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自己加油鼓劲儿,长腿苍鹭把这几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他现在很饿,并且饥饿的感觉每分每秒都在增加。在微笑池塘边上的灯芯草丛中,他已伫立许久。长腿苍鹭是个捕鱼者,名气很大。很久以前他就知道,作为一名捕鱼者,最需要的是耐心。因此,从小时候到现在,他一直在训练自己的耐心。
在这个特别的早晨,他到达微笑池塘的时间比往常晚了一点点。鱼鹰伯兰特偶然经过微笑池塘,一眼就看到了一条鱼,鱼多么好吃啊!他立刻从空中俯冲下去,微笑池塘上溅起了巨大的水花。水花实在太大了,吓坏了池塘里大大小小的鱼。鱼鹰伯兰特抓起那条令人垂涎欲滴的鱼飞走了。长腿苍鹭到达的时候,微笑池塘中的水花刚刚消失。所以,他不知道微笑池塘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原本很有信心很快就会享用一顿丰盛的早餐,但如果他知道鱼鹰刚才来这里抓鱼了,或许会换个地方碰碰运气。可惜他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
长腿苍鹭将长腿落下,翅膀收起来,在灯芯草丛里站定了,这一幕让麝鼠杰里看个正着。麝鼠杰里喃喃自语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得等上好长一段时间,但这不关我的事。当然,如果一些愚蠢的蝌蚪恰巧从这儿经过,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我想,青蛙老爷爷不会让他们过来的。”
青蛙老爷爷肯定不会让蝌蚪过来,麝鼠杰里的判断非常正确。刚才捕鱼的鱼鹰伯兰特不仅吓坏了鱼儿,还吓坏了青蛙老爷爷。他从那片绿油油的大睡莲叶子上跳下,一头扎进了水里。当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观望时,刚好看到长腿苍鹭来了。他知道长腿苍鹭来这里的目的。大睡莲叶子附近的水很深,长腿苍鹭过不来,所以青蛙老爷爷不怕他。但青蛙老爷爷担心他的子孙们,也就是那些小蝌蚪们。他心里明镜似的,小蝌蚪们特别喜欢在灯芯草丛中嬉戏。
“我必须让孩子们远离那里。”青蛙老爷爷咕哝道。接着,他没入水中,消失不见了。他见到了小蝌蚪们并下了命令,如果他们想要活命,今天早晨就必须离开这里,到别处去玩耍。然后,他蹦到那片绿油油的大睡莲叶子上,一边等飞虫“自投罗网”,一边密切关注着长腿苍鹭的动静。
过了一段时间,长腿苍鹭发觉有些不对劲儿。起初,他以为早晨来这里时被人看到了,于是就心想:“如果我一动不动地站在这儿,微笑池塘的小居民们要么忘记我来这里了,要么认为我离开了。”于是,他就在灯芯草丛里一直站着,长这么大他这是第一次站这么久。如果不是刚好看到他的眼睛,你一定会认为他睡着了。但他的眼睛里可没有一点儿睡意。他仔细寻找着粗心的小鱼或者大意的小蝌蚪,眼睛看起来既明亮又敏锐。
就这样,长腿苍鹭站在灯芯草丛中等啊,等啊。如果你看到他的状态,就知道什么是耐心了。时间一长,虽然他很有耐心,但他的肚子越来越饿了。微笑池塘里没有小鱼游泳或小蝌蚪尾巴摆动时泛起的涟漪。今天的情况太奇怪了。有那么一会儿,他都想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试试运气了,还好他没有忘记“只要有耐心,迟早有回报”的道理。所以,他继续等待,就像一位出色的捕鱼者一样。最后,他的耐心终于得到回报了:一群正在玩耍的小鱼离灯芯草丛越来越近了。长腿苍鹭的眼睛一亮,再次记起了那首小诗:“仔细观察,耐心等待,定在睡前饱餐一顿。”
P3-6
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全面了解这套动物小说,特作如下说明。
关于作者:桑顿·W.伯吉斯(1874—1965)是美国国宝级儿童文学大师,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和亚瑟·贝雷。
桑顿·W.伯吉斯的动物小说主打“温情”,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的动物小说主打“悲情”,亚瑟·贝雷的动物小说主打“恩情”。三种动物小说风格各异,蔚为大观,共同构成了20世纪前半叶世界动物小说的美丽画卷,促成了20世纪50年代后动物小说流派的开枝散叶和开花结果。动物小说创作的兴起和发展,赖此三子;动物小说的受欢迎和热销,亦赖此三子!
