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继铭著的这本《亲爱的丫头》包含了两百篇日记,记录女儿成长轨迹的点点滴滴,展现一位父亲的苦心孤诣。
饱含诚挚和深情的中国父爱样本,写尽父女之情,告诉读者如何真实地应对孩子的成长。
作者洋洋洒洒地分享自己对做人做事、对家庭亲人、对事业的观点和态度。以亲身经验告诉女儿一些做人的道理,拳拳为父之情漫洇纸上。
文笔随性洒脱,文字轻松隽永,可读性高。做父母的会更加珍惜养儿育女的宝贵经历,做儿女的会更加理解父母的爱心。
| 书名 | 亲爱的丫头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柯继铭 |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柯继铭著的这本《亲爱的丫头》包含了两百篇日记,记录女儿成长轨迹的点点滴滴,展现一位父亲的苦心孤诣。 饱含诚挚和深情的中国父爱样本,写尽父女之情,告诉读者如何真实地应对孩子的成长。 作者洋洋洒洒地分享自己对做人做事、对家庭亲人、对事业的观点和态度。以亲身经验告诉女儿一些做人的道理,拳拳为父之情漫洇纸上。 文笔随性洒脱,文字轻松隽永,可读性高。做父母的会更加珍惜养儿育女的宝贵经历,做儿女的会更加理解父母的爱心。 内容推荐 柯继铭著的这本《亲爱的丫头》是一位父亲为女儿写下的成长手记,也是一位父亲送给女儿的成年礼物。 通过记录女儿成长中的点滴,随时随地随想随记:怎么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什么才是好的表达,如何做选择,如何在事前做好准备,如何对待亲情,如何对待金钱,等等,父亲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娓娓道来,父女之间的款款深情溢于纸面。 这是父亲写给女儿的情深意长的“情书”,也是一份最真诚的父爱样本。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缘起 2011年 因为有你 自我反省的习惯 什么是好的表达 该如何选择 你的小心思 眼泪是最珍贵的东西 随时准备好自己的“胶棒” 让你快乐的究竟是什么 关于亲情 要不要勉强自己 称呼人是门大学问 逼上梁山的家长会 凡事预则立 快乐很简单 老妈的生日 温暖的年夜饭 春节的妙处 跟“年”说再见 新年新开始 生日提醒 小面子值了四块钱 对金钱的态度 做钱的主人 不要太早的见多识广 子女应尽的责任 令人忐忑的电话铃声 生病时人反而可爱了 你最爱说的几句话 老妈做的榜样 因为有你 老爸的长处 土地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十年前的交通 读书如登山 不要忘记常识 椰子树上长香蕉的问题 写东西有感而发就好 爱之于生命,犹如盐之于菜肴 麻坛给你过生日 照顾别人的感受 运动方式的选择 四十岁的好处 朋友是寻得的兄弟姐妹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人的天赋各有不同 乱穿衣的季节 叫老爸起床的重任 论“不表态” 人生在世的根本 “做好自己”的前提 腹有诗书气自华 了解不等于认同 在时间中等待结果 雪梨走了 此生最温暖的惦记 日常中的小乐趣 学习也是一种游戏 对“批评”抱欢迎的态度 办法不是急出来的 那只洁白如雪的兔子 年轻就要努力进取 在宁静中过生日 读懂字面背后的意思 我为什么入党 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论 寻找惬意的生活 换工作的思考 出现问题就认真应对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 理解死亡,善待生命 大伯的传奇故事 父母不像你想的那么强大 天底下最欢畅的时光 大学四年级与小学三年级对话 对家庭教育的两个担心 今生,我们以父女身份相遇 赵阿姨之前的吴阿姨 赵阿姨为什么让人喜欢 平凡中的美好更可贵 关于未来选择的参考意见 每个人的心理底色都不一样 君子之交与没心没肺 防人终害己 怎样才能跨世纪 2012年 生命的两种面相 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 真喜欢就善待它 喜欢耍是个优点 生命的两种面相 装懵是一种技巧 生命不能用金钱衡量 慢工出细活 希望多读点书 大度的品质 凡事都要有一个“度” 仁者无敌 天下本无大事 每个人都会犯错 定格在记忆中的图画 五字之约 有选择地作出妥协 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迷恋于肥皂剧的文化人 在电视中看什么 正信缺位,众声喧哗 谢谢你照顾了我的感受 你的第一次独处 2014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安静下来聆听内心 此生注定在平凡中度过 现在的你开始爱美了 趁着好奇心正在生长 没有任何事可以毁掉人生 只管坚持自己的看法 高山仰止 要有点时间发呆 不赞同的两件事 多余的担心 2015年 境由心生,然后自若 建立对死亡的理性认知 生命中最难解之事 用压岁钱炒股的成果 真想永远只有一种 不被概念遮蔽才能接近真相 自然对生命最后的安排 起床的问题 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比学习成绩重要一百倍的事 完美的人也是凡夫俗子 环境决定你的成长机会 并非所有形式的东西都不好 关于新岗位的思考 股市中折射的人性 第一重要的是明辨是非 我的十二岁和你的十二岁 欲望是人性原初的力量 犯错误的套路 自食其力就好 听其言要究其实 生日的三桩心愿 爷爷的豁达坚强 从送你上学的岗位下岗 表达歉意的方式 看坝坝电影 