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十二年》一书中,作者文昕以一个几度死里得生的癌症患者的身份,跟病患说说怎么样去调整心态,对付我们的疾病。
阳光般明亮的热情:个性开朗,生死看得通透、洒脱;立意正大,对医生、患者生活和心态体贴入微。
文字轻松流畅、诙谐动人:所写友情、亲情的文字,俏皮活泼;灌注全篇对医生感恩之心、对癌患悲悯之情,读来让人情动于中。
| 书名 | 生死十二年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文昕 |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生死十二年》一书中,作者文昕以一个几度死里得生的癌症患者的身份,跟病患说说怎么样去调整心态,对付我们的疾病。 阳光般明亮的热情:个性开朗,生死看得通透、洒脱;立意正大,对医生、患者生活和心态体贴入微。 文字轻松流畅、诙谐动人:所写友情、亲情的文字,俏皮活泼;灌注全篇对医生感恩之心、对癌患悲悯之情,读来让人情动于中。 内容推荐 《生死十二年》讲述作者文昕发现与治疗癌症、面对并克服恐惧,最终被癌症带走的全过程,记录了她与癌症从对抗到和解的心态与感悟,包含一位酷爱美、热爱生活的艺术家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癌症与生活关系的审视、对医患关系和社会道德法制的追问。罹患癌症12年间,作者身受从常规到非常规的各种折腾,经历拒绝治疗与接受治疗的拉锯战,2013年底选择与癌症同归于尽,然而自杀未死,奇迹发生,癌细胞消失,获得重生。怀着不负上天垂顾、感恩医者仁心的使命感,动笔写作此书;书尚未写完,癌症又全面复发。 全书由三部分构成:上篇作于2014年6—7月,讲述发病经过与治疗过程;下篇完成于2016年8—10月,回顾惊心动魄的生死拉锯战;后篇完成于2015年9—10月,为作者与主治大夫、癌症治疗专家的访谈对话。 目录 写在前面 上篇(写作于2014年6月至7月) 一、花在一夜风 雨过后静静飘落 收到死神签发的契约 我不要残缺不全地活着 生命因为透支而亮起红灯 得了癌症的女人,只是噩梦 二、生命窗前不落的红叶 牛小谦和我一向“犯冲” 瞬间照亮你的生命 “猪皮”顽童般的无理要求 “谁让你把我那儿放下就走的” “你什么时候回来给我当版主啊?” “我和你一起承担这件事” 外一篇 GLIFF 一年祭 三、医生和病人,站在天秤的两边 手术,医生精心完成的作品 患者,为何仇视救人性命的医生 医生,“赔本”买卖谁愿意做? 我,心为谁伤?泪为谁流? 四、一道生命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我不是一个听话、配合的病人 患者会和大夫成为朋友吗? 生病了,是不是可以去麻烦别人 恶魔的阴影再一次回到我们的生活 他是上天派来的神仙吗? 五、同在蓝天下 从死神那里赎回生的权利 我们的钱花到哪里去了 我们是协作伙伴,我们是亲人 如果救人成了一件可怕的事 六、盼家园,生命极地的阳光 期待枯木逢春的一刻 净化心灵,来获取平衡力 跟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保持节律 心里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外一篇 养一个孩子 下篇(口述于2016年8月至10月) 一、过去、今天和将来面对的误区 恐惧:总想着我是癌症患者 聊病:坏心情、坏环境、坏话题 外一篇 很多人生病是因为没有爱 偏方:他们不信西医,只信中医 “大师”:如蘑菇一样生长的神奇 “癌症治愈村”:喝溪水、吃青菜的 减肥:“我骨感、我好看!” 自然食疗:喝一杯豆角汁治愈癌症 身体,在一个月前后就垮掉了 二、你们带来一片的光明和希望 我认识的王大夫和董大夫 我一直在跟董大夫矫情 小王护士的一个晚上 护士站,台子上一篮一篮的花 三、换一个角度也说医患关系 因为一个牙,就要杀人? 医生跟患者的关系已变了味 就觉得家里的房顶塌了 做大夫真好,可以救人 人怎么就那么忘恩负义呢? 四、生命是一个奇迹:我的治疗传奇 再造生命,就在濒死的边缘 止疼药,不可以无限依赖! 我要让自己很尊严去死 “上天不要你,就是让你活的!” 一分钟4次自主呼吸 五、疼痛中清凉的风,是一双拉住你的手 “你活一天,我就有一天的生活” 我果然可以“挺胸做人”了 这个反思,是要永远有的 “天儿也不热,你怎么满头的大汗?” 别把这个事太当一件事 这应该是我最后的日子 后篇(访谈于2015年9月至10月) 一、关于骨癌和骨癌治疗 骨癌患者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孩子,你感到一种怎样的痛? 