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大学/常青藤名家名译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苏联)马克西姆·高尔基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

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成为中学生喜欢的文学经典名著之一,小说激励着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中都不放弃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追求。

内容推荐

《我的大学》是马克西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小说讲述了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那年,他背井离乡,到喀山去上大学。梦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住“大杂院”,卖苦力,同流浪汉接触,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识分子交往,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试读章节

于是我就到喀山大学去学习了,至少是这样想的。

关于上大学的念头是中学生尼古拉·叶甫列伊诺夫提醒我的。他是一位很可爱的青年,美男子,有一双女人般的温柔的眼睛。他跟我同住在一幢房子的阁楼上。他看我手里经常拿着书本,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我们就相识了。不久,叶甫列伊诺夫便肯定地说我“对科学有特殊的天分”。

“你天生就是为科学服务的。”他优雅地甩了甩他那像马鬃一样的头发对我说。

我当时不懂,一个家兔居然也可以为科学服务。可是叶甫列伊诺夫却如此友好地向我说明,现在各大学正需要像我这样的青年人。诚然,他也提及了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一些事迹。叶甫列伊诺夫还对我说,在喀山我可以住在他的家里,过了秋天和冬天,读完中学的课程,“随便”地应付一些考试(他是说“随便”),就可以得到助学金去上大学,再过这么五年,就成为一位“科学家”了。在他看来,一切都很简单,因为叶甫列伊诺夫当时才十九岁,而且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中学考试完了就回家去了。过了两个星期,我跟着也走了。

外祖母为我送别时劝我说:“你就别生人家的气了,你老是生气,变得很厉害,很傲慢!你这是向你外祖父学的!可你外祖父又落得个什么下场呢?活了那么久,到头来还不是傻瓜一个。苦命的老头儿!你要记住一点:上帝不非议别人,这是魔鬼干的事!好吧,再见了……”

她从栗色的松弛的脸颊上擦掉不多的几滴眼泪后又说:“你这个坐不住的野孩子,现在远走高飞了,我们再也见不着了,我可是活不久了……”

最近一段时间,我常常离开亲爱的老外祖母,甚至很少去看望她,而现在我才痛切地感受到,我将永远见不到这个骨肉相连、全心照顾我的亲人了。

我站在船尾望着她。她伫立在码头边缘上,一只手画着十字,另一只手拿着旧披肩擦着她那双对人们充满永不磨灭的爱的闪亮的黑眼睛。

就这样,我在这个半鞑靼式的城市里,在一幢平房的一间狭小的房间里住了下来。这个小房子孤零零地坐落在一条窄小、简陋的街道尽头的山丘上,房子的一面墙向着一片发生过火灾的荒地,上面长满稠密的杂草。在苦艾、牛蒡、马蓼的草丛里和接骨木的灌木丛里,耸立着一堆砖瓦建筑物的废墟,废墟下面是一个宽敞的地窖,那些无家可归的野狗就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这个地窖使我永志不忘,这就是我所上的诸多大学中的一所。

叶甫列伊诺夫一家——母亲和两个儿子,靠一份微薄的抚恤金维持生活。刚来的头几天,我就看到,这位可怜的矮小的寡妇把从市场买回来的东西放在厨房的桌子上时,她的表情是多么的悲戚忧伤,她面临的难题是:即使不把自己算在内,用这么一小块次等肉又如何能给三个健壮的小伙子做出一顿好饭菜来呢?

她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女人,一双灰色的眼睛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温顺的执拗,就像一匹耗尽了全部力气的马拉车上坡,明知拉不动,却依旧在往上拉。

我来了后的第四天早晨,孩子们都还在睡觉,我走进厨房来帮她洗菜,她小声而谨慎地问我:“您到这里来打算干啥?”

“读书,上大学。”

她的眉毛和额头的黄色皮肤一起往上皱了一下,手指被菜刀割伤了,一边吸吮着手指上的血,一边坐在椅子上,她马上又跳起来,叫了一声:“啊,见鬼……”

她用手绢包扎好被割伤的手指后,称赞我说:“您洗土豆洗得很好。”

“嗨,这还不会!”

于是我就告诉她,过去我在轮船上干过活儿。她问我:“您以为,这样您就能够上大学了吗?”

当时我还不大懂得幽默。我把她这话当真了,便有条不紊地给她讲了我的行动计划,并说,只要努力,最终那科学殿堂的大门会向我敞开的。

她慨叹了一声:“唉呀,尼古拉,尼古拉……”

这时尼古拉正好进厨房里来洗脸,他睡眼惺忪,头发蓬乱,而且照样是乐呵呵的。

P001-004

序言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前两部作品《童年》和《在人间》里,作家记录了自己(阿廖沙)童年和少年(四岁至十五岁)的生活历程,而在《我的大学》里则再现了阿廖沙十六岁想到喀山上大学直至二十岁这五年的生活经历。

当时年轻的阿廖沙满怀希望到了喀山,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大学的门并没有向他敞开。为了生活,他只好到伏尔加河码头上去打工,做搬运工人:“为了不挨饿,我来到伏尔加河上、码头上,这里容易找到一份能挣十五到二十戈比的活儿。在这里我混在搬运工、流浪汉、混混儿中间。”这个圈子是一个很带刺激性的大染缸。高尔基说:“就我的经历而言,如果我跟他们走在一起,那是十分自然的。当我想出人头地、上大学读书的希望受挫后,我就更想去接近他们。”码头上的职业小偷巴什金就曾劝他去玩女人,去干坏事,但阿廖沙并没有跟他走,没有掉进那个大染缸里去。为什么呢?

