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十年(孙小宝自传)》讲的是孙小宝成名前的十年,与大多数传记无异,概括起来无非是一个农村的贫苦少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励志故事。但细数这“九九八十一”,你一定闻所未闻:无论经济还是自身条件都存在缺口的学艺之难,如在刀尖行走的江湖之路水深火热,同行之间的温情与暗斗令人惊愕,二人转正戏之亡陷入雅俗之争……就像打开一扇窗,眼前将是一个你从未涉足的新世界。你可以不喜欢二人转,但你不应停下了解世界的脚步。
| 书名 | 不一样的十年(孙小宝自传)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孙小宝 |
| 出版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不一样的十年(孙小宝自传)》讲的是孙小宝成名前的十年,与大多数传记无异,概括起来无非是一个农村的贫苦少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励志故事。但细数这“九九八十一”,你一定闻所未闻:无论经济还是自身条件都存在缺口的学艺之难,如在刀尖行走的江湖之路水深火热,同行之间的温情与暗斗令人惊愕,二人转正戏之亡陷入雅俗之争……就像打开一扇窗,眼前将是一个你从未涉足的新世界。你可以不喜欢二人转,但你不应停下了解世界的脚步。 内容推荐 我是一名东北二人转演员。自1994年第一次正式登台至今,已经二十二年。 感谢二人转这门在东北土生土长的艺术,感谢父亲的指引、恩师的带领。从饱受歧视的议价学员、被老师评价“不适合做演员”,到唱响北京民族宫、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其问十年坎坷的民间二人转舞台生涯成就了后来的我。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十年,也正是这本孙小宝编著的《不一样的十年(孙小宝自传)》要讲给你们的故事。 希望通过我的叙述,读者朋友能了解当年二人转民间艺人不为人知的生活状态,窥得那一张张笑脸背后的世界。三百六十行,行行不易,愿困惑之时,你我不忘初心。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学艺拜师 1. 借钱学艺: 父亲认为我能唱二人转 2. 议价学员: 频遭打击幸遇明师指点 3. 穷途末路: 姐夫搭桥拜师王志敏 4. 初登舞台: 跟老年人唱戏胡说八道 5. 大难不死: 膝盖周围都成血葫芦了! 6. 犯小人语: 神秘的狮子楼 7. 艺名由来: 孙小宝还是孙晓宝? 第二章 初出茅庐 1. 正式登台: 第一次压轴就火了 2. 戏贼偷艺: 谁让你录的?嗯? 3. 戏比天大: 年少无知被挠出一条疤 4. 懵懂进城: 空手寻去,糊涂而归 5. 重返长春: 回想当年抢饭底儿 6. 争风吃醋: 他往我头上撒尿 7. 独来独往: 我并不狂傲,只是习惯孤独 8. 好学不倦: 我有一本《少年万事通》 9. 不告而别: 我被扔在了梅河口 10. 回家过年: 我这也算衣锦还乡吧? 第三章 天上人间 1. 江湖险恶: 我成了矛盾的导火索 2. 傻子不傻: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 3. 谈狐说鬼: 那些亦真亦假的故事 4. 源于嫉妒: 他拿板子出溜我 5. 红完就黑: 我被人家贴哭了 6. 天上人间: 大娘!我饿! 7. 祸从口出: 来!都给村主任跪下! 8. 要钱要脸: 这是唱二人转吗? 第四章 人来人往 1. 柔能克刚: 用软刀子扎人的老板 2. 口相干净: 影响我最深的演员 3. 慷慨解囊: 老戏迷为演员救场 4. 乐极生悲: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5. 边走边学: 那些江沿上的撂地艺人 6. 