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懒人总是有借口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美)山姆·班尼特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懒人总是有借口》作者山姆·班尼特是美国好莱坞的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最有影响力的拖延症研究者之一。通过主持全美广受欢迎的综艺脱口秀节目和这本《懒人总是有借口》,已经帮助万千人变得更有效率,并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中发挥了更大的潜能。本书已经成为战拖会、豆瓣小组、果壳网的行动指南!

本书内容扎实,语言幽默,直指拖延症本质。既高效地处理工作中的事务,又可以享受到生活的乐趣。“懒人诊断书”,16篇战拖案例,21道独家习题,每天15分钟创意实践,彻底改善拖拉。

本书荣获众多国外名人名媒体推荐。包括《自控力》作者麦格尼格尔、《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在内的众多知名作家,以及包括《科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在内的众多媒体鼎力推荐。

内容推荐

由山姆·班尼特所著的《懒人总是有借口》拥有一套简单的提升效率工具和时间管理法则。它将带你走出规划和执行工作中的泥沼,告别拖延症,提升行动力,让事情井井有条。

同时,你将会学到如何获取更加旺盛的精力,从而让你的心态更加轻松自如,完成工作事半功倍。既高效地处理工作中的事务,又可以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本书内的多项练习,意在让我们驻足、观察、醒悟,并在此过程中改进自我。时间不再是绷紧的弦,反而变成同盟战友,帮我们将100%的心智专注于当下。你将微笑告别拖延,无需再找任何借口。

目录

导言

Part 1 预先决策,选择开始目标

第1章 拖延是持久的渴望   

第2章 你渴望什么?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第3章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第4章 克服完美主义   

第5章 如何列优先清单   

插曲一 为有才能者祈祷   

Part 2 即刻开始行动,让想法变成现实

第6章 你有多少才艺   

第7章 相信自己的天赋   

第8章 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第9章 时间从哪儿来   

第10章 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插曲二 不堪重负者的颂歌   

Part 3 科学使用意志力,将行动一以贯之

第11章 你真的知道自己的内心吗   

第12章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第13章 如何让自己走到终点   

第14章 大胆展示成果   

第15章 让努力再飞一会   

第16章 怕失败,不可耻   

插曲三 为一线希望祈祷   

致谢

试读章节

完美固然好……前提是可行。

说真的,要是你非常努力,细致入微,尽善尽美,做到了无可挑剔,固然很好。但实际上你做不到。这是行不通的。

还有一个让人惊艳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那就是未卜先知。如果你在做一个项目之前,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了,找好了各种对策,然后胸有成竹地行动,那么这个项目会很完美。但实际上你做不到。这是行不通的。

另外,你为以前的项目惋惜、自怨自艾,就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吗?明知道,有些人肯定了你的工作,你却为失误耿耿于怀,消极反馈(不论你有没有表现出来)。如果只记住不足,不足就会消失,那么皆大欢喜。但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对抗完美主义,只有一个办法:你必须假装,自己是从外太空看地球,穿越时间,回到从前。你只有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看,才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完美的。完美,是成长中的婴儿。完美,是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躺下睡觉。完美,是粉色的小手指,是孵化的鸡蛋,是变红的叶子。

如果你将完美定义为“发展中的事物”,那么一切就都可能是完美的。我真心希望,你能够用这种又先进、又有爱的方式来看待人生。但是我发现,有时候这还挺难的。

多年来,我一直抵制“完美主义”这个词。我觉得它不切实际,令人生厌。它总会让我想到一些肤浅的、太重外在的人,比如戴着白手套,非要将羊毛修齐整的工人,或者强迫症一样,玫瑰插来插去,总觉得不够好看的花匠。

完美主义,听起来更像是吃饱了饭,无事可做。

可我发现,我居然出现了以下这些行为:

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停不下来。

不相信别人能把事情做好。

觉得不能成功的事情,没有必要去做。

认为他人一直在监视我,评判我的工作——而且经常看到我的不足之处(即,感觉别人在给我打分)。

需要他人看到,并赏识我的辛苦劳作。

胸有成竹,我才愿意去做。

对自己期望过高,目标不切实际。

想一口吃个胖子。

我要指出的是,这些情况很普遍,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而对于创作者来说,“突破极限”是我们的最爱。艺术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只烧钱,耗时,费力,甚至用生命在创作,超出常人想象的投入,才有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作品。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有的时候,创作者应该全情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去。去承担一个让你感到害怕的项目,一个需要你拼尽全力、专心致志、优异表现,才能做好的项目。它会迫使你提升能力,挑战自我,突破极限。逼自己一下,疯狂一把。尽情享受这个过程吧。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

