著的《回忆鲁迅在上海(精)》由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对鲁迅的纪念文章组成。诸如丁玲、王映霞、巴金、叶圣陶、朱自清、林语堂、柳亚子等现代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还有诸如宋庆龄等政界要人的回忆。通过这些文章,可以了解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总过近现代史增添了许多精彩的内容。 目录 无署名 一个回忆 丁 玲 鲁迅先生于我(节选) “开会”之于鲁迅 鲁迅先生与我们党的关系 卜英梵 纪念鲁迅先生——回忆有关我投稿的二三事 力 群 鲁迅先生和我 于伶 初见鲁迅先生时 鲁迅“北平五讲”及其他 马子华 点点星光(节选) 王任叔 一二感想 王志之 鲁迅印象记(节选) 王余杞 悲愤——因鲁迅先生的逝世而作 王冶秋(冶秋) 怀想鲁迅先生 鲁迅和韦素园 王宝良 鲁迅先生与内山书店 王春翠 回忆鲁迅 王映霞 我记忆中的鲁迅与许广平 记(鲁迅日记)中与我有关的二三事 林语堂和鲁迅的一次争吵 王钧初 鲁迅先生逝世哀感 王朝闻 只研朱墨作春山 王森然 难忘的谈话——回忆鲁迅先生的教诲 王蕴如 回忆鲁迅在上海的片断 韦丛芜 未名社始末记 戈宝权 从送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谈起 巴 金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认识的鲁迅先生 孔另境 我的记忆 忆鲁迅先生 玉波 鲁迅的孤僻 艾芜 悼鲁迅先生 以群(叶以群) 忆鲁迅先生 叶圣陶 “相濡以沫” 对鲁迅先生的怀念 田 汉 漫忆鲁迅先生 白 兮 心中的碑铭 白 危 从一本书的诞生谈起——纪念鲁迅先生在中国木刻运动史上的启蒙作用 记鲁迅 白 薇 我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和感想 白 曙 回忆导师鲁迅二三事 冬藏老人 雪夜访鲁迅翁记 冯 至 鲁迅与沉钟社 冯乃超 鲁迅与创造社 冯雪峰 鲁迅回忆录 回忆鲁迅 党给鲁迅以力量——片断回忆 在北京鲁迅博物馆的谈话 鲁迅先生计划而未完成的著作——片断回忆 司徒乔 忆鲁迅先生 阿累(朱凡) 一面 朱自清 我和鲁迅 任 钧 有关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 庄启东 对一件历史陈迹的辩论 刘 岘 忆鲁迅先生 永存的记忆 回忆鲁迅琐记 刘淑度 回忆鲁迅先生二三事 江 丰 鲁迅先生与“一八艺社” 许 杰 回忆我和鲁迅先生的一次见面 许广平(景宋) 在欣慰下纪念 鲁迅先生与海婴 景云深处是吾家 鲁迅先生与家庭 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习惯及饮食嗜好等 鲁迅先生的娱乐 鲁迅先生与香烟——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 鲁迅的生活 鲁迅先生的私生活 关于鲁迅先生的病中日记和宋庆龄先生的来信 秋白同志和鲁迅相处的时候 片段的记录 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 (死魂灵)附记 元旦忆感 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活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写作和编辑工作 鲁迅和青年们(节选) 读(永不磨灭的印象》 札记 鲁迅回忆录(节选) 青年人与鲁迅 忘记解 鲁迅《病中通信)附记 鲁迅先生的晚年 我怕 最后的一天 许天开 忆“木铃木刻社” 许寿裳 鲁迅的思想与生活(节选) 我所认识的鲁迅(节选) 鲁迅的生活(节选) 回忆鲁迅 一 鲁迅的避难生活 亡友鲁迅印象记(节选) 许幸之 回忆鲁迅先生二三事 许钦文 鲁迅和陶元庆 鲁迅先生的蜜月 鲁迅先生对于生命和工作的看法 在给鲁迅先生责骂的时候 鲁迅先生的疑虑 同鲁迅先生最后的晤谈 可怜的周先生 孙用 感情的负债 鲁迅先生是怎样替(勇敢的约翰)“校字”的? 