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狼渡滩的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劲峰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狼渡滩的风》是杨劲峰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洋洋洒洒,语言朴实,构思缜密,着眼家乡,或风土人情,或地域风俗,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怀。或展望,一百多篇文章细分七卷,卷卷有首语,首语抒胸臆,留痕不做作。蓦然回首.发现七篇卷首语就是一首完整的自由诗,使其看似独立的每卷连成了一个整体.完整地再现着他在严谨的工作之外还有一般人没有的多情书面人生。

内容推荐

《狼渡滩的风》反映了杨劲峰对乡愁、对人生、对世故的独到理解,也从一个侧面更生动、更详尽地介绍了当地,宣传了岷县的独有风光和资源。但面对悠久的历史长河、广博的地域及敦厚的人民,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盼望劲峰学弟及更多像劲峰学弟一样的仁人志士再接再厉。在政务与文艺的结合上不断努力,特别是在大众文艺创作道路上结出新的硕果,用文艺这支笔把家乡的文艺事业推得更高更远。一步一步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走去。

目录

第一卷 风语情怀

 狼渡滩的风

 狼渡滩的雨

 狼渡滩的草

 狼渡滩的花

 狼渡滩的春

 风雨阳关

 草地人家

第二眷荒原漫步

 又见喜鹊

 抱愧二郎山

 永远的迭藏河

 缅怀张明远将军

 文明的碎片

 听雨

 奶奶

 家

 五哥儿遗事

第三卷 岁月记忆

 杀年猪

 影子会

 捉蛤蛤

 采蘑菇

 端午节

 五月十七花儿会

 又见杏儿熟了

 捉蚂蚱

 风的眼泪

 ——岷县闾井镇“5·10”抗洪救灾纪实

第四卷 漫话人生

 漫话西游之一

 ——浅谈孙悟空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漫话西游之二

 ——从取经师徒组合看班子建设的几点启示

 漫话西游之三

 ——从师徒组合看人生不同阶段的角色意识

 人生智慧

 ——漫话三国演义

 男人的品,女人的格

 也谈穷养儿子富养女

 仰望星空之一

 ——人生三幸

 仰望星空之二

 仰望星空之三

 三种人

第五卷 闲斋杂说

 给爱一个活着的理由

 面对挣扎的灵魂

 飘逝的乡愁

 厚德载物小议

 血祭——写在岷县“5·10”一周年之际

 今人古体诗平仄韵律浅辨

 也谈花儿这一岷县地方文艺形式的传承和挖掘

第六卷 浅吟低唱

 岷州古秋赋

 岷州新韵

 雨赋

 青草赋

 阴历三月二十夜狼渡滩雨雪交加感怀

 醉酒词

 新茶赋——为网友草作

 重阳杂赋

 悲秋

 感怀步放翁书愤韵

 吊屈原

 咏梅六章

 秋韵杂赋

 菊韵杂赋——题博友菊花图

 怀古

 和唐王昌龄七绝韵

 登黄鹤楼

 无题

 吊屈原

 过寒山寺

 游灵隐寺不得

 寒山寺夜景

 题苏州

 春夜喜雨

 人面桃花辞

 题博友《荷塘春色》图

 竹林曲

 丽江行

 夏日偶感

 题秋山图

 咏怀

 游蝴蝶泉

 春雪

 钱塘落日

 初春杂咏

 题网友茶花图

 咏冬

 腊月十四全年最冷天赋

 无题

 重阳寄情

 夜赠阊川文化博客

 别情

 遏弘一法师墓

 雨中游秦淮

 过中山陵

 题《苍鹰图》

 酬博友论诗

 书愤

第七卷 心灵散步

 无泪的故乡

 故乡的傍晚

 射雕英雄传

 那一抹永远的残红

 风的思绪

 窗外,风声沙沙

 月亮

 天问

 乞丐

 记忆

 雨夜的风

 轮回

 致网络

 秋天,一个死去的废墟

 愤怒的小孩

 夜风,吹过窗台

 庄子与鱼

 记忆的影子

 风吹过,请为我留下一滴清泪

 我愿是一只快乐的小狗

 无题

 仰望

后记

试读章节

狼渡滩的风

狼渡滩在岷县闾井镇,是个不大的沼泽滩,地理上叫作湿地,最近几年大家喜欢叫湿地公园。其实就是几片水草滩,说是黄河支流渭河的南源头。我不是地理学者,没做过考察,只是事实是渭河从汇入了狼渡河的水后就不再断流,成了长流河。狼渡滩海拔高,大约2800米,所以春天来得迟,冬天去得迟,气候凉爽,一年四季刮风不断。

