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最美散文/微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李艳霞编著的这本《中国最美散文》介绍了,散文古已有之。最初,中国散文的存在,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至1919年新文化运动发起后,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渗透和影响,中国散文的概念得到了新的确认,并从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呈现出形式多样、思想丰富的繁荣景象,不但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作家,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散文。这些作家和散文作品,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瑰宝,代表着我国现代散文的极高成就,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鲁迅的充满时代气息和爱国精神的回忆性散文,郁达夫、朱自清、冰心等人的隽永婉转、动人心扉的抒情散文,许地山、茅盾、丰子恺的游记、小品散文等,都在不同层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形式与内涵……

内容推荐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散文之美,更为了不让那些牵动人心的文字随着岁月流逝而被遗忘,李艳霞编著的这本《中国最美散文》以且真且美的标准挑选了部分散文作品集结成此书,并在每篇作品之后附了一段简明的“赏析”,以便读者能更清晰地感受作者的思想及其散文的精妙。作为这些优秀散文的“搬运者”,作者希望这些美文能带给您启发与感悟。不论您背负怎样的情绪,或身处怎样的境遇,都期待您能够从中获得慰藉与指引,进而掀开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目录

鲁迅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郭沫若

 梦与现实

 杜鹃

许地山

 落花生

叶圣陶

 没有秋虫的地方

 黄山三天

郁达夫

 故都的秋

茅盾

 雷雨前

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

朱自清

 背一影

 荷塘月色

郑振铎

 海燕

丰子恺

 秋

老舍

 想北平

 济南的冬天

冰心

 小橘灯

鲁彦

 故乡的杨梅

沈从文

 桃源与沅州

梁实秋

 雅舍

巴金

 鸟的天堂

丁玲

 五月

陆蠡

 囚绿记

季羡林

 黄昏

萧红

 春意挂上了树梢

杨朔

 荔枝蜜

汪曾祺

 昆明的雨

余秋雨

 莫高窟

试读章节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日“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P1-5

序言

散文古已有之。最初,中国散文的存在,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至1919年新文化运动发起后,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渗透和影响,中国散文的概念得到了新的确认,并从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呈现出形式多样、思想丰富的繁荣景象,不但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作家,同时也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散文。

这些作家和散文作品,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瑰宝,代表着我国现代散文的极高成就,对于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鲁迅的充满时代气息和爱国精神的回忆性散文,郁达夫、朱自清、冰心等人的隽永婉转、动人心扉的抒情散文,许地山、茅盾、丰子恺的游记、小品散文等,都在不同层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形式与内涵……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散文之美,更为了不让那些牵动人心的文字随着岁月流逝而被遗忘,我们特意以且真且美的标准挑选了部分散文作品集结成此书,并在每篇作品之后附了一段简明的“赏析”,以便读者能更清晰地感受作者的思想及其散文的精妙。

作为这些优秀散文的“搬运者”,我们希望这些美文能带给您启发与感悟。不论您背负怎样的情绪,或身处怎样的境遇,都期待您能够从中获得慰藉与指引,进而掀开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9: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