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利西东南部,潜艇I-36上,日本水手耐心地等待着,期望得到先前发射到马斯岛的今西少尉的“回天号”成功的消息。I-36上的其它三艘“回天号”根本没能发射出去。今西乘坐第一艘“回天号”离开后,乘员吉本和丰住曾试图发射,但发现他们的“回天号”被卡在甲板上的V型发射篮里,无法发射。失败令他们羞愤交加,尖声咒骂起来。母潜艇上的水手们清楚地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他们爬出已经丧失功能的“回天号”,通过连接“回天号”逃生舱和潜艇内部的管道重新进入潜艇。两个人都抽泣着,深深地为失去报国的机会而遗憾。
工藤蜷坐在第四艘“回天号”里面,也没能成功发射,故障显然相同。由于他的“回天号”没有安装内部连接管,这位倒霉的乘员不得不待在鱼雷里面,直到舰长认为能够安全地浮上海面的时候。只有到了那时,他才能够被释放出来,接回母潜艇。由于驱逐舰在四处搜寻,上升到海面是很危险的。他在狭窄的“回天号”里等了几个小时。然后,寺本舰长才冒着被探测到的风险,将工藤少尉接回潜艇内。他发现,这名乘员和另外两名从“回天号”内被解救出来进入潜艇的乘员一样,都很失望羞愧。工藤默默地和两名乘员坐在一起,圣战的失败令他心力交瘁,为天皇捐躯的梦想破灭了。
指挥官寺本下令将I-36下潜至潜望镜深度,命令声纳操作员搜听爆炸的声音。根据他们的记录,一次爆炸发生在05:45,另一次发生在06:05;两次声音好像都来自莫古莫古岛南部。“今西少尉命中目标了。”船员们欢欣鼓舞地得出结论,兴奋地小声互相庆贺。但喜悦转瞬即逝。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表明有一枚深水炸弹就在附近。这才是第一枚,还有一百多枚将像雨点般从他们的潜艇上方落下来。寺本急忙深潜逃命。
当声纳操作员估算出一连串爆炸的深水炸弹的距离时,艇内气氛紧张。虽然没有一枚炸弹离I-36太近,但日本人没有感到一些安慰,因为下一轮深水炸弹可能炸碎潜艇脆弱的舰体,这是它的一个致命弱点。
05:55,第十服务中队指挥官沃勒尔.R.卡特准将从他的旗舰“草原号”驱逐舰上通过无线电广播指挥救援行动。乌利西内停泊的每艘军舰上的锅炉房和发动机房都全力运转,撤离港口。靠近“密西号”的油轮和油罐轮开始在烟雾中起锚,火焰和仍在爆炸的弹药威胁着这些船只。
作为乌利西的高级军官,卡特负责舰队和船只的安全。他和大多数指挥官一样,以为他们可能受到了一艘微型潜艇的攻击。现在卡特最担心的是,有更多的潜艇已经潜入乌利西环礁湖。几天或者几周以后,美国海军才完全清楚是什么样的武器击沉了“密西号”,再后来才发现日本的回天武器。很久之后,这个发现才得到广泛的承认,即使在军界也是如此。
“密西号”被火焰包围几分钟后,美国海军驱逐舰和护航驱逐舰便开始在环礁湖里疯狂地搜索微型潜艇,拉网式地搜索第三舰队的锚地,同时投放深水炸弹。为了避免损伤舰体,他们一次投放一枚,而不是按照某种模式投放,但仍有很多军舰受到了损伤;连续不断的爆炸冲击和阻碍了试图去挽救幸存者的小船,在环礁湖深处爆炸的炸弹产生的冲击波进一步威胁着它们。
乌利西内的海军官兵都知道燃烧的“密西号”是敌方攻击的结果,现在高度警惕。很明显,这是日本人发起的攻击,因为日本人担心乌利西作为前沿阵地的战略价值会让美国占得上风。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日本海军已经投放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鱼雷或者潜艇的顶级秘密武器,几天之后,他们才清楚在乌利西的攻击是由回天载人鱼雷发起的。
在卡特和其他人仍在猜测即将来临的危险时,火焰横扫过“密西号”的左舷,从舰体泄漏出的燃油形成了6英寸厚的膜层。飘浮在重油上面的,是100号航空汽油,是引起燃烧的火心。(P165-166)
英勇?我想这是暂时的精神错乱。你不能梦想“我今天要成为英雄”,你想做得最好,因为你不想失去更多的生命。你的战友比你的家人更亲近。
