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是浦薛凤先生的怀人随笔集,“分别忆念素所敬仰之尊长与导师及长期熟识之友好或晚辈”,共计五十二位,其中包括吴稚晖、蔡元培、郭秉文、蒋廷黻、梅贻琦、王云五、张公权、陈布雷、王宠惠、周诒春等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本书文笔典雅生动,也是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精神生态一个真实记录。
| 书名 | 音容宛在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浦薛凤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音容宛在》是浦薛凤先生的怀人随笔集,“分别忆念素所敬仰之尊长与导师及长期熟识之友好或晚辈”,共计五十二位,其中包括吴稚晖、蔡元培、郭秉文、蒋廷黻、梅贻琦、王云五、张公权、陈布雷、王宠惠、周诒春等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本书文笔典雅生动,也是民国时代知识分子精神生态一个真实记录。 内容推荐 作者浦薛凤 二十一岁毕业于清华学校,二十八岁执教于清华大学;半生清华园问学传道,爱人以德待人以诚,师友同侪遍布学林。 中年从学入仕,三十载政坛亲历,知人论世持平公允,不堕清正廉洁声名,时人尊称“逖公”。 八十五岁高龄,亲自辑录忆述平生往来故人之文字,攒成此一真挚沉郁《音容宛在》。涉笔人物既有政学界师长吴稚晖、蔡元培、王宠惠、梅贻琦等,亦不乏其朋辈同仁蒋廷黻、萧公权、闻一多等,更有数十载伉俪情深的亡妻、年少罹难的长子、早年亲炙的族中长辈。作者笔端苍健,细节掌故历历在目;文风古雅,师友亲月月音容宛在。 目录 清华经历竟疑梦——追忆我的父亲浦薛凤(代序)浦丽琳 自序 朴实谦虚令人敬仰:回忆吴稚晖(敬恒)元老 蔡孑民(元培)校长学识渊博性格慈祥 追念恩师赵醉侯(玉森)诗人 允文允武、和蔼可亲之钮惕生(永建)院长 高风亮节、实至名归:记曹埃布尔先生 如饮醇醪、如坐春风:回忆郭秉文教育家 驰名世界之法学家王宠惠博士 典型元老学人王宠惠 为李石曾老前辈办理琐事 维持传统道德、树立新式教育:清华校长周寄梅(诒春)先生 回忆陈百年先生——谦谦君子,恂恂学人 得天独厚、驭人有术:记王云老 张公权(嘉璈)先生立功立德立言 梅故校长精神永在 实事求是之陈畏垒(布雷)先生 记忆精确、学识广深之陈寅恪教授 黄日光兄生平事略 悼念蒋兄廷黻 十年永别忆廷黻 记何廉兄生平 文章、思想与品格:追念陈通伯兄 悼念查勉仲学长 知己难得、君子可求 忆萧兄公权 梁均默(寒操)先生垂询心灵学要旨 张海平先生小传 怀念宗涑、祝福永贞 览照忆旧:略述王国华兄生平 悼念王兄化成 卓越教授邹景苏(文海)学弟 聪明坚毅之薛光前兄 王右家女士兼具姿容才华与个性 适应境遇享受生活:记沈恩钦女士 追忆黛莉萨:张平群夫人康彰女士 忆张致远(贵永)兄 悼念清华学校辛酉级十位级友 (1)张祖荫(海慈)兄 (2)罗隆基(努生)兄 (3)钱宗堡(冷岩)兄 (4)闻一多兄(原名闻多 (5)时昭涵兄 (6)段茂澜(观海)兄 (7)何浩若(孟吾)兄 (8)孙瑞璜兄 (9)周兹绪(在文)兄 (10)萨本栋(亚栋)兄 寄父蒋韶九(凤梧)先生 翁忍华(慎甫)世伯 言调甫(家鼐)世伯 蒋志为老师 忆郑桐荪丈 尽职家庭、服务社会:忆述吾妻陆佩玉(冶余) 不可思议之心灵预感经验:追念长儿大昌 追念英文出版《旅华如居家》之著者美籍海斯女士 美国挚友许明德先生 作者生平简介 试读章节 吴稚晖(1865-1953)原名脁,后改名敬恒,宇稚晖,江苏武进人。