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反本能》作者卫蓝的系列第二本!《反本能》2017年9月版,开卷累计62725册,2022年8月版开卷累计17733册,合计8万零458册。本书是作者的系列第二本作品。 《反本能》主要讲述我们的思维本能,比如贪婪、短视、懒惰等惯性,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本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反本能2》主要讲述情绪上的本能,比如,负面偏好、过度敏感、内耗和反刍等,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我们的情绪本能。 如何减少不由自主的精神内耗?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花大把时间迷茫、痛苦、执着……然后在几个瞬间得到解脱和成长。 人这一生看似在做各种各样的事,其实都是在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内耗的本质是过度关注自我,关注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关注自己的形象。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到更宽广的世界上时,很多情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内容推荐 我们之所以会出现精神内耗,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反刍过去和忧虑未来。 活在当下,处理好非理性的想法,才能获得情绪自由。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非理性的想法,从精神内耗中走出来呢?答案是了解情绪的机制。当我们能够像庖丁解牛一般,对情绪的各方面知识都非常了解时,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情绪问题,减少精神内耗。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中,作者剖析了几种常见的情绪——焦虑、愤怒、抑郁和敏感,以及一些常见的复合情绪,如害羞、愧疚等,并分析了这些情绪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心理工具。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中,作者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结合心理咨询相关经验,分析了常见的自我矛盾、社交矛盾,以及亲密关系中的矛盾,并提供了调整社交模式的工具,以及增进亲密关系的对策。 希望这本书能够缓解你的精神内耗,让你不再反刍过去的痛苦,也不去忧虑未来,真正地活在当下!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源头认识:我们为什么需要情绪 003 第一节 情绪起源:情绪到底是什么 007 第二节 生理:情绪产生时,我们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012 第三节 情绪三因素:什么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017 第四节 问题“四人组”:为什么情绪会变成“情绪问题”
第二章 焦虑:怎样才能和压力做朋友 022 第一节 无聊感:你想要毫无压力的生活吗 025 第二节 焦虑分子:为什么越焦虑,越努力 031 第三节 同时性错觉:为什么焦虑总为你的表现不佳“背锅” 035 第四节 认知行为技术:如何调节自己的焦虑
第三章 愤怒:如何不失控地解决问题 042 第一节 “战斗”驱动:为什么你会感到愤怒 045 第二节 自我觉察:如何避免因高权利感而产生过多愤怒 048 第三节 “好的愤怒”:如何让愤怒为解决问题服务 052 第四节 边界感:如何建立边界,减少不必要的愤怒 055 第五节 情绪画面练习:如何快速平复愤怒情绪
第四章 抑郁:一种让“伤口”愈合的方式 061 第一节 功能失效:抑郁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疗愈 066 第二节 信任与价值:哪些社会因素会导致抑郁 069 第三节 反刍思维:如何控制自己的“胡思乱想” 074 第四节 调节抑郁:如何让自己不再害怕这种状态
第五章 敏感:拿什么拯救你的“玻璃心” 078 第一节 高敏感天赋:我们为什么更聪明 081 第二节 资源应对力:为什么你对损失那么敏感 084 第三节 当事人立场: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烦恼 088 第四节 低权利感:为什么你会自卑和敏感 091 第五节 敏感者自救:让自己变聪明是优选的解决办法 097 第六节 观点采择:如何缓解不同状况下的敏感情绪
第六章 社会情绪:当情绪遇上社会关系 102 第一节 文化情绪:当自然演替变成文化演替时,情绪也发生了改变 106 第二节 内心的冲突:我们终究不能成为自己 110 第三节 道德愤怒:规则赋予权利,愤怒捍卫权利 113 第四节 聚光灯效应:你的害羞来自你的太在乎 117 第五节 灾难性思维:如何避免过强的愧疚感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七章 内心的冲突: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125 第一节 趋避理论: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有各种冲突 129 第二节 情绪重建:如何减少对自我的不满 135 第三节 无谓的比较:不要被思维的笼子困住 139 第四节 害怕失败:别让“偶像包袱”束缚你的手脚 142 第五节 取悦型人格:为什么对人很好,却不被人重视 147 第六节 自我探索:如何接受他人的批评
第八章 人际的冲突:如何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 151 第一节 非建设性冲突:为什么很多人会“小事化大” 154 第二节 范畴陷阱:争论过程中“小事化大”的错误方式 157 第三节 关键选择:好的亲密关系在于筛选 163 第四节 沟通模式:如何改进自己的沟通方式 169 第五节 “Don’t judge”:为什么不要随意评判别人 173 第六节 时间维度工具:如何平复恋爱中的情绪 180 第七节 情绪重建:如何化解人际关系的冲突 186 第八节 非暴力沟通:如何才能更好地用沟通解决问题
第九章 亲人的冲突:如何与不完美的亲人和解 191 第一节 越亲密越伤害:为什么我们容易与父母合不来 195 第二节 适可而止:不要以爱之名束缚孩子 198 第三节 自我克制:不要以爱之名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 201 第四节 成长冲突:学会放手是家长的必修课 204 第五节 预期管理:看到自己情绪背后的期待
209 后记 往前看,别回头 213 致谢 书评(媒体评论) 认识情绪、理解情绪、接纳情绪,才能帮助你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卫蓝这本书,案例丰富、实操性强,是帮助你与情绪和解的有效工具。 ——《打开心智:人生破局的关键思维》作者 李睿秋Lachel 只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每一种情绪对我们的积极意义都远超过消极意义。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便是如何把握好情绪的度,进而发挥情绪的价值。 ——青年作家、心理学教师 剑圣喵大师 当我们发现情绪的积极价值时,我们就会深知,情绪只是信号,不必强行控制它们。接收到信号、将情绪转化为积极行动,就会在人生中开拓新的山海! ——《意志力红利:让你说到做到的底层逻辑》作者 高太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