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远乡的手以及手作(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三谷龙二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推理作家伊坂幸太郎诚挚推荐,香港演员余文乐暖心好评的生活工艺大师!

《远乡的手以及手作》是日本木艺大师三谷龙二历时两年半的倾心之作,是一次关于古老匠人精神、生活工艺传承和自我生命价值的追索

福井,京都,松本,三谷龙二曾经久居的3座城市,也是日本匠人文化的缩影。

跟随三谷龙二的足迹,我们得以走访器物之乡、百年老店、手工作坊,遇见遥远城市里专注于“做东西”的人们,其中既有国宝级匠人、当代手艺人,也有甜品师、冶金师。

在旅途中,三谷龙二不断追问:器物如何超越时代留下来?“做东西”对手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与工艺在何处有了关联?

请与三谷龙二一起,走进远乡,拜访造物之手,发现美之手作。

内容推荐

继《木之匙》《日日器物帖》后,日本木艺大师三谷龙二带来散文集《远乡的手以及手作》。

沿着成长的足迹,三谷龙二重访福井、京都和松本,与生活在三座城市里的手艺人、工坊主倾心交谈。

这是一次对往日人生的回望,也是对日本手工艺的历史、今生和未来的叩问。

福井是手作之乡,我谷盆、越前漆、岩佐黑板、山元眼镜商会……福井手艺人为日本贡献了别具特色的手作工艺。

京都是传承之都,国宝级木工黑田辰秋、瓷土艺术家娓奈奈子、纸艺家井上由季子……在日本,没有任何地方比京都更重视匠人精神的传承。

松本是工艺新城,松本工艺祭、濑户内生活工艺祭,手艺人与使用者在这座城市聚集交流,工艺与生活的交汇在这里重新开始。

带着一双记忆之眼与现实之眼,三谷龙二与手作的美、生活的美真诚相会。

目录

福井

 去福井 旅行开始

 我谷盆

 手作之乡八轩町

 雨镇

 眼镜

 鉴赏力 制作力

京都

 黑田辰秋的工作间

 圆柱形茶筒

 中量生产的工坊

 甜品与活版印刷

 新河

 手与心的关系

 瓷土工作

松本

 从京都到松本

 登上小山丘

 市内的水井

 一个人的时间

 冬夜的快乐

 露天温泉与书

 时光重叠的城市

 松本工艺祭

 生活 手作

 手中的小小漩涡

 拒绝束缚

后记

试读章节

去福井

旅行开始

我出生于北陆之城福井市,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8岁。其后因为父亲工作的关系,举家迁往关西,在大阪和京都一共生活了8年。现在我已移居松本,虽然其间曾有半年的时间在东京逗留,但我真正居住和生活过的只有这三座城市。

现在回想起来,在迁居松本之前,我对“工艺”几乎无甚兴趣。直至如今,从事木制品工作已然近30年,而此前我对这项至今仍乐此不疲的事业居然从未上心,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究竟在内心何处埋有工艺之根,让我最终对它萌生了兴趣呢?不,想来这也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够对工艺产生兴趣的实不多见。也许制作生活用具的工艺,距离生活本身并不算近。我开始思考工艺与生活之间遥远却又接近的关系。

高中时起,我突然开始注重时尚(现在应该更早了吧),那个年代流行的是学院风装扮。我穿着纽扣领休闲衬衫搭配棉质长裤,出没于电车站附近的唱片行和爵士乐咖啡馆。看到书上写着“事物自有其规定,使用时需首先掌握”,从而知道了选择物品也需要遵循规则。

当时喜欢音乐的我,求着父母给自己买了把便宜的电吉他和Guyatone牌的音箱,每天练习吉他,和初中时代的朋友一起组成乐队,一度模仿披头士,模仿“爸爸与妈妈”合唱团(The Mamas & the Papas)。

我还喜欢画画,年少时曾经画过漫画。我与朋友小林君合作,两个人以每月两三本的速度做手绘漫画杂志,只在自己的班级和隔壁班级传阅。当时经常去小林君家玩,他家是做桐木衣柜的,我至今仍能回想起在光线昏暗、铺着木地板的工作间,他的父亲和工匠们劳作时的情景。他们用刨子削刨抽屉,也在里面的设备间加工板材。

