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头顶德意志、伦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尔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罗马帝国六顶皇冠,虽被逐出教门,但他利用外交手段指导第六次十字军,毫无死伤地进入圣地耶路撒冷,被称为“王座上第一个近代人”,同时,他也被认为是神圣罗马帝国衰弱、德意志分裂、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是王顺君的首本中文原创传记,理清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历史的同时,也详细描写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伦巴第地区的战争,教会和帝国的对撕,值得阅读!
| 书名 | 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指文战争事典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王顺君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腓特烈二世头顶德意志、伦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尔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罗马帝国六顶皇冠,虽被逐出教门,但他利用外交手段指导第六次十字军,毫无死伤地进入圣地耶路撒冷,被称为“王座上第一个近代人”,同时,他也被认为是神圣罗马帝国衰弱、德意志分裂、意大利分裂的罪魁祸首。《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是王顺君的首本中文原创传记,理清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复杂历史的同时,也详细描写了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伦巴第地区的战争,教会和帝国的对撕,值得阅读! 内容推荐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同时也是六个王国的国王,掌握了德语、意大利语、法语等七种语言,在教育比较落后的中世纪令人非常惊奇。王顺君编著的《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史料,以通俗活泼的语言和优美流畅的文笔为读者还原了腓特烈二世漫长的一生,并以他的生平作为切入点,剖析了中世纪盛期的社会风貌和政治体系。 目录 楔子 传奇不幸的童年 帝王的前传 被诅咒的公主 司提反节诞生的孩子 北风息止 邦国啊,你的王若是儿童 阿普利亚的孩子 激流冒险的青年 寡妇新娘 俾格米人对战条顿人 罗马 她统管全世界 君临天下的壮年 耶路撒冷之冠 叙利亚之花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 灵床上的婚礼 罗马王的命运之轮 金雀花 危机四伏的暮年 决战伦巴第 戏剧的最后一幕 皇帝的黄昏 日落之后 附录1:Stupor Mundi世界奇观 附录2:大事年表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君王的前传 1194年12月26日,星期一,意大中北部利安科纳边区的上空被浓浓乌云包围,寒冷的大风呼啸着。在一座名叫耶西小城的广场上,一个承载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室和西西里王国王室血脉的孩子诞生了。 他就是我们本书的主角——腓特烈二世。一个人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特别是君主,往往在他尚未出生时就被复杂的国际政治所左右。因此要说腓特烈二世的故事,我们要先从其父系,当时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宝座的霍亨斯陶芬家族说起。 公元5世纪,曾把地中海归为内湖的强大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的滚滚铁骑下覆灭,西欧进入了荒芜混乱的“黑暗时代”。在那弱肉强食无政府的几百年,人民一直在呼唤罗马时代的强盛和秩序,回忆罗马帝国的荣耀。