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春著金波主编的《自然笔记(7长白山的雪狐狸)》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主编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彩色图文书系列,约请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大自然观察为内容素材进行创作,以优美散文的形式进行文字表述,配以彩色插图。大自然是一本大书,值得一生阅读。感谢作家们把他们的美文,献给美的自然、美的读者。
| 书名 | 自然笔记(7长白山的雪狐狸)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王立春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立春著金波主编的《自然笔记(7长白山的雪狐狸)》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主编的以大自然为主题的彩色图文书系列,约请国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大自然观察为内容素材进行创作,以优美散文的形式进行文字表述,配以彩色插图。大自然是一本大书,值得一生阅读。感谢作家们把他们的美文,献给美的自然、美的读者。 内容推荐 王立春著金波主编的《自然笔记(7长白山的雪狐狸)》是一本描写我国东北池区自然风物的散文集。作者将生活在东北地区尤其是长白山一带的动物在作品中逐一展现,大到东北虎、傻狍子,小到恻妞子,水牛儿,傻大黑粗中萌态可掬,冰天雪地里生机无限。作者用幽默的笔触,悲悯的惰怀,寓理承惰,嬉笑怒骂,抒写了校富地域特色的一群动物,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东北山野百相图。 目录 狍子狍子傻狍子 熊瞎子攻略 长白山的雪狐狸 等待人獾 “二虎”的前世今生 亲爱的小母鸡 红公鸡绿尾巴 野猪疯狂 想念小野狼 树妞子这辈子 打蚊记 胖水牛儿瘦水牛儿 嘿,老黄 乡绅紫貂 没有胡子的山羊 两个猪的幸福时光 偎在它们中间(代后记) 《长白山的雪狐狸》教学设计 试读章节 “咯吱,略吱,咯吱吱, 咯吱,咯吱,略吱吱……” 我读过的最有节奏的一句诗在这时涌了出来: “蔷薇,蔷薇,野蔷薇, 荒野中的小蔷薇……” 一瞬间,就踩进了歌德的诗,踩上了《野蔷薇》的节奏。 再一抬头,就看见了那间小木屋,小木屋旁桦树皮围成的篱笆里,有一个它。它呆呆地望着远方。我向它走去,脚底下,那句诗置换成了另一个句子: “狍子,狍子,野狍子, 荒野中的傻狍子……” 眼前的这一个,确实是只狍子。单从它呆愣愣的样子上,就能断定。更别说,有小木屋的主人确认了。 浅棕色的皮毛,两只支棱着的鹿耳朵,羊一样憨直的脸,几乎看不见尾巴,在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尾巴下面,屁股上,对称着两块白蝴蝶斑……这真是狍子了。 狍子,也叫矮鹿,野羊,是东北最常见的野生动物。 东北物产丰富,林子大,动物多。老东北流传一句话:“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野生的大动物中,狍子是最多的。在长白山脉的一侧,张广财岭和老爷岭夹着的深山老林,林木比较稀疏的地方,阳坡或者河谷,海拔二千米左右的半山腰上,常见到狍子出没。它们吃草、树叶、野果等,当然也吃草中的花,叶上的刺,果中的虫,荤素搭配,津津有味。 狍子胆子小,却跑得快。但却容易成为猎物。 在东北,要是谁反应慢,一个心眼,就被叫做“傻狍子”。因为,听说狍子和别的动物比,有点傻。 狍子真的傻吗?真的傻有多傻? 双峰林场,羊草山下,小木屋前,忍不住好奇心的我,悄悄地绕到了狍子的身后。这时,那只狍子还没有发现我。我向它大喊一声: “狍子——” 狍子猛地向我转过头来,表情惊诧、呆荫——果然,果然这样。 狍子就因为这个标志性动作而被冠以“傻”之名,并名声大震,且声名远扬。 看起来这只狍子是真狍子,傻也真是傻。也不知在这位猎户家住了多久,被多少过路人这么唤来唤去,它依然如同第一次被唤一样,愣生生地、傻乎乎地回过头来。 我见到的这一只,是纯的,没被人类驯化的傻气依然蒸蒸日上。 关于傻狍子的傻,真实和传说似两条铁轨,把它们的名气,带到很远很远的远方。 “傻”之日常版:狍子一被叫就回过头来,不叫狍子,叫“喂”也回头。这在动物中不常有。但我怀疑野猪有,野猪的傻气不在狍子之下,只是没有狍子名气大。 “傻”之传奇版:如果猎人追上了一只狍子,给了狍子一棒子,没打倒,狍子跑了,猎人就可以等在原处了。那个被打的狍子,过不久就会领着一群狍子返回来,它一定要看看,刚才是谁,用了什么打了它。它们会盯着猎人手中的木棒,研究那是个什么东西。唉,就差走上前去问一句:老大,你刚才嘎哈(东北土话:干啥)了? “傻”之典藏版:实在被猎人追得跑不动了,就把嘴插在雪堆里,以为藏起了嘴就藏起了身子。猎人越走越近,它的嘴越插越深,这样的狍子,能不让猎人的成就感迅速飙升吗? “傻?之现代版:林子中的高速路上常见狍子,假使黑天,亮着车灯的车子遇上了狍子,那就妥妥的,狍子会在车前面,随着车灯一路狂奔,对车灯不离不弃,直到把自己跑累跑晕跑倒…… 傻到这个份儿上,也算—绝了。本来,狍子生性单纯,又好奇心强,凡事都要知个究竟,晓个明白,又赶上了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个车灯,就要了这个傻子的命。 这雪乡,这童话般的世界,还真配得上这么一只不谙世事的傻狍子。 唉。 我揪下小木屋墙上的半只玉米,伸到狍子嘴边,狍子啃起来,眼睛里波光闪闪,一抹水汪。我不知道它是走的哪个路子,来到这个猎户家的。