警惕你身上黑色的痣 肿瘤骨转移也没那么可怕 化疗长出的新头发更漂亮 二、关于医患关系和医闹现象 医闹是可以避免的吗? 提前让患者预知风险 是否需要给快塌了的楼修窗户 患者就像盼望阳光一样盼大夫 每一例手术都是精心雕刻的作品 有的时候开玩笑说选错行了 三、关于于教授和他的骨癌治疗学科 人有时候活的就是一个追求 咬牙实干、不能永远等下去 失败的病例却永远都记得 要像开垦北大荒一样 我写这本书的动因 试读章节 这天,在我陷入绝望的时候,来了一个人,他叫牛小谦。 这是一个从青年时代我就相识的人,但却和我一向“犯冲”,他就喜欢和我“打架”。算起来,他应该是我先生的朋友,不能算我的。但要细论,我认识他却早我先生好几年,25岁,我们俩同一批加入的北京作家协会,但我却不记得他。他说,当时我坐在你对面,你不记得了吗?我点点头说有印象,其实我没敢说实话,我是真的没记得他。他却十分敏感,用鼻子哼道:“哼,美女作家,眼睛里没人、忘性总比记性好!我当时还跟你说话了呢,说咱们都在石景山文联呆过,这你也忘了!” 他和我的友好态度,也就保持到他第一次来我家结束。那天的他温文尔雅,和我回忆起我们一同加入作协的发展会,以及可能共同认识的什么作者和编辑,还有当时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我们各自的创作,谈得好像还不错。以至于还是我男朋友的丈夫当时都有点儿小不开心,我和他都是写作出身,太有共同语言了。 但没有多久,他就“原形毕露”成了我的对头,从那以后我们“军阀开战”,一打就是十几年。这可把我先生高兴坏了。他总能带回“小谦说你什么了,”这种小道消息,估计,也能传达给小谦我对他都有哪些重点评价,丈夫的工作做得就是到家,总能激起下一次我们见面的时候,两个人谁看谁都讨厌。 还比如,我先生先给我一张名家字画让我拿着,说很贵,这是给你的,可别给别人。然后,就是不一小会儿,小谦笑眯眯地来了,说:“文昕,晋象征(我先生)让你把那张字画给我看看。”我回头一看,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老晋一脸平静地望着我们这边儿,行吧,我给了他。他立刻转身就走,说:“这画是我的了!” 气急败坏的我去找我先生理论,他说:“我没让你给他啊,不是告诉你了,很贵,别给人吗?这下没办法,让他骗走了,没事儿,以后我再给你找。” 这种事一多,我看小谦就全是仇恨。于是,我和他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升级。其实至今我都怀疑,也许是丈夫很喜欢看我们打架,我们打架他就很开心。 要命的是,我们准备结婚,丈夫从小谦那里带回来的消息是,他说的:“我告诉你晋象征,你要是敢娶了文婆儿当老婆,你从此一个朋友都没有!什么人你都敢要,那是我们北京作家协会谈剩下的!”我气晕了,“什么叫北京作协谈剩下啊?北京作协是谁啊,那是个组织好吗,太可恨的了!”我先生说:“就是,谁听他的。”可我怎么看他那样子,都感觉他有点儿幸灾乐祸。 对了,还想起来一件事,小谦这么讨厌,他带来的动物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先是有一天,老晋带回家一只名狗,比格狗,两个长长的耳朵,样子特别温顺,说是给小谦找的,“他不在家,先得在家里养几天,你要实在喜欢就给你了也行。”跟他沾边儿,就没有好事儿:在我房间里养了一晚,早上起来满地的排泻物,我大怒,说,“赶快让他搞走!我可不要这东西!” 狗是给了他,他却顺手给了我们一只猫,一只波斯猫和中国猫的混血儿,一只眼睛蓝、一只眼睛黄,长毛儿,取名叫雪球,看着挺可爱的。这个雪球,可把我们给害惨了,简直就是替小谦来找我们麻烦的!这雪球没有一时的老实,上窜下跳,家里的桌子上什么东西都不能摆,闹钟、水杯甚至于凉瓶,它都能当玩具;早上起来,你肯定找不到拖鞋,需要从很深的床底下费好大劲给弄出来;还有你就别想在家里放纸张,小到我写的稿子、报纸杂志,大到墙上的名家字画,它全能撕成小碎片,出门回来,家里像下了一场雪,碎纸花到处都是。 这也就算了,家里以后不放这些东西也就是了,可是,它不让我们睡觉,这就太过分了!它总是在我们刚刚睡着,它就窜到床上,四脚跳着从我们身上跑过,顺便在我先生的手上咬了一口,这可把我先生气坏了。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了好长时间,终于它又来故伎重演时被老晋一把抓住,于是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按在地板上,大半夜的上演武松打猫的闹剧,打得咚咚直响,我都害怕会给打死了;一松手,它哗哗地跑了,无声无息。 我们躺下刚刚睡着,它又来了,还是四脚跳着,从我们身上跑过,真是可恨!这是猫吗?是小谦派来专门害我的怪物吧?可它总是个小性命儿,也不能打死了啊。 我就回娘家求助,我爸说,“拿到咱们家来吧,我给养着,别打死了啊。”