近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曾参与《苏报》工作,1905年与孙中山见面并加入同盟会。提倡汉字注音、世界语。1919年与李石曾发起组织勤工俭学会,任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校长。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1946年担任制宪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病逝于台北。 朴实谦虚令人敬仰:回忆吴稚晖(敬恒)元老 “山经绎古义,国史纪大功。”此是吴稚老写赠我的篆书对联,迄今还是挂在旅美寓所客厅里。上款是:“逖生先生方家正篆。”下款是“已丑九月弟吴敬恒,集秦刻石字,时年八十有五。”时在一九四九年,到台不久。吴老前辈落款称呼,如此客气,十足表示其谦虚风格,而以八十五高龄,写得每个篆文笔力遒劲,字体整齐,上下行书落款,则挺直如矢,韵味隽深,见者无不赞美,称为杰作。其时吴老先生住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条通七号日式房屋。 予初次进谒稚老,曾请一位乡丈代为先容,时在抗战时期之重庆。当时稚老独自住在上清寺一间楼房上斗室之中,种切简单朴素,而怡然自得,体健神旺。予见此元老前辈,立即感觉和蔼可亲,谦虚诚恳,深为感动,仰佩其风格高雅。 进谒机会较多,并有服务效劳机会,乃在台北。特别是因为稚老之亲戚友好来台,需要入境证,曾先后开示名单,另加亲笔小笺,嘱为办理;先后大概有二十多次。每张亲笔信笺,迄今宝藏;此因尊重稚老而且喜欢其墨宝。一九六八年予偕佩玉回台访问亲友,即曾携此一袋手札,装璜成册。稚老之所以嘱办入境证,因予亲自批准,转交警备司令部办护,特别迅速。彭明熙(孟缉)兄时任警备总司令,副总司令则为李立柏兄;他们两位,对于予所批送之入境申请,无不立即办理,大约两天后即可取得。 兹照录稚老托办人境证一函为例。“逖生先生勋右:不侍教者兼旬。弟蒙款待优渥,静居不事事。先生政务繁忙,故未敢琐琐谒候,反滋俶扰。侧闻康愉有加,常用欣慰。兹敬启者:上海大同大学校长胡先生敦复,过去严拒所谓职业学生,故大同学潮较少。然共方嫉之滋甚。倘上海有事,而胡先生之生命堪虞,故其夫妇将于廿七八号乘轮来台。昨寄照相四纸,随带身份证(在照相上写明身份证号数),嘱弟请求陈主席赐签入境证,俾船抵基隆,由弟等送往,凭之登陆。弟昨作函恳求陈主席钧察。后见报,主席已公赴澎湖,且有数日停留,因将胡先生来函并照相等送呈左右。倘蒙将弟致主席书赐阅能饬所司签发彼夫妇入境证掷下者,无任企祷,伏祈荃察。肃叩勋安。弟敬恒顿首,四月廿六晨”。此次入境证当天即曾代为办就。胡敦复先生夫妇,曾否来台,此刻已不复记忆。自兹以后,每有亲友来台需要入境证,稚老即径函致予。 有两次予曾略送菜席,一则因听说是他寿辰,另一则为过节。其处笺有如下列。“逖生先生勋右:前日有国语会友人恶作剧,诡称生辰,扰乱空气,致尊处亦为扰动,加以注存。赐以珍馈,殊感隍悚,敬叩头肃谢并叩勋安。弟敬恒顿首。三月二日”。另有一笺如下。“逖生先生勋右:顷奉珍赐,既旨且多,只以尊者所赐,义不敢辞。