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碟/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勇英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儿童文学》杂志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旗下的重要期刊之一,现已走过了50多个风雨春秋。2009年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大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儿童文学第一刊。

《儿童文学》杂志以发现、扶持新作家为己任,以发展、壮大儿童文学创作队伍为使命,50余年来培养了几代作家,是儿童文学作家成长的摇篮。

为了向广大读者力推一批批拥有雄厚创作实力和市场潜力的中青年作家,拓展《儿童文学》书刊出版基地,中少总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决定每三年举办一次“《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评选活动。为此,中少总社专门设立儿童文学原创基金,举全社之力培养中国原创儿童文学作家队伍,将《儿童文学》打造成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高地。

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评选揭晓,他们是——李秋沅、孙卫卫、黄春华、余雷、于立极、陈诗哥、王勇英、舒辉波、顾抒、晏菁。

《青碟》是由王勇英编著,包含了11篇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王勇英编著的这本《青碟》这十一篇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带有着较明显的作者所在的地域特点,而且作品比较有乡土气息,有些短篇小说也带有着一种民俗的色彩,这些小说抒写着原始的淳朴的人性,有种大自然与人的天然合一的感觉,并从小说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用脉脉含情的乡土气息来完成对于淳朴人性的叙述,是似乎与城市隔绝的还没有被城市商业化所污染的一种纯净文学。本册收录了《花名》《影子爸爸》《青碟》《树叶的歌声》《等作者的代表性短篇小说。

目录

青碟

水药

影子爸爸

花名

小烧火

长方脸三和正方脸四

生灯老头的书

在凤凰花开时

树叶的歌声

亚蛇的大鹅朋友

白棉布的夏天

试读章节

青碟

青碟把一根棍子和扫把接起来,清理盘在奶奶房间角落的蜘蛛网,以免蜘蛛尿撤到奶奶身上,蜘蛛尿有毒,被淋到的皮肉会溃烂疼痛。

八十多岁的奶奶躺在窗前的光头床上,阳光从大窗射进来,照在奶奶身上。奶奶已经病了好几年,天天喝水药,浑身散发出水药味。青碟觉得晒着太阳的奶奶就像一块老当归。

奶奶突然坐了起来,枯老的手掌像树叶一样托着耳朵,仔细听了一会儿,说:“是哟,就是那个吆喝声,来了。”

青碟以为奶奶又迷糊了,他明明只听到风摇动窗外面那棵树的声音。

奶奶让青碟到村外去把补碗匠叫来。

“你听错了。”青碟嘀咕着,脚却往外面迈。

“补碗喽,补碟哟——”

一阵吆喝声从不远处的山坡传来。青碟放眼望去,只见一个老人挑着担子走在稔花丛中,在阳光下的山稔花开得红艳,连那个早已皮黑肉皱的补碗匠也显得格外耀眼。他的吆喝声时而短促有力,时而绵长,像被风赶着跑来跑去。

吆喝声朝青碟他们村而来。

补碗匠一进村,那奇怪的吆喝声把孩子们都给吸引去了。

村里的大人对补碗匠并不陌生,以前的乡村,每天都有补碗匠、桶箍匠、磨刀匠、木工匠等民间手艺人来走村,吆喝声声,此起彼伏,在那个寂寞而又贫困的年代,那些吆喝声就是村里最动听的音乐,走村人就是他们熟悉的客人。那时,村里人舍不得扔掉破旧的碟碗桶盆勺,只要还能修补一定修补。然而现如今的乡村已和往时大不一样,日子渐渐好过起来的人们不再像从前那般珍惜东西,旧一点儿的破一点儿的都扔,手艺人也渐渐在乡里乡间销声匿迹。像青碟那么大的孩子就是手艺人在乡村日渐消失后出生的,补碗匠对他们来说就是奇怪的人,他每吆喝一声就招来一阵大笑。孩子们像在围观一个傻瓜。

青碟也跟在补碗匠后面,和大家一起笑,暂时忘记了奶奶的嘱托。

补碗匠挨家挨户讨碟碗补,可人家还是说不想补。青碟看他跟人家讨东西补的样子,像个乞丐,同情他、可怜他,还有点讨厌他。

青碟回到家,奶奶问他:“补碗匠怎么又往后村头吆喝去了?”