——丹尼尔·井上(Daniel Inouye,1924-2012)
武士道是日本武士被要求或者被教导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它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不成文的规则……是从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军事生涯中自然发展起来的。
——新渡户稻造(Nitobe Bushidō)
梅尔和沃尔德伦熟练地编织了二战中有不共戴天仇恨的冲突双方的文件、采访以及口述历史,展现了对太平洋战争珍贵的和个人的观点,促使读者重新思考个人勇气和爱国主义之间的界限。
——拉里·E.墨菲,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水下资源中心主任(已退休)
一个新鲜的、有说服力的、关于鲜为人知却令人吃惊的二战攻击的故事……梅尔和沃尔德伦以轻快委婉的笔触、从双方的角度描绘了这个故事,持续地制造出戏剧性和火热性的高潮。他们对美国和日本水手的刻画让这个反映战争中的灾难、死亡和生存的辛酸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戴维·西尔斯(David Sears)
参加菊水任务的“回天号”乘员
I-47潜艇,驶往乌利西执行菊水任务
舰长折田善次,菊水任务后还活着,战后与约瑟夫·哈林顿(Joseph Harington)合著《I型潜艇舰长》
仁科关夫,“回天”的共同发明人,1944年11月20日死于对美国海军军舰“密西西尼瓦号”的自杀式攻击
中尉福田齐,海军工程学校第53届毕业生,死于乌利西
少尉佐藤章,九州大学法学学生
少尉渡边幸三,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学生
I-36潜艇,驶往乌利西执行菊水任务
舰长寺本岩
海军中尉吉本健太郎,没有发射出去,幸存
少尉今西太一,曾是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学生,1944年11月20日死于乌利西
海军中尉丰住和寿,幸存
少尉工藤义彦,没有发射出去,幸存
I-37潜艇,执行菊水任务;在帕劳岛作为声东击西的诱饵潜艇进行攻击,所有船员沉没,包括四名“回天号”乘员
舰长神本信雄
海军上尉上别府宣纪,海军学院第70届毕业生
海军中尉村上克巴,海军工程学校53届毕业生
海军少尉字都宫秀一,曾是东京大学法学学生
海军少尉近藤和彦
日本“回天”以及神风人员伤亡情况
“回天”:89人死亡于行动中,15人死亡于训练事故中,超过600名潜艇乘员和军官死于运送“回天”。
神风:战争中有超过1321名日本飞行员驾驶飞机俯冲向盟军的战舰;估计大约有3000名美国人和盟友由于这些攻击而死亡;但这些损害并没有阻止盟军占领菲律宾、硫磺岛和冲绳岛。
“回天”展览:据少校指挥官板仓光马透露,四艘I型“回天”战后被美国海军从大津岛基地运走。这些现存的“回天号”中的一艘在靖国神社展出;它于1945年被美军缴获,现租借给夏威夷的美国军事博物馆;这艘“回天号”只有用于训练的头部和舰体;它于1978年在瓦胡岛的美国军事博物馆被发现。四艘“回天号”中的另外一艘在华盛顿基波特(Keyport)的美国海军水下作战博物馆;在基波特的这艘I型“回天”具有完好的原始军事设备,武器已经被从肋部打开让公众观看。另外一艘“回天号”在珍珠港的太平洋潜艇纪念馆展出,旁边就是美国海军的“弓鳍鱼号(Bowfin)”潜艇。
1944年(二战的最后一年),美国军舰“密西西尼瓦号”发生爆炸,在太平洋西部沉没。若干年后,幸存者约翰·梅尔仍然沉浸在对同船水手的深切悼念和那天所有的人经历的痛苦的悲痛回忆之中。他不仅非常想讲述出“密西号”的故事,还觉得应该让全世界了解这个日本创造并在乌利西环岛使用,炸沉军舰的神秘陌生武器。若干年后的2005年,约翰·梅尔在弥留之际让儿子迈克承诺写出“密西号”的故事。
