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独有/胡曼荻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曼荻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兼具严歌苓的感性与林达的理性,胡曼荻邀您一同致青春……

《青春独有》收录了作者胡曼荻和青春有关的散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记载着作者从豆蔻女孩到情调女人的心绪柔情……青春逝在指尖,却永驻心中。流金岁月的文字,会触动缕缕青春萌动的神经。该随笔中附了许多作者还未当记者是的文字。

内容推荐

《青春独有》是美籍华裔作家胡曼荻的青春美文集,里面收录了作者和青春有关的散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记载着作者从豆蔻女孩到情调女人的心绪柔情。曾有的青春,正经历的青春,向往的青春,逝去的青春。青春有梦,青春有情,青春有笑,青春有哭,青春有泪,青春有悔,青春有憾,青春有甜蜜,青春有柠檬,青春有那朦胧的一线情思,青春有永不停息的悸动。青春逝在指尖,却永驻心中。流金岁月的文字,会触动缕缕青春萌动的神经。本书亦为系列文集胡曼获文丛之五。此文丛,包括美国纪事《白宫有请》、青春美文《青春独有》、散文集《爱之智慧》和新加坡纪事《狮城梦萦》,以及中短篇小说集《归去来兮》,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全集出品面世。

目录

序一

序二

部一 女孩·花季

 独有

 女孩迷花

 迷漾时光

 亦为女孩

 生来如此

 亲情无价

 寻找感觉

 缘与命

 有朋友的日子

 中国女孩自序

部二 女生·湿季

 流苏四季

 雨季的期待

 也过愚人节

 感时花溅泪

 逃之天天

 还泪日

 美丽的过程

 瑰美如伊

 南开一网情深

部三 女记·风季

 所谓记者

 写字的困惑

 菊开在秋

 随处安身

 共享屋檐

 迷糊

 燕来兮

 明星凡童

 陈道明之嘎

 一面之缘刘德华

部四 女游·闲季

 流荡北京

 以证取人

 圣邸幽水

 提篮桥

 绳拦

 夜遇

 蛮民

 情人锁

 海之迷恋

 静谧小站

部五 女青·平季

 都市尴尬

 虚华贵

 九把锁

 蹭凉

 观天

 拆小

 聆听

 白领城堡

 单身贵族

 别墅

部六 女子·梦季

 情调女人

 平安象

 新年心情

 幽之默

 掉链子

 解命

 霉屋

 豫语乡音

 重回北京

 昨日重现

试读章节

流苏四季

就这样匆匆挥手告别逝去的岁月。无论如何时光都一天天持续有规律地在眼前消失。留下的痕迹或多或少总让人感到“旧事如流水,烟霭纷纷”。春光正好,然而桃花飞絮里有即将作别青青校园的淡淡的说不清的心情。

总觉得大学四载如流苏的四季。

大一时的欣欣然懵懂状恰如春来的一切:好奇、兴奋、不谙天高、满面的朝气勃然、周身沸腾的血。春有悄悄亦有芳菲,在春中有过放肆的笑和不经意的伤心荒唐。

夏是最热情色彩最斑斓的季节。大二有夏季美丽的一切,于是傲然畅然疯疯然,快乐地如一个亿万富翁状,让世界羡煞不已,在绚丽的阳光里有各种七彩的梦。

原本夏末便是秋初,驿动的我们却全似再造正身,生命一瞬问似乎便有了全新的感觉。如秋般的凝重笼着大三的心,思考也便无声息的降临;有的为自己盈满累累坚果儿踌躇满志坦坦然;有的为自己的苹果园挂满青苹果而惶惶不安满面黯然。生命的轨迹也便不再单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果园:大的、小的、金黄的、嫩绿的,每个农夫的表情亦不再相同。

农夫终于从异彩纷呈的秋走到了霭霭素洁的冬。大四的世界有冬的繁忙也有冬的悠闲,有冬的诗情画意浪漫多情也有冬的寒风冷霜。然而均在心中焦急地等待另一个春。生命在冬中走过了一个历程有了另一个选择,也许是永生的抉择。在冬季终于有了白雪掩盖下的成熟和另一份激情;世界原本依然美丽。