艺术值钱: 角儿就是角儿 7. 人能保戏: 可惜他没有赶上好时代 8. 悔恨至今: 望前辈恕我年少无德 9. 听戏看人: 形形色色的观众 10. 柳暗花明: 这就是我苦苦寻找的女孩儿 11. 一字之师: 拉弦儿师傅为我指出错别字 第五章 行走江湖 1. 艺无止境: 我可以俗但尽量不低 2. 莫名其妙: 我到底哪儿得罪他们了? 3. 老友重逢: 漂亮的嫂子把头发剃了 4. 兄弟反目: 你能不能把轴给哥? 5. 拿命挣钱: 一连翻了九场跟头 6. 难上加难: 夹缝之中求生存 7. 临场发挥: 抓口差点儿抓出人命 8. 捉襟见肘: 雪中送炭才是真朋友 9. 张嘴失声: 侯宝林抢去了我的饭碗 10. 痛并快乐: 家人开心,再累也值了 第六章 水到渠成 1. 十年江湖: 我成了今天这副德行 2. 婚礼流程: 这不就是自己玩自己嘛! 3. 珍惜成功: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4. 一炮而红: 马三立给了我一碗方便面 5. 执着追求: 二手电脑让我如虎添翼 6. 机遇降临: 命中注定的事,推都推不了 7. 一战成名: 孙小宝把民族宫演炸了! 写在后面的话 试读章节 1992年夏,这时我家从农村搬到德惠县城郊区已经有几年了,正与分家另过的哥哥合住在残破不堪的三间草房里。日子过得只能用“勉强维持”来形容,虽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但记忆中却有过“无隔夜之粮”时。有一个时期,全家就指着地里刚刚成熟的苞米、土豆来维持生命。 贫穷导致十几岁的我脑海中时常会蹦出各种奇异的想法,憧憬某天得到亲戚的帮助、提携,从此一步登天,因而坐在家里时总情不自禁地向院门口张望;渴望走路时突然捡到巨款,从此一夜暴富,所以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左顾右盼,甚至不走大道专门在路边林带、壕沟里溜达,双脚不住地踢着残枝败叶——幻想发生奇迹,一脚踢出块狗头金来。 那时我家的草房里,每到夜深都会传出轻微的、不规则的、如老旧钟表的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咔咔声。母亲说,一般老房子里多半会埋有金银财宝,福大命大之人会降住它,那咔咔声就是金子在“走路”、寻找有福之人时发出来的。母亲还给我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每到更深人静的时候,就会听见自家屋内传来若有若无的公鸡叫声。一天晚上,八岁的小儿子半夜起来小解,迷蒙中发现地上有一束金光,耳边还伴随着公鸡的叫声。好奇心使孩子不但没有害怕,反而冲着金光一下扑过去。家里人听见声音掌灯一看——嗬!孩子怀里赫然抱着一只金光灿灿的大公鸡! 我能从母亲讲故事的语气中听出,她对此事坚信不疑,甚至还有些期盼。自那以后,我总渴望有一天我家也能发生这样类似的惊喜。 这天晚上,家里就我和母亲两人。睡下之后,细微的咔咔声依然。半夜,忽听一阵塞率的声音由地下传来,我突然有种预感——我家要发财了! 就在我心跳突突、欣喜若狂的时候,就听母亲用很大的声音在喊我:“老儿子,快打灯!”本来就没睡的我,听见母亲的叫声,伸手到炕沿下摸着灯绳抬手一拽——灯亮了。 我翻身坐起定睛一看—— 只见母亲穿着衬衣衬裤跪倒在炕头墙边,双手捏着一只布鞋,塑料底冲外死死地顶在边墙炕席上。在鞋底子与炕席中间,一只比鞋底子还长、小黑眼睛滴溜溜乱转的大灰耗子正在惊慌失措地吱吱乱叫。 我的希望瞬间破灭了。 母亲见我愣在那儿不动了,赶紧又把声音提高了几个分贝,“你看啥呢?打呀!” 我顿了一下,回过神急忙四下找家伙。环视了一圈儿,啥也没看到。略一迟疑,突然看见母亲手里的鞋,于是赶紧趴在炕沿上从地下拿起了另一只,用鞋底子照准被挤在墙上不能动弹的耗子脑袋啪啪就是两鞋底子。 也该着这耗子命不该绝,紧张时刻,我这两鞋底子没打着耗子,全打在母亲手上了。 母亲感觉疼痛,手一松劲,大灰耗子哧溜一声滑出了鞋底子,临跑之前,回头就是一口,母亲的左手刹那被咬出了两个小窟窿,暗红色的血随后就淌了出来。 