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人与海(全译插图版)(精)/经典名著价值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海明威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全译插图版)(精)》于1952年面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文字,讲述的不过是一个老人出海捕鱼的简单故事,却象征性地表达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挑战、挫折乃至失败。它塑造了文学史上最典型的硬汉形象,颂扬了虽败犹荣的斗争精神,是海明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作家本人喜欢的作品。

内容推荐

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全译插图版)(精)》描写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海上与凶猛的大鲨鱼搏斗的故事。小说寓意深刻,体现出一种顽强战斗的硬汉子精神,即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发起挑战,永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目录

老人与海

 老渔夫和小男孩

 出海捕鱼

 鱼钩上的大鱼

 海上的第二天

 与大鱼较量

 捕获大银鱼

 鲨鱼袭击

 打不败的老人

永别了,武器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试读章节

老人与海

老渔夫和小男孩

他是个独自驾着小帆船在墨西哥湾的暖流中捕鱼的老人,虽然他已经接连出海八十四天,可是一条鱼都没有捕到。

头四十天,还有个小男孩跟他一起出海。但是,过了四十天却一无所获,男孩的父母便跟他说,这个老头儿真的是倒霉透顶了,于是命令小男孩上另一条渔船。男孩顺从了父母,离开了老人的船,第一个星期他们就捕到了三条好鱼。

老人独自一人每天仍早早出海,遗憾的是他总是空船而归。小男孩看到后心里格外难过,他总是下到老人的小船上帮着卷钓索、拿鱼钩或扛鱼叉,并且帮老人卷起那张裹在桅杆上的帆。那张帆用面粉口袋打了补丁,卷起来时就像一面象征永远失败的旗帜。

老人瘦削而憔悴,脖子上有着深深的皱纹,腮帮子上那些褐色的斑疙瘩是一种良性的皮肤瘤,是太阳光在热带海面上长期反射到他脸上导致的。老人的一双手因为常与大鱼较量,被钓索勒出了深深的伤痕。但这些伤疤没有一道是新的,都已年深日久,就像没有鱼的沙漠中被岁月侵蚀形成的地貌。老人身上每个部分都显得苍老,除了那双像海水一样幽蓝的眼睛,闪烁着乐观的、毫不沮丧的光芒。

“圣地亚哥!”当他们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时,男孩说道.“我又可以和你一起出海了。我家赚到了一些钱。”

老人教会了男孩捕鱼,男孩非常爱他。

“不,”老人说,“你搭上一条交了好运的船,在那儿待着吧。”

“你记得吗?你曾经八十七天没逮到一条鱼,可接下来的三个星期我们天天都捕到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当然不是因为动摇才离开我的。”

“这是父亲的主意。我是个小孩子,必须听他的。”

“我知道,”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对你没什么信心。”

“是的,”老人说,“可我们有,对吗?”

“对!”小男孩说,“先到露台饭店,我请你喝杯啤酒,再把东西搬回家,怎么样?”

“那我可不客气了,”老人笑着说,“那儿的人都是打鱼的嘛。”

他们走进露台饭店,坐了下来,不少渔夫拿老人打趣,可他并不生气。有些上了年纪的渔夫望着他,心里替他难受。但是他们并没有将难过流露出来,只是慢慢地聊起最近海流的动向,聊他们把钓索投入水中的深度,聊持续多日的好天气和他们最近的有趣经历。

当天打鱼得手的渔夫也都回来了,他们把捕到的大马林鱼剖开,整片儿排在两块木板上。两个人抬着一块木板,摇摇晃晃地抬到渔栈,在那儿等着冷藏车把这些鱼肉运送到哈瓦那的市场。

捕到鲨鱼的渔夫也已经把鲨鱼送到了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在那里,工作人员用滑车吊起鲨鱼后开膛破肚,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鱼皮,把鲨鱼肉切成一条条,以备腌制。

东风刮起,鲨鱼加工厂的方向总会飘来一股腥臭味。但是由于今天是南风,所以只飘来了一丝淡淡的气味。风停后,露台上阳光明媚、风景宜人。

“圣地亚哥。”小男孩说。

“哎。”老人回答。他正端着酒杯,思考着多年前的事。

“我去弄点儿沙丁鱼给你明天用,好吗?”

“不用了,你去打棒球吧。我还能划船,罗赫利欧会给我撒网。”

“我很想去。即使不陪你去打鱼,我也希望帮你做点什么。”

“你请我喝了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大人啦。”

“你头一次带我上船,我有多大呢?”

“五岁,那天我把一条非常生猛的鱼拖上船,它力气太大,差一点儿把船都撞碎了,你也差点儿送了命。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那条鱼的尾巴一直啪啪地拍打,把船上的座板都打断了。我还记得你用木棍打鱼的声音呢。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地推过去,那里放着一团团湿漉漉的钓索,我感到整条船都在颤抖。你打鱼的声音就像在砍树,我还记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真的记得那时的情景吗,还是我告诉你的?”

“自从我跟您出海的第一天起,我就记着每一件事。”

老人用他那双常遭日晒的眼睛望着小男孩,眼里充满了慈爱和信任。

“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准会带你走远一点儿,好好闯一闯。”他说,“但是,你有你的父母,况且现在你又搭上了一条交好运的船。”

“我去弄些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从哪儿可以拿来四条鱼饵。”P1-3

序言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的代表作,曾获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童年在农舍中度过,爱好打猎、钓鱼、露营等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这种爱好影响了他一生作品的基调。高中毕业后,海明威拒绝上大学,而是进入著名的《堪城星报》当了一名记者。1918年,“一战”爆发,海明威辞职准备参战,但由于视力缺陷只能担任红十字会救伤队的救护车司机。1921年,他迁居巴黎。1923年,海明威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出版。1926年,开创他自己独特文风的《太阳照常升起》问世。1928年,海明威离开巴黎,先后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古巴,过上了田园生活,并在次年出版了自传色彩小说《永别了,武器》。1933年,他到非洲旅行,根据非洲见闻出版了《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1937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作为记者奔波在前线,“二战”期间还参与了解放巴黎的战斗。1944年,海明威随美军去欧洲采访时不幸遇到飞机失事,身受重伤。1948年,他回到古巴居住,并在1952年出版了《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由于多年病痛等影响,海明威用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享年62岁。

海明威的作品充满着“硬汉”色彩,但是又不掩饰人物内心的丑恶面,代表着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的“非英雄化”本质。他的作品语言上追求简约和口语化,用电报式的语言来处理对话和细节,用含蓄、间接的手法暗示人物内心变化。他的小说结局也总是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将简约风格运用到极致,反而赋予了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创作理念,被海明威总结为“冰山原则”。即作者只写出故事的八分之一,剩下的部分要靠读者的想象去补全。他出色的叙事艺术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居住在古巴期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古巴老渔民,他非常孤独,只有一个小男孩是他的朋友。但是,他的内心却充满自信和希望,虽然连续八十四天他都一无所获,但是仍然坚信自己能捕到大鱼。终于,他捕到了一条能够换很多钱的大马林鱼。他跟这条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甚至开始欣赏这条鱼的智慧和毅力。他带着这条鱼返航时,遭到了鲨鱼群的围攻,本已精疲力竭的老人,又开始跟鲨鱼搏斗。最终,他失去了自己的鱼,但是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这个失败的英雄,正是海明威悲剧美学的体现,给无数读者带来了力量。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9: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