对许多人来说,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机会,而且这是好事,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年轻,想法简单,容易专注(而且精力旺盛)。但是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你想,你都可以再来一次。你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个时候你再全情投入一个项目,释放全部的艺术能量,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为狂热点赞,精于细节,才能至臻至美。但是你瞧,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乌克兰复活节彩蛋,你肯定不想因为狂热,周而复始地做一个项目,最后失去创造性吧。“中间地带”是一片沃土。毕竟,我们要寻找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创意生活。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是不要过度。

适度主义

试着用“完善”来代替“完美”。

适度主义,就是承认事情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你辩证地来看这个问题,就像圣经里说的,“上帝看了,觉得很好”,他没有要求你达到完美。一件事情,可以去完善,但是切勿追求完美。

适度主义者与完美主义者不同,他会适可而止。他会接受这个足够好的状态。适度主义是合理的。你可以安心睡觉,享用一日三餐,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关心他人,比如陪陪你的亲人和朋友。

此外,适度主义者不会冲到别人旁边,吹毛求疵,对别人的工作指指点点。

适度主义者会认识到,很多时候,别人觉得好,就足够了。你或许从来不会不检查电子邮件就点发送,但这并不意味着,别人这样做就是错的。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因此,现在也许是时候放下红笔,别管闲事了——尤其是当我们很想纠正他人的时候,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吧。我已经明白,融洽比正确更重要。

又到了最有趣的部分啦。下面我要向你介绍一个练习,只需五分钟,你就能取得惊人的突破,它是到目前为止,我的远距离授课练习中最神奇的一个。它旨在帮助你感知内心,开启内在智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思考你的项目,以及拖延症。再说一次,这个练习没有条条框框。你怎么来都行,十分简单。