孙席珍 鲁迅先生怎样教导我们的 孙福熙 鲁迅.艺术家 杜任之 永不磨灭的印象 杜草甬 “随时为大家想想……”——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李 兰 一点引起痛惜的回忆 忆鲁迅先生——中译<夏娃日记)的来历 李桦 我们在鲁迅先生的教导下前进 回忆鲁迅先生在新美术运动中的一些活动 李一氓 从两周年纪念到五十周年纪念 李宇超 永念不忘的一件事 李恺良 回忆我与鲁迅先生通信的经过 李霁野 忆鲁迅先生 记“未名社” 鲁迅先生的风度 杨之华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怎样产生的 秋白和鲁迅 杨霁云 琐忆鲁迅 《鲁迅书简》跋 丽 尼 要学习的工作精神 吴似鸿 关于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 吴凯声 鲁迅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吴奚如 回忆伟大导师鲁迅 我所知道的鲁迅和“左联” 吴朗西 鲁迅先生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追忆几件往事——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而作 片断的回忆 曙天女士(吴曙天) 日记片断 访鲁迅先生——断片的回忆 邹鲁风 党最亲密的战友——回忆鲁迅先生 汪静之 鲁迅——莳花的园丁(节选) 沙 飞 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会场里(节录) 我最后见到鲁迅先生的一天 沙汀 一件小事 沈尹默 忆鲁迅 鲁迅生活中的一节 沈兼士 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宋庆龄 追忆鲁迅先生 序《鲁迅画传》 张望 一段回忆 诞辰百年忆先生 张友松 鲁迅和春潮书局及其他(节选) 张佳邻 陈赓将军谈和鲁迅先生的一次会见 张孟闻 鲁迅先生的告诫(节选) 芬君(陆蠡) 鲁迅访问记 史平(陈云) 一个深晚 陈明士 鲁迅巧避傅东华——文坛述往 陈学昭 鲁迅先生回忆 回忆鲁迅先生 荒煤(陈荒煤) 老头子——:纪念鲁迅先生 陈独秀 我对于鲁迅之认识 陈烟桥 鲁迅先生与版画——作为补充木枫先生的大作《鲁迅先生与木刻画》 忘却不了的教诲——回忆鲁迅片断 陈望道 关于鲁迅先生的片断回忆 范文澜 忆鲁迅先生 茅 盾 鲁迅说:“轻伤不下火线厂 我和鲁迅的接触 写于悲痛中 纪念鲁迅先生 林语堂(林玉堂) 记周氏弟兄 鲁迅 忆鲁迅 悼鲁迅 郁达夫 回忆鲁迅(节选) 尚 钺 怀念鲁迅先生(节选) 金性尧 关于鲁迅的四封信 金肇野 鲁迅和全国木刻展览会 周 文 鲁迅先生和“左联” 鲁迅先生是并没有死的 周 哗 伯父鲁迅的二三事 鲁迅和茅盾的一次会面 追悼鲁迅先生 周 粟 鲁迅印象记 知堂(周作人) 关于鲁迅 关于鲁迅之二 周建人 回忆鲁迅在上海的几件事 关于鲁迅的片断回忆 周海婴 重回上海忆童年(选载) 周楞伽 我和鲁迅先生的交往及通信内容 郑 奠 片断的回忆 郑育之 萦绕着心头的一页 郑伯奇 鲁迅先生的演讲 郑振铎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鲁迅与中国古版画 鲁迅先生并不偏狭 赵家璧 不肯说假话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鲁迅先生的编辑工作 回忆鲁迅给“良友”出版的第一部书——关于(苏联作家二十人集) 记鲁迅先生选苏联版画 记鲁迅先生与良友公司的几件事 鲁迅为(良友文学丛书)开了路 赵景深 鲁迅给我的指导、教育和帮助 草 明 我吃过他的“奶” 五十年祭 胡 风 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日本·汪精卫 