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米切尔著的《飘》里描写的历史背景是1861年美国南北战期间,南方佐治亚州塔拉庄园的园主16岁的长女斯佳丽爱上了阿希礼,后来阿希礼要和一位叫媚兰的姑娘结婚。斯佳丽气极之下嫁给媚兰的哥哥查尔斯。后来查尔斯和阿希礼一起应征入伍,但查尔斯在入伍后不久就病故了,军火商端德趁机博得了斯佳丽的芳心。斯佳丽的家几乎遭到了北方军队的毁灭。南方军队战败,阿希礼回来了。俩人又重温旧梦,但阿希礼无法答应和她一起私奔。斯佳丽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千方百计博得了有钱人弗兰克的信任,并委身于他,弗兰克死后,斯佳丽不得已又和瑞德结婚。不久,经过太多磨难的瑞德对她已不太信任,下决心和她离婚。而斯佳丽深知真爱自己的人是瑞德,她决心重新找回爱她的瑞德。 她的祖先是不怕失败的,即使是被失败咬住了,他们也会从容不迫异常镇定的。正是祖先给予了她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所以斯佳丽才勇敢地抬起头来。她一定能够再次得到瑞德!她知道自己能够胜利!只要她一心想得到,从来还没有哪个男人能逃脱掉的!无论如何,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
玛格丽特·米切尔著的《飘》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主人公思嘉丽曲折、哀婉的爱情与婚姻故事。
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少女思嘉丽美貌而叛逆,争强好胜,贪婪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一直热恋着青年艾希礼,可艾希礼却选择了善良的媚兰。出于妒恨思嘉丽迅速与媚兰的哥哥查尔斯结了婚。南北战争爆发后,艾希利和查尔斯同时上了前线。此后,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母亲过世、父亲精神恍惚、两个妹妹染病在床……经历种种磨难,思嘉丽两度成为寡妇,当一切随风而逝,她才意识到瑞德·巴特勒才是她真正并且唯一爱着的人。
第一章
思嘉丽·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被她的魅力迷住的男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塔尔顿家那对为其倾倒的孪生兄弟就是如此。她脸上融合了母亲的娇柔和父亲的粗犷;前者属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后者来自浮华俗气的爱尔兰。这两种特征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太协调,但在这张脸上却融合得恰到好处。她那尖尖的下巴和周正的牙床骨,着实惹人喜爱;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似湖水,不带一丝褐色,刚硬乌黑的睫毛和微微翘起的眼角,也显得别具韵味,俏皮可爱;两道墨黑的浓眉向上翘起,在她那像木兰花一样洁白的皮肤上画出两道颇为抢眼的斜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于南方妇女极其珍贵。因为佐治亚位于美国东南部,阳光毒辣。所以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自己武装起来,免受阳光的暴晒。
1861年4月的一天下午,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思嘉丽同塔尔顿家的孪生兄弟斯图尔特和布伦特坐在她父亲的塔拉农场走廊里乘凉。她标致的模样儿与明媚的春光相得益彰,更显得朝气迷人。她身穿新做的绿花布衣裳,裙环撑开了宽极十二码的飘曳裙摆,脚穿父亲从亚特兰大给她捎回来的新绿色山羊皮便鞋,极为相配。这身衣裳把她大概仅十七英寸左右(临近三个县里最细小的了)的腰肢衬托得恰到好处;合体的紧身小马甲托出她虽只有十六岁但却已发育成熟饱满的乳房。虽然她散开的长裙是那么朴实,梳在后面的发髻是那么庄重,那双交叠在膝头上的白生生的小手是那么文静,但仍掩盖不住她的真性情。镶嵌在她甜美如花的脸上的那双绿色眼睛仍然是骚动不安,狡黠任性且又生机勃勃。这与她的装束仪表很不搭调。母亲的谆谆告诫和嬷嬷的严厉管教虽塑造了她的举止,却改变不了她的眼睛。而这双眼睛恰恰流露出她的真性情。
她的两旁,孪生兄弟懒洋洋地斜靠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穿着及膝高靴的四条长腿因经常骑马而鼓胀。他们斜睨着从新装的玻璃窗透进来的阳光,同思嘉丽肆意地谈论着。他们年仅十九岁,身高七英尺二英寸左右,身材高挑,肌肉发达,脸膛被太阳晒得黝黑,头发则是茶褐色。他们身着同样的蓝上衣和深黄色裤子,同样自负而愉悦的眼神,像极了棉丛中的两个棉桃。
外面,傍晚的阳光斜斜地投射在农场上。大自然虽刚呈现出一派绿意,山茱萸却已开出一簇簇的白色花朵,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纯洁可亲。孪生兄弟的两匹高大的马就拴在车道上,毛色红得酷似主人的发色。马旁边是一群跟着主人的猎犬,吵吵闹闹,狂吠不止。不远处躺着一条白色兼有黑花斑的贵族特有的随车大狗,鼻子贴在前爪上,眼神慵懒,耐心地等待着两个小主人回家吃晚饭。
在猎犬、马匹和两个孪生兄弟之间,除了弥漫着惯有的交情外,似乎更有一层血缘关系。他们的动物毛发光滑,壮健漂亮,无忧无虑,生机勃勃。两个小伙子也同样精神饱满,骁勇顽皮,有时候甚至带有一些危险性。可是只要摸清了他们的秉性,他们很好驾驭,会对你很温顺,可爱可亲,好得出奇。
走廊里的三个年轻人虽出身于富裕的庄园主家庭,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仆人服侍的生活,但他们从来不会无精打采,眼神空洞无物。相反,他们就像一辈子在野外劳作,很少看书的乡巴佬,强壮活泼,干劲十足,既不懒散也不娇柔。北佐治亚的克莱顿县的生活与奥古斯塔、萨凡纳和查尔斯顿这些城市相比还保留着一些粗犷的风味。为此,南部那些较文雅的居民瞧不起内地佐治亚人,但这并不能伤害到北佐冶亚人。在这里,人们有自己的坚持,并不以缺乏高雅的文化教育背景为耻。一个人只要在重要的事情上精明能干就好了。那么,就算他没有受过一流的教育,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种出好棉花,骑马骑得好,打枪打得准,跳舞跳得轻快,善于体面地追逐女人,喝酒时像个温文尔雅的绅士,所有的这一切是他们生活的重心。这对孪生兄弟在这些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但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无能也同样令人不敢恭维。虽拥有比全县其他人家更多的钱、更多的马和更多的奴隶,但他们肚子里面的墨水与那些穷苦的白人邻居相比却少得可怜。所谓的绣花枕头、胸无点墨也大抵如此吧。