于是,我终于摆脱了雪球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但我爸爸可倒霉了,雪球不让我爸睡觉,天天折腾他,抓他的脑门儿、拍他的脑袋,于是我家也上演了“家庭暴力”,可是这个雪球却并没有因此改变,而且大有越战越勇的意思,大家都发愁,这雪球可怎么好?想退还给小谦,他说:“我可不要,好不容易送出去的。你就养下去吧!”看他高兴得乐不可支,我恨死他了!后来还是家里来了新疆的大哥,把雪球带去了新疆,恶梦才结束。 终于有了一天,我和小谦“真刀真枪”、面对面打了一架。起因其实原本和我没关系,倒是和我先生老晋同志有关系——他有一个“长发飘飘”的美眉崇拜者,总来家里找他,意思是看看是否可以有希望和我“竞争上岗”。后来她在我大气友善的态度感召下“知难而退”,还差不多和我成了朋友。有一天,她正来我家,牛小谦也来了,不记得他们因为什么斗嘴急了,小谦就说人家很不礼貌的话、带脏字儿,我看不过去,就说小谦:“你跟女人说话就这么不礼貌啊?什么修养!” 他气得脸红脖子粗:“跟你有关系吗?你给我出去!” “这是我家,要出去也是你出去!我家不欢迎你!快走。” “我就不走!你走!” “那你不走我们走,家交给你了,少了东西晋象征跟你说去!” 他气得坐在沙发上呼呼的喘气,一下站起来,气冲冲地走了——于是少不得跑到我先生那里把我大骂一顿:“你家文婆儿和你情人站一个立场和我吵架,真傻假傻啊?婆娘没好东西!”我先生又有笑话可看了,以后逢人就说:她把牛小谦气得要把她从自己家里轰出去,真有本事! 其实到后来有一阶段牛小谦显得还不错了,是因为他调到北京刑侦总队,当上了刑警。当了警察的他有所“收敛”,总算走上正道儿了,至少不会再像原来似的,公开欺负人了。甚至,还组织拍摄了一部公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京城缉捕队》,参与了创作并在其中扮演了警察的角色。我比较敬佩警察,也欣赏他的才气,所以渐渐地也就忘了跟他记仇儿。我们后来还一起参加过《人生》杂志社赴银川、厦门举办的两个笔会活动,一路同行,架是不当面吵了,但怎么说我跟他也不能算是太好的朋友。 这个牛小谦,样子确实是有点儿凶恶、吓人,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子,熊腰虎背、声如牛吼,说脏话能说出文才、花样儿,骂人骂到入木三分好似贼咬入骨,让人又恨又想笑。我喜欢躲在一边儿听他骂别人(骂我就算了),特别好笑,语言的艺术、作家的逻辑、下流社会的俚语脏话,到他嘴里,全能成为段子,酣畅淋漓、峰回路转、奇思妙想、令人捧腹、回味无穷。他这个人好的时候也能挺好,但要凶恶起来,谁也不愿惹他,我压根儿就不想惹他!大家都不愿意招惹麻烦。就是这回我说要想写他,还有原来的朋友不开心,反对我写这个人。 可是,我真的不能忘记他,我得尊重这段真实的经历,十年前,是他来了,把我从那个医院里接走,给我安排了新的生命轨迹,在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 P18-23 序言 常有人说,我的经历可以写一本好书,因为很真实却又很传奇。虽然文学一直是我事业的一部分,但写自己的经历,却需要有对自己足够的欣赏。我没有对自己的这种欣赏,而且不想因为自我欣赏去描写我的经历——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文学传奇故事。这是我总觉得做这件事缺少真正动力的原因。 十多年前我得了乳腺癌,十多年间,病情反复发作,并逐渐发展到全身骨转移、直到双肺转移、肝脏点状多发性大面积暴发性转移,已经发展到癌症的最晚期。这期间,我历经了多次放、化疗和两次手术,最严重时,大夫对我的家人说,我的生命可能只有几天了。家人和朋友们都觉得我活不过2014年的春节,与我最好的大夫朋友也觉得我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然而,我的生命之火却没有熄灭,令所有人意外,令我自己也不解的是,我再一次走过了生死,重回人间。 尽管如此,这也并没有唤起我想写一写自己经历的热情。何况,生与死在我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平常事,是我一向不那么看重的事。人能生就能死,每一个生命都会有尽头。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死亡,我也一样。但是,就算你很努力地想活、活很长,活过了100岁,最终还是要面对死亡,没有人可以永生。既然这是一件必然的事,就没有什么害怕了,坦然处之。更何况,一个人如果活在世上不能给社会带来帮助,反而给家人和社会增加负荷,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不如早一点儿离开,给地球减负。