狼渡滩的风从辽远的历史刮来,不知道有多久了。终年不停地刮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更为久远,风中透出丝丝凄婉。它不是窗台的夜月风那炎热夏天的丝丝凉意,轻抚面庞,使人惬意,让人心醉,柔媚而安顺,取之隐隐,驱之沉沉,划过指尖,流过心田;它不是北国八月的荒原劲风,动则疾劲,百草尽折,孤寂,猎猎,肃杀,凄美,刚劲猛烈,寒气袭人。狼渡滩的风是有个性的风,随季节而变,依晨昏而动。三月的江南轻风曼舞。撩人的柳枝婀娜多姿。倘使这时你在一个晴明的午后去狼渡滩,天边总会挂几朵雪白如棉的云彩,高原的艳阳会烤得你面庞生疼,阵阵烈风里夹杂着刚耕犁过的泥土的清香,不停地呼呼地划过你原本灼疼的面颊,身边脚下的枯草的断茎会随风的节奏前俯后仰地发出丝丝的哀号,时不时还会有一个或几个小旋风带着一股黑土旋过你的身旁。自然,风中的尘土和枯叶会毫不怜惜地沾满你洁白的衬衣领子和洁净的头发,使你变得不再明净,会让你和身旁吆牛耕作的山地农人浑然一体。你可别抱怨吆!那是狼渡滩的风喜欢辛劳耕田的农人!或者阴天的黄昏你去狼渡滩,没准狼渡滩已经是雨丝绵绵,浓浓的雾气中天地浑然一体,狼渡滩被笼罩在雨雾的帐幔中,五米之外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见呼呼的山风带着细细、均匀的雨丝划过你的耳旁,雨丝打在面颊上会有丝丝凉意,让你禁不住打一个寒战。或者身边忽然无风,耳中会掠过几丝风吹过枯草的断茎的急疾的咝咝声,寂寥,诡异。心中会不自觉地划过一丝紧张,不自主地联想到狼的狡黠,鬼的隐唳。有时身边会忽然传来由远及近的凄然的脚步声,你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竖耳静听、辨别。近了,原来是晚归的牧人或冒雨回归的路人。你忽然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风中的狼渡滩诡异、凄厉、静寂、寥寥,充满了狼昧,让人胆怯、畏惧。

六月的炎夏,大地一片焦热,人仿佛被丢进了蒸笼,焦虑,烦闷,热汗淋漓。如果你是城里人,如果你难以忍受水泥建筑蒸腾的灼人热气,我建议你去狼渡滩避暑。最好骑自行车去,绕着盘山公路蹬上不高的山坡,眼前会忽然一亮,先是一片绿油油的油菜地,油菜花正在开放,一眼的金黄。沿途自然少不了丝丝凉风,惬意开心早已不能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还有路边蚕豆的清香随着丝丝凉风直入鼻孔,沁人心脾。

转过弯,眼前又一亮,一片开阔的水草地呈现在眼前,水丰草茂,碧草如茵,极目四望,绿野无垠,低头俯地,狼渡河迂回曲折,蜿蜒盘旋,没有丝毫的人为痕迹。碧绿的草地上一群或几群白的羊和黑的牦牛或远或近地点缀着;天空格外的湛蓝、明净。几朵洁白的云彩带着几丝暗灰低低地挂在头顶,似乎伸手可触。耳畔会飘来几声或远或近的牧人的、带着本地土腔的山歌,纯原生态的,粗俗而野性,你仿佛置身于蒙古大草原。

风是一定有的,凉丝丝的,软绵绵的,带着棱角却像水一样,轻轻地划过指尖,擦过面颊,拂过耳垂,掠过发丝,惬意,清爽,凉快,轻柔。会让你忍俊不禁的大声吼叫或高声歌唱,然后在软软发烫的草地上打滚,翻跟头。一不留神踩着热牛粪摔了一跤。衬衣或裤腿上沾上了稀牛粪,惹来同伴的阵阵笑声在空旷辽阔的草原上回荡:惊起不远处喝水的几只灰色的、白色的水鸟尖叫着冲向天空,慌乱地飞向远方。碧草地夏日的凉风沁人心脾,使人心醉,让人忘返……

风大了,有一丝寒意,抬头看天,那朵洁白的软软的云彩不知何时变成了灰色和黑色,如火的日头不知何时早已躲在了云后边了,远处的天空依然湛蓝,牛羊依然在悠闲地吃草或静卧。P3-4

序言

劲峰与我是同乡,也是我岷县师范学校的学弟。人如其名,正直劲爽而豪放洒脱,处事执着而又不乏横溢才情。这可能与他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饱经磨炼的人生历程有关吧。前些日子,受他之托,为其大作——文学集《狼渡滩的风》作序。说实在的,有些为难,因为时间仓促难以深读,恐评价不能准确到位,但更多的是有些惶恐,因为我本来就只有半瓶水,还要为别人作序,着实不敢当。但听到他在繁忙而出色的政事之余还有如此丰硕的文艺成果,心里确实不是一般的高兴,也就应允了。

其实,“狼渡滩”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作为岷县人从小就知道,尤其是最近几年县上发展旅游,“狼渡滩”这个名字更是蜚声全国,毫不夸张地说,“狼渡滩”已经成为岷县旅游的代名词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茶马古道,西周王朝、秦汉部落牧马之地,今能发展成为旅游胜地,确实也有劲峰当年的一份功劳。当看到他的大作取名“狼渡滩的风”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人如其名,文如其人”,细细品味之后才发现在这部作品中他为人处事的侠义豪情和果断干练再次得以展现。