可以说,罗马帝国虽然覆灭了,但罗马强盛的影子和统一的信念却依旧在黑暗时代的西方人脑中回荡。公元800年的圣诞节,古代的罗马帝国突然又回来了。 一个身高193厘米,头发银白的法兰克男子穿着罗马紫袍踏入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他双膝跪地做圣诞子夜弥撒时,罗马教皇利奥三世站起来迅速给他戴上了金色皇冠。他身边的罗马骑士们三次齐声高呼:“长寿与胜利属于尊敬的查理,属于上主加冕的最虔诚的奥古斯都,属于伟大的罗马和平皇帝!”这个男子就是被后世誉为“欧洲之父”的查理大帝。 就在这一刻,罗马帝国的法统借罗马教皇之手完成了转移,从类似好莱坞电影《角斗士》中的罗马帝国,成为法兰克一天主教的中世纪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覆灭后,罗马教会,即大公教会成为实际法统的传承者。虽然帝国末期已立基督教为国教,但此举对往昔的罗马帝国,绝对是个讽刺,罗马竟然借由北方的蛮族得以延续。 查理大帝去世一年后,他的三个孙子都宣布自己应该拥有一块疆土,于是加洛林帝国被一分为三。西法兰克日后成了法国,东法兰克演变成德国,中法兰克就是意大利的前身。中世纪权力的角逐纷争从此开始,仿佛是欧洲版的三国演义,说不完的血战杀戮、英雄将相。 在这三个国家里,东法兰克的国力最强大。911年,“孩童”路易去世,东法兰克的加洛林家族王统中断。当时,东法兰克的边患危机严重,从东边来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在边境烧杀抢掠,还常派小股部队深入东法兰克腹地,最远甚至到达了西班牙。 为了抵御马扎尔人入侵,东法兰克的五大公国诸侯和科隆大主教联合,决定不再从西法兰克的加洛林家族寻找王位继承人,而是从五大诸侯中选举。此时,正值多事之秋,德意志需要强力君主带领全国来抵御外敌,日益衰败的加洛林王室让他们无法寄予希望,但他们绝不会想到这决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德意志王国开始独立发展。德意志的王位继承制度将与传统的世袭继承制完全不同,这个松散的公国联盟最后演变成德国今日的联邦制度。 然而,因为反对这个不符法统的决定,洛林公国决定脱离东法兰克王国,服从西法兰克加洛林王室“憨直者”查理的统治,日后德法的领土争端就此埋下伏笔。剩余的部族则仍愿意以共同体连结在一起。911年11月,法兰克尼亚的康拉德被选举成为新国王。他的家族像加洛林家族一样古老,此刻终于不再屈居人下。然而,这个康拉德却是个倒霉鬼,被命运之神打得鼻青脸肿。他带兵出征马扎尔人,结果大败,面子尽失。短暂统治了几年后,他便一命呜呼,临死前把烂摊子非常“大度”地交给了对手萨克森公爵亨利。当时,内忧外患不断的东法兰克王国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君主,萨克森的亨利堪当此任。当一队骑士骑着快马奔向萨克森向公爵报喜时,公爵正在森林里打猎。 使者们下马向新王致意效忠时,粗壮的红头发萨克森公爵正在织网捕鸟,由此获得“捕鸟者”的绰号。开创萨克森王朝的亨利不负众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趁西法兰克争夺王位引起的混乱与战争,又重新夺回洛林公国的控制权,并于933年在图林根东部绣有圣米加勒大天使长的旗帜下,击溃马扎尔人,稳固了东部的边疆。他收到了勃艮第国王鲁道夫二世赠送的圣物——“朗吉努斯之矛”。《新约》记载,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断气后,被一位名叫朗吉努斯的罗马士兵用长矛刺穿右肋,流出的血布满了矛身,使这支唯一伤害过神的武器成为无与伦比的圣物。矛的中段还用银丝缠绕着基督十字架上的铁钉,传说用它作战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远得到天主的垂青。936年亨利去世时,他的传记作者维杜金德赞誉他是“欧洲最大的统治者”。 此后,“捕鸟者”亨利的儿子,年仅24岁的奥托成了国王。他个性热情、表情丰富,脑海里都是做大英雄的各种幻想。在后世,奥托一世被誉为“大帝”和“德意志之父”。他率领举国兵力,高举圣矛激励士气,于955年8月10日的圣劳伦蒂乌斯日,在莱希费尔德一举将骚扰欧洲多年的马扎尔人击溃,以辉煌的军事胜利开始了德意志的历史。莱希费尔德之战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失败后的马扎尔人定居在东部边界成为匈牙利人,并皈依天主教形成匈牙利王国。曾经侵略骚扰欧洲的游牧民族最后却成为欧洲天主教世界的防波堤,并在后世得到了“基督之盾”的美誉。