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出生的历史时代
每一代人都是他们出生的那个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幕布被揭开,我们能看出人们身边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故事是如何影响并塑造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重大决定。
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那一代人深受战争和随后的大萧条的影响,这代人眼中的新科技就是收音机。二战中的广岛和长崎被炸毁了,世界进入了核时代。在政治上,经济大萧条为我们带来了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给国人灌输了政府应该终生照顾自己的国民这一概念。
如今的这一代人——伊拉克战争的一代,正好生活在2001年9月11日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下。他们面临互联网泛滥、亚洲大国崛起、石油危机、全球变暖和国际恐怖主义。今天这一代人还面临千年的圣战、政府的巨额负债,还要为从二战那代人起沿袭至今的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买单。伊拉克战争的这一代人需要解决很多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
婴儿潮的那代人——越南战争的一代,出生在冷战时期。在那个时期,原子弹的巨大威力能在几分钟之内将整个世界摧毁,并毁灭全人类。所以这一代人时刻生活在这种恐惧之中。苏联在古巴的岛上安置导弹,为自己发动袭击提供便利——这种便利可以用分钟计算。于是肯尼迪总统封锁了古巴。海面封锁把我们带到了战争的边缘,但是这样却阻止了一次可能的全球的核战争和整个人类的灭亡。
婴儿潮的那一代人眼中的新科技就是电视机。在20世纪60年代,这些人看《艾德苏利文秀》里披头士的表演,电视就像是他们钟爱的一道大餐。有时,他们也在起居室里面看他们深爱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的情景,看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看总统候选人罗伯特·肯尼迪的竞选活动等。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婴儿潮这一代人不像他们的父母那样,顺从地走向前线参加战争,很多人烧了自己的征兵通知书,推崇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在自己喜爱的酒馆里上台表演,他们不愿接受父辈们追求的信念。
婴儿潮的这代人也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一代,从大学时期戴海军花帽子、赶马车,一直到中年时拥有宝马车、穿宝姿时装、开私人直升机。婴儿潮时代的很多人都不满足于仅仅有一个栖身之地,他们往往会在阿斯本、毛利或法国南部再买上一套房子。
对于二战那代人,年龄是他们在职场上打拼的一种财富。而对于婴儿潮那一代人来说,他们拒绝接受父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要让全世界知道:现在是年轻人统治整个世界。到现在的伊拉克战争这一代人,这一观念则体现得更加明确。在今天的这代人看来,30岁就算老人了,尤其是在职场上。今天,很多二十多岁的人就已经成了亿万富翁,忙着将自己的网络公司上市。而很多他们的父辈——就是越南战争的那一代——还在艰难地为退休多存几块钱,而他们的祖父辈则在依赖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的同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积蓄被上涨的物价冲销。
生于二战时期的那代人享有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可是,接下来的几代人是否还能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这还是个问题。
从婴儿潮那代人开始,贫富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价值观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并演变成国际梦。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人却发现自己已经落伍了,没能继续在经济和生活方式上起领导作用。婴儿潮时代的很多人及他们的孩子都得工作一辈子——不是为了过得更宽裕,只是出于维持生活的需要。再过50年,美国将从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变成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不再有关国梦,只有再见美国派。
对于成千上万的人来说,美国不再是人间天堂,而且很快将会是人间地狱。
失去了经济上的安全感,再加上不断升级的全球竞争和日益上涨的物价,特别是医疗费用的上涨,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我们对精神和信仰的关注,促使我们去寻找生命的答案,这个答案在我们的学校、教会、商界及政界都不曾提供。各个历史时代相互碰撞,合成一体,老问题需要新答案。事实上,老答案,比如社会保险和医疗福利其实就是当下很多问题的根源。
就是不同的时代、历史、文化与科技之间的碰撞为今天的历史下了定义。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答案,我们则无法改变未来。P30-33
后记 心脏的变化: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8年9月3日,我住进了亚利桑那州的美雅诊所准备心脏手术。
从出生后,我的两瓣心脏就一直很脆弱,但这也没能阻碍我努力工作、努力生活。除此以外,我一直把压力当做动力,我一直相信压力能促使智慧的成长,我也一直这样生活着:逼自己努力、更努力,吃很多红肉、喝很多烈酒来增强体力。
手术后,我恢复得很好很快。我很勇敢,就像我对生命中的很多挑战一样,对疾病我选择勇敢面对。手术三周后我就又开始了日常锻炼,开始高负荷的工作。
手术四周后,我回到医院复查,医生的建议是:减少生活的压力、不要太操心、沉思、练练瑜伽。
很多年以来,确切来说是61年,我一直在听我心脏的跳动,我太清楚它的问题了,我的心跳无力、无规律、不稳定,但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晚上我能够好好休息,心跳也很稳定。
我想到医生的建议,关于压力、瑜伽、健康的饮食,当然还有沉思。这只努力生活、拼命工作的豹子会改变它的习惯吗?