正席拜嘉,悚感莫名。客中急切,无可报李,尤负佳节。敬先沥诚肃谢,只叩勋安不儩。弟敬恒顿首。十月七早”。 是年夏月稚老曾往阿里山短期避暑,其原函有如下述。“逖生先生勋右:具笺恳求,又有一事。弟在九十度本不能动弹。今则已至九十度,蒙友人有阿里山之约。闻山中有林场俱乐部,可以借住其所设贵宾室等等招待。弟本不能游山,蒙携有一甥及若妇。合弟为四人。能得太太米三四席,自炊爨其中,配合可知。能仗大力借得此小室等。救灾如救火。倘蒙愈允,感且不朽。如得请介绍书来,弟即行。有生之日,皆公所赐。山中另有熟人,可地道一切。饮食起居,亦已饬悉,可无忧也。敬叩道安。拜求拜求。弟敬恒顿首。”予得此手笺,立即打长途电话,接洽妥当是晚一方面笺复,同时先用电话告知吴寓,请可随时前往。 稚老确曾前往阿里山招待所小住。下山之后,曾亲写一笺,示知经过,并嘱为其堂弟吴和叔办理来台入境证。其原信如下。“逖生先生勋右:前因酷热,理想去阿里山。承蒙主席赞同,先生惠爱,介绍于林场主持者。极蒙林场山上山下,均予以优待,不但阿里山实极优秀。无如弟患腹疾,虽并不严重,无如随行者日夜照呼,几乎共毙数人。于是不得不下山。蒙总统以为大病,派医及亲属来山,遂不得不下山。回台仍荷总统派居草山一月。现虽旧疾支离,已平安回蛰八十三巷七号矣。虽因右手似乎类中,未能笺候先生及报告主席,而人事丛杂,亦其一因。想蒙鉴照。今又有累世同居之堂弟吴和叔,在英伦脱险,已抵香港。此人前在苏省建设厅服务,后随弟在重庆者七八年,又一度曾去昆明,助理筑路。彼既无家可归前来,乞先生告主席,如赐予入境证,来弟处同住,无任感祷。肃叩勋安。弟敬恒顿首。十月十二日”。 稚晖老先生功在国家以及其谦冲耐苦,蜗居斗室之美德乃是众所周知,临终遗嘱,要火化海葬,其骨灰宝匣由经国先生亲自携带自飞机上投掷于大小金门之海峡中。P1-4 序言 自序 本集所辑,系数十年来撰写积稿,分别忆念素所敬仰之尊长与导师以及长期熟识之友好或晚辈。部分篇章已曾先后登载于纪念专册或定期刊物;此则或由编者恳切索文,或由本人自动投稿。 笔者深信:古今中外,一人之生平,无论事业成就,境况顺逆,寿龄修短,莫不受制于三项因素。此即一,先天之体格、性情与智慧;二,后天之教育、修养与习惯;以及三,时地环境与交游遭遇。上述三项因素,当然彼此相互影响而产生错综复杂之结果。 抑有进者。吾人在所遭遇接触之人们中,多多少少,总有几位特别地相互间敬仰或喜爱之尊长与友好。此种现象,此种关系,与其谓为全出于偶然,或只得诸选择,毋宁归根于相互缘分,亦即所谓彼此有缘。“缘分”或“缘”,在西方现代语文中,纵有类似或接近之名词或单字,殊无绝对相同之配对含义。正因有缘,故每一回忆,恍如重闻謦欬谈吐,再见笑貌容颜! 关于本集各位之排列次序,颇费推敲。初拟依照撰稿时期之先后,继欲分别各位之事业或专长。思维再四,决定依据各位诞生之年份。笔者敬将此集,献致于先父先母。家君讳光薛,字雪珊,家慈华氏,讳爱贞。 逖生浦薛凤 一九八四年四月序于美国加州,时年八十有五 书评(媒体评论) 岁月匆匆,父亲逝世至今已十六年了。父亲旧居街头的一长排淡紫花树,如今又盛开着,千万朵小小的淡紫丽花被天际的白云衬托着,有着清华校旗的色彩。父亲八十多岁时曾吟日:“晴空拂晓白云斜,又见长衢丽紫花。紫白交辉校帜色,看来更念吾清华。”清华园,是父亲魂牵梦萦的地方。看到了淡紫花开,父亲就思念起清华。每当淡紫花树盛开的季节,我就会更思念起父亲。 ——浦丽琳(浦薛凤长女,笔名心笛)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