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赵丽宏与上海/读给孩子的故乡与童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赵丽宏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读给孩子的故乡与童年”丛书,是对现当代作家的故乡与童年的巡礼,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诠释。它以现当代作家关于故乡与童年的小说、散文为基础,围绕“逝去的故乡”与“大师的童年”选篇择目, 以入选的各篇目的初版面貌为底本,用心编辑。为了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对与当前编校规范不相符,但体现了当时语言风格和作者遣词造句偏好的一些地方,如“的、地、得”不分、“做”和“作”不分、“那”和“哪”不分、“么”和“吗”不分、“分”和“份”不分、“玩”和“顽”不分、“什么”写作“甚么”、“合适”写作“合式”、“玩意”写作“玩艺”等,未作修改。丛书紧扣新课标中小学语文的学习目标予以释读、指导,撰写导读文字的都是高校的青年博士,他们悉心解读,所撰写的细腻、隽永的文字,引导我们步入精神的原乡,值得我们珍藏。

赵丽宏著的《赵丽宏与上海/读给孩子的故乡与童年》为该丛书的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赵丽宏与上海/读给孩子的故乡与童年》是作者赵丽宏关于故乡和童年的散文精选集。第一部分描摹了故乡崇明岛的风土自然与人物故事,如故乡的野菜、水边的芦苇、独轮车的声音,无一不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回忆了亲人与亲情,如关爱孙儿的亲婆、人生跌宕的父亲、活泼烂漫的儿子;第三部分是对童年上海的追忆,苏州河、南京路、淮海路、石库门等共同勾勒出别样的上海。

目录

第一辑

 心里的珍珠

 独轮车

 野菜、蝉和鱖鱼

 纺织娘

 乡下人

 遇鬼记

 羊

 会思想的芦苇

 合欢树

 我和水稻

 死之印象

 日晷之影

第二辑

 亲婆

 二寸之间

 热爱生命

 挥手

 母亲和书

 童年笨事

 水迹的故事

 不褪色的迷失

 过年

 鼓腹有所思

 学步

 鸡的故事

 死,是可以议论的

第三辑

 童年的河

 远去的歌声

 走出石库门

 记忆中的南京路

 香山路梧桐

 淮海路的表情

 回眸西摩路

 远去的马蹄声

 徐家汇的足音

 走过思南路

 在我的书房怀想上海

 故乡风物

试读章节

在儿时的记忆中,故乡是一艘在风浪中行驶的大船,是一片开满银色芦花的沙滩,是一辆吱吱呀呀穿过绿色原野的独轮车,是小河、竹林和袅袅飞升的炊烟……

这种印象是朦胧的,像一首飘忽美妙的诗。我出生在上海,在上海市区长大,回故乡,只是学校放暑假时偶尔的活动,是了不起的远足了。那时候,觉得崇明岛很远,坐在小而拥挤的轮渡上,颠簸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从浩瀚的水面上露出的那一线绿色。是的,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故乡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绿色。到后来,那一抹绿色才慢慢缤纷扩展,成为具体的画面。

在那一片黑褐色的沙滩上,早已消失了我当年留下的小小的脚印。记得我曾经和家乡的孩子们一起躺在沙滩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倾听着江潮的音乐。就在我沉醉在辽阔自然的天籟之中时,突然感到身上发痒,低头一看,竟是无数小如蚂蚁的螃蟹,它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地从水里爬上来,就像遍地透明晶莹的细小珍珠,在阳光下无声地滚动,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我惊喜地在沙滩上凝视着这些奇妙的小生命,我无法想象,这些蚂蚁般的小东西,怎么可能长成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我的舅舅告诉我,世界上的螃蟹,都是经过长江口从大海里游进来的,崇明岛,是螃蟹的发源地。我深信舅舅的话不会假,任何在海滩上见过这样铺天盖地的小螃蟹的人,都不会怀疑他的话。我问舅舅,为什么螃蟹都游到崇明岛来,舅舅想了想,笑着说:“因为崇明岛好啊!”

舅舅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走南闯北,到过中国的很多的地方,年轻的时候,他的事业很发达,完全可以到大城市里去发展,可他还是回到了崇明岛。他说崇明岛好,当然也不会错。小时候,我是用一个孩子的目光和感受来体会故乡的好处。这里有辽阔的海滩(我一直把这里的江滩叫作海滩,故乡的人大多也这样叫),有绿色迷宫般的芦苇荡,有彩色的田野,有在城市里看不到的蓝天,有城市里听不到的虫鸣鸟叫,有永远也吃不完的瓜果……在舅舅家的那个大院子背后,有一条小河,水面约莫十五六米宽。这条小河,也是我童年的乐园。.在这条小河里我认识了无数种鱼,并且和我的表哥们一起,学会了用“狗爬式”游泳,学会了“沉勿留顶”(潜水)……小河边有一片很大的竹园,一到晚上,一群孩子在竹园里用网捕鸟,宁静的竹园被我们搅得欢声不断……