让我惊讶的是,我真的在思考着改变,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有一点我很确定,心的改变能够带来很大的变化。
罗伯特·清崎
2008年10月
两个矛盾的世界
我们生下来便拥有两个家庭:第一个是我们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家庭,即原生家庭;第二个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个让我们能为之贡献且不断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们能欣然度过一生的地方。
我们在夏威夷一个叫希洛的小镇上长大,是日本后裔。我们出生的时候二战刚结束,正处于冷战时期。住在比格岛的时候,我们曾多次遭遇海啸袭击和火山喷发。
我的爸爸拉夫·清崎是当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同时还在当地民防部门任职,并积极致力于灾后重建。所以,他和妈妈玛乔丽常常几天都不在家。
妈妈是位护士,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妈妈还是希洛卫理公会的一名忠实信徒,并且热爱音乐。每到圣诞节时,哪家教会的合唱队最好,她就会参加那家。妈妈患有先天性风湿热,这种病令她心脏衰弱。妈妈49岁那年,心脏病便夺走了她的生命。
清崎一家一直有这样的信念:面对困难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爸爸不仅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还教育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会为他人服务。妈妈从不在家谈论自己的信仰,她只是坚持去教堂做礼拜,在生活中实践她的信仰。父母从不在口头上演唱。爸爸常常用他的大手掌保护我们。不过请注意,此图中他手里还拿着烟,他很爱我们,但就是戒不了抽烟这个坏习惯,最后死于肺癌。谈论社会责任,而是自发自愿地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给了我们一个家,一个避风港,让我们躲避生活的暴风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保护着我们。
即便如此,父母也无法将我们与世隔绝,世界从各个方向朝我们扑来。1962年,罗伯特15岁,埃米14岁,乔恩13岁,最小的贝丝1l岁。一天,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天空突然出现一束白光,吓得贝丝尖叫道:“天啊!看窗外!”