匈牙利王国成为一道屏障,而使中西欧在漫长的岁月中都没有受到东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和征服,这对欧洲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些来自遥远东方,故乡或许远在乌拉尔山以东的游牧民族,经过天主教的洗礼和周边地区互相通婚,成了真正的欧洲人。只是匈牙利人的名字露了馅,他们把姓放在名之前,与把名放在姓之前的欧洲人截然相反。P4-7 序言 那个离我们相当遥远的时代——欧洲中世纪,是英雄美人的时代,无数的英雄如同天上的繁星,其中与众不同的一颗当属于一个男子,他头顶德意志、伦巴第、西西里、耶路撒冷、阿尔勒(勃艮第)和“世界之冠”罗马帝国的皇冠。他统治地区之广袤,统治时期之漫长,使他在中世纪格外耀眼,但他的言行、思想却像团神秘的星云。他名叫Friedrich,这是个传统的德国人名,常译为“弗利德里希”,但笔者按老派做法将其译为“腓特烈”。这个译名暗示他头发的颜色和强烈的个性,可谓名如其人。 他就是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很多人常把他同18世纪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混淆,我们要说的腓特烈二世则是六国之主。 他的祖父和他同名,职业也相同,还拥有一个响亮的意大利文绰号“Barbarossa”,音译为“巴巴罗萨”,意为红胡子。“红胡子”腓特烈是德国人眼中最伟大和最值得骄傲的皇帝。一直到现在,德国境内还到处都有以“巴巴罗萨”命名的广场、街道、旅馆、饭店、纪念碑、雕像。即使过了800多年,德国人依旧敬仰他。连纳粹头子希特勒都称他为偶像,并把侵略苏联的计划取名为“巴巴罗萨计划”。日本人田中芳树著名的架空史小说《银河英雄传说》里,红头发的齐格飞的旗舰就叫“巴巴罗萨”。达达乐队有首歌也叫《巴巴罗萨》。 但如让著名的“红胡子”腓特烈出示他的名片,我们也会发现他拥有的国王头衔比他孙子还少了两项。如果说腓特烈·巴巴罗萨是12世纪最耀眼的红色星辰的话,他的孙子腓特烈二世(意大利文绰号叫“stupor mundi”,源头来自罗马帝国的拉丁文军事词汇, 意为“世界惊奇”。)就是13世纪夜空中散发妖异金光的明亮星辰。 作为君主,腓特烈二世统治的地区涵盖今日的德国、荷兰、奥地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马耳他、塞浦路斯、以色列、黎巴嫩、法国南部的勃艮第和普罗旺斯。借着条顿骑士团,他又将自己的权力扩大到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并且影响到突尼斯的海岸。他所拥有的权力范围之广在中世纪首屈一指,其一生又处在中世纪最绚丽多彩,又最动荡离乱的时期。他站在权力的顶峰长达半个世纪,影响了整个13世纪,甚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能感受到他的余威。但他仿佛又超脱了他生活的时代,让人觉得他是个生活在中世纪的现代人。瑞士历史学家雅克布·布克哈特认为,他是“王座上的第一个现代人”,而恩格斯则称赞他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皇帝,现代的第一位皇帝”。 他如同一个生活在中世纪的好莱坞摇滚明星,演绎醇酒美人、丑闻八卦;同时,他又是那个时代最博学多才的人。当时,他最受攻击,又最受爱戴,“侮辱神明的野兽”、“教会浪子”、“敌基督者”,他受到的辱骂比以往所有帝王加起来还多;同时,“拯救人世的弥塞亚”、“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者”、“欧洲第一等人才”、“世界上最奇妙的改造者,及“不世出的奇才”等溢美之词也如滔滔之水。有人竟赞美他为“地上王者中至大者”(principum mundi maximus),而他最出名的绰号为“世界惊奇”(stupor mundi)。 为何如此多的赞美和诋毁能加予一人之上?这位在数个世纪前叱咤风云的强大君主,而今却几乎被世人遗忘,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历史长河滚滚而逝,今人必须追溯源头方知始末由来,让我们来回顾这位中世纪皇帝中最强大者的一生,他如何构建一个“世界帝国”的政治梦想。他的力量一时无人阻挡,最终却如受诅咒般崩塌成灰烬,在这个帝国的废墟之上,现代欧洲民族国家的雏形渐已形成,使他成为旧政治体系最后的光辉。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