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者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学者朱右将他们的文章编辑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由此而起。明朝中叶。学者唐顺之辑录《文编》,仅取此八人文章。这为“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作用。此后不久,学者茅坤根据朱、唐的标准选编了八人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唐宋八大家精粹》精选了他们八位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文章,所选文章除散文外,还包括杂记、游记、赠序、书序、传记、寓言等众多文体。
“唐宋八大家”是对唐代和宋代八位杰出的散文家的合称,他们的散文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唐宋八大家精粹》是“国学经典”系列之一。讲述了:韩愈和柳宗元在安史之乱之后,继承中唐以来“宗经明道”的文学主张,并身体力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力图变革社会现实,由此逐渐形成了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他们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重视文章中的真情实感,强调要“务去陈言”和“词必己出”的独创精神。
北宋年间,欧阳修振臂一呼,再次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这次“古文运动”直承中唐韩愈、柳宗元的要旨,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欧阳修说:“道胜者,文不难而至。”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至。”欧阳修自己积极创作了大批优秀散文,而且把一大批新老作家团结在自己周围,保证了古文运动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