青碟又再次出去找补碗匠。

补碗匠跟着青碟到他家,青碟的奶奶看到挑着担子的补碗匠,暗淡无神了多年的眼睛奇迹般地闪烁光亮。

“大姐,你家有碗碟要补吗?”补碗匠问青碟奶奶。

“没有。”青碟说。  “有有有。”奶奶连连说了好几声。

奶奶让青碟从她那只檀木箱子里把一个荔枝木盒拿出来,檀木箱和荔枝木盒都是奶奶的嫁妆,贵重的东西才会放在里面收藏。

奶奶从盒子里拿出一包用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以后,是七八块碎了的青瓷碟。她问补碗匠,这个能不能补好。补碗匠放下担子,拿过那几块碎片看了一会儿,他说明天能补好送来,保证会补得碟面光滑,滴水不漏。

补碗匠不仅是免费补碗,还对青碟奶奶连声道谢,感谢她拿出这只碎碟让他补。青碟觉得再也没人比他傻了。

补碗匠又继续到别的人家去讨东西修补。有人怀疑补碗匠是不是得了类似疯癫的怪病,才如此痴迷自己年少时就身怀的技艺。

补碗匠厚着脸皮讨完全村,仅有的收获就是青碟家的那只碟,他带着碟去旧屋场,在那里借宿。P1-3

序言

童年时代,和我一起成长的那些孩子,是被大人们随意放养的。我们成天跟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鸟混,满身泥巴草叶。那时候的我,走路比同龄人慢,但说话比同龄的孩子早很多。我很早就会跟外公顶嘴,跟村里同伴们吵架,后来吵到几乎没有朋友玩。

妈妈让我把吵架的本事转移到讲故事上。妈妈有很多民间故事,讲得特别好听,有些故事她重复讲,我也一样爱听。我把听来的故事讲给我家的老黑狗听,讲给想听的人听。那些曾经被我骂得四散逃窜,见我就远远躲避的小伙伴们都陆续回来找我玩,听我讲故事。

当时的山村,没有电视,看电影的机会也很少,鬼子戏、客家剧极为盛行,男女老少都爱看戏,张嘴就能唱几嗓子。

我就在那样的氛围中成长。

后来回想,我能成为写故事的作家,应该是得益于儿时所成长的那片山村,以及生活在山村里的所有人,他们是我的灵感源泉,是我在文学创作中一直挖掘不尽的宝藏。

在那个闭塞而又单纯美好的乡村中成长起来的我,无拘无束,在山林中奔跑,采摘最甜美的野果;光着脚踏遍村庄周边的田野河流、瓜田菜地,带一身泥土花香,在这里任性地挥霍像青草野花一样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的故事中,文字间都带有乡野味。有时候我觉得所写的那些小说,一个故事就是一个村庄、一棵树、一束野花、一把野果、一粒种子……

我觉得我就是一粒种子,落在一片土壤里,享受微风雨露,破土、发芽、成长……成为一棵山野中的植物!我的根深扎于脚下的土地,所生长出来的枝叶,所盛开的花朵,所结出来的果实,都透出我泥土般质朴的本性。我深信,如此安静、勇敢地生长着的植物,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景。

书评(媒体评论)

王勇英的很多小说,总是会在乡村普通、平淡的图景中奇妙地加入异想天开的分子,虽然明知是写作者所为,却又是那样一任天真,带着生活本来的纯真和天然的芳香。然后,那些普通、平淡,甚至贫穷、窘迫,一下子就像是被施予了魔法,呈现出一派阳光明媚。一个好的写作者,就是这样,会深深地扎根于贫瘠的土地,却又捧出天国的花朵。

——儿童文学作家 谢倩霓

王勇英的小说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叙事与言情真实自然,文字轻灵、气韵悠美。小说中的人物朴实、善良,民风敦厚,很适合成长在消费都市中的孩子们阅读。对他们来说,欣赏这些文字,无异于经历一次愉快且新奇的精神旅行。

——儿童文学作家 翌平

王勇英的文字,如水药一样,醇香耐品,功效神奇,中国味道十足!

——儿童文学作家 谢华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9: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