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所著的《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围绕公民教育、国家认同和认同序列重构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基本理论假设:任何政治体系中都存在着不同的认同序列。在传统帝国政治体系中,处于前现代社会中少数民族成员形成与当时社会结构相适应的认同序列。而在现代国家建设中,由于国家和社会都发生了变化,少数民族认同序列之间形成了内在紧张关系,尤其是国家认同与其他类型认同之间。要缓和这种紧张关系,必须依靠现代国家来供给资源和补充能量,即通过公民教育提供新的知识供给和教育内化,来赋予少数民族成员公民身份,从而缓和已经存在的紧张关系。进一步来看,由于国家对于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重构不是强制的,而是自觉的,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这就需要实现多民族国家治理结构的现代转型。为此,本研究在以上理论假设基础上展开本研究,以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试图开发和优化公民教育在优化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结构、增强国家认同、提升国家认同度.、塑造国家凝聚力等方面的内容与方式,从中提炼少数民族公民教育本土化的途径与策略,并总结未来多民族国家的建设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