据高尔基回忆,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他读了许多好书,是那些书帮助了他,那些“严肃正派的书……唤醒我去追求那种虽然还不大清楚,却比我所看到的一切更有意义的东西”。正是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那些严肃正派的书为年轻的阿廖沙树立了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坚强意志。二是朋友们的帮助。到喀山后,阿廖沙不仅同流浪汉、混混儿、小偷等混在一起,很快地也同一批贫困的大学生交上了朋友,当时喀山的这批穷学生有许多是民粹派或抱有革命情绪的人,如普列特尼约夫等,他们组织各种秘密集会,各种学习小组,向人民做宣传启蒙工作。

阿廖沙也参加了这些小组的活动。后来又结识了小铺老板捷连科夫,据说他也是民粹派,经常在家里组织秘密会议,而且他还有一个私人图书馆,供大学生们使用。在这里阿廖沙还认识了民粹派的领导人之一罗马斯,并跟随罗马斯到农村去给农民做启蒙教育工作。民粹派宣传博爱,崇拜人民,认为人民就是“智慧、美德、善良的化身”。正是在这些朋友的帮助、启发下,阿廖沙才开始了革命理论的学习。这是他参加革命的起点。

尽管高尔基在写《我的大学》时已经知道了民粹派的错误,但他仍然肯定他当时在民粹派的活动中得到的教益,认为这是对他的革命启蒙教育:“人民崇拜者的这些话,像阳光雨露一般落在我的心头。我感到,只有对人的最强烈、最炽热的爱,才能从这种爱中汲取必需的力量,去发现和领会生活的意义。从此时起,我己不再考虑自己,而开始更多地关心别人了。”高尔基认定,他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在《我的大学》里,作者特别突出了阿廖沙酷爱学习的崇高品德。他是一个求知欲特别强的孩子,手不离书,有空就读书,孜孜不倦,捷连科夫图书馆的书他读遍了,罗马斯的藏书他也看完了,他甚至还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尽管他读了这么多书,但他还是觉得不够,他想上大学,就是想获得更系统的知识。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只要有幸能读上大学,我甚至甘愿忍受任何拷打。如果有人建议说,‘你去学习吧,但为了让你学习,每星期天我们将在尼古拉广场用棍子揍你一顿!’就是这样的条件,我也一定会接受。”

正因为他有这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求知精神,所以他读的书要比一般大学生在学校里读的书还要多,他在社会大学里获得的知识比许多大学生在教室里学到的知识还要丰富。这里,我并不是要贬低或否定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也不是要大家都像高尔基那样去上“社会大学”。今天的青年有上大学的机会和条件,这是你们的幸福。我只是想说明,高尔基虽然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但由于他有顽强的求知欲望,有孜孜以求、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可以登上科学的顶峰,同样能为人民做出不朽的贡献。

《我的大学》是三部曲中的一部,其主题思想与三部曲是一致的,连贯的。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民族自我批判精神,即透视俄罗斯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考察俄罗斯人落后的文化心理特征;另一方面是展现新一代俄罗斯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在《我的大学》中依然贯穿着这种中心主题,作者继续以沉重的心情剖析了俄罗斯独特的文化心理积淀:愚昧落后、自私野蛮、因循守旧、好逸恶劳、残无人性等,揭露形形色色的代表人物和斑斓驳杂的思潮和观点,如反科学、反进化论的言论,所谓“花最少劳动享受最大幸福”的市侩哲学,还有托尔斯泰主义、民粹派的各种理论等等。阿廖沙每天都必须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五花八门的思潮、理论,有的问题他能分辨,有的却不能,需要经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甚至实践后才能做出判断。

阿廖沙从小就是在这种纷繁复杂的险恶环境中长大的。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畏困难,敢于抗争,走自己的路。“生活条件越是艰难,我就感到自己越发坚定,甚至越发聪明。我很早就懂得人是在不断地同周围环境的抗争中成长起来的。”

李辉凡

2012年9月

书评(媒体评论)

文艺的任务是要把人身上最美好的、最优美的、诚实的也是高贵的东西表现出来,激起人对自己的自豪感和责任感,需要英雄人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人们需要从英雄的灵魂和躯体里汲取力量……

——前苏联作家、本书作者高尔基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被认为是俄国最好的自传作品之一,三本书的内容显示了高尔基是一个有着超凡描述能力的敏锐的观察者。

——《韦氏文学百科全书》

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是文学领域里最伟大的传记故事之一。

——美国《新共和》杂志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