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话史记(双色插图版)/典藏文化经典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西汉)司马迁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涉及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为便于读者理解,墨香斋编写的《白话史记(双色插图版)》将古文的《史记》编译为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全书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等方面,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

为便于读者理解,墨香斋编写的《白话史记(双色插图版)》将古文的《史记》编译为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目录

本纪

五帝本纪第一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周本纪第四

秦始皇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世家

齐太公世家第二

晋世家第九

楚世家第十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孔子世家第十七

陈涉世家第十八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列传

伯夷列传第一

管晏列传第二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伍子胥列传第六

商君列传第八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礼书第一

乐书第二

封禅书第六

附录:报任安书

试读章节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娶娠訾氏的女儿,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继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继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身心都得到温暖:仰望他,就像仰望可以润泽大地的云彩。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的衣裳,用白马驾着朱红色的车子。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人都能相亲相爱。同族的人和睦之后,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有个地方叫呖谷,恭敬地迎接日出,有步骤地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的时间。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交尾生育。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有步骤地安排夏季的农活,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有个地方做昧谷,他在那里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有个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好了。

尧问:“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哼!丹朱愚顽而又凶恶。不能用。”尧再问:“那么还有谁可以?”罐兜说:“共工广泛地聚集民众,做出了业绩,可以用。”尧说;“共工能言善道,用心不正,貌似恭敬却欺骗上天,不能用。”尧又问:“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忧心万分,谁可以去治理呢?”大家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四岳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任用了鲧。鲧治水九年却没有取得成效。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忝居帝位。”尧说:“那就不论是大臣还是异姓和隐居之士,都可以推举。”大家都对尧说:“我知道一个独居的年轻人,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考验一下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认为这样做很好,就让舜去治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民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认为他具有极高的聪明智慧和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也就是尧的太祖。P4-5

序言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在汉武帝为巩固封建统治而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政策的年代里,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渐趋沉寂,许多作家或皓首穷经,或歌功颂德,其作品多显得思想贫乏或流于一般。唯有司马迁超世拔俗,格调独标,以他的反抗精神和创造精神,写成一部彪炳千古、辉耀百代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这就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从而开创了纪传体史学和传记体文学的光辉范例,也奠定了司马迁在史学和文学领域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司马迁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自觉地继承孔子的事业,把自己的著作看成是第二部《春秋》。但他并不承认儒家的独尊地位,他还同时接受了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他的思想中有唯物主义因素和批判精神,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班彪、班固父子指责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这正说明了司马迁的思想比他的许多同时代人站得更高,而为一些封建正统文人所无法理解。我们今天正是从这些封建正统文人的指责中,看到了司马迁进步思想的重要方面。

司马迁著《史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7: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