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家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张兵//田旭凤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家庭是人成长道路上的第一环境,实际上也是第一课堂,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足以说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家风建设中最注重“以身作则”,但凡是他要求家人做到的,必定自己先做到,所以,当您阅读张兵、田旭凤著的这本《曾国藩家风》之后,也可以从自身做起,以一个“表率”的身份带动和鼓励家人跟自己一起为建设良好家风而努力。

内容推荐

家风是什么?即一个家庭或家族从古沿袭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中华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家风的建设,因为中国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中齐家是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关键所在。在家风方面,晚清一名臣曾国藩十分重视。他有着大量与家风有关的论述和观点,对现代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启发,无论是经营一个家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都是金玉良言和行为准则。

张兵、田旭凤著的这本《曾国藩家风》力求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现代家庭提供最好的家风建设文本。

目录

第一章 宗旨篇——家道长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

 家道长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

 治家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八字诀的次序——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家训四条:早起、务农、疏医、远巫

 家规的训示——必须牢记“三不信”

 家业长久计——以“耕读”为立家根本

 任凭富贵,不忘根本

 遵守八字诀、三不信和八本,可永葆上等人家

第二章 习性篇——“勤、俭、谦”三字是家风核心

 遵勤敬,远骄佚

 傲是凶德,惰是衰气

 别让奢、佚、骄害了子孙后代

 不轻易非议讥笑别人——戒骄第一要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子孙必须要知道的道理

 保全家庭平安无事的办法——谦、勤

 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不失掉寒士的家风

 以“勤、俭、谦”三个字为家风主心骨

 洗净浮华习气

第三章 正心篇——充满正能量的醇正家风

 息息心火,忍耐忍耐

 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

 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让烦恼飞——逆来顺受的悔字诀、硬字诀

 不要牢骚,心平气和

 治心以“广大”,治身以“不药”

 福泽长久的秘诀——反躬自责,勤俭忠厚

 每日自省,洗刷自己

第四章 自立篇——自强自立又谦虚,家业昌盛葆长青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

 有才华的人为何潦倒一生

 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凶德致败的根源——长傲、多言、奸诈、好讼、执拗

 不要让名望超过实际——不先拜一个人,不自吹一句话

 担当大事,“明强”二字

 担忧大小看格局

 成功要素:大局和细节

第五章 修身篇——修好自己身,家风自然兴

 志大才疏大过失

 格物致知的修为之道

 集中心志,凝成智慧

 排除杂念,从事“克己复礼”的学问

 用功如挖井,与其挖几井不见水,不如老挖一口井

 精神越用越好用,智慧越苦越闪光

 进德、修业

 “读书人”与“读书的人”

 恒心修炼术:日课册

第六章 齐家篇——家运昌盛的秘诀

 家和万事兴

 扫除力——不洁净是败家气象

 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种菜、养鱼、饲猪、植竹——家业兴旺或衰败的晴雨表

 家运昌盛靠什么——祸福由天,善恶由人

 起屋建祠,最好在丰裕和俭朴之间

 家庭兴旺之道:勤、敬、和

 风水不能富贵

 丧葬之事,一切从俭

 治家的方法

第七章 孝悌篇——孝敬父母与和睦兄弟姐妹的学问

 孝悌学问,比功名更要紧

 孝心的实行比记诵词章强万倍

 这也是不孝——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他兄弟得坏名声

 即使是至亲,有时也要委婉行事

 关心父母身体——失眠吃什么

 爱敬都做到,可预期家道兴旺

 家中无恶言

 尽孝的另一种形式

第八章 做人篇——人做对,家就成

 矜名不若逃名趣

 劳谦君子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易受人钱财

 自修求强可以,与人争斗求强不可以

 人最忌标榜,不必为虚名而耿耿于怀

 感恩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何做一个鬼服神钦的人

第九章 处世篇——每个家庭都要懂的处世法则

 得罪人的事尽量不做

 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

 刚柔互用的处世妙法

 为人办事的原则——言忠信、行笃敬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如何惩治敌人及如何待敌人的家人

 平和是处世良药

第十章 人性篇——每个家庭不可不知的人性弱点

 看破“羡慕嫉妒恨”的人性弱点

 守护家庭,不要胡乱猜疑

 仗势必失势——学会放下对外物的依仗

 名望来得快去得也快,坚持不懈才是正道

 家风传承,做人的标准和底线

第十一章 亲族篇——自如应对家族里的复杂关系

 亲友之间多走动

 亲戚族人投奔如何办

 家族里的“散财童子”

 无论有隙无隙,一概爱之敬之

 族人有难,八方支援,何愁家族不旺?