所以,我不以为我能走过十二年生死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大事,可以拿来大书特书。 但是几天前,我无意间进入到了一个给我手术治疗过的专家于胜吉大夫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一篇他转载于医学网站的文章,看后感慨万端,心情有些沉重。那篇文章的题目是《当了医生才知道的N件事》,文章说: 当了医生才知道永远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孝顺父母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彻夜不归那是可以被允许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半夜出门是能够接受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下班时间是一定延迟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工作是经常要加班加点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手机是要24小时开机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就是饿肚子也不能手机欠费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假期是随时都可以取消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再无负担工作这句话是忽悠人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所有大场合都是要医生在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每天都要面对无数条规定法规 当了医生才知道钱是需要用生命健康换来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多干活少拿钱是正常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电脑是用来写病例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工资是想扣就扣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方便面有那么多种品牌 当了医生才知道一年工作300多天是正常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这个职业那么容易被百姓不理解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团圆饭、春节联欢晚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原来上帝是相当不好惹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晚上经常有那么一群人集体“失眠” 当了医生才知道说话是不能有错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老百姓是说不得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爹妈给予的笑容是用来被践踏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原来翻脸比翻书还快 当了医生才知道打是不能还手的,骂也不能还口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跟人说话是要拟定谈话单并签字画押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一定要讲究证据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只要有人不舒服你是必须去到位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检查跟米粒一般多 当了医生才知道低声下气那是理所应当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人格是不需要被尊重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救死扶伤是要进法院的 当了医生才知道自己从神经到肠子都是青的 …… 我不是传说中的抗癌明星,特别努力地活、天天研究自己的病,把活下去当成下半辈子唯一的事业和使命,我一点儿都不是。