内心是根本,表达只是技巧 对兰州的共同印象 记忆被时光越磨洗越清晰 旅途是换个角度观察的机会 等待你发现自己 愿你傻人有傻福 阅读中最需要留意的地方 不必纠结于别人眼中的得失 成长总要付出时间 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 吃碗小面当早餐的幸福 记忆中小时候的夏天 用务实求实来评判人与事 和时间赛跑的年纪 找到滋养自己灵魂的水土 境由心生,然后自若 留意那些不合自己心意的看法 珍惜来自乡间的朋友 始终做个热心的人 说自己的想法,管他人怎么看 旅行时,带上眼睛带上心 愿你能享受简单生活 学会面对压迫与诱惑 珍惜现在拥有的就好 纷繁复杂多半是假象 平常饮食最有滋味 叮嘱你的三件事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 一切才刚刚开始 缘分的秘密 选择自己退出的姿势 后记 试读章节 该如何选择 元月八号是星期六。中午, 外公外婆家在同仁路锦都禧宴提前团年。饭后,我们陪外公外婆打麻将,你去上兴趣课,课后阿姨接你回家吃晚饭。我和老妈晚上十一点回家时,你刚刚躺上床,听见我们回来,你给老妈说,亮亮哥哥邀请你第二天到他家做客,你答应了并在晚饭后提前写完了明天的作业;又说明天要去做客,没时间玩只有星期天才被允许玩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很想现在玩一会儿。因为实在太晚,妈妈没有应允。 星期天我们十点过起床时,你已经出门去亮亮家了。阿姨说,你一大早就起来,快速收拾停当,出门前争分夺秒地玩了一阵植物大战僵尸。 为了第二天尽兴玩耍,抓紧在头天晚上赶完了作业;为了玩游戏,宁愿牺牲周末睡懒觉的机会。愿望都照顾到了,都没有被落下。应该说事情处理得不错。 但是我又想,如果星期天做客的时间与平常上学一样早,你是不是可以心甘情愿地付出游戏时间?如果坚持玩游戏,你是不是可以拒绝小朋友的邀请?如果只能有一个选项,你是不是会觉得难以取舍左右为难? 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多半已经忘了有上面这个事,但二者只能居其一的选择以后势必会出现,而且事情可能远不止早点起床抢时间玩游戏这么简单。那时,你又该如何选择呢? 我无法代替你作出选择,我只是想告诉你,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谁都别想把天下的好事占完,为了得到你必须学会放弃。 丫头,当有一天你读到孟子的《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不妨顺带回味下自己的童年趣事。那时,如果遂宁的“舍得”酒还在产出,即便不贪杯,也品上一口吧,其中有老爹想说的话:有得必有失,有舍才能得,懂得拒绝、懂得放弃才能够拥有你真正想要的。 2011年1月11日 你的小心思 丫头,我发现你很有些小心思且很会说话。 昨天下午五点过,你放学后跟我打电话,我们的通话如下: 响亮地:“老爹,你今天回不回家吃饭?” “我要。” 郑重地:“老妈今天不回家吃饭的。” “我今天没事,可以回来吃饭。” 迟疑地:“我说老妈今天不回来吃饭哦。” “嗯……” 急切地:“涵涵今天要来我们家吃饭。” “哦,那我就不回来吃了。” 欢快地:“好的,拜拜!” 明明希望我不回家吃饭,打搅你和同学玩,却又不明说。观察到只要老妈不回家吃饭,我通常自己在外面吃,为此专门重复两遍那个意思来提醒我。看来我不能再小瞧你啦! 2011年1月12日 眼泪是最珍贵的东西 今天又下雪啦。这个冬天有点反常,这已经是今年成都市区的第四或者第五场雪了。中午我和几个同事在窄巷子吃饭后走回办公室,漫天是雪。你明天期末考试,今天总复习,看到窗外的飞雪吗?瑞雪兆丰年,但愿是个好年头。 你一向有点爱哭。有好几次因为东西找不到,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昨天晚上睡觉前找不到胶棒,又哭了。妈妈、阿姨帮着找,还是没有找到。最后我答应今天早上在校门口帮你买,你才止住眼泪上床睡觉。 我知道你对自己的物品有感情,它们不见了,你着急。但是哭不是办法,你哭了它们也不会钻出来。东西不见了,想想它们可能忘在哪儿,把它们找出来;自己找不着,请阿姨、老爹、老妈帮忙找;实在找不到,我们商量怎么办,看要不要重新添置。瞧,今天早上我和你比往常提前十分钟出门,不费吹灰之力在你们学校门口的晓阳文具店买了胶棒。 如果再丢了东西,记住:哭不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赶紧想办法。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才说天无绝人之路,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如果想方设法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那也没有什么了不得,坦然接受吧。 眼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流眼泪是因为动感情,容易动感情的人,更善良、真诚、细腻,更善于体会世情人心,更懂得珍惜。我有时也流泪,被美好的事物打动而流泪,那时候,眼泪把整个人洗得干干净净,把心里抚慰得舒舒坦坦。在我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因为面临困难而流泪。因为我知道,那不解决问题。 2011年1月17日 P9-12 序言 写在前面的话 这些文字,以一个父亲跟女儿写信的口吻,记录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身为父亲的我陪伴孩子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这是一本见证女儿成长的日记,更是一份送给女儿的成年礼,以此祈愿她一生平安喜乐。