以上这些情景,距离今天差不多有四十年了。但回想起来,它们仿佛就在昨天。四十年中,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现在仍用童年的这些印象来向人们介绍崇明岛,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在这四十年中,我曾经在这个岛上生活了七年,我看到过崇明人怎样用坚韧的毅力改造和建设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插队落户”的“知青”,我也曾参加过对荒滩的围垦。那是在崇明岛最东端,一个叫“东望沙”的地方,在茫茫无边的海滩上,人群就像我儿时见到的螃蟹那么密集,人们用肩膀,用双脚,用汗水,用高亢的劳动号子,曰复一日地在海滩上奔忙。我们筑起了一条长堤,把汹涌的潮水挡在了外面。于是,被长江和东海的浪花冲刷了千万年的滩涂,成了农田,成了岛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怎样评价这种“沧海桑田”的业绩。回想起来,、我并不为当年在海滩上流下的青春汗水后悔,它们使我明白了生存的艰辛,也懂得了创业的艰难。崇明岛就是在这样坎坷的跋涉中一步一步向未来走着。

这些年,我很少回故乡,但是,崇明岛就像一枚珍珠,藏在我的心里,我经常想起它,并且用我的思念和幻想丰富它,完美它。我想,这种感情,大概是每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所共有的。

最近,我又回了一次故乡。阔别十多年,崇明岛的变化是惊人的。我无法历数那些新修的路,新造的楼和新建的工厂,这样的变化,在故乡到处可以看到。我的八十岁的舅舅去年刚刚去世,我一个人来到舅舅的家,来寻找当年曾给我的童年留下无数美好记忆的旧宅院。然而已绎无迹可寻。舅舅家的院子里已经造起了新楼,院子后面的小河早已填平,成了宽阔的公路,河边那片浓荫覆盖的竹园也不知去向。说实话,面对着这些新的景象,我感到怅然若失。我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们不会为了保留儿时的美好记忆而阻止新生活的进展。使我欣喜的是,在崇明岛上,竟出现了我从未见过的森林。那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森林公园,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水杉树的海洋。徜徉在这片飘着鸟语花香的绿色海洋中,我流连忘返。我在想,当流逝的岁月把旧的美好淹没时,新的美好又在人们的手中悄悄地创造出来,这就是生活。我也想起了舅舅在四十年前回答我的话:“因为崇明岛好啊!”

P3-5

序言

在少年时代,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阅读精彩的文学作品带给我的快乐,使我毕生都回味不尽。在当一个阅读者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也会选择以写作为生,没有想过我会成为一个作家。那时,我觉得作家都是一些聪明绝顶的人,他们历尽沧桑,登临绝顶,俯瞰人生,是一些思想深刻、感情丰富、才华横溢、想象力过人的人,他们是灿烂而遥远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

二十九年前,我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每天夜晚,独自面对着一盏飘摇不定的油灯,我开始在笔记本上涂鸦。我写干活儿的艰辛,写我的饥饿,写大自然对我的抚慰,写我对恋人的思念,写我的困惑和憧憬,也以文字为画笔,描绘我周围的风俗和人物。我没有想过我的文字会有读者,更没有想过我这样写下去会成为一个作家。我只是觉得在孤独和困苦中写作,不仅宣泄了我心中的惆怅和苦闷,也使我的日子变得充实,使我的生活有了一种期盼。

当社会进步到人们能够自己选择职业时,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写作。我觉得,我适合于当一个写作人。因为写作带给我快乐。尽管写作的状态不可能永远如江河汹涌,一泻千里,有时写得艰涩而苦恼,有时写得夜不成寐,食不知味,其中所有的甘苦,对一个写作人说,都是快乐。有些快乐即时可感,有些快乐却需要事后体会。

是的,我写作,是因为我心里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在人群中,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我讨厌喋喋不休地说话,也常常无法把心里话流畅地表达出来。我以为,内心世界的纷繁缤纷,用嘴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还好,还可以用文字来表达,可以写作。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奇妙的魔匣,里面装着形形色色的喜怒哀乐,装着天上地下的荒诞幻想,装着曾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故事。有些人,永远也没有机会打开这个魔匣,而写作人却可以不时打开这魔匣,让里面装着的精灵自由地飞出来,飞向辽阔的世界,飞向陌生的心灵,使心和心的距离由遥远变得亲近。

写作促使我思索,使我激动也使我平静。作为一个写作人,我必须睁大了眼睛观察世界,观察人,也不断地审视自己。写作使我更深切地认识人生,也认识自己,使我能在喧嚣中保持心灵的宁静。

能把自己的喜好和职业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算是一个幸福的人。小时候崇拜作家的那种情结,现在已经很淡——作家其实都是一些最普通的人一一然而对文学的钟情,却一如既往。我曾经这样用文字表达我对文学的看法:

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你把时间凝聚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的思想无拘无束地漫游在岁月长河里,尽情地浏览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你是现实的回声,是梦想的折光,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斓的理想世界奇异的交汇。你是一双神奇的大手,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你在人心中激起的回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人心是无边无际的海洋,这个海洋发出的声响,悠远而深沉,任何声音都无法模拟无法遮掩。

你是一个真诚而忠实的朋友,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只要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就会毫无保留地把心交给他们。你永远不会背叛热爱你的朋友,除非他们弃你而去。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而对那些把你当作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这段文字的题目是《致文学》。我想,我把对文学的感情和想法,都写在了这段文字中,我为什么写作的原因,也在其中了。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日于四步斋

书评(媒体评论)

故乡的风爭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爭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爭。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鲁迅

重回故乡、重温童年,这是当代人的梦想,其实也是一代一代人的持续不断的梦想。那么,前人的梦想与我们究竟有哪些不同呢?与他们的梦想比较,我们究竟缺失了些什么?请到“读给孩子的故乡与童年”里去寻找答案吧。

——李怡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6: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