很惭愧地说,我从来也没有用什么“坚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去战胜疾病”,相反的,我一直在抵抗治疗、很不努力。最怕大夫询问我的病情,因为我什么也不关心,化验结果我看都不看,一直在吃什么药,我说都说不清,我做的每一种治疗,都是我的大夫、我的亲人苦口婆心反复地说明、劝导,甚至是在怕他们失望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的。 我看到给我治病的大夫们每天那么辛苦地治疗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他们几乎都是在透支的状态下工作着。当我倚在病床上休息、用手机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却在脚不停步忙碌、在永远看不完的病人们围绕下解答每一个人的问题。他们自己生病的时候,也是很少得到休息,稍等症状减轻,就马上回到工作岗位。 常常看见他们的脸色可能还不如病人的好。我曾经三期因化疗住在董梅医生的内科病房,从来没有看见她有时间哪怕是稍微地休息,所以我几乎不愿意让她多在我身上花一点儿时间,不管我多么不喜欢化疗这件事,我都只能无言接受,甚至于我这十几年中后来发生的事,让我从此失去了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如果我放弃,我如何对得起他们!这份压力太过沉重,是他们太好了,他们的心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给病人带来生命的希望与光明。我之所以活着,是因为有了他们。 如果说生命中有奇迹,那是因为爱、真情和友情,愿人间真情直到永远。 后记 我写这本书的动因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太简单了,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一个使命吧。它给予我这样的经历,让我把我经历的和我所想的,以平和的心态告诉大家,无论将来哪一天,我是否存在于这个世界,这种思想应该是有用的。在大家惊慌无措的时候,希望我的书能给大家一点提醒,给大家一点心理支撑——虽然这个生命消失了,但她活着的时候,她一直快乐。没有哪一件事情是不快乐的,她的人生没有非常遗憾的事。 我爱摄影,我爱文学,这是我一生的艺术追求,也是我的价值所在。我既然有头脑,既然活在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曾经历过这么多的事情,曾经受过这么多的苦,如果不把它说出来,告诉现在和将来想知道这些事情的人们,是很遗憾的事情。这本书的写作,起源于一句话:我想要写一本书。于是,我写下这本书。 有一点要特别说明,更早的时候,我有一种义愤填膺的心态,看到社会和网络对医生护士的不公正的评价,这些东西一直刺激我。我觉得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社会。当医生护士遇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那么多的网评,居然一边倒地赞同并声援它们。舆论真的很可怕。 要是有一天,没有人去愿意去从事,或让自己的孩子去从事医学事业,会怎么样?医务人员——医生和护士——他们很艰难,没有多少快乐,也没有个人空间去享受生活。仇视大夫是太古怪的一件事,为什么当下的中国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状?仇视大夫成了一种时尚!这是我有冲动写这本书的一个缘由。 我以一个几度死里得生的癌症患者的身份,想跟病患说说怎么样去调整心态,对付我们的疾病;我也想跟我们的家人说说,一个家庭如何联手去对付一个疾病——它是一件出人意料,却很简单或者很平和的事情,接受它,跟它讲和。我还想跟我健康美丽的朋友说说,生命如此美好,即便走进了痛苦和不如意的树荫,也身在一个阳光普照的世界。 任何事情,当你成为一个矛盾集合体时,会发生什么?需要反思。就这几个原因,于是我想把这本书写下来,而且坚持到底、思考到底的原因。 还有一点,我真的很爱文学。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本书。无论如何,我会努力地做好其他的事情,我的生命只要还在,只要我快乐,我可以写作,我可以摄影,我可以过着特别快乐的人生。我觉得,这里有人生非常重要的意义。 顺便,我说说我喜欢的文字吧。我喜欢相对来说比较平和、比较自然,不太激情、不太幻想、不加入太多自我的情绪化的东西。