书中文字的时间跨度近五年,从2010 年12 月到2015 年8 月,不知不觉间,亲爱的丫头从小学生变成一名初中生了。 现在幸得机缘将这些文字辑集成册,呈现在各位面前。推己及人,我也把它当作一份送给与女儿同龄的小男生小女生们的礼物。 我更期望以此册小书,与已为人父母、将为人父母的诸君分享交流。不论是谁,如果这些文字,或者其中的只言片语,能够触动诸君对孩子成长问题的联想和思考,我将不胜欣喜。 我尤其愿意与各位共同分享这样一种养育态度——陪伴小朋友成长的过程,也应该是我们这些身为父母的大朋友不断地把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 借此与各位共勉。 柯继铭 后记 几天前编辑告诉我,还需要补个后记,并说:“本书起笔于二○—○年年末,收笔于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其中有两年半的间断),刚好是两年前的今天。隔着两年的时光,身为父亲的作者再回视自己当时的文字心境,又有怎样的体悟?这是令人好奇的所在。” 其实,在本书末篇之后的一年多时间,身为父亲的记录工作并没有停止。之所以截止在现在落款的日子,只是为了便于集中呈现丫头读小学这一段。自此之后,至今年春节前,我发现电脑屏幕上敲出的文字,不经意就有了与之前重复的情况,不只是内容,甚至不少句子都有重复。这提示我,人的积累和思虑都是有限的,这个时间段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说得差不多了。我于是暂停了码字,用春节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已有文字作了处理,名以“初定稿”,存放在电脑中。 今年四月二十七日,工作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了供职于天地出版社的万文,他的职场经历和给我的第一印象殊为亲切,激发我作出了拜托他看看稿子的举动,但没有说作者是谁。六月十六日,万文在微信上告诉我,他看完了那个稿子,拟用《亲爱的丫头》为书名出版。我于是说出其实稿子的作者是我。通过微信上的几次交流,我确定这个身为两个女儿父亲的人对稿子的理解颇能契合我写那些文字的心意,遂决定把稿子交付给他。这就有了现在的这册小书。 时至今日,亲爱的丫头已经从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这个月开始进入初中三年级了。她是非清晰,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身心健康。我们之间交流顺畅,餐桌谈话仍在继续,尽管常常因为她作业太多难以充分展开。这阵聊得多的是罗马人的故事。爱玩手机游戏,假期喜欢睡懒觉,但这些都没有耽搁她把自己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坐地铁、乘公交、骑共享单车,她已经可以在市区范围内自由来去了。除了按老师要求帮助听写和背书,我们一如既往地不过问她的学习,初中功课的内容比小学更难了,我想关心也关心不了。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还是我和她两个人,在十天时间中,从北京到天津,到河北围场,到内蒙古多伦,到山西的太原和平遥,到河南的郑州、洛阳和开封,走马观花地跑了一大圈,这一趟行程,帮助我熟练掌握了网上订机票、高铁票、订宾馆乃至喊外卖。 原本只是父亲写给女儿的家常话,机缘巧合被赋予了作为一个文本的独立品格,与更多的人交流分享,真是件神奇的事!而现在回头看这些文字,不瞒各位,我感受到一份按自己意愿做了想做的事情的欣慰。 对我们绝大多数平常度日的人,孩子是一生留下来的最重要的“成果”,养儿育女可能是花费时间最多、付出精力最多的“工作”,家庭角色是我们要承担的首要社会责任。每位父母尽责的方式各不相同。按自我意愿做了一件想做的事,算是以自己的方式尽了一份责,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原因。 同样令我欣慰的,是为着写这些文字,我不断地思考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检讨、自我总结中得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自己变得更好了。多年前,我每次修改自己的文章,经常是从结构层次到遣词造句的深度调整.几乎要一大半推倒重来。今年春节后整理已有的文字,却都只有简单的删改。这或者是我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定『生的缘故吧。 后记里照例应该表达谢意,这里就不一一致谢了,对亲朋师友们的感激,我始终铭记于心,须臾未曾稍忘。 2017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亲爱的丫头》文字敏感、周密、质朴、可爱,不失为中国式父爱的激情表达。——著名作家,池莉 这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生命经验”之书。拳拳之心,爱入骨髓。让我想起王朔这样一度以“叛逆者”形象示人的作家也用心写过《致女儿书》这样的动情之作。一般人说父爱如山,却不曾想父爱也柔情似水,柯继铭先生的这本书,为阐释父爱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本。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