走过流苏四季方知四季的美丽。春中的怪念头发笑的憨事如泉水般清冽可人,夏里的得意和坦诚真挚如溪水般流畅叮咚。秋的睿智通达已似河水般深沉意广,在冬季我们终于流归大海,带着一身的晶莹。

走过的一切方知珍重。在春夏秋冬我们有失意也有瑰丽,有梦也有诗,虽然悔常常伴随。如果重新走过四季一定会在每个季节都让自己有最美好的花朵和最艳的色彩,那时会说“过了永恒无悔的四季”。

现在只能说;曾走过四季,流苏的四季。楼外又是垂杨千万缕,少住春还去。

当蓦然回首时,读到的是无怨的青春,虽然“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的驿站。称自己的南开园为白色驿站,一个溢满芳香,盈满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驿站。在挥手自兹去的时候才知自己眼中盈满泪水,无语凝噎。只在心底道一声:别了,我的南开园,别了,我的白色驿站。

然而在心中不变的永远是一份留恋。留恋新生晚会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的面红耳赤状;留恋熄灯后燃蜡苦读萨缪尔森烧了帐子的惊慌失措状;留恋第一次拿到奖学金却被朋友大敲一把的心甘情愿状;留恋在新年的钟声里跳得东倒西歪的欣喜若狂状……

留恋像青青的常春藤,缠绕着别离的时光……看到七个着一色服饰的女孩在宿舍前叽叽喳喳地照合影,每个人面上的表情不可名状。才知道分别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却都忘不了彼此赠一句最美丽的祝愿。因为知道大学中的一份友情会伴我们走天涯,终生难忘却,无论走到哪,永远记住的是“我们的南开园”。

初来时的南开园曾让我不知东南西北,作别时依然觉得南开园神秘莫测。南开园每天都在变,伴着我们的成熟。在这个驿站里得到的一切将让我们挂满自信走以后的路。曾和朋友戏称就读的经济学院园楼为坟墓,方楼为墓碑,我们是一群苦行僧,每日在碑上刻字,在墓中修身。现在想起来这僧者的静默单调的生活是多么珍贵,仿佛那些枯燥的日子一天天幻成一首诗,隽永美丽,留在记忆深处,翻出来便流芳满口。

一位教授说生命对于不同的人起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从坑中起步,来南开的却是站在居高点上起飞。留恋中已缀满了感激,对同窗的学友,对自己的教授。留恋中也掩藏着淡淡的遗憾,对学业,对友情。四年的日子在青春中已很长。四年的一切沉在心底挥不去。知道自己的这里度过了七彩的最美好的一段人生。却依然说自己的南开园是白色的,圣洁美丽,时时地变幻成七彩的霓虹。

曾那样渴望地想出去看世界,离别时才发现原本自己的南开园最美,然而去期已近。便想起《论语》中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留在这里的一切已画上了休止符,从这里得到的一切将使我在未来的日子中微笑面对生活。在这里已得到太多太多,心灵已晶莹剔透,眼睛已恢复平静,透过泪水,看到白色的南开园已模糊……

留恋大学生活。因为在大学走向成熟。不知为什么,想起从前,心中总是酸酸的,想哭。也许身为女孩,情感总是细腻的。为伤心事,为快乐事都想哭。知道日子慷慨地给了许多,也给了许多玩笑。于是哭中便有了笑。

大学的日子也许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很怀念却又很无奈,努力睁眼看一个万家灯火的七彩世界。大学中的梦总是很多很多,大学原本是可以做梦的地方。未来依然是无知的,未知的东西总可以想象得缤纷多彩,绚丽斑斓的。喜欢白日梦。青春逝在指尖,却永驻心中。

P61-64

序言

胡曼荻的三言二拍

文/蒋子龙

许多年前西人到中国来可以写一部《西行漫记》,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人和钱,一峰接一峰行情和热情空前高涨地涌向美国,为什么不可以有一部《东行漫记》?不想这一壮举被旅美华裔女作家胡曼荻完成了。

书分五卷,第一站是新加坡,明明是向东走,最后却落脚在属于西方的美国。这就是圆形地球的妙处,闯来闯去都离不开一个圆。但圆跟圆不一样,谁的圆大,视野就开阔,经历也是财富。