母亲又疼又气,一边下地找东西包手,一边大声地数落我:“完蛋!废物!十六了都,打个耗子都不会,你能干啥?” 秋天,家由山下低洼处搬到了山上国道边,在与建材市场一道之隔处,开了个小卖店。 这个小卖店,小得都有些可怜。不大的小屋,从中间用货柜一分为二,前边是个柜台和一小块空地儿,后边是一个仅能容纳四个人睡觉的小炕,炕旁边是一家人的生活用具。 三间草房归了哥哥,姐姐在那之后不久也出嫁了,父亲除了照看小卖店,空闲时在建材市场打零工,母亲不知因为什么毅然放弃从小在她母亲那继承来的信仰转皈了基督教……在这个时候,我历经风里雨里的九年校园学习生涯也亮起了红灯——初中没毕业,我辍学了。 辍学之后的我无所事事,每天除了没心没肺地吃喝玩睡外,就是帮助父母打理那个小得不能再小、营业额累累见少、连三口人温饱都要供给不上的小卖店。不敢想象,照此发展下去,我的未来会是怎生模样…… P1-2 后记 本书接下来的内容,我想熟悉我的观众、读者都不会陌生。那是我三十九年世俗人生至此最精彩的几年,拍电视剧,上春晚,参加综艺节目……我原本也非常希望把我那最辉煌的时刻介绍给你们,下一段也的确比这一段精彩、好玩。可我想了又想,算了,还是先写到这里吧! 在本书中,那些于我有恩的人,我没有写出你们的名字。因为你们的恩情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上,我不需要告诉任何人。当你们需要我的时候,我会毫不迟疑地出现在你们面前。你们也都知道,我能做到。 那些当年我认为于我有愧的人,我也没写出你们的名字。因为我早已经忘记了你们的名字,我甚至混淆了你们的容貌、性别、年龄以及事情发生地。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过后,这些事在我的嘴里也不会再被提起。我会把它从我的记忆中永远抹去,不留一丝痕迹!不过,假如您哪位非得要翻开此书,指着某一章节对人说:“看看,这篇写的就是我!”那样我是既不承认也不反对,这只能证明一件事——你又升级了! 至于那些有名字的人物,是因为假如不给这个角色安个名字的话,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往下讲那段故事。所以你们千万不要以此为傲而自作多情,以为我对你们特殊眷爱。 在此我郑重声明:整本书中,有名字的,除了我与金玲,还有我师傅、师娘,其他一概都是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想起我刚一提笔时的踌躇满志,我甚至想把隐私都一个不落详详细细地写出来。但现在看来,我还是没能逃脱世俗的羁绊。每个人在面对自己和自己历史的时候,都有一种本能的胆怯和躲闪。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时代文艺出版社的社长陈琛先生,感谢您对我的赏识、提携。更要感谢著名导演、制片人阚小龙先生。没有龙哥,就不会得识陈琛社长。也感谢为此书出版付出劳动的所有人。——恩不言谢,容当后报。 最后还要声明一下,本书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包括二人转的行话、文辞术语、表演方法等,均系我一家之言,在此不作定论。因学艺年浅,难免挂一漏万,有不妥之处,还望有识之士海涵指正,不吝赐教,兄弟拱手致谢。 众位看官,小书至此就要告一段落了。因文学功底有限,污眼之处,还望多多包容。不敢奢望让您满意,只求能为您茶余饭后稍添些许生活佐料,当然,如果书中内容再能对您的生活、工作有所借鉴启迪的话,那是我最愿意看到的。 假如您哪位看到此还是觉得本书一无是处,那您就想想,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傻小子,自以为是地秉烛擎笔,伏案疾书,想象他累得弯腰弓背,兔眼微醺的那个孙子样儿,不是也挺可乐的吗?呵呵。 下笔千言,终有一止,欲知后事如何,有缘下次再说!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