棒子打来的?嘴插里的?车灯照到的?我也不想问,它是狍子,哪个路子都能走到。 我拍拍它的后背,感慨基因强大,无法逆转。 有人说,吃什么补什么。是的,吃了狍子也许就变傻。所以,别吃狍子肉。 等你真的过完嘴瘾,谁叫你都会回头,并且,会向对方走去,一脸无辜。 别怪我没提醒你。 另外,到长白山的林子里,尽量别祸害那些花草树叶野果子,给狍子留点,它们就指着这个活命呢。真的,狍子一根筋,没那么精明。 P4-9 序言 小时候,读《论语》,孔子说过很多关于读诗的话。好多话不懂,也没记住,唯有他那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立刻就懂了。不仅懂了,还记住了,觉得很亲切。 那时候,我年幼,就按自己理解的意思,认定孔子很喜欢花花草草,很喜欢蜜蜂蝴蝶,很喜欢飞禽走兽。这样的人,也一定能和孩子们玩儿到一块儿。 以后长大了,稍稍懂得了孔子的话。就“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也有了多种的解释。但无论如何,凭借小时候的印象,还是认定孔子是个有童心的人。 还有,据说是由孔子编定的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里,所记载的动植物总数多达三百五十多种,这又可以认定,文学创作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鸟兽草木”。 爱大自然的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那是一种情怀。就一般的人来讲,大自然的时序变化,万物的生老病死,无不牵动着人的思绪。而对于艺术家们来说,大自然的草木枯荣,鸟鸣虫嘶,更是惹人梦思,给人寄托。 我这里要特别说说孩子们对于大自然那一份独特的感受和趣味。大自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边无际的游乐场。去那里,不用买门票;走进大自然,玩伴多多,花样翻新,尽情尽兴。 面对大自然的万千生命,孩子们的心胸最包容,态度最平等。他们以生命观照生命,以真诚结交朋友。在小小的鸟儿、虫儿面前,他们往往会以长者的姿态,对雏鸟呵护,以强者的梦幻,与雄鹰齐飞。 面对大自然的万千生命,孩子们有好奇的探究,有新鲜的发现,还有发自内心的敬畏。因为有了它们,童年会闪烁着更加奇异的光彩。与花、鸟、鱼、虫的结伴相嬉,对飞禽走兽的玩索探秘,会丰富知识,陶冶情怀,启迪思考。 在童年的记忆里,有花草的颜色,有乌儿的鸣啭,有虫儿的蜕变。总之,即使童年的生活是贫困的,大自然还是会给孩子们另一种精神财富和乐趣。大自然里的色彩、声音和万千物种,永远会让孩子们吸入清醇的气息,萌生新的渴望。大自然是美的所在,它的千声万籁,是在和孩子们交谈。那些飞翔的翅膀,是孩子们的梦想。那些酸甜的野果,可以让孩子们吸吮无尽的甘汁。大地负载着山川景物,负载着孩子们的身体,他们的相亲相知,造就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要学会和孩子交往,要学会和孩子在大自然中交往。在大自然中,人和人之间变得单纯,纯真,真实。在这里,因为情与境会,心与心通,大自然才更加美丽。 大自然是一本大书,值得一生阅读。 感谢作家们把他们的美文,献给美的自然、美的读者。 金波 2016年10月 后记 我小的时候,小得还是那个看不见的、叫做基因的时候,就跟着我的满族先祖,生活在长白山一带了。我伏在马背上,伏在一个和我眉眼极像的先祖身上,在他的虎皮斑纹坎肩里。鹿皮酒壶和鞍子上的箭簇晃动,美人松和白桦树列队从路旁跑过。恍惚间,我能听到马蹄声,能听到来自老林深处的虎啸狼嚎,也能看见,林子里那些黑眼睛,躲在树后闪闪烁烁。它们是熊瞎子、雪狐狸、野猪、狍子和金花鼠们。 我母亲学的是林业。她年轻时一直和林子打交道,她叫得出山上所有树的名字。我就在林子边上出生了,我跟着母亲的脚步,血液里流淌着林子的涛声,耳朵里灌满了狩猎人、看林人讲的故事。然后,我和家畜们一起长大。奶羊把我和母亲撞出的青紫现在还没消失,小克郎猪一直在我的耳畔嚎叫,芦花鸡被我埋到了房后的土坡上,我一直在那里等着它从土里重新长出来。 是的,我一直和动物们在一起。我一直梦想写写它们,一直梦想。当把它们写成文字,我就缩成一粒文字,温暖地、顽皮地偎在了它们中间。 我在一首叫《你们》的诗中已经情不自禁写下它们了: “我们是孩子我们是孩子呀/孩子本来就是动物/你们是动物你们是动物呀/动物本来就是孩子……” 长白山一带多是大动物,比孩子大,大得让人仰望。我挨个地亲近着它们,让它们驯服地走向我,眼眉低垂,四蹄落地,变得和我一样高——我知道我做不到,可在文字中,却能做到。 我还知道,长白山一带的东北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野性,或深或浅地染上粗粝,或藏或躲地露出狡黠,那是从那些动物们身上来的。 我用老东北人的语气,讲它们的故事,讲完了,才发现还有那么多话没说。到最后,我不得不停下来。我想说,它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诗意一些,面对着命运,却做不到。说到这,也只好长长地叹口气。老实说,我其实和它们一样。 书评(媒体评论) 不要去博物馆里寻找自然。请去公园或海滩,看看麻雀在你们的头顶上飞旋,听听海鸥的叫声,跟着松鼠到它那老橡树的小巢中看看。只有你能伸手摸得到的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自然。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John Burroughs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