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日‘武’,遂以为氏。汉有武臣,为赵王。梁邹孝侯臣。生德。德生东武亭侯最。最生敬襄侯婴。婴生中涓、济阴侯山附,后以酎金国除。山附生陈留太守、内黄侯都。都生汝南太守宜,字文达。宜二子:尚、浮。浮生元海,司徒、左长史。生临漳令静,字伯济。静生烈字文照。烈生光禄勋笃,字猗伯。笃生太常、中垒校尉悌,字周笃。悌生九江太守、临颖侯端。端生魏侍中、南昌侯周。周三子:陔、韶、茂。陔字元夏,晋左仆射、薛定侯。陔生泰山太守嗣薛侯越。越生威远将军、嗣薛侯铺。铺生太子洗马嘏。嘏生洛州长史、归义侯念。念生平北将军、五兵尚书晋阳公洽、别封大陵县(文水东北),赐田五十顷,因居之。生祭酒神龟。龟生本州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袭寿阳公克己。己生北齐镇远将军、袭寿阳公居常。常生后周永昌王谘议参军俭。生华,隋东都丞。华生四子:士棱字彦威,士让字冲,士逸字逖,士接字信。”四子武信即武则天父亲。武华还有一个女儿。
武则天为她父亲所立的碑明确载其先:“居沛之竹邑,晋尚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薛侯陔其后也。六代祖洽仕魏封于晋阳,食采文水,子孙因家焉。”说明武则天的祖籍是山西文水。《攀龙台碑》与史籍所载全符。
武则天的母亲是杨氏。按记载:
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桥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日铜辊,二日杨氏,三日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胖、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鞔大夫,生子容。胖字叔向,亦日叔誉。鲋字叔鱼。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号日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生苞、朗、款皆为公卿。其后世孙渠,渠生铉、燕北郡守。生元寿,后魏武川镇司马。生惠嘏,太原郡守。烈,平原太守,其重孙杨坚,即隋文帝。另观王房出自杨渠孙杨兴,后魏新平郡守。生国,国孙杨绍后周赐姓屋吕引氏。隋初恢复杨姓。生士雄,隋雍州牧、司空,封观德王。士达,隋纳言(宰相)、始安恭侯。他就是武则天的外祖父。
从武则天父亲的高曾祖考世系看,她的祖父以上,也是世有公侯;从她母亲杨氏家族看,不唯是名门望族,世代公侯,其母亲杨夫人,还带有隋文帝杨坚这一脉的皇族血统。只是武氏家族,至武信曾祖父武俭之时,仅为后周永昌王的谘议参军。祖父武华,也仅做过隋朝的东都丞,并不是显官名宦。唐初,士族门阀观念仍然存在。在官场或一些宴饮场合,出身卑微,会受歧视,这是武信热心进取的原因。
武信(以下除所引原文外,武士蘸均以字称武信),生于北齐隆化元年,即陈宣帝项的大建八年(576)。《旧唐书-武士蓑传》的撰者在其述评中,对唐人原始记载持怀疑态度。并说:载窥他传,过为褒词。虑当武后之朝,佞出敬宗之笔。凡涉虚美,削而不书。②
也即认为:许敬宗,曾支持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他后来修《唐史》,一定也掺有吹捧武信的成分。史评中,隐隐表露,武信不应有那么光荣的经历与功绩。许多事迹,也就因而被删去。时至今日,借助唐宋人碑铭、《笔记》、杂录,以及《太原事迹》、《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方志等,以印证正史所记,将有益而无害。
武则天为其父亲、母亲所撰碑铭,纵多溢美之词,我想那也只是过分夸大其功绩。至于对武信个人经历,如身世、职务升擢、工作调动、任职期中的主要事迹,我认为还是可以补史之阙的。P2-3
上世纪60年代初,我阅读两《唐书》、《资治通鉴》等时,将诸史记载武则天事迹与唐宋时碑铭、杂记等对照,觉得史书所记的某些事,还值得探索,也决定写一部《武则天传》。后参加中国唐史学会暨武则天学术研究会,受到专家教授们启迪,便更觉应完成此作。
当我与广元市地方志编委办同事完成对市属五部县志的辅导、审查及纂修成《广元县志》退休后,经过十四年努力,始得如愿以偿。
此书付梓时,我对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图书馆、广元市志办、广元市图书馆与温江图书馆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广元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曾子益、唐全林、陈先明、李茂森、杨知人等领导与各方面同志关照,使《武则天正传》得以顺利完成。
在此,我特对给予关照的所有领导和同志表示深切和诚挚的谢意!
梁永元
八旬晋三。2010年9月
于广元市府宿舍3号楼
武则天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她从一个新贵族的女儿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又从唐太宗的才人成为唐高宗的皇后,继而辅佐高宗,参预朝政,临朝称制,独揽大权,最后破天荒地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有许多学者曾对武则天进行过评价,但评价的结果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人说她荒淫残暴,无所作为,把她贬得很低;有人说她用人纳谏,明察善断,把她抬得很高。虽然海内外学者对武则天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结论。现在海内外有很多人关注武则天,这说明武则天仍具有很大的魅力。武则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需要大家根据相关事实做出判断。
从大量资料来看,武则天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六个阶段,即少年时代、两度进宫、参与朝政、I临朝称制、治理大周、直至退位以后。在八十二年的历史岁月中,有将近五十年时间从事政治活动。在大唐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她曾经叱咤风云,呼风唤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虽然是一位女性,但她的活动范围是相当广阔的,山西、陕西、四川、河南、湖北等地曾留下了她的足迹,有些地方至今还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和遗迹。四川广元就是如此。这里有“江潭感孕”、“金莲显影”、“袁天罡相面”等传说,还有“则天坝”、“梳妆楼”、“皇泽寺”等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因此,广元等地的文史工作者对武则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梁永元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梁永元先生是四川广元人。他长期从事文史工作,曾任广元市地方志编委办副主任兼总编、四川省地方协会理事、副编审、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暨武则天研究会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四川省诗词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武则天的研究,先后发表文章二十余篇、近体诗百首,总纂出版有《广元县志》等著作。最近,他又推出了他潜心研究的《武则天传》。这部著作是梁先生研究武则天的结晶,全书以武则天的史实生为依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是研究武则天的又一佳著。他的女儿梁咏涛先生请我给此书作序。咏涛先生也是中国武则天研究会学者,父女二人都从事武则天研究,可谓学界佳话。相信读者朋友通过这部著作可以加深对女皇武则天的了解。
王双怀
2011年8月10日
梁永元创作的《武则天正传》是一本在史料典籍基础上撰写的历史人物传记,约50万字。书稿以《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为重要资料,对照诸多记载武则天的史料、碑铭、杂记、县志等,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皇帝武则天的一生,考据了武则天的父系、母系的家族史,记录了武则天从出生、14岁入唐太宗后宫封为才人、24岁入感业寺为尼,后入唐高宗后宫封为昭仪,37岁封为皇后,63岁为圣母神皇太后,65岁改唐为周为神圣皇帝,81岁禅让皇位后病逝的曲折复杂的一生。详细描述了武则天的人生经历、治国功业、为人处世和性格特征,在诸多关于武则天的著述中,是很有价值的一部。
一代女皇最叛逆、最辉煌、最孤绝的人生,再现盛唐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若是命运不肯创造一个伟大的女人,一个伟大的女人会创造她自已的命运。,美貌、理智、坚韧、无畏……她依然是女性的楷模;乱伦、杀戮、倾轧、谋篡……她坚强地走完属于自己的路。
梁永元创作的《武则天正传》是在诸多关于武则天的著作中,是史料最详细,最有研究价值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