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中的惊喜(一)
向南风和藤原佐和子飞抵北京,拜访《山海经校诠》的作者刘滴川,渴望从上古神话或《山海经》中破译狼犬厉鬼与怪藤巨树的身份之谜。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滴川不仅一开始便猜出了藤原佐和子与藤原龙之介的关系,而且不太费力便道出了狼犬厉鬼的真实身份并不是鬼,而是神,而且这神还不是一般的神,竟然会是三苗的众神之神,黑苗宗主盘瓠。
盘瓠便是一只硬壳虫化作的狗。
盘瓠是狗,这或许是真的。可是,若说向南风一行三人在雍家坟中挖出的十一具尸骨都属于盘瓠,这诚然无法服众。然而,当向南风和佐和子向刘滴川追问花苗宗主姜央和白苗宗主朔月的事时,刘滴川却拒口不谈了。
佐和子见追问无果,便转而要抛出怪藤巨树的话题。这时,向南风吸取之前请教徐宗谷的经验,拦住了佐和子,而是先拿出了那包灰褐色的粉末给刘滴川看。只见刘滴川倒出了袋子中的粉末,用鼻子闻,用手掂,然后又聚精会神地看。
“这……这是石头吧?”
刘滴川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式地说着。
“怎么?您认为它是石头?”佐和子机警地问道。
“不,不对,不是石头。你等我再仔细看看啊……”
刘滴川说着,站了起来,走到旁边一个书架前,然后打开了书架夹层的一个小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个放大镜。就是那种鉴定文物时使用的,倍数很高,而且还自带照明功能的放大镜。然后,他坐回了太师椅上,把眼睛几乎贴在了放大镜上,仔细地看。
看了半天,他抬起了头,闭上眼睛显然是在思考或者回忆,想了一会儿,他又低头看了一会儿,然后他放下了放大镜,又把那些粉末装回了自封袋,交还给了向南风。
“刘老师,您……您看出这是什么了?”
“嗯。”刘滴川点了点头,说道,“它现在确实是石头,是石粉,但是……”
刘滴川说“它现在确实是石头”的时候,向南风和佐和子都不由心头一凉。向南风想,完了,看来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可转念一想,不知道难道不正常吗?十多个小时之前,自己明明捏着的是五片落叶,可现在那些落叶都没有了,反倒变成了这些粉末。
自己倒是知道这些粉末本应是落叶的,可问题是,土黄色的落叶怎么就蛮成了灰褐色的粉末呢?
这粉末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些事儿就连他这个亲历者自己都搞不清楚,别人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呢?
更何况,他和佐和子来请教刘滴川,实际上是希望他能点拨自己如何去历史传说和文献里寻找狼犬厉鬼和怪藤巨树的端倪的,显然,人家已经告诉了自己盘瓠是条狗,无论那狼犬厉鬼是不是盘瓠,起码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莫大的收获。现在,或许他不该拿出这些粉末给他看,不该打断佐和子的提问,或许他们本来就该直入主题,虚心请教人家怪藤巨树的事情。于是,想到这里,向南风其实已经放弃了。
然而,就在向南风打算放弃的一瞬间,刘滴川的一个“但是”却震惊并且改变了向南风和佐和子的整个精神世界。但是,但是什么?
但是什么呢?
刘滴川悠悠地说道:
“但是,呵呵,虽然这些粉末现在是石头的碎粉,但是曾经,它们应该是几片叶子吧。”
“什么?刘老师,您说它们曾经是什么?”佐和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几片叶子啊!”
“几片叶子?”
“几片叶子?”
佐和子和向南风几乎异口同声地附和着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答案。向南风一时都有点没反应过来,他是怎么知道这些灰褐色的粉末曾经是叶子呢?而且奇怪的是,自己虽然知道十多个小时之前,他捏起来的是五片土黄色的落叶,可现在,就连他都不知道这些落叶是怎么变成粉末的,或者说他自己都不敢确定这些粉末就是他捏起来的那些落叶变的,刘滴川怎么能看出这些粉末曾经是叶子呢?
“不是,刘老师,您是怎么看出这些粉末曾经是叶子的啊?”向南风满脸地困惑,天啊,这人都神了!
“怎么看出来的?凭……凭经验啊。”
“是什么样的经验,刘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吗?哦,还有,您为什么说它是叶子,请您务必告诉我您判断它是叶子的理由。”
“哦,好。我告诉你们啊。首先,我得先说明一点,我说它曾经是叶子,不代表它现在是。它现在就是石头。”
“哦?石头?”
“对啊,首先你看看,这些粉末的重量挺大的。虽然它的总量很小很小,可是你用手掂掂,它很压手。”
“压手?”
“对啊,你们平时不接触这类东西,所以没有这个经验。我平时很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会有这种感觉。举个例子说,同样是这么一小撮粉末吧,如果它是一撮榆木的木头粉,榆木就是咱们以前老百姓盖房子、做家具都用的一种木料,如果是榆木的木头粉,它会比较轻。那要是换上紫檀的,紫檀是硬木,密度大,所以紫檀的木头粉,同样是这么一撮,它就比榆木的压手。同理,如果换上瓷粉了呢,把瓷器研磨成粉末,那它的重量肯定更高。”
“哦,我知道了。”向南风点了点头,“我听过您说的这个词,‘压手’。这古玩行鉴定瓷器,看瓷器的瓷胎好不好,就看同样的器形,同样的大小,看看哪一个更沉。但古玩行里不说沉不沉,只说压手不压手。是不是这个道理?”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