第十二章 保家篇——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如何对待名声和地位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求阙斋——吉凶转化眨眼间

 人要有让自己怡然自乐的东西

 节劳、节欲、节饮食

 健身的千金妙方

 养身五法

第十三章 交际篇——教你如何做家庭中的“外联部长”

 交友是把“双刃剑”

 良师益友胜过黄金万两

 远离损友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朋友相交,不可相负

第十四章 用人篇——从大将到家中看门人,我们应该如何驾驭

 相人口诀

 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绝不敢轻视

 访求人才为当务之急,不留庸碌多余之人

 从《周易·旅卦》看如何对待下人

第十五章 婚学篇——书香门第的家风是这样炼成的

 读书三宝——志气、见识、恒心

 读书如煮饭,要用大柴大火

 从“读书不求强记”谈读书之道

 选媳妇一定要牢记这一点

 女孩找对象,耕读人家胜过富家名门

 女性对家风的传承

试读章节

家道长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一个家族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不能依仗一时的官位权势,而是依靠长远家规的熏陶。不能依仗一两个人的突然发达崛起,而是依靠大家共同的维持。我如果幸运的话,等我辞官回到老家,一定与各位弟弟们竭力维持家族的兴盛。对老亲戚眷属以及许多在贫穷中挣扎的宗亲族人,我们千万不能有任何的怠慢,无论对方是贫穷还是富有,对待他们都应该一样。在家业繁荣兴盛时,我们要想到衰败的时候怎么办,这样一来,家业的长盛不衰就自然有了深厚牢固的根基了。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曾国藩看来,无论是之于一国还是一家,规矩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必须有“国法”;一个家庭要累世兴旺,必须要有“家规”。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这个家族能够名留青史,做到“代有人才出”,就是直接获益于曾国藩留下的家规。要知道,曾氏家规不是挂在墙上的空洞条例,而是借着曾国藩的一封封家书,传递到了每一位家人的手中,内化到了每一位家人的心中,最终融入到了每一位家人的行动中。

毫无疑问,曾氏这样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家规是真正有意义的家规。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代很多家庭中,这样的家规是少之又少了。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家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家规都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而且,从先秦到明清,流传下来的经典家规也并不在少数。古代家庭之所以很重视家规,大抵与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很大关系,强调一个人只有先治理好一个家庭,才能进一步成就大事业。

多说无益,还是让我们从真实的家族故事中去体会家规的魅力和威力吧。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郑义门”,就是以家规严格治家,并因此兴盛900年的大家族。从南宋至明代中叶,郑氏家族十五世同届同食,人口最多的时候,3000多人同食一锅,屡次受到朝廷的旌表,还得到了明太祖朱元璋钦赐的“江南第一家”之称。

关于郑氏家规,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年间,一个叫郑淮的青年从安徽辗转来到浙江省浦江县东部的玄鹿山下,见到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而且水草肥美,于是就落下脚来,在这里生活。公元1193年,郑淮已经75岁高龄,自感将不久于人世,把所有的子孙召到郑家的祠堂,刺破手指,将血滴入酒杯,让子孙共饮,并立下遗嘱:“吾子孙有不孝、不悌、不共财聚食者,天实殛罚之。”至此,郑氏已经在此繁衍了三代。

在时光的流转里,郑氏子孙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或许正是彼时的郑淮滴血立家规时的心中昕愿。只是他可能并未料到,他的子孙们可以做这么好,可以创造一个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P2-3

序言

家风是什么?家风到底有什么用?

对以上问题,我相信这是每位翻开本书读者心中的疑问。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大家:在现代社会,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赚钱,对不对?对于这一观点,相信不少人都会表示赞同。正如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有钱才能衣食无忧,有钱才能应对未来生活中的种种变故。总之,有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赚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比赚钱更重要。这是什么?就是家风的建设。

在我国历史上,素来就有重视家风建设的传统。那么,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在较长的时间内所形成的、能够影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传统风尚,既包括有明文规定的家训、家规,也包括对家庭成员带来无形约束的文化影响。从先秦到明清,我国流传下来不少经典的家规、家训,比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朱子家训》等,当然也包括《曾国藩家书》。

在《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这里的“八字”和“八本”实际就是曾氏家风的缩影。在曾国藩数千封家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家庭在家风建设上面临的种种困惑和困境,我们策划了这本《曾国藩家风》。

虽然曾国藩所处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曾氏后人在各个领域中人才辈出,足以证明了曾氏家书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在现代社会,家庭在子女教育、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困境,比如在教育孩子上,很多家庭陷入唯“分数论”和唯“成功论”的片面教育误区。很多成年人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也面临很多困惑,客观地说,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急需一本经典“教材”,在各个方面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匡正,帮助现代亿万家庭走上家风和谐、幸福美满的道路。

鉴于《曾国藩家书》涉及面过于广泛,很多句子比较重复琐碎,所以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精读细究,力求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现代家庭提供最好的家风建设文本。如果这本《曾国藩家风》能够得到您的喜爱,并且能够在您建设家风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启发,我们将备感欣慰。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环境决定人的一生。家庭是人成长道路上的第一环境,实际上也是第一课堂,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足以说明家风建设的重要性。曾国藩在家风建设中最注重“以身作则”,但凡是他要求家人做到的,必定自己先做到,所以,当您阅读这本《曾国藩家风》之后,也可以从自身做起,以一个“表率”的身份带动和鼓励家人跟自己一起为建设良好家风而努力。  最后,要重点申明的是:虽然我们在这本书的策划和撰写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力求出经典、出精品,但“百密”之中难免就有“一疏”。所以,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段落语句上,如果有欠妥和错误之处,请您多多包涵,非常欢迎您来信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以便在再版中做到更好。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