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本由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和青春里的那些委屈握手言和(精选珍藏版)》,抚慰伤痛,塑造人格,让我们茁壮成长。人们渴望这样的心灵鸡汤,品尝它只需要一点点时间,但它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我们能够把每个人心中真情的火炬点燃,让心灵散发出的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悠悠流传,让我们的心灵永远纯净如昔。
阅读本书,将会使人活得激情满怀,爱得深沉博大;会使你更加自信地去追逐内心的憧憬与梦想。当感到痛苦、惶惑和失落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遇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毫无疑问,它会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将持续不断地调整你的生活智慧。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和青春里的那些委屈握手言和(精选珍藏版)》将让你体验前所未有的心灵盛宴,获得终身受用的人生智慧。
书中收录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每一篇故事,都在向人们讲述一份美好的情感、一种人生的意义。
每一个故事,似涓涓细流,在你无瑕的心田缓缓流淌,渗透在生命的每一个脚步中,使你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的启迪和感晤。
三十六封信
文/柏俊龙
最成功的说谎者是那些使最少量的谎言发挥最大的作用的人。
——塞·巴特勒
他是山里唯一的邮递员,那条通往城市的小路,他一走便是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风霜雨雪,坎坷苦难,都不曾让他更改回山的脚步。
他是第一个走出山里的孩子,山外的世界,让人望而却步,但又心生向往。每次回来,他都要和山里的孩子们说上一段动人的故事。
他说,城市的楼房有云层那么高,那些人整天没事儿就在高楼顶上看云彩。城市的车流和松树上的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躺了一地,在雨夜里一打开灯光,整个城市顿时就会从黑夜转为白昼。
其实,这些景状他都不曾见过。没人知道,他取信件的地址其实根本不在城市,仅仅只是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上别说高楼和车水马龙,就连那些轰鸣的列车,都不曾在这里驻足,停下过匆匆的脚步。
他读过两年书,于是,再虚幻的事物经他口里说出来,也总是那么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孩子们听得痴了,都不去弹玻璃球了,都不去爬山了,都托着腮帮,直愣愣地看着他唾沫横飞地说话。
每次都是同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谈话:“是送信的小王来了吗?快进屋来给我念念。”这句话一出,孩子们顿时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倒在地。他们似乎知道,这句话就和评书先生们的那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意在宣布故事即将结束。
他一面抗起背包,一面亮着嗓门喊着:“大娘,别急,我就来了,就来了,有你的信件呐!”
屋里,是一位双眼失明的老太太,明晃晃的太阳照在她的身上,但她却丝毫感受不到光明。她摸索着要给他拿张凳子,却总是被他制止住了。他说:“大娘,别了,给你念信还是得庄重一些好,咱得学学城里的先生站着念。”这话一说完,大娘就笑了:“不瞒你说,我儿子就在城里教书呢!”
她的孩子真在城里教书,不过,那是千里之外的大城市,不是他口中所说的小镇。他见过她的儿子,斯斯文文,戴个眼镜,说话轻言慢语,很是礼貌。只是,这些都是三年前的记忆了,细细算来,她的儿子已有整整三年不曾踏入山里了。
她念子心切,无奈双目失明,不能爬上那漫漫的山路,不然她一定会挺直了脊梁,顺着大路去看看她的孩子。她总是静静地坐在门前晒太阳,听着门外的声音,只要是他来了,她总是能第一个听出来。
幸好她的孩子不曾将她忘记,总是每月按时给她寄来一封家书,还有一张崭新的百元大钞。她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撕开信件,将里面的百元大钞捏取出来,塞到衣服内里的布袋里,这才急切将信件递给他。 他像个懂事的孩子一样,毕恭毕敬地接过信件,逐字逐句地念过去。她的孩子真是忙啊,每次写的内容和问候都是一样。不过,这些已经足够,从她战栗的身体就能看出,她正在被深深地感动着。
三年就这么悄然而去了,三年后,老人撒手人寰。有人说,她临死前还安静地坐在那张木凳上,懒懒地晒着太阳,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村里终于决定去找寻她的孩子,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达给他,让他来看看老人的遗体,磕几个响头。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