1874年2月14日,桑顿·W.伯吉斯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桑威奇。同年,他的父亲病逝。从此,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二人生活清苦。童年时,他就放牛,摘野草莓,收野浆果,从池塘里运水莲,卖糖果,抓麝鼠……
桑顿·W.伯吉斯的第一位雇主是威廉·C.奇普曼。威廉·C.奇普曼的居住地遍布森林和沼泽,是野生动物生活的天堂。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印在小伯吉斯的脑海里,后来激发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的许多地点,譬如哈哈溪、微笑池塘、格林森林、格林牧场、蔷薇丛等,莫不与其童年的经历有关。
1891年,桑顿·W.伯吉斯毕业于桑威奇高中。1892年到1893年,他在波士顿一所商科学校短暂学习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对商科不感兴趣,一心想成为作家。最后,他选择了菲尔普斯出版公司(PhelpsPublishingCompany),担任编辑助理。
1905年,桑顿·W.伯吉斯与妮娜·奥斯本喜结连理。遗憾的是,一年后,妮娜·奥斯本去世了,留下一子。据说,桑顿·W.伯吉斯之所以创作动物小说,是因为他想通过给儿子讲故事,陪儿子长大。1911年,桑顿·W.伯吉斯再婚。他的妻子叫范妮。范妮结过一次婚,嫁给桑顿·W.伯吉斯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1925年,夫妇二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汉普登买了一所房子。桑顿·W.伯吉斯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十二年,直到1957年。其间,他常回桑威奇。他经常说,桑威奇是他的精神家园。桑威奇的经历,桑威奇的熟人,都强化了他的创作志趣,促进了他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五十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中出版的动物小说就达一百七十种,为日报专栏写的动物小说故事就更多了,超过了一万五千篇。1960年,桑顿·W.伯吉斯最后一本书《业余自然主义者自传》(Autobiography of an AiIlateur Namralist)面世,讲述了他从懵懂顽童走向文学生涯巅峰的故事。1965年6月5日,桑顿·W.伯吉斯病逝,享寿九十一岁。
关于作品:本次出版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共十二册,分别是《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狐狸奶奶》、《猎犬鲍泽》、《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乌鸦布雷奇》、《水貂比利》、《小水獭乔》、《森林鼠怀特富特》、《长腿苍鹭》和《鹿菜特富特》。每本书都以一个小动物为主题,讲述了跌宕起伏的冒险故事,演绎了“温情”这个主旋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向往“公平”和“友好”。大自然母亲,西风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快乐的小微风,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北风哥哥和冰霜杰克等配角莫不如此,更不用说快乐的松鼠杰克等主角了。此外,伯吉斯将“环保理念”融入了小说。随着伯吉斯动物小说影响的不断扩大,“环保理念”进入干家万户,积极地推动了20世纪50年代后环保主义、自然保护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主义的兴起。
关于版本:本书依据纽约格罗塞&邓拉普(GROSSET&DUNLAP)出版公司的版本翻译而成。
关于丛书的影响:(一)多语种出版,全欧美畅销。桑顿·W.伯吉斯生前及去世后,其作品被翻译成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盖尔语等十多个语种,据说,总销量已经超过一亿册。(二)桑顿·W.伯吉斯的作品中的主角“兔子彼得”(由哈里森·卡迪创作)与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一争高下。桑顿·W.伯吉斯说:“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创作的‘彼得兔’形象名扬全世界,而我和哈里森·卡迪创作的‘兔子彼得’同样深入人心。”(三)自然广播联盟近五十年大力推荐,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受益匪浅。从1912年开始,桑顿·W.伯吉斯通过自然广播联盟播出他的动物小说,美国三十个州数千万人收听,深受父母和老师们好评。(四)推进动物小说在美国的普及,桑顿·W.伯吉斯荣膺“世界三大动物小说大师之一”的美誉。五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的“温情”动物小说与世界另外两位动物小说大师西顿和贝雷的作品分庭抗礼,不分伯仲。(五)促进了环保理念在美国上下的普及。《迁徙性野生动物保护法》诞生,桑顿·W.伯吉斯功不可没。以保护土壤为目标的“格林森林俱乐部”(The GreenMeadow Club)和以保护野生动物为目标的“睡前故事俱乐部”(The Bedtime Stories Club)的成立,离不开桑顿·W.伯吉斯的努力。(六)荣获波士顿科学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Boston)金奖和永久性野生动物保护(PermanentWildlifeProtection Fund)特殊贡献奖两项大奖。
关于译者:本书译者为西安科技大学李黎老师与王立言老师、兰州交通大学的王宝老师与赵娟丽老师、陇东学院的韩晓老师以及资深翻译王清老师。其中,李黎老师翻译了《快乐的松鼠杰克》《兔子彼得夫人》,赵娟丽老师翻译了《水貂比利》《麝鼠杰里在微笑池塘》《长腿苍鹭》,王宝老师翻译了《乌鸦布雷奇》《大熊巴斯特的双胞胎》《森林鼠怀特富特》《鹿莱特富特》,王立言老师翻译了《猎犬鲍泽》,韩晓老师翻译了《小水獭乔》,王清老师翻译了《狐狸奶奶》……各位老师治学严谨,译笔优美,为确保本书的质量奉献良多。在此,深表敬意。
尽管出版前我们做了许多工作,然而不足之处实难避免,欢迎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桑顿·W.伯吉斯著的《长腿苍鹭/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讲述了长腿苍鹭想去吃青蛙老爷爷,兔子彼得破坏了他的计划,长腿苍鹭气急败坏,对兔子彼得心怀怨恨。后来,长腿苍鹭的孩子被捕兽夹夹住了一只脚,兔子彼得不计前赚,帮忙引开狐狸雷迪,并和松鸦塞米一起商量解救对策。最终,松鸦塞米引来农夫布朗的儿子,救出了长腿苍鹭的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环保主义在美国的兴起,一股以“环保理念”为主题的儿童文学思潮风靡了整个美国儿童文学界和童书市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桑顿·沃尔多·伯吉斯。他创作了一系列以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为宗旨的童话。如果用一个字来凝缩童话主题的话,那就是“爱”!
桑顿·W.伯吉斯著的《长腿苍鹭/伯吉斯至爱温暖动物小说》围绕长腿苍鹭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的小故事,将其描写得活灵活现。作品生动流畅,言语温暖,很适合中低年级的小朋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