斯图尔特和布伦特刚刚被佐治亚大学开除,这是过去两年中把他们撵走的第四所大学了。既然这所学校不欢迎那对孪生兄弟,他们的两个哥哥汤姆和博伊德也就不愿意在那里学下去,也跟他们一起打道回府了。而思嘉丽呢,自从她去年离开费耶特威尔女子学校以后就一直懒得去摸书本了。这对孪生兄弟把这次开除当成很好玩的笑话,思嘉丽也觉得有趣极了,丝毫不以为意。所以他们三人得以在走廊里面闲侃,消磨时光。
“我知道你们俩和汤姆一点儿也不在乎被学校开除,”她说,“可是博伊德怎么办呢?他可是想学点东西,成为文化人的,而你们一而再、再而三把他从弗吉尼亚大学、亚拉巴马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拖了出来,如今又闹得在佐治亚大学待不下去了。唉,这样下去,他的愿望最终要泡汤了。”
“唔,他可以到费耶特威尔的帕马利法官事务所去学法律嘛,”布伦特漫不经心地回答道。“再说,这有什么要紧呀,反正学期结束前我们终要回家的。”
“为什么?”
“战争呀!傻瓜!战争随时可能打起来,难道你以为开战后,我们还能留在学校里安心学习不成,你说呢?”
“你明知道不会有什么战争的,”思嘉丽心烦地说,“那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你还信以为真呀!上个星期,艾希礼·威尔克斯和他爸爸还对我爸爸说,咱们派驻华盛顿的专员将要同林肯先生达成一个令人欣慰的共识——签署一个什么关于南部联盟的协议呢。而且,就算签不成又怎么样,北方佬害怕我们,是绝对不敢动手打的。不会有什么战争,聊它做什么呀,听着我就心烦。”
P1-3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玛格丽特·米切尔生活的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之后,这一事件成为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也给童年时代的玛格丽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1925年,玛格丽特与佐治亚热力公司的广告部主任约翰·马施结婚,并在丈夫的鼓励下,开始致力于创作。
早在1929年,《飘》的初稿就已完成,先后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玛格丽特采用了倒写的方法,她首先完成的是小说的最后一章,然后返回来写前面的章节。她也从来不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在创作过程中,玛格丽特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不向任何朋友提起关于书稿的事情。当时,很多人知道她在创作,但却没有人知道她到底在写些什么。1935年春天,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编辑哈罗德·拉瑟姆向全国各地征稿组稿。当他来到亚特兰大时,一次偶尔的机会,听说了玛格丽特的事情,于是,就向玛格丽特问起书稿的情况。最初,玛格丽特否认她在写小说,因为她不相信南方人对南北战争的看法会让北方的出版商感兴趣。然而,玛格丽特犹豫再三之后决定试一下。就在拉瑟姆离开亚特兰大的前一天,收到了玛格丽特送来的已经打好的近五英尺厚的手稿。同年7月,麦克米伦公司决定出版这部小说,并暂定名为《明天是新的一天》。
为这部小说,玛格丽特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反复核实小说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她引用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小说的题目改为“随风而去”(汉译名为“飘”)。与此同时,麦克米伦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宣传。因此,1936年6月30日,这位无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巨著”一经面世,就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其销售情况更是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多项纪录:日销售量最高时为5万册;前六个月发行了100万册;第一年200万册。随后,小说获得了1937年普利策奖和美国出版商协会奖。就在小说问世的当年,好莱坞便以5万美元的高价购得将《飘》改编成电影的权利。由大卫·塞尔兹尼克执导,克拉克·加布尔和维维安·利主演的电影《飘》(《乱世佳人》)于1939年问世。
从此,全世界读者和观众都记住了那个美貌与勇敢兼具的女主角——思嘉丽。她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她俏丽迷人,争强好胜,贪婪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除了描绘思嘉丽爱情与生活遭遇之外,玛格丽特还向读者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
《飘》的出版使名不见经传的玛格丽特一夜之间成为当时美国文坛的名人,这突如其来的盛誉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两分钟一通电话,每六七分钟一份电报,公寓门口总有人等候她的签名,要求采访,邀请她去各地巡回讲演,甚至要求她为各慈善事业捐款。接下来,版权和翻译权的纠纷又把玛格丽特纠缠到一系列的法律事务中。这让一向喜欢安静、不擅交际的玛格丽特非常苦恼,她说,如果事先知道一个名作家的生活是这样的话,绝不会企图去当一名作家。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自《飘》出版之后,玛格丽特到去世之前再也没有发表任何作品的原因。但仅仅一部作品已够她享誉一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厚达1000多页的小说一直位居美国畅销书的前列,成为世界无数读者心目中的爱情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