高中时我加入了学校的美术部,高二那年一位当代艺术作家来执教,给我们上美术课。年轻真是无所畏惧,上一年之前还在画风景画的同学们,在那一年5月就开始搞起了当代艺术。大家对当代艺术一无所知,却个个兴趣盎然。我也做了木箱子,还用布、天然石块和金属等材料组合在一起做了意义不明的作品。在那时,我能够借机接触到木头、石块、布料、金属等各种材料,也不失为一件益事。第一次做意大利面也是在那时。我站在厨房里,一边看着哥哥买来的伊丹十三的《女人们啊!》,一边做烟肉蛋意大利面。书上说面条必须煮得恰到好处、劲道耐嚼(很难掌握火候),连做饭也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伊丹对生活处处都一丝不苟的态度由此可窥,而我也着实被他的文章惊到了(烟肉蛋意大利面的做法,和我现在的做法全然不同)。

就这样,在十几岁男孩子的脑瓜里,对各个领域的好奇和兴趣日益增多,但是工艺,还远远地隐在雾的另一方。

从对生活用具产生兴趣起,我就开始考虑生活和工艺之间的关系。或许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了解工艺,我也曾经如此。但同时我也知道另外一些人不惜花费时间精力,通过大量学习,为能够做出实用且美观的生活用具而始终不懈地努力着。在终于可以观察两种世界的今天,我想重回自己曾久居过的福井、京都、松本这三座城市,漫步其中,探访自己熟悉的街道和生息于此的手作世界。记忆之眼与现实之眼,带着这样一双蜻蜓之眼踏上旅途,将会看到什么呢?

首先,我登上了开往福井的列车。

P2-4

后记

第一次去福井采风,是2006年11月的事情了,如今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历时两年半的长河漂流。与人会面,顺流而下继续访问,每一处部是我曾长久生活过的土地,能与现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交谈,与有荣焉。在拜会的人当中,既有产地的匠人,也有做点心的师傅。我的旅行以了解生活与工艺之间的关联为起点,所以希望尽可能地将工艺的框架扩展得更为广阔。

用于生活的工艺,用河井宽次郎的话来说,是用手工完成的工业——拣选材料,认真制作,做出外观优美的生活用品。与讲究奢华的材料和做工略有不同,它最重要的是在追求产品品质和适用于生活这两方面取得平衡。人们在选择物品的时候,总会考虑它在房间里的协调性。我总是喜欢选用那些美丽却又不动声色的物品。工艺不能脱离生活,生活者的视角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走访,看到福井、京都还有松本这三座城市的工艺,我发觉它们各有各的特点。福井是真正的匠人之城。与另外两地相比,也许是因为观光者以及外来人口较少的缘故吧,过去的工作方式还很好地保留着。京都,制作本身自不必说,支持这种制作的工具店、材料店以及消费者等守护着工艺,令其综合性基础保持着结实和完整。而松本,则盛产拥有个人工坊的制作家。

最后,对采风时给予我莫大帮助的人们,在此表示感谢。大家的出色工作,使我多方受教,收获颇丰,若有机会,请允许我再行拜访。设计师渡部浩美,谢谢你做出美而妥帖的装帧排版,还有一起旅行的编辑丹治史彦曾把在京都突发腰痛的我,特意送回了松本。感谢各位的照顾与支持。

于我而言,做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旅程。

2009年5月 三谷龙二

书评(媒体评论)

三谷的作品充满了“触感”。可能是因为要“用手触摸这世界”的企图存在于他的作品中,才能让人仅仅在看的时候,就记住了仿佛触摸到“看不见的真实”的那种感觉。

——伊坂幸太郎(日本作家)

木工设计师三谷龙二,以创作者和生活者的姿态,讲述亲自拜访过的街道,凝视手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文字安静,图片精美,一本好书。

——日本读者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8: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