鲁迅书信注释——涉及我和与我有关的情况 悲痛的告别 关于三十年代前期和鲁迅有关的二十二条提问 关于鲁迅日记中有关我的情况若干具体记忆 胡愈之 谈有关鲁迅的一些事情 南 风 我与鲁迅的认识和来往 柳亚子 鲁迅先生九周年祭 侯枫 忆鲁迅先生 俞念远 我所记得的鲁迅先生 施蛰存 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 姜馥森 鲁迅与白莽 姚 克 最初和最后的一面——悼念鲁迅先生 袁 殊 我所知道的鲁迅 征农(夏征农) 纪念中的鲁迅先生 钱君匋 我对鲁迅的回忆 想起鲁迅一件往事 倪文宙 深情忆念鲁迅师 徐梵澄 星花旧影——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 徐懋庸 我和鲁迅的关系的始末 气死乎,逼死乎? 郭沫若 一封信的问题 唐 诃 鲁迅先生给我的教益 唐 弢 第一次会见鲁迅先生 琐忆 “编辑”三事 记鲁迅先生 纪念鲁迅先生 断片 一点往事——纪念鲁迅诞生九十五周年 回顾——重读鲁迅先生的几封信 鲁迅先生丧仪散记 黄源 鲁迅先生 鲁迅对“捧”的严肃的态度 鲁迅先生二三事 鲁迅先生与《译文》 忆念鲁迅先生 鲁迅书简追忆 黄萍荪 鲁迅与“浙江党部”之一重公案 黄新波(新波) 不逝的记忆 沉痛的哀思 萧三 反对对鲁迅的侮辱(节选) 萧红 “万年青” 回忆鲁迅先生 萧 军 病中的礼物——为关心鲁迅先生的病者而作 十月十五日 我们第一次应邀参加了鲁迅先生的宴会 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节选) 曹艺 追念鲁迅先生 白首话当年——我几度见到鲁迅先生的经过 曹 白 写在永恒的纪念中 鲁迅先生和中国新兴的木刻 深切的纪念 曹靖华 生命中的第一声雷 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电工”鲁迅——往事漫忆之一 鲁迅先生与书籍插画 人民的春天要开始了 智慧花开烂如锦 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 无限沧桑怀遗简 曹聚仁 我与鲁迅 鲁迅与我 鲁迅先生 梅志 在“皇宫”里招待鲁迅先生 几点补遗 章衣萍 古庙杂谈(节选) 枕上随笔(节选) 关于“猹” 川岛(章廷谦) 记重印<游仙窟) 一件小事 鲁迅先生所送给我的书 鲁迅先生生活琐记 读<鲁迅日记)杂记 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靳以(章靳以) 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章锡琛 鲁迅先生的“义子” 粱以俅 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见 梁实秋 鲁迅与我 董秋芳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在写(文艺与革命)等两篇杂文的时候 韩侍桁 忆恩师鲁迅 傅东华 悼鲁迅先生 楼适夷(金) 深渊下的哭声 鲁迅二次见陈赓 毕生难忘的恩情——记鲁迅先生给楼炜春的几封信 赖少其 一木一石 裘柱常 高山仰止 蔡健 缅怀与感激 蔡元培 忆鲁迅先生轶事 漱六(蔡漱六) 回忆鲁迅与北新书局二三事 瘦鹏 游春遇见鲁迅记 谭正璧 回忆我和鲁迅先生的一段往事 端木蕻良鲁迅先生和青年 永恒的悲哀 缪 敏 鲁迅和方志敏的一段往事——纪念鲁迅诞生八十周年 黎烈文 一个不倦的工作者 黎锦明 一个印象、 追记鲁迅先生 薛 汕 鲁迅先生的身影 魏金枝 我们年青人只有惭愧 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旧事 魏猛克 怀念鲁迅先生 [日]儿岛亨 未被了解的鲁迅 . [日]山上正义 谈鲁迅 [日]山本实彦 鲁迅某种内心的历史 鲁迅的死 [日]木村重 在上海的鲁迅 [日]内山完造 回忆鲁迅片断 从回忆鲁迅先生谈起 (上海漫语)(节选) 吐铁会见记 回忆鲁迅先生 