美国是说不透的,这正是有关美国故事的魅力所在。因此美国是说不烦、说不厌的。美国梦不只是美国人在做,它似乎也是为其他国家的人所准备的。比如去美国寻梦的中国人无以计数,包括国内一些顶级明星,怀着奥斯卡情结一个个出出进进于好莱坞的梦幻世界,数十年过去了,他们可是寻到了美国梦?还是仍未进入梦境?抑或是美国根本无梦,即便有也已梦碎?且听胡曼荻一一道来。

因她在大陆的北方和南国都做过大报记者,锤炼了感觉和文字,书中有亲历亲为、眼见为实的真切与自信,有解梦和说梦者的从容与冷峻。再伴以女性独有的清灵与智趣,读来意象丰富,可感可信,不失为大梦时代的“三言二拍”。

2014年6月10日于天津

后记

2013,于敝人不同寻常,吾之第一部长篇小说《美漂》由作家出版社发行出版,竟然有了粉丝。他们在微博博客上留言,希望阅读到更多的作品,问吾之前有没有出版过别的书,可以找来一读。还有些读者不知从哪里得知,吾之前曾在新加坡出过两本书,并对其中的《中国女孩》顾名思义很是好奇,问哪里可以寻得。

多年前,曾经在新加坡出版过两本书,并没有电子版,那些青春的文字从此被尘封,如养在深闺之中的麟女,很少有人目睹其芳容。

2012年时,有人将《中国女孩》的书稿重新打成电子版,吾便将书里的文章贴在博客里,不时有人告诉吾,说那些文字很像三毛的风格,希望能再结集在中国出版。有些青春读者不停地留言,说每一篇似乎都似乎她们正在经历的,读来很有共鸣。总是笑笑,觉得那些青春期的文字,只是留给自己的一个回忆,最好不要触动。

当年岁末回了国,见到昔日的报界同事,一多年老友说有份礼物送给我。一份很意想不到又珍贵无比的礼物。一枚精致的盒子,里面有两盘DVD,是吾所有曾在《天津日报》上发表的文章,无论巨细长短,均收于此。短短几年报人生涯,竟然码了那么多字,很吃惊。一篇篇要找出来,刻成盘送吾,要花多少时间啊。忽然泪眼潮湿,哥们姐们在这么多年以后,还如此有心,友谊真是如醇酒,天长地久。

回到美国,有一日重读那个光盘,里面有些文章,现在阅来,还是很有意思,记忆似被打开的尘封之窗,昔日之时光肆无忌惮地跑出来,盈满了脑髓。那是一个逝去的时代,曾刻骨铭心的,如不梳理,也会被时光消磨,终有一日会被遗忘。

于是将那些文字和《中国女孩》的文章做了下整理,集成这本《青春独有》。旧文生涩,却是青春的真情流露,记载了读书季,和初人记者行岁月的点点滴滴。泛黄的记忆,勾起旧时烟雨,少女情怀。

仅以此书献给莘莘少男少女,献给心中的青春。流金时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岁月如歌,似风驰电掣,青春者但求无憾。 青春逝在指尖,却永驻心中。

胡曼荻

2013—06—29

本书定稿于甲午年五月初九

于美国梦湖轩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与林达、严歌苓一样,都足华裔美籍女作家,共同点是有跨太平洋东西的生活经历,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灵感,文笔同样有女性的精微雅致;不同的是,林达偏重理性地介绍美国,严歌苓侧重文艺虚构,胡曼荻则知性感性交融,文如泉涌不拘时空。

——鄢烈山(当代著名杂文家、时评家、《南方周末》时评专栏作家)

从中国到新加坡,从新加坡到美国,胡曼荻勇敢走过大半个地球,使她视野大为开阔。曾经的记者生涯,令她对新环境、新世相、新人新事倍加敏感,禁不住写下“所经所历所观所看所闻所思”。丰富的经见,浅或深,风或雪,眼前或天边,遗落或铭记,有喜有愁,有悲有乐,五味俱浓,无论散文或小说,都是她想与读者分享的心语魂音。

——孟伟哉(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局长)

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在八卦、段子、小品、肥皂剧时刻弱化着人们智力的时代,我们需要这样有思考、有见识、有真情而又细腻婉约的文字,来滋润我们的生活与灵魂。

这是我读过的有关异域生活最有特色的文学作品。

——阎真(当代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