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落十年的终结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你会希望这故事不是真的。
可能几年内,白宫战情室将召开一场能源会议,大概从一大清早开始,欧洲走在前头的石油交易员与货币投机客正在匆忙应对变局。与会者个个忧心忡忡,却也一筹莫展,毕竟美国怎么做都是大祸临头。
总统听贴身顾问解释完困难的局面,沉默许久后才终于开口:“你是说一切——一切——都很惨吗?”
他说得没错。此时此刻美国没有什么好选项,只有不那么糟的选项。
别指望这群参与会议的政府高层能有多足智多谋’,能想得出解决之道。届时要解决难题的人,与如今袖手放任灾难愈演愈烈的人,其实半斤八两同属一类。
他们当中有些人根本不是很懂,不过是把人类所有的纷纷扰扰看得如同卡通,只是一组白帽人跟一组黑帽人在起冲突。其他人虽然知道世界局势错综复杂,但仍想把一切化为好人对抗坏蛋的二分戏码,既比较简单,在政治上也比较方便。
许多年来,美国政界跟媒体联手把普京塑造为粗野的恶霸,如同苏联情报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国安会”,KGB)的遗毒,一个冷酷无情的恐怖恶徒、骄傲自大的拿破仑接班人、所谓有行动力的莽汉,普京尤其爱称颂他自己的高度行动力,就连理当看得更清楚的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都把他比喻为希特勒。
他确实冷酷无情,但也远远不止于此。自从我投人钻研全球能源市场以来,就开始分析普京的一举一动,至今已有多年。他是一个复杂的人,但美国民众往往被政治人物牵着鼻子走,只看见简化过的形象。他不是混世魔王,但远比你所知的来得更加危险。
华府政治圈长年把他贬低为一个暂时带领俄国的骗徒,一颗注定在俄国政坛上陨落的流星,但这种看法真是大错特错。矮个子往往易遭忽视,这对普京是个好处,他是武术冠军,即使60多岁仍肌肉分明。此外,西方国家和媒体一心想扭曲他所展现的男子气概,借此把他塑造成可笑的小丑,而非危险的对手。
然而,华府不该把他视为冷战的遗患,也不该以为俄罗斯早已从雄狮沦为羔羊。华府该明白普京替“祖国母亲”(Mother Russia)制定了长远规划,而且是长达数十年的蓝图,不像美国政客几乎只在乎四年一度的选举。这份规划与所需资源都很可行。15年来,普京积极筹措资金,把局势导向“第二场冷战”,我则喜欢称之为“更冷的冷战”。他志在必得,务求取胜。
他的制胜战略不是凭枪炮弹药,而是靠掌控全球的能源供应。
美国迄今的失败已无从弥补。现在我能做的是把冷战真貌向你娓娓道来,理清国际大事背后的来龙去脉,说明各个事件并非乍看那般互不相干,而是环环相扣。我会解释普京许多行动背后的缘由,让你能借此判断他接下来的动向。我会点出虽然国际势力的消长和变化罕有人察觉,但其实清清楚楚,就在我们面前。
一切关乎能源:石油、天然气、煤、铀,以及水力发电等。如今当你谈能源,就是在谈普京,反之亦然。
世界的运作有赖能源。过去60年,美国大半时期欣欣向荣,主要原因一是美国主宰能源市场,二是能源等资源以美元交易——这真是很好的独占优势。美国身为世界霸主已久,光是想象局势可能改变就令人吃惊。
然而,美国的力量正缓慢减弱,普京则准备施展最后一击。美国在为绿色能源犹豫不决之际,俄罗斯却由普京坚定带领。
P1-2
笔调犀利精准,令人不忍释卷,这本书能让你获得与主流媒体截然不同的崭新观点。
——约翰·穆丁(《福布斯》专栏作家)
本书别具创见,道出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娓娓分析这场更冷的冷战与能源安全议题。民用核能衍生的国际安全问题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热点,西方世界或许正步向失败。马林详述各国如何竞相争夺资源主宰权,见解透彻,下笔犀利。