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 风暴时刻 文学家的灵魂 理所当然的事 (花甲录)中有关鲁迅的资料 鲁迅追忆 思念鲁迅先生 [日]内山嘉吉 我的回忆 鲁迅和中国版画与我 [日]内山嘉吉、内山松藻夫妇 漫谈鲁迅 [日]长与善郎 会见鲁迅的夜晚 回想鲁迅 (日]长尾景和 在上海“花园庄”我认识了鲁迅 [日]仓石武四郎 鲁迅的追念 [日]本间久雄 鲁迅的事情 [朝]申彦俊 中国大文豪鲁迅访问记 [美]史沫特莱 忆鲁迅 魯迅是一把宝剑 论鲁迅 追念鲁迅 [日]池田幸子 最后一天的鲁迅 [日]辛岛骁 回忆鲁迅 [日]林守仁 鲁迅的死和广州的回忆 [日]林芙美子 鲁迅追忆 [日]松本重治 鲁迅和长与善郎的会见 鲁迅之死与内山完造 [日]河野樱 回记鲁迅 [日]须藤五百三 医学者所见的鲁迅先生 [日]室伏高信 鲁迅的印象 [美]埃德加.斯诺 鲁迅印象记 向鲁迅致敬 中国的伏尔泰——一个异邦人的赞辞 [日)原胜 紧邻鲁迅先生 [日)圆谷弘 与鲁迅谈话 [日]高良富 会见鲁迅的前前后后 [日]野口米次郎 与鲁迅谈话 一个日本诗人与鲁迅的会谈记 [日]鹿地亘 鲁迅访问记 鲁迅的回忆 鲁迅和我 鲁迅——我的师友 鲁迅魂 [日]清水安三 我怀念鲁迅 [日]奥田杏花 我们最后的谈话 [捷克]普实克 回首当年忆鲁迅 [新西兰]路易·艾黎 鲁迅回忆片断 [日]新居格 高尔基的存在 [日]增田涉 鲁迅印象记(节选) 我的恩师鲁迅先生 忆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 [日]镰田寿 鲁迅和我 试读章节 一个回忆 因为海外一位朋友要我转给鲁迅先生一封信,我才与他有了一面之缘。信原是很普通的,我可以交到内山书店转给他便完了。不过朋友的叮嘱要我面交,并有事要我同他面谈,因此,不得不去找他见面。 那天我浴着温和的日光走到内山书店,说明了来意,内山先生要我等一等,他代我通知。我坐着等了一时.不料来的却是一位女士,经内山先生的说明,我才知道她是鲁迅先生派来的。 “我是周先生的学生,”她自己先介绍了,“周先生不在家,有什么事,我们不妨先谈谈。”她很温和的说。 “这是×君的一封信,你可以看看。”我从衣袋中拿出一封信,一面递给那位女士,一面这样说。 她看了后,知道×君嘱咐有事要我们面谈,信也须面交,她依旧把信交还了我。并代约定了第二日的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次日我到内山书店,鲁迅先生已经来了,他当门斜坐着,面色很灰暗苍老,衣服不大整洁,两眼却很有力的注视我。当然也是经内山先生说明一下,我们便开始谈话。 我把×君的信递给他。 “昨天同你见面的那位,是我的老婆,她告诉你,她是我的学生吧?”他一面看信,一面微笑着申明似的说。 “呵呵。”我只这样应了一声。“那就是你们《两地书》上的广平女士吧?”想这样说一句,但只笑着未说出口.他旋即站了起来。 “我们到前边咖啡馆里细谈谈好吧?”他看着我,我只点了下头,便同他走出内山书店。 我们走到距内山书店约有半里许的一家小咖啡馆中。坐定后,他拿着信在继续看着。看完了信,很愉快的向我说: “你看我的身体怎样呢?他们总是担心我的身体。其实他们在国外过久了,见惯了硕大的西洋人。自然觉得我的身体瘦弱了。究竟我并没有什么病,看来似乎不结实,实则也还好,我天天都在劳动呀。”他拖着杂有些绍兴土音不纯熟的普通话在幽幽地说。 “我倒盼望你能如朋友们的期望,到国外去休养一时。”我不加考虑的这样回答他。实则我真有点可怜这位老战士,他身体是那样不行,环境又极残酷的压迫他。这样内外交攻,他怎样支持呢?“并且×君恐怕你在经济上有困难,他另外托了朋友代你筹借,到了那里才归还.而且这位朋友已慨诺了。”我继续着说。——这是朋友要我当面说穿,怕他为经济而烦恼。可是他的身体好不好,我却没有回答他。因为我看他对自己的身体信心颇强,实则他的身体又那样不行,我怎好置答呢。顺便我还告诉他,海外朋友们听到许多不利于他的谣言。大概都放心不下,因此更是希望他到国外去住一时。 他笑了笑,吸着纸烟,慢吞吞地说: “谣言呢?这是一年到头都有的.怎能顾得了那许多,到国外去住一时,自然是好,而且也曾经这样打算过。