迈克是竞争度极高的视听设备和系统领域商人。他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几百个小时调查“密西号”以及炸沉它的被称为“回天号”的自杀式潜艇的故事,疏于照顾妻子和孩子们。他阅读了几千页的书藉、文章和海军行动报告,请教了日本历史学家和曾在“回天号”上服役的潜艇人员,并且采访了数十位依然健在的油轮工作人员,有时还采访他们的儿子、妻子或者其他亲属。在他开始研究回天计划,特别是1944年11月20日前往乌利西执行杀戮的菊水任务时,他震惊地认识到,作战双方持有的理想和目标常常是相同的,也许最大的共同点是拯救自己的国家和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或许不同,至少对于那些拿起枪作战或者随着潜艇深潜的独立个人来说是这样的,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却是相同的。政府开战是另外一回事。
当迈克尔·梅尔开始拼凑他收集到的海量数据的时候,他认识到,他要讲述的是一个大故事,甚至比他父亲所在军舰的故事大得多。从这个故事里,人们将会看到,一个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是如何将自杀可以成为一场原本注定失败的战争的转折点这种信念灌输给他们的士兵的,一全人对死亡的选择是如何让众多美国人跟着丧生的。
当乔伊·沃尔德伦和梅尔合作酝酿撰写本书的时候,她带来了三十年新闻工作者的经验和水下考古的专业知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她撰写了一本关于二战的书藉——《美国军舰亚利桑那号:军舰、男人、珍珠港袭击和唤醒美国的符号》。她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广泛经验和采访技巧梅尔数年的研究互相结合。两个人发现了以前未公布的文件,采访了一些以前从未讲述过他们的战争经历的人员,他们最终还找出并采访了那个药剂师的助手。多年前,这个助手在乌利西礁湖水域有过非常重要的发现。本书揭密了这个发现,并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解的问题。
这是一个讲述命运如何让那些人走到一起的故事,一个以太平洋战争为背景的很人性化的故事。
1944年11月,美国海军舰队抛锚停泊在太平洋深处的乌利西港口。当“密西西尼瓦号”舰队油轮爆发出一个大火球时,日本的秘密武器“回天号”载人自杀潜艇已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次使命。
“回天号”是绝密武器,甚至日本海军司令部都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存在。令人震惊的突然袭击使美国海军尴尬至极,他们拒绝抢救或检查沉没的“大密西”。当一个潜水队2001年确定了沉船的位置后,幸存者才在几十年后明白乌利西发生了什么。
在迈克尔·梅尔、乔伊·沃尔德伦著,周鹰、马智良译的《回天号》中,迈克尔·梅尔和乔伊·沃尔德伦从两个方面披露了这个完整故事,既阐述了“密西西尼瓦号”油轮的战略重要性,也披露了刚刚公诸于世的“回天号”的神秘研发和培训过程。美国海军幸存者讲述了他们遭遇袭击后扣人心弦的经历,以及后来令人心酸的恢复过程。日本回天号乘员则透露了他们可怕的培训经历:时刻准备为国家和天皇去赴死,从不知道末日何时会来临。
迈克尔·梅尔、乔伊·沃尔德伦著,周鹰、马智良译的《回天号》为您揭秘二战后期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揭秘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载人式自杀潜艇!
二战后期,日本为扭转战争劣势,除了在空中的“神风特攻队”外,在海洋也秘密开发出自杀性攻击武器——载人式自杀潜艇,但这段历史曾长期被掩盖。本书首度揭秘,震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