——女勋爵芭芭拉·贾吉(英国原子能管理局荣誉主席)
本书指出美国的敌人不是普京,而是美国政府过度干涉主义的外交政策,外加招致毁灭的货币政策。美国能源资源的发展正是败在这里。
——隆恩·保罗博士(美国众议员)
西方经济的未来主要系于两大关键:油元体系的命运与能源贸易的走向。本书探讨当前这场最遭误解的大战,这场早已开始重塑全球风貌的大战。作者马林是个中高手,在全球各地投入矿业与能源产业,这是一本从能源安全世界重重风险中诞生的杰作。
——伊恩·特尔弗(加拿大黄金公司总裁暨再生石油公司董事)
本书深入剖析近年能源事件始末。我在能源产业待了二十几年,这本书是目前读过的有关近期能源事件的最佳杰作,骇人、刺激,而且非常非常有趣,忍不住又要重读一遍。
——亚马逊读者
即使在我准备把原稿寄给出版社之际,相关事件仍接连发生,接下来我打算概述几个最新事件。2014年7月17日,马航MH17班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在乌克兰大城顿内次克东部遭到击落,距离俄罗斯国界约50千米,共计298人丧生,事故原因显然是亲俄分裂主义分子误以为这架班机是乌克兰战机,以俄制山毛榉防空导弹展开攻击。俄罗斯自认没有责任,过错是在乌克兰;乌克兰自认没有责任,过错是在俄罗斯。
欧盟与美国对俄罗斯祭出更多制裁,但这跟先前一样有利有弊。卢布贬值将近10%,对俄罗斯消费者与借有外币的俄罗斯企业不利,但对石油、天然气、原料铀与其他产品的出口者有利。
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大举扩张地盘。先前奥巴马要求美军撤离伊拉克,出现势力真空区,伊斯兰国趁机抢占地盘,还把美军留下的武器与军备据为己有。伊斯兰国威胁到库德斯坦与当地油田,也威胁到美军在伊拉克的最后一个军事基地,美军正开始反击。
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走廊酣战。跟2008年那场冲突的一大差异在于,这次攻击目标包括欧洲媒体上的以色列人、脸书等全球社群网站上的以色列人,甚至还有美国境内的以色列人。也许全球早已忘记(或不愿想起)哈马斯的目标不只是把所有以色列人赶出巴勒斯坦,还要赶出整个地区。
尽管发生这么多事,主线发展依然不变。美国每次向俄罗斯出招未必有好结果。美国每对俄罗斯祭出一项制裁,更多公司或国家就得到摆脱美元的获利机会;美国每次批评俄罗斯,只证明美国除了批评以外根本拿俄罗斯没辙;美国每对某个中东变局失控,只证明光靠美国保护并不够——沙特阿拉伯政府尤其这样看。
故事未完,很感谢你听我畅谈目前的发展。你可以上“http://katusaresearch.com/”追踪最新消息,订阅免费的电子周报。我很希望你能上上这个网站。你付钱买了这本书,所有最新消息任你免费享用。
马林·卡祖沙著的《石油与美元(未来10年影响我们生活与投资布局的经济武器)》以轻松和有趣的文笔,用叙事议论的形式,讲述石油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讲述中东的石油乱局,讲述普京如果取得总统职位并主导俄罗斯的能源政策,讲述普京与奥巴马的斗法,这些斗法涉及石油、天然气、核能源原料等领域,讲述普京如何通过能源的斗法动摇美国的油元体系。
谁在藉由能源交易,颠覆美元霸权?国际局势,离不开能源暗战!
马林·卡祖沙著的《石油与美元(未来10年影响我们生活与投资布局的经济武器)》透析美、欧、俄、中东乱局真相,为你的投资把关!
本书别具创见,道出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娓娓分析这场更冷的冷战与能源安全议题。民用核能衍生的国际安全问题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热点,西方世界或许正步向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