请你在五分钟之内完成这个练习。好了,做个深呼吸,集中注:煮_力,发挥想象力。从头开始,凭直觉来,不要思考。

P52-55

序言

  大约是在1996年——记不清具体日期了,我这人对数字不太敏感——我开始教授本书中所讲的内容,并称其为“懒人创作者的的拖延症攻克法”。其中包括:一次90分钟的研讨会,为期3周的培训,为期12周的培训,一次全天集中强化课,以及为期6周的远距离授课。所幸每一回都挺成功的。  生活中,我有着多重角色——演员、作家和老师。你在书中看到的所有练习,都是我自己为了应对挑战,而创造出来的。一路上,朋友、同事和学生又提出了新的疑难问题,我因而打开了思路,为他们出谋划策,十分有趣。  毕竟,如果不回顾一下写好的篇章,小说还怎么继续往下写?  加薪无望、升不了职,独角戏还怎么演?  如果——说真的——只是自娱自乐,那么项目取得突破又有什么意义?  我深入研究创作过程,并发现,虽然教授如何理清思路的好书很多——如戴维·艾伦(DavidAllen)的经典之作《尽管去做》(GettingThingsDone)、朱莉·摩根斯坦(JulieMorgenstern)的《井井有条》(OrganizingfromtheInsideOut)、斯蒂芬·柯维(StephenCovey)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SevenHabitsofHighlyEffectivePeople)等——但是它们针对的都不是创作者。你知道吗,创作者才不在乎谁动了他们的奶酪呢。  市面上的创意书籍——朱莉娅·卡梅隆(JuliaCameron)的《创作之道》(TheArtist’sWay)、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Flow:ThePsychologyofOptimalExperience),以及萨克(SARK)丛书——的关注点,要么是创作灵修,要么是创意研究,要么是激发内在创造力。对于已经创意十足的人,这些书的意义不大。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纺织品设计师、歌手、家具设计师、水彩画家——不论介质、方法或流派,他们心中怀有相同的疑问:  我怎么知道应该挑选哪些项目?  我该如何开始?  我没有好点子,怎么办?  我陷入了完美主义和自我怀疑,该怎么办?  我如何做好日程安排,并腾出时间、完成工作?  只有三分热度,怎么坚持创作?  我如何将想法变为现实?  我不喜欢营销,该怎么办?  我该如何应对他人给予的批评和赞美?  我怎么才能一如既往,保持下去?  不论是奋斗一生的职业艺术家,还是涉足不久的初学者,他们遇到的困扰是一样的。  事实证明,无论是电影明星、著名作家、获奖艺术家,拥有多张白金唱片的音乐大师,还是“针织能手”——你的玛莎阿姨,都难免产生自我怀疑,而且都有拖延症。正如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Williams)所说,“如果我说,我对自己、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肯定没有人相信,但实际上,我总是担忧他人怎么看我。”戈登·拉姆齐(GordonRamsay)说,“厨师都是疯子。他们自恋、脆弱、难以取悦,怀揣不安的小小灵魂,是彻头彻尾的精神病患者。没有哪一个厨师例外。”  不只是“厨师”,你我也是一样。  究其根本,是因为你很怪异,而且你知道我说的是对的。令你永葆孩子般天赋的东西,也造就了你的怪异。我的朋友,萨姆·克里斯坦森(SamChristensen)发现,人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世界一直在传达矛盾的信息——“脱颖而出!融合!脱颖而出!融合!”——真搞不懂怎么做才好。而且,不管有多少电影、连续剧的结尾告诉你,你应该“做自己”,你还是会感到失落,还是会觉得别人带着有色眼光看你,而且你与他人截然不同——格格不入,不是什么好事。“站在人群当中,却无法成为他们的一员。”拜伦勋爵(LordByron)如是说。  与此同时,你只是一个凡人,做着一份(或几份)工作,有你的家人、爱好和与这个星球上其他人相同的关切。于是,你担心自己太普通、太无趣。在你身上,还有不少有趣的矛盾点,如:  你在意别人的看法,然而,你并不关心舆论。  你是个反叛者,你打破常规,可你也想做对的事情。有一点儿完美主义,还是个马屁精,没错吧?  你花了很多时间思考金钱和成功问题,然而,那些东西无法激发你的积极性。你喜欢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论有没有工钱。  你爱交际,却独来独往。  你是一个寻求认同的造反派。  你自相矛盾。你有多重性格。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你重拾创造力,缓解你与对立自我的紧张关系,并在你的创作过程中,给予你一些指导。  本书在使用上十分灵活,不存在对与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发挥。因为你是一个创作者。你可能会觉得,这么称呼自己有点儿怪,不过没有关系。  我相信,人各有才。如果有人说你敏感、过于敏感、怪异、装逼、滥情、大惊小怪、神叨、独特、诡异、古板、孤僻、偏执、特殊、耐暧昧、乐观、自嘲、富有表现力、创造力、盲目乐观、被误解、格格不入、迷惑、雄心满满、顽固、健谈、清醒、有才、多样、可怕、强烈、俏皮、反叛、独立、变态、不切实际、神经病——那么恭喜你,你拥有创作天赋。  本书不是教材,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阅读过程中,没有条条框框,也不考试打分。你的生活,你才是专家,你自然知道对你而言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对的。  而我的任务呢,就是在对你来说最为重要的项目上提供支持,更重要的是,我给你一个机会,耐心、热切、好好来看看自己的创作过程,让你明白,哪些做法有效、应该采用,哪些做法无效、应该停止,以及如何超越自我,向全世界展示你的才华。  再多说一句:光看书是没用的,就像你买了一辆自行车,放在车库里不骑的话,只能积灰尘。要想真正地受用,还是快快行动起来吧。  书中的建议,现总结如下:  找出对你来说最为重要的项目。  给项目改个名字。  每天花15分钟。  取得好心人的帮助和支持。  用快乐和好奇,代替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记录取得的进步。  庆祝成功。  好了,拿起你最喜欢的笔,展开你揉皱的纸,让我们见识一下你的创意。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书评(媒体评论)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拖延者,献给那些因偶尔拖拉或长期如此而备受折磨的人们。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见到过许多极具天赋的杰出人才,但许多人都因为做事拖拉而浪费了自己的才能,甚至断送了大好前程。山姆专门为那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找到了适合他们的道路。

——《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

山姆·贝内特的练习十分惊奇、有趣、高效,每天固定用15分钟实践自己的创意,长期坚持,它就会帮你成为另外一个人。  ——《自控力》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Kelly McGonigal Ph.D.)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