但若果是为谣言吓走的,那倒不必。因为在国外也是不能久住呀,回来还不是要到中国来,那时谣言或者更多了。”他说了这些话,跟着突然问我认识不认识××先生。我告诉他在十年前便认识,并且还是我在××大学的教员。 他听到我认识徐先生②,因此他告诉我许多关于徐先生的消息,从徐先生近年的生活,和他死的经过。以及他自死后还有许多关于他的谣言。并且告诉我他正在为他搜集各种遗作。预备要半年工夫,将徐先生的遗著编成功。并整理好自己的一切东西,然后才谈到出国的事。现在不能即时出国,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他的遗作是很宝贵的,它将给予人类很大的贡献,我为他编辑遗著,倒不仅是为朋友的私情。”最后他微带一点伤感的声调这样说。 我静默了一时,问他是否预备写复信与x君,他略一思索,说:“不必了,请你代我告诉他们吧。” 最后,我们约定了通信和见面的所在。因为我曾经要求他将来在文字上,或有请求他的地方。 我们相偕走出咖啡馆,彼此轻轻地点了下头,便背道走开了,我走了约有五码远近,回头来看他,他正慢慢地斜披着阳光向西北角走去。 分别后,未曾有第二次见面的机会。后在报纸上,发现这位老战士死的消息,给予我一下严重刺激!半天我都透不过气来。这几天来,我只是在报纸上找寻关于他死后的消息。毕竟我们这位为民族解放斗争的老战士的精神已分布给广大群众!连日来成千成万的工人学生及店员都争着去瞻仰我们这位已死的老战士的遗容,这不是说明,他的未了的事业,已有这些后死者继承了吗? (选自《鲁迅先生轶事》,上海千秋出版社1937年版)鲁迅先生于我(节选) 丁玲 大革命失败后,上海文坛反倒热闹起来了,鲁迅从广州来到上海,各种派别的文化人都聚集在这里,我正开始发表文章,也搬到了上海。原来我对创造社的人也是十分崇敬的,一九二二年我初到上海,曾和几个朋友以朝圣的心情找到民厚里,拜见了郭沫若先生、邓均吾先生,郁达夫先生出门去了,未能见到。一九二六年我甸湖南,路过上海,又特意跑到北四川路购买了一张创造社发行的股票。虽然只花了五元,但对我来说已是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可是在这时,我很不理解他们对鲁迅先生的笔伐围攻。以我当时的单纯少知,也感到他们革命的甲胄太坚,刀斧太利,气焰太盛,火气太旺,而且是几个人,一群人攻击鲁迅一个人。正因我当时无党无派,刚刚学写文章,而又无能发言,便很自然地站到鲁迅一边。眼看着鲁迅既要反对当权的国民党的新贵,反对复古派,反对梁实秋新月派,还要不时回过头来,招架从自己营垒里横来的刀斧和射来的暗箭,我心里为之不平。我又为鲁迅的战斗不已的革命锋芒和韧性而心折。而他还在酣战的空隙里,大力介绍,传播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我读这些书时,感到受益很多,对鲁迅在实践和宣传革命文艺理论上的贡献,更是倍加崇敬。我注视他发表的各种长短文章,我丝毫没有因为他不曾回我的信而受到的委屈影响我对他的崇拜。我把他指的方向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写作的途程中,逐渐拨正自己的航向。当我知道了鲁迅参加并领导左翼作家联盟工作时,我是如何的激动啊!我认为这个联盟一定是最革命最正确的作家组织了。自然,我知道“左联”是共产党领导的,然而在我,在当时一般作家心目中,都很自然的要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具体的人在“左联”实现党的领导。一九三○年五月,潘汉年同志等来找我和胡也频谈话时,我们都表示乐意即刻参加。当九月十七日晚“左联”在荷兰餐馆花园里为庆祝鲁迅五十寿诞的聚餐后,也频用一种多么高兴的心情向我描述他们与鲁迅见面的情形时,我也分享了那份乐趣。尽管我知道,他并没有,也不可能向鲁迅陈述那件旧事,我心里仍薄薄的拖上一层云彩,但已经不是灰色的了。我觉得我同鲁迅很相近,而且深信他会了解我的,我一定能取得他的了解的。P1-2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