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世骏编著的这本《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终于“内在”与“超越”这两个基本向度,并且在此框架内讨论“概念分析”和“学派沟通”的研究方法、关于“真理”和“规则”的商谈理论,讨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的诸多问题,也讨论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如实践和真理、事实与价值、民主与科学、价值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等等关系问题。
| 书名 | 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精)/智慧的探索丛书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作者 | 童世骏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童世骏编著的这本《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带着中国问题研究西方理论,并基于文本诠释寻找问题解答。全书对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讨论始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终于“内在”与“超越”这两个基本向度,并且在此框架内讨论“概念分析”和“学派沟通”的研究方法、关于“真理”和“规则”的商谈理论,讨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的诸多问题,也讨论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如实践和真理、事实与价值、民主与科学、价值的多样性和普遍性等等关系问题。 内容推荐 童世骏编著的这本《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从“批判”与“实践”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探讨了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并在此框架内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讨论了一些在中国和西方都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既揭露了西方哲学的意蕴,又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目录 第一篇 基本概念 第一章 批判:哈贝马斯与批判理性主义 第一节 波普尔的合理性观 第二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核心: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合理结构 第三节 哈贝马斯合理性观的方法论涵义:诠释者和被诠释者的交往关系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合理性观的自我辩护:理性主义的基础问题 第二章 实践:哈贝马斯与美国实用主义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与美国实用主义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不同层次上“实践”的“批判”意义 第四节 余论:哈贝马斯为什么几乎从来不提詹姆斯 第二篇 研究方法 第三章 概念区分:以“行动”与“行为”的概念区分为例 第一节 “行动”和“行为”之间的概念区分 第二节 概念区分对于哲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反对概念区分也离不开概念区分 第四节 结论:大问题和小细节 之间的反思平衡 第四章 学派沟通:从“粗糙原料”到“融贯整体” 第一节 普遍主义的预设 第二节 双重结构的范式 第三节 三个向度的旨趣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宏大叙事 第三篇 理论问题 第五章 真理论:真理的认可问题与真理的意义问题和标准问题 第一节 从金岳霖谈起:真理论是否仅仅讨论真的意义问题和真的标准问题 第二节 对实践标准的分析:有必要进一步提出真理的认可问题 第三节 对真理的认可问题的回答:哲学史上的共识论(和约定论) 第四节 “基于理由的共识”:共识论如何同其他真理观并行不悖 第五节 结论:从作为技术活动的实践到作为交往活动的实践 第六章 规则论: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 第一节 “遵守规则”的含义 第二节 “规则意识”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 规则正当性的根据 第四节 规则问题与批判理论 第四篇 从商谈理论到政治哲学 第七章 “事实”与“规范” 第一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事实与规范之间关系的几种类型 第三节 法律的“有效性”与“事实性” 第四节 法律的“正当性”来自“合法律性”何以可能 第五节 商谈的民主理论:法治和民主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六节 程序主义法律范式:“人权”和“人民主权”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七节 哈贝马斯政治和法的理论的特殊语境和普遍主张 第八章 科学与民主 第一节 杜威的科学观和民主观 第二节 杜威论科学和民主的关系 第三节 哈贝马斯论如何协调科学与民主 第四节 结论:低调的哲学观和高调的哲学家观 第九章 政治与文化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是做成的,而不是现成的” 第二节 “做成”现代集体认同的关键:政治文化 第三节 两种政治文化观:“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和“与政治物相关的文化” 第四节 把政治文化理解为“以政治方式形成的文化”的重要性 第五节 培育“自由的政治文化”的几个因素 第十章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第一节 交往理性观念:公私划界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 第二节 女性主义参与公共讨论现实地解构了传统的公私界限 第三节 从文学公共领域到现代大学:培养公共讨论之理性主体的公共领域 第十一章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新左派”和“自由主义”的一个共同盲区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社会建制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理念 第四节 结论:社会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积极扬弃 第五篇 从政治哲学到历史哲学 第十二章 多元主义与普遍主义 第一节 康德与普遍主义:“绝对命令”与“商谈原则” 第二节 罗尔斯与正义原则:“理性选择”与“合理交往” 第三节 泰勒与“承认斗争”:文化整合与政治整合 第四节 施密特与国际政治:“人民”与“人类”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批判与全球正义建构 第一节 普遍主义:对话的还是独白的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还是民族主义的 第三节 对话普遍主义:实际的还是虚拟的 第四节 意识形态批判:认知的还是规范的 第十四章 历史与道德 第一节 康德:对进步的乐观信念是一种道德义务 第二节 波普尔: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康德主义 第三节 哈贝马斯:语用学转向以后的康德主义 第四节 结论:后形而上学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中人的历史责任 第十五章 内在与超越 第一节 中国文化传统:“超越性”的内在化 第二节 杜威:“宗教性”概念的自然主义理解 第三节 哈贝马斯:“在自然主义和宗教之间” 第四节 结论:内在于实践的批判 附录 “学习”与“批判”——为哈贝马斯八十寿辰而写 主题词索引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