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作者 朱存明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朱存明著的《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不是哲学家高头讲章的形而上学教条的指导,而是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审美现象、具体审美情景的实证分析。

西方人类学、文化学、考古学、民族学、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也给作者提供了从文化上来探讨人类审美意识发生之利器。得以在已经被现代学科划分为不同领域的学科体制中,用繁多的材料编织出一个能为现代人所认识理解的丑怪的世界。作者大量参考了泰勒、弗雷泽、列维·布留尔、列维·斯特劳斯、卡西尔、蓝德曼、麦克斯·缪勒、弗洛伊德、荣格、苏珊·朗格、阿恩海姆、卡冈、贝尔、冈布里奇等人对西方类似丑怪的图腾等的分析,以及文化人类学和神话-原型的方法,尤其是拆半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丑怪现象,也是中西比较方面有益的尝试。

内容推荐

人类的美学思想,不仅应当研究美,研究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应当研究丑,研究审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本书正是开辟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路子,填补了中国关于“丑怪”这一美学现象迄今尚无人专门研究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出版价值。

朱存明著的《丑与怪:从史前艺术到汉画像中的怪异研究》通过对汉以前上古时代的文字、图式、器物、神话等的分析,来研究中国的丑怪。更深层次则是探讨中国文化在其发生阶段从自身经验出发观察自然、社会、人生时产生的种种惊异,并根据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判断其为美或丑。虽然本意是从丑出发来探讨审美发生学,但研究的结果却发现审美的起源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怪异的警觉,是基于人的经验判断中的自我安全与快乐的生命直觉。

目录

序/蒋孔阳

引子

一、引论:说美、论丑、谈怪

 (一)从“子不语”说起

 (二)丑、怪、怪诞与审美

 (三)丑与怪的研究方法

二、史前艺术中的丑怪

 (一)人面鱼纹与鲧禹治水

 (二)神秘蛙纹与女娲神话

 (三)陶鬶、鸟图腾与太阳崇拜

 (四)图腾信仰与美丑效应

三、青铜时代的丑怪

 (一)“铸鼎象物”的审美观

 (二)怪物饕餮源流

 (三)一足之怪夔

四、原始艺术中的拆半表现与审丑

 (一)何为拆半表现

 (二)拆半表现的类型

 (三)拆半表现的起源

 (四)拆半表现的审美特征

五、《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的怪异

 (一)《山海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二)《山海经》是图腾社会的史志

 (三)《山海经》中的丑怪

 (四)丑怪与善神

 (五)《山海经》以外的古记异之书

六、中国神话中的怪诞精神

 (一)神话与丑怪

 (二)中国神话中丑怪的类型

 (三)《楚辞》的怪诞之美

七、怪龙怪凤的起源

 (一)怪诞:动物与植物的杂糅

 (二)怪龙面面观

 (三)说怪凤

八、汉画像石中的怪异

 (一)“十字穿环”:汉代人宇宙观的符号象征

 (二)“二龙穿璧”:阴阳哲学的形象体现

 (三)伏羲女娲交尾图及其象征

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