我们都跑到饭厅去看,夜晚的天空,只见一道闪电变成愤怒的橘色,又变成血红,再到深紫,最后变回黑色。当时,我们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过后才知道,我们看见的正是原子弹在太平洋横空爆炸的场景。
第二天,当地报纸报道了美国正在进行核试验,其中一项试验就是在圣诞岛(一个位于夏威夷南部的珊瑚岛)上进行的。当时的情景就像是有人在天空里泼了鲜血。本地报纸的描述更形象:就像有人撕裂了动物的咽喉,让鲜血染红了天际。据记者描写,刚开始,血是鲜红的,还冒着泡,因为动物还没有死,血中还有氧气。随后血变凉,逐渐凝结、变厚,从暗红色变成深紫色,然后由深紫色又变成黑色,最后从一片漆黑中又闪现出闪烁的星星。
岁月,以及我们亲眼见证的核爆炸,决定了清崎一家的命运。1964年,拉夫和玛乔丽辞掉工作,自愿加入肯尼迪总统的和平卫队,这使得家庭收入锐减。两姐妹加入了和平组织,学校和大街小巷都有她们抗议越战的身影。两兄弟则自愿参加了越南战争,乔恩加入了空军,罗伯特加入了海军。
有意思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和平而战。
从儿时起,尽管我们是一母同胞,但彼此之间却很不一样。任何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发现我们之间的差异多过相似。
这种差异,比西装革履的罗伯特·清崎和穿着道袍的妹妹站在一起产生的反差还大;这种差异,比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对比还大;这种差异,比参战和维和、稀少和丰富、问题和答案之间对立的矛盾还大,还深远。
第二个家庭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那是召唤着我们,让我们找到归宿,得到理解和快乐之所。我们知道,精神家园中有纯洁的爱,在这里能找到我们在生活中已许久不曾得到的内心满足。
……
在解决修行生活、医疗债务,以及未来的医疗保险三者之间的冲突时,丹增不仅找到了可行的方法,还总结了几点有趣和清醒的结论。这些结论使她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她有勇气作出改变。
罗伯特·清崎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老师。在高中时,由于不会写作,他曾两次英语考试不及格。而今天,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译成多种文字并被广泛阅读。《富爸爸穷爸爸》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稳居了近7年时间,历史上只有2本书能上榜那么久。
罗伯特在参加海军时初遇自己的精神家园,他追随富爸爸——他的好朋友的爸爸,并在富爸爸的指导下学习财务和投资时再次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
1981年,罗伯特遇见了巴克明斯特·富勒博士——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从此罗伯特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富勒博士告诉罗伯特,慷慨能使人致富。在这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引导下,罗伯特创立了富爸爸公司。海军陆战队和富爸爸公司都充斥着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对其成员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从而帮助他们找到精神家园,完成他们天生的使命。
你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了吗?你找到能带你通向精神家园的精神导师了吗?你找到你的精神职业了吗?换句话说,你的工作是否就是你的人生使命呢?
这就是这本书的主题。
这本书也写了两种旅程。写了一个哥哥、一个妹妹,两个生于同一个家庭却又是完全不同的人,支持彼此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过他们本该过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证明了人类精神的潜力是多么强大,强大到超出了共同的原生家庭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实现各自的生活追求。 这本书写了很多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故事都是由核爆炸引发的,核爆炸让罗伯特·清崎和丹增改变了信仰。富哥哥富妹妹写下了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不同的人生哲学,但寻求的却是同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本书写的就是追求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价值。
富哥哥富妹妹的故事描写了两个对立的世界:物质与精神、战争与和平、问题与答案。这本书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生命如何在更高的精神力量下分离,然后又重新皈依在一起。
1962年的一场原子弹试爆让目睹这一切的清崎兄妹从此改变人生:罗伯特加入海军陆战队为国效力,埃米则走向街头加入了反战游行:罗伯特数次死里逃生、厌倦战场厮杀,埃米则意外怀孕、被迫结婚:罗伯特历经三次商海沉浮终获财务自由,埃米则遁入空门追寻心灵富足却时刻财务窘迫……
然而若干年后,清崎兄妹最后均在对方的帮助下实现了财务自由和心灵富足的双丰收!今天,罗伯特·清崎与埃米·清崎将过往各自追寻人生的经验再三沉思与淬炼,写成《富爸爸我和埃米的富足之路》,以飨读者。
《富爸爸我和埃米的富足之路》是根据罗伯特·清崎和他妹妹埃米·清崎亲身经历写成的一本理财图书,罗伯特加入海军陆战队为国效力,埃米则走向街头加入了反战游行;罗伯特在战场上数次死里逃生、厌倦厮杀,埃米则意外怀孕、被迫结婚;罗伯特历经三次商海沉浮终获财务自由,埃米则遁入空门追寻心灵富足却时刻财务窘迫…… 若干年后,清崎兄妹最后均在对方的帮助下实现了财务自由和心灵富足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