这不,劲峰多年主政这块土地,留下了他的诸多足迹,辗转多个岗位,也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当然,这与他的能力才华和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文学集《狼渡滩的风》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结晶,洋洋洒洒,语言朴实,构思缜密,着眼家乡,或风土人情,或地域风俗,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怀。或展望,一百多篇文章细分七卷,卷卷有首语,首语抒胸臆,留痕不做作。蓦然回首.发现七篇卷首语就是一首完整的自由诗,使其看似独立的每卷连成了一个整体.完整地再现着他在严谨的工作之外还有一般人没有的多情书面人生。

第一卷《风雨情怀》以再现景象为主,描绘了狼渡滩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以及风风雨雨,然而看似写景,其实一切景语皆情语,美景背后尽是对狼渡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今日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换来今日美好生活的先烈及祖辈的缅怀和感激……

第二卷《荒原漫步》和第三卷《岁月记忆》叙了一些事,更提了一些人,平凡而不淡然,鲜活而又平静,就在这平淡中诉说着他对乡愁的难以割舍和对人生的到位思索,还有他对这块土地的眷恋和深情。如《听雨》中所述:“李叔同一生多才多艺,抱负无穷,却最终为情所困,将八斗高才赋予了佛祖,换了马甲,成就了弘一法师……苦难成就了李叔同,因为他不从俗,我每天苦恼,因为我不能脱俗,更因为我本来就俗。也许能够用历练看待一切,心就坦然……”

第四卷《漫话人生》和第五卷《闲斋杂说》叙述议论结合,以传说神话、以时弊现状、以非遗风俗为基点,直接就事论事,甚至延伸拓展,毫不保留地表述了自己对其的理解与思考,让阅览者读之思之,久久玩味。

第六卷《浅吟低唱》为古体诗,第七卷《心灵散步》为现代自由诗。其实还是接着上文换了一种方式再次阐发自己的思想,以及对人、对事、对人生的感悟。

不觉间已经读完学弟的这本大作。深深地感动于他在干公事的进取和严谨之外还有如此的浪漫才情.也正是这种才情让他对人对事有了更多的敏锐性和亲和力.在工作中更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这一点我是望尘莫及的,有些敬佩。

狼渡滩的风有劲道,狼渡滩的风催新生;狼渡滩是一个好地方,岷县更是一个好地方……。读完劲峰学弟的这本大作,欣慰感动之余不免让人掩卷反思,实现中国梦,既要有严谨还要有热情,“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2013年前半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已落户甘肃,去年,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也落户甘肃.这两个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无疑会使甘肃的特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甘肃、定西、岷县,作为“一路一带”战略的重要节点地,也正在热火朝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其中肯定是商机无限、机遇多多。《狼渡滩的风》反映了劲峰学弟对乡愁、对人生、对世故的独到理解,也从一个侧面更生动、更详尽地介绍了当地,宣传了岷县的独有风光和资源。但面对悠久的历史长河、广博的地域及敦厚的人民,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盼望劲峰学弟及更多像劲峰学弟一样的仁人志士再接再厉。在政务与文艺的结合上不断努力,特别是在大众文艺创作道路上结出新的硕果,用文艺这支笔把家乡的文艺事业推得更高更远。一步一步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走去。

到这里,我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一个与文学有缘的人,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连自己都看不上。可能是才疏学浅的缘故吧,权且作为我对拜读了劲峰这部大作的一些感想。

李敬

2016年9月28日于定西

后记

为了青春时的那一个梦。

每个人都有一个青涩的梦想,只是,大多都走着走着就散了。当我们还是愤青的时候,要好的一群学友聚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是文学和写作,当然那时候更多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好多都是立誓了的。

走着走着,誓言变成了笑谈,理想变成了黄叶在秋风中凋零,当然,人也就慢慢散了!

好多年了,我们匆匆忙忙的聚,匆匆忙忙的散,已经很少提及文学和创作了,我也就选择了沉默,沉默在世俗的潮潮落落中,像一只秋雨中蜷缩在农家屋檐下瑟瑟发抖的狗,失神地望着屋檐外的雨帘,只是在夜深时节依然记得青年的梦。于是,就有了《狼渡滩的风》。

写者就像溺爱的母亲,不管孩子长得多丑,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只有读者才清楚你的孩子有多丑。我想,孩子已经生下了,不论多丑都不能永远锁在家里了。

不为别的,只为依然残留在记忆中的那一个青春时的梦,也算是不忘初心的一路坚守吧。

不远处的山梁上夕阳的余晖血红,几只孤独的暮鸦在刺眼的霞光中死命地上下翻飞……

窗外,临街的学校的喇叭中依然在播放那首耳熟能详的老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夕阳山外山……”

时2016年10月21日下午5:40于广福禅院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2: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