我的理想是这样的,但我所写的东西,还是会有一点情绪化。怎么说呢,人还是有感情的,有好恶的,这一点总会表现出来。 其实,我很欣赏书中我写到的威子弟弟的写作方式,他不在文学圈中,并不是搞写作的人,但是你会在他的一篇游记、一次欧洲旅行见闻之类文字里,看到非常精美、精准和平和的东西,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这样一种自然。我甚至跟他有差距,而不是他跟不上我,尽管我一辈子自称是搞文学的——我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称得上是这个行列的一员——我去看他写的文字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脸红,我一直在我的文字里纠正。纠正什么呢?纠正的是情绪,我的文字有情绪化的东西,我想尽量剔除这种东西,让文字变得干净和平和起来。这一点,他给我的提示很重要。 这里我摘录三段威子弟弟的文字,取自他自驾游呼伦贝尔大草原、中俄边境所写的《寻梦万里走三骑》: “想象一下,丘陵起伏、山路蜿蜒,心中满是对阿尔山的期待,眼前憧憬的都是阿尔山秋日壮丽的辉煌,突然在不经意间稍稍回头一望,一条巨大的蓝色的缎带挂在天边秋日的金黄,这就是第一眼看到查尔森水库的感觉,它真美,那是洁净的美、安静的美、浩瀚的美。我等不禁欢呼起来,迫不及待地掉回头,下了路,冲向这一滴地球的晨露。” …… 我就觉得,这样一个人挺难得的,从一个小地方出来,敢闯敢拼,变成一个专家,这就是我心目当中一个可以欣赏的人。 他有一个特别微小的地方感动我,微小到简直没有人去关注。他加入我创办的一个摄影网站,注册的头像,使用的是他母亲的像。这样的人很少,我也做不到。他母亲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在十几年前就老年痴呆,不认识人,根本不认识他这个儿子。尽管这样,他每年冬天都要回老家去探望母亲。那个老家非常冷,完全没有暖气。他妻子跟我说,在家要铺要盖好几床被子,和衣而眠,在被窝里还发抖。母亲不认识他们,他照样回去陪她,他爱她爱到不行。一回家就守着她,给文盲妈妈录音录像整理口述历史,他跟她讲话,听她讲话,因为这个声音很亲切;夜里他抱着她的脚给她暖脚,白天牵着她去活动,走两步做做操什么的,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她。我觉得这里有人性的高度在,这样的人,是你一生可以信赖的朋友。 所以,这本我人生最重要的书要由他帮我编辑,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郑重的托付。人生得一知己不易,得一好友真的很难,感谢荣挺进为我编写了全书顺序及拟定了小标题,不是作为编辑,而是作为朋友。深深感谢! 我的这本书,是两种写作方式完成的: 第一部分,7万字是我手写稿打进电脑的;第二部分是口述整理的。为什么我换了这个写作方式呢?当时,我已经得脑瘤了,体力很差,我的时间也变得金贵些吧。为完成上天交给我写这本书的任务,荣挺进编辑提议,在我力所能及的时候,口述录音,找专业公司整理,转换成电子版,回到我的电脑进行删改和整改,包括文字润色,补充遗忘了的小段落等。 我的工作量得以明显降低,我原来以为完成这本书的后续内容,至少需要三个月,还得每天五千到六千字的进度。口述方式,使我在两天的晚上,就把后边的书稿用语音的方式留存下来了,完成了草稿。 但在录音整理稿上修改其实也很费力费时。是王大夫的治疗支撑了我的这个事情。我已经欠了太久的笔债,这是我必须要还的。上天给了我这么多的恩惠,让我一直活着,王大夫他们付出这么多次的努力,也是为了我活着,而且活得明白一些。 这都是我的机缘,我不能够放弃这机缘,不能把这本书终止在不应该终止的地方…… 书评(媒体评论) 别处@文昕—每个人在生命生理长河中,都会有艰难困境的那一天,只不过有的人来的早一些,有的人正在步入衰退期……你是黄的化身,是最充实最快乐的人,也是最让我崇拜自豪的非凡女孩。有了你会让我感觉没有忧愁和恐惧,会让我淡然面对各种困难,更会让我眼界开阔去享受平淡中的美好生活。 风中的蒲公英@文昕—重情重义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喜欢看。 旅行者@文昕—我想,大姐道出了获得生机的方法。这不只是呈上心灵得到力量和支撑,心灵产生的一系列良性反应,必将导致身体的良性反应,甚至是完全修复。 卡菪佳雯@旅行者—很庆幸今天及时看了你的文~看了威子对丁你的那些话突然释然了,他姐姐的那个故事不仅救了你,也拯救了我。谢谢!真的正能量!希望更多人像我和文昕一样被他的故事救赎吧!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