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潮、白丹主编的《地理学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学活动回忆录(1940-1999)》是原地理所编志工作的成果,是一本有关对原地理研究所科研活动的回忆。 本书真实、深入、生动、全面地描绘了原地理所的科研活动。作者们视真实为生命,把真实放在第一位,书写亲历亲为之事,查阅档案、日记、笔记、科技文献,报章杂志,找人谈话,共同回忆,相互补充,力求文章内容客观地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回忆录》的文章,每一篇只写一件事,一次会议,一件仪器设备,一次科学考察,一个研究课题,一个人物……不是流水账,而是曾经存在的鲜活历史,力求深入地展示原地理研究所的科研活动。《回忆录》的文章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沿革轶事、科研工作记述、大师回忆和工作生活掠影,其内容涵盖了地理所历史发展的主要事件,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项目,主要的科学家,力求全面地反映地理研究所的60年。
彭胜潮、白丹主编的《地理学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学活动回忆录(1940-1999)》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回忆录,包含的每一篇文章分别围绕一件事、一次科考、一次会议、一次谈话、一个人物书写。内容只是地理研究所曾经发生的历史的一个片段,但记录了研究所过去60年的历程。由此,既可以汲取工作上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从中感知科研工作的艰辛和欢乐。
本书可供相关研究者、学生及其他希望了解中国现代自然科学(尤其是地球科学)发展的读者阅读。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从中国地理研究所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周立三院士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重建地理所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十二年远景规划与地理科学发展
来科学院帮助工作的苏联专家
编制《中国自然区划》
地理所筹建时期的回忆
《中华地理志》的来龙去脉
创办《地理知识》
地理研究所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地理研究所初期参加综合考察与迁京始末
回忆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广州会议
黄秉维先生谈人类生态学及其他
中国生态研究网络孕育过程的回忆
黄秉维先生创建中国第一个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
耀邦同志,“917”人怀念您
国家计委与中科院对地理所实行双重领导的回顾
地理所实行“双重领导”背景片段
遥感应用发展的摇篮
中国GIS从这里升起!——跟随陈述彭先生在地理研究所发展中国GIS的若干往事
左大康先生开拓地理所实验遥感研究领域
怀念在地理所工作的那三年
我和国际地理联合会
回忆我给竺老当秘书的一段日子
我任竺可桢副院长秘书的前前后后
“文化大革命”中我在地理所工作的回忆
我与地理图书情报工作——忆地理情报网、文摘期刊与数据库的创建
严谨治学、献身科学、服务祖国的一代宗师——缅怀黄秉维先生
感知黄秉维先生
黄秉维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
黄秉维先生指导我写博士论文
忆吴传钧先生二三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创新思维人才梯队前沿基地——科学家成功的三要素——缅怀陈述彭先生
遥瞰全球织绘大地——追忆导师陈述彭先生
我在陈述彭先生教导下成长
回忆罗开富先生二三事
坚强不屈、提携后学的地理学家——缅怀赵松乔先生
追忆静中
回忆李秉枢同志
良师益友左大康同志
我所了解的章申院士
师从沈玉昌先生研究河流地貌
我和罗来兴先生的师生情缘
随汪安球先生从事华北平原盐碱地改造研究
怀念汪安球
邢嘉明先生教我研究平原地貌
回忆地貌室三位师长、室友的片断往事
跟随黄秉维先生研究中国自然区划
《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流产始末
高山高原的召唤
立足青藏高原探索自然奥秘
我与青藏考察
实验地理学与地理工程学的30年
陈俊生禹城视察的追忆
我的华北平原情结
“北丘洼”变迁记
我与黄淮海农业攻关四十年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制研究
我所参与的黄土高原和黄河课题
土面增温剂工作回忆
参与增温剂研究的点滴回忆
我国动物地理学的创造性发展
地理所的生物地理组
我所从事的长江、黄河河流地貌研究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历程的回顾
喀斯特地貌研究片断
我的四次南极考察
黄秉维先生对中国、加拿大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和贡献
初级实验室也能做出好成果——“古地理环境实验室”筹建感悟
我与HC实验室
历史气候研究的形成和发展
海一气关系及其在旱涝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海洋气候图集的编制与研究
黄秉维先生和陈述彭先生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辐射组若干工作回顾
参与小气候试验研究40年
地理所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回顾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激情岁月
记地方病地学研究:地球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前哨战
忆地方病研究岁月
“官厅水库污染调查”开启环境保护研究之门
我的科研生涯
“土壤环境容量”研究经历
从原子吸收分析仪的更新换代看改革开放的变化
分析质量控制工作回顾
中国国家地图集编制的开拓与创新——兼述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编制的历程与成就
《中国人口地图集》的编制开创了我所应用计算机制图技术的新时期
国家经济地图集的编制研究
我在地理所50年的制图研究生涯
《地图制图自动化》创业回忆
遥感应用研究在地理所内孕育壮大
遥感应用研究是地理学的新支
我在地理所开展的遥感工作
京津唐地区规划研究的几段难忘经历
我的能源研究经历
在地理所学习工作几十年的零星回忆
回眸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十二年
令我难忘又欣慰的两项研究工作
设市预测与规划推动我国设市工作科学发展
我的地理研究之路
回顾我的数量地理研究
1960年的两次公社规划
湘鄂两省土地利用典型调查
探索历史地理六十载
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半个世纪世界地理工作的酸甜苦乐
旅游地理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中国旅游资源、旅游区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纪事
参与创建旅游地理学的往事
关于地理所党委抓重点课题的一些感受
《地理知识》在风雨中重生
珠峰的太阳——珠穆朗玛科学考察记
雅鲁藏布江墨脱峡谷考察
藏北无人区史前人类遗存——石器的发现
藏北考察路线日记
酒泉农业区划的回忆
“禹城试验站”往事
1989——在中科院禹城试验站的日子
困惑和向往
回眸流年——我的科研探索之旅
野外考察中两次意外遭遇
点滴回忆
遭遇沙尘暴
腾格里沙漠的黑风暴——50年前一次难忘的经历
治沙站生活点滴
沙山、海子、庙宇、古井——50年前考察在巴丹吉林沙漠
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野外考察回忆
点滴回忆
黄河晋陕峡谷考察记趣
我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
读研·曙光·赴美
广西橡胶防寒工作记事
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考察记事
野外考察拾零
黄河河口漂流散记
牛车自行车“巡洋舰”——地理所野外工作衣食住行的变化
火热的生活难忘的记忆
环境评价研究的回忆与思考
悠悠往事萦绕心头
我在石景山区担任科技副区长的两年
我在河南洛宁担任科技副县长
我的野外考察经历
川西考察感怀——万水千山总是情
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段回忆
我的罗布泊情结
我与实验地理学结伴同行
参加中华地理志工作点滴回忆
西沙群岛考察记
西沙之行
支边工作十年
地理学在扶贫工作中可以大有作为
回顾与体验
1976年参加唐山震后重建规划工作纪实
有惊无险逃过一劫——记冀东工业调查惊遇唐山大地震
地理所对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贡献
参与“国际妇女科学组织”活动的回忆
中国援助博茨瓦纳测量与规划专家队的